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呈现——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研讨班印象

2015-05-12 王雪瑛 中国文艺评论

滇池的春水辉映着繁星,来自全国的31位青年文艺评论家相聚云南昆明,参加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 中华美学精神”为主题展开为期半个月的学习与研讨。此次专题研讨班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云南省文联承办。


在全球化与多媒体的时代,中华民族如何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确立自己的文化坐标?中华美学精神是什么,如何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风范如何生动地呈现在文艺评论和文艺作品中?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潮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美学精神既是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对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强烈指导性的实践命题。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中国艺术实践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融汇于当代中国的艺术实践之中,并从审美的高度给予这种艺术实践以指导,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又需要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得到滋养,并通过这种艺术实践来丰富其内涵,世界上绝不存在脱离艺术实践的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与变化着的鲜活而丰富的美学内涵,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回溯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华美学的内涵特征,更是为了生动地呈现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鲜活的生命力。研讨班的讨论和交流深入而活跃,从各个层面聚焦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鲜活呈现。


艺术创作:创造美、展示美、讴歌美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以新作的书名为例,与大家分享中华美学精神对他文艺评论的影响。他将《自厚天美》为书名,他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对自己自强不息,对他人厚德载物,此谓‘自厚’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十六字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创造美美与共正是中华美学精神包容特征的体现,我从中拿出两个字即‘天美’。”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精要地概述了他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和以六祖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儒道释互补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强调和,儒家强调人与社会之和,道家强调人与自然之和,禅宗强调人与人心之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天人合一。道、气、心、舞、悟、和六个字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


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对备受关注的这一问题,他回答:“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呈现中华美学风范。艺术语言如何现代?艺术语言具有三个方面重要内涵:时代性、国际性、创新性。”他以各个艺术门类的创作实践来展开分析,云南画派代表人物丁绍光、旅法画家赵无极的作品,就是用现代的绘画语言表现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贝聿铭的有机建筑,杨丽萍的云南印象,谭盾复制曾侯乙墓编钟演奏,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等等,都是用现代艺术语言体现传统文化的范例,这些作品中都洋溢着中华美学的风范。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以自己创作的舞剧《风中少林》为例,谈到中华美学风范对他创作的积极影响。他说:“在编这个舞剧的时候,曾与少林寺大武僧建德讨论究竟什么是禅,建德告诉他说,冬天雪地上兔子跑过留下的脚印,春天太阳冉冉升起,树枝上生出嫩嫩的绿叶……这些都是禅。受此启发,我在舞剧中用一把扫帚的意象来表达扫除心中尘埃这样充满禅意的意蕴。”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倾听人民的心声,倾听时代的召唤,从优秀的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音乐个性,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红色经典。《地道战》《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映山红》《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雷锋,我们的战友》……他在讲课和交流中满怀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创作这些红色经典的难忘经历。其中他创作《映山红》的过程非常特别。当年,他已经完成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作曲和总谱,并且已经获得了导演的首肯。回到北京后,当他看到了另一个完整的剧本中保留着的《映山红》歌词时,艺术的激情被点燃了,他思考再三后,向导演建议,选用《映山红》,他重新作曲。他从江西民歌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映山红》,旋律中蕴含着对胜利坚定的信念,感情真挚而动人,歌声回响在几代人的心里。


从傅庚辰的艺术人生和音乐生涯中,我看到了永不放弃的革命军人的信念,人民音乐家的责任,永不褪色的理想主义的光芒,他创作的红色经典是从人民中来,又回到人民中间的永恒旋律,是对中华美学风范的鲜活呈现。夏潮副主席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特别珍视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傅谨指出,对于戏曲来说,创新不要绝对化,片面化,将经典剧目高水平地呈现给观众,就是让观众享受了中华美学风范的熏陶,保留了传统剧本,也就传承了中华传统价值观,中国戏曲中有中华文化的根脉,戏曲塑造了中国人典型的审美形式,戏曲中生动地承载着中华美学精神,让经典剧目长盛不衰也是弘扬了中华美学精神。


艺术评论:审美、识美、鉴美和弘美


夏潮在讲话中还分析了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如果说文艺创作是创造美、展示美、讴歌美的工作,那么,文艺评论就是审美、识美、鉴美和弘美的工作。


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直言文艺评论中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文艺评论中,存在着批评缺乏有效性的问题。学术和评论是有区别的,一些高校学者写文艺评论时,很多都在讲理论,文中缺乏对作品微妙的分析,这样的文艺评论既无法影响作者,也无法影响读者。”


仲呈祥也提出文艺评论中需要反思的问题:“一些评论工作者缺乏定力,大环境提倡市场化的时候,就大讲票房是检验艺术品的最高标准; 大环境倡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时,就转而呼唤绿色票房。文艺评论是什么?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方向盘,方向盘怎么能忽左忽右呢? ”如何加强批评的有效性,文艺评论如何生动地阐释,细致地分析作品,影响读者和观众的欣赏水平,如何吸收中华美学精神的养料,提高文艺评论的水平,成为文艺评论家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在研讨中指出,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离不开艺术公共领域的环境及机制保障。改革开放时代,在国家化艺术与个人化艺术对峙之间,兴起了一个有着缓冲和调节作用的中间地带,为艺术家和大众开辟出一定的自由空间,这就是艺术公共领域。当代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涉及几组关联范畴:政府管理与审美自律;商业消费与社会关怀;全球时尚与地方传统; 媒体自由与艺术伦理。公共领域的特点不在于人与人之间达成完全一致,而在于确认并尊重差异性事实,确保人与人之间展开公平对话、力求差异中的有效沟通。


专题研讨班还邀请丹增、傅庚辰、冯远、姜昆、高建平、刘成纪等专家授课,研讨班进行了十多次对话和研讨,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激发出文艺评论的内在活力。中华美学精神绝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青铜器,而是盛开在我们精神家园的绚丽繁花。我们并不需要“重建”中华美学精神,而是弘扬中华美学风范,让中华美学精神生动地呈现在当下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