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陆续成立多个专业委员会,打造专业开放的文艺评论格局

2016-08-10 蒲波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联已有11个全国文艺家协会,涵盖戏剧、电影、音乐等各艺术门类,为什么还成立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为什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还要成立与各艺术门类对接的专业委员会?随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戏剧戏曲艺术委员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以及视听艺术、音乐舞蹈艺术、曲艺杂技艺术、网络文艺委员会陆续成立,专委会的责任和使命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是中国文联领导的一个专业组织,这就决定协会所成立的专业委员会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团体。”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夏潮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日前成立视听艺术、音乐舞蹈艺术、曲艺杂技艺术、网络文艺4个专业委员会,夏潮在成立仪式上表示,“我们不仅要扩大工作覆盖面,还要延伸联系手臂,尤其对于体制外的文艺评论人才,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去团结他们,这样才能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工作具有开放性”。

 

联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建议文艺评论家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的“文化自信”,以及在不久前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今后开展工作的理论指南、工作方向和准绳。他认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专委会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中华民族艺术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一种哲学精神,也就是说要从哲学层面与时俱进,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世界,去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

 

如果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是一种“合”,那专委会的成立就更像是一种“分”。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看来,“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合”,“研究艺术,还是要把艺术缝合在时代文化的层面上”。面对艺术界门类繁复、样式多样甚至姿态万千的各种类型,王一川认为,把文艺当成共通的现象展开评论,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实必要性。“今天的文艺具有多重属性,再也不只是单纯的审美。文艺除了审美属性,还有商品属性、生活属性等,这些为我们展开文艺评论、文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提出了必要性。”

 

当各艺术门类的评论以相对独立的身姿重新出现在学术和大众视野中,文艺评论的不均衡性也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杂技、曲艺方面的评论非常薄弱,人才短缺;音乐、舞蹈方面的评论工作有待进一步团结加强;网络文艺方面的评论工作更是一块具有蓬勃生机的处女地。

 

“我们知道电影评论找谁写,知道电视评论找谁写,一谈到网络文艺评论,却很难想到找谁写。”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在蓬勃发展的网络文艺领域,缺少一支评论队伍。他在当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网络文艺委员会主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微信群,团结体制内外各行各业的网络文艺评论人才。“网络文艺评论应该是既严肃又活泼的。所谓严肃是要有责任心,而活泼在于跟业界、用户密切互动,这样评论才能发挥作用。”尹鸿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将网络文艺评论工作比作“小评协”空间,因为网络文艺事实上整合了各个艺术领域。“它不仅是一个新的平台,而且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践走在文艺理论、评论思考的前面。所以,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迫在眉睫。期待更多有权威、有文笔的网络文艺评论家的诞生”。向云驹认为,文艺评论应该是开放的、打通的,而不是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小圈子”。如果懂哲学、懂美学、懂文艺理论的学者能够进入具体的艺术门类,一定会给专业领域带来新的声音。这对于各艺术门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谈及评论工作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崔凯感触颇深。“由于曲艺杂技有其特殊性,个体从业者比较多,我们在文艺方向的引领上有一定难度。”崔凯幽默地说,“这个江湖稍微有点闪”,但越是这样,曲艺杂技艺术专委会越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他举了一系列曲艺杂技艺术评论工作应该着力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比如,市场经济条件下,曲艺和杂技如何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如何适应时代,探索艺术创新?如何进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曲艺和杂技工作者如何坚持深入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建议,探索和创建曲艺杂技的科学评价体系,提升曲艺和杂技的学术地位,推进曲艺和杂技的学科建设。“长期以来,曲艺和杂技两个艺术门类都是靠师傅带徒弟,或者家族传承的方式培养后继人才,至今没有纳入高等艺术教育范畴。这种状况成为曲艺和杂技发展的瓶颈。虽然目前曲艺和杂技学科建设已经引起艺术界和教育界关注,但基础还比较薄弱,除了技术和技巧研究之外,在曲艺杂技的表演美学、观众学等方面,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和之前的专委会分别成立不同,7月25日,此次4个专委会同时成立。仪式结束之后,与会人员也没有立即散去。网络文艺专委会成员在会场一角互相介绍、交流互动。“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兴趣有一天会被主流机构认可。”一位体制外的网络文艺评论者说。音乐舞蹈艺术专委会成员也在商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次炤介绍,音乐舞蹈艺术专委会将开展六项工作:建立专委会联系网,以交流全国各地音乐舞蹈活动情况和评论情况;组织专委会委员参与本地音乐舞蹈作品和演出的评论工作;今年将召开全国音乐评论工作座谈会;召开音乐舞蹈艺术专委会全体会议,进一步商讨未来的工作计划;举办全国音乐评论培训班;每年出版一本《中国音乐舞蹈评论文集》。


延伸阅读


感谢关注“中国文艺评论”,第一时间阅读文艺评论大佬们的生猛观点,一起分享文艺评论的前沿动态、权威文章、活动信息,致力于打造文艺评论的网上集散地!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文章来源于微信号“中国文艺评论"(gh_5c80f42d1ace),可联系邮箱wyplzg@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