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观察|AI能成为文艺大师吗
➥ 让生活更艺术,让评论有力量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
战略合作之“网络文艺观察”专栏
【开栏语】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建设主流网络文艺评论阵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网络文艺观察”(原名“网络文艺评谈”)网报联动专栏,针对当下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评论,择优刊登于光明日报。投稿邮箱:wenyi@gmw.cn,期待您的原创来稿。厉害了我的哥,不要套路,两千字微评,辣评酷评,欢迎来撩!一起搞事情!
刚刚过去的五月,一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在中国乌镇打响。最终,名为AlphaGo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以3:0战胜了顶级围棋选手柯洁。
这股人工智能热潮,不仅席卷了体育界,也搅动了文艺界的一池春水。一本名为《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诗集问世,收录了“少女诗人”小冰的139首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人,小冰是一个活在虚拟空间、没有实体的人工智能。短短三年时间,小冰从善解人意的“聊天少女”,成长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女”,唱歌、吟诗、写评论、主持节目等样样在行。据开发者介绍,小冰学习了近100年间500多位中国现当代诗人的数万首诗歌,随后便开始了创作之路,先后使用了27个化名。其作品,不仅发表在互联网诗歌论坛上,部分还被传统文学媒体收录。
“青蛙儿正在远远的浅水,她嫁了人间许多的颜色”,读着这样的诗句,有人感叹她“偷走了林徽因的灵魂”。而这位年轻的诗人,从学习到创作,仅仅花了100个小时。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文艺大师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16azz3xg&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今天的机器,除了精于计算和分析,还擅长什么呢,会把人类的智能拓展到什么边界?怀着对机器智能的好奇,笔者和团队其他成员踏上了探寻的旅程。一年内,走访了全球顶尖的实验室和科学家,制作了十集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期间,我们发现,各式智能机器正在迅速入驻大医院、大银行、大律所等。如果说,工业革命让机器与人类的体力角力;那么,在智能革命中,机器开始向脑力劳动进军了。更让人震惊的是,人工智能创作的绘画、诗作、音乐、剧本和电影等,五花八门。
“文载道,诗言志”,自古以来,文艺创作为的是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和审美的愉悦。然而,机器缺乏这样的创作动力。在它的眼中,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这些丰富的文艺作品,都不过是数字的组合。换句话说,机器进行文艺创作的实质,乃是对图像和自然语言的赋值,是基于大数据的海量学习,是千万次的程序计算,是一种0101的数字游戏。这颗冰冷的机器之心,如何去感受创作的冲动、欣赏艺术的美妙?爱与美,情感与创意,又要如何进行分析、编程和计算呢?这样创作的文艺作品,如何能成为不朽的经典呢?
机器可以被复制,但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生命体。特殊的经历、体验,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并内化为文艺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在许多人担心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未来时,也许非标准化的、感性的、模糊而不精确的、充满个性的文艺创作,恰恰是最难被机器所代替的。人工智能的存在,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又照见那个古老的命题:我们是谁,什么让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独特的存在?如果有一天机器够聪明,它会羡慕我们什么?我们借由人工智能,看到了焦虑,也看到了希望,从而得以更好地审视自己。
凭借骄人的成绩,AlphaGo已荣获了“围棋上帝”的美誉,但人工智能似乎很难成为文艺大师。不过,就像人类通过与机器的对弈来提高自身一样,人工智能的绘画机、作曲机、作诗机,或许也能为艺术家们带来启发和反思,甚至成为创作道路上的好伙伴。如果说,我们的未来注定是一个人机共生的时代,那么与其担心会否被机器取代,倒不如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与机器积极合作?
作者:刘宏宇 纪录片导演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号总编辑:周由强
责编: 刘冰雅
美编:熊然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与光明网合作出品
共同拥有本文数字版权
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网站邮箱
wyplzg@126.com
原创首发有稿费
欢迎影评剧评乐评诗评等
投稿至如上邮箱
点击“阅读原文”,
跟跟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网络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