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斌:舞蹈的“年味儿”——2017央视春晚舞蹈品评

2017-02-08 罗斌 中国文艺评论

舞蹈《清风》

也许, 2017央视春晚舞蹈的一个核心取向是繁花似锦,但我分明解读或趋向于一个“年味儿” 。在我看来,春晚的舞蹈如果淡化了“年味儿” ,无论如何都会“跑偏” !当然,央视春晚的“年味儿”必须给人以高峰体验,否则,同样会让人感到意犹未尽。以我的嗜好,我宁可它是一坛醇香的茅台国酒,也不希望它是一瓶纯种的金装二锅头(此处绝无贬损某种酒业的意思,纯属个人好恶) 。多年累积的概念告诉我们,央视春晚舞蹈某种程度上是当下舞蹈发展的“试金石” (尽管不是唯一) ,如此便整理出了它的“高端性” 。


 

与以往相同,鸡年央视春晚舞蹈还是在两种舞蹈形态之中寻求自己的表达,一方面是既成的或相对独立成篇的舞蹈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各种类型的舞种、风格、样式的层出不穷与花样翻新的非独立舞段。但无论哪个层面,核心功能只有一个,营造“年味儿” ,打造喜庆气氛和祥和、欢乐气质。


首先,这高端年味儿体现在第一类舞蹈形态(即:成品舞蹈)上。鸡年央视春晚舞蹈可以称之为成品或独立成篇的舞蹈,大概只有一个《清风》 。这也是历年来央视春晚不成文的事实,大约明显的标志是从《千手观音》始。今年的《清风》洗去了往日的铅华,尽管舞美依然造势、包装依旧用力,但舞者、舞目内在气质里的安徐、闲宁、雅趣和内敛溢于言表、舞于目前,肢体化的语言方式、本体性的表述意向、象征性的隐喻审美和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段,将古意新声和中外理念整合如一地表现、表达出来,自然形成了此舞的独特性。不要小觑其古典舞风与现代意识的结合,此乃中国舞步与时代舞步的相融共生出的某种新质,虽短小但不失精干,一定意义上会引领创作朝着一个文化的、明智的、理性的方向迈进。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其次,这高端年味儿体现在第二类舞蹈形态(即:非成品舞蹈)上,它们占据了整个央视春晚舞蹈99 %的份额,这也是“春晚”形式的基本诉求和必然要求。其一,电视综艺晚会需要丰富的画面作为基调,歌舞并重、以舞为围已成定局,很难更改;其二,舞蹈作为最有力的场面要求,最能体现综艺电视晚会表意需求,最易突出创作主旨和目的,因而不可剥离;其三,舞蹈是最佳氛围营造者,天然的情绪属性和动人的构图效应与和谐、美满、团圆、进步的主题契合,构成电视晚会的绝配成分,只能为之增光添彩。今年央视春晚的这类舞蹈又可分成几种认知层面,当然内涵互有交叉,但主旨鲜明、突出。第一是伴舞,鸡年央视春晚舞蹈中的伴舞如往届一样俯拾即是,歌要伴舞、画要伴舞、书要伴舞,用途之广、面积之大、作用之巨,无以复加,应该说各类伴舞都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角儿傍得严实、架儿扎得边式、活儿干得漂亮,舞目众多、涉猎甚广,不一而足;第二是多民族、多风格、多舞种,古典舞有之,芭蕾舞有之,民族民间舞有之,街舞、广场舞亦有之,不仅看到了李艳超的鹤立鸡群,更看到了肖杰、杨凯的闻鸡起舞、丝路上的敦煌丽影、麦西来甫中的维吾尔族兄弟,群贤毕至、百花争艳,不亦乐乎;第三是“中国舞步”从远古而来的铿锵、“人民舞步”从生活中磨砺的坚强、“时代舞步”从现实到明天的交响,三路纵队、步调一致地前行,步履坚毅、步伐矫健、步态飞扬,不可阻挡。这三方面的舞蹈,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交集,但彼此互动、互训、互融、互长,或相得益彰,或水乳交融,但统统和谐共进,繁荣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感的、脚踏实地的、可玩味的“年味儿”舞蹈风景。它们有意向、有风骨、有理念、有格局,它们更有感觉、有感触、有感知、有感悟,它们可以贯通三观,它们更可以接通三才,让理想照见现实、让大道接通地气,因为它们是用舞蹈在表情达意,所以最能走心。


观2017鸡年央视春晚舞蹈,陡生一点感慨,也可算作一点建议提供大家思考吧!在我看来,当今包括舞蹈在内的身体文化样态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兴隆,有人曾预言“21世纪是人类身体文化的世纪” ,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至少表明人们审美走向的变化。若这种走向成立或是预示了一种倾向,那么我们的文艺环境里是否可以考虑更多的身体文化表达的空间与内容呢?于是,便有了如下的几个“相比” :相比一些艺术类别节目的日益衰落,舞蹈节目在综艺晚会中份额的增加,无疑会增强晚会的质量和整体艺术水平的提升;相比数人乃至数十人同唱一首歌(若还是一首非经典性或可称之为“烂歌”的歌)而言,一个杰出的舞蹈节目、一个出色的舞蹈家的作品,无疑更具有艺术的高端性和说服力;相比一些令人败胃口的作品而言,一个精湛的、独立而完整的舞蹈“作品” ,无疑更适合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因此,我呼吁,今后应客观评价、审慎考虑舞蹈节目在央视春晚舞台的作用、价值和比重,在“央视春晚”这个国家级的特殊艺术平台上还舞蹈一个合理的身份和地位。


央视春晚舞蹈是一个独特的舞台,它有独特的生态、独特的意义,用好它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舞蹈艺术的“养心”功能,那样的“年味儿”才足、才地道。


不要忽视舞蹈,我们共同努力!


 来源:本文文字内容,依法转载自《中国艺术报》,视频及图片来源于网络。



E

XTENDED READING

延伸阅读:

杨丽萍:不拒绝做票房,但是你的东西得纯粹

杂志|许锐:舞蹈评论是通达生命隐喻的路径

杂志|刘青弋:当下中国舞蹈艺术创作呼唤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杂志慕羽:主旋律舞剧如何领舞“中国表达”



微信号总编辑:周由强

责编:艾超南

美编:熊然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号:

wyplzg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

wyplzg@126.com


『 阅读原文 精彩无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