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建春 2018-05-26

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文艺评论家眼中的美丽中国”摄影微评活动,得到了央广网、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媒体、人民论坛网、中国摄影在线等支持,也得到了文艺评论界和广大文艺爱好者特别是摄影界和广大摄影爱好者的积极响应。

自2017年9月开始征稿,到2017年12月落下帷幕,圆满结束两月有余,至今依然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文艺评论》月刊封底,近期选刊了其中一组佳作。中国文艺评论网独家活动“诗意的春天”继续收到新的一批原创摄影佳作。

一次看似普通的摄影微评活动,何以风生水起,余热不息?其特征、缘由和价值所在,确实值得我们加以思考和回顾。


这一活动以成功的探索倡导了摄影创作与评论的有机结合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是一对相伴而生的恋人。但二者的实践关联,向来理论上不无困惑,众说纷纭。


所以,著名时尚摄影家赫尔穆特·纽顿说:“知识分子热衷于讨论摄影的意义,于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手越来越犹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摄影两极分化,到最后只剩下两种人: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这次摄影微评活动让摄影与评论对位体验、互相观照,为二者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创造性的契机。同时,它也使理论与创作、思考与直觉共生共荣、相得益彰,使造型艺术与文字表达融合为一个新的总体,从而体现出作品多维构成的魅力。


从征稿情况来看,多数作品与微评相得益彰,评委们的精彩点评堪称画龙点睛、一语中的。

王植的《流光旋舞》,用130余次延时拍摄,再通过堆栈方式合成,以现代摄影技术展现了榆蓝高速与青银高速交汇于陕北绥德大理河谷,车辆川流不息、桥梁振翅欲飞、天地与之共舞的壮观景象。作者在微评中情不自禁、神采飞扬地写道:“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摄影理论委员会主任、本次活动评委索久林指出,作品“成功地把夜景中由汽车灯光构成的交通轨迹与天空中星空轨迹结合在一起,延伸了作品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挖掘了更深的主体”。


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秘书长、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本次活动评委解海龙认为,“当代的摄影技术不仅可以获取极短时间单位影像,更能把时间“拉长”,线性的时间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平面,上下呼应的光轨更让人体会到时空的玄妙”。评委的评语不但丰富了作品的内涵,阐明了作品的特征,而且增进了人们对摄影的了解。

▷ 王植-《流光旋舞》


这一活动以明确的导向体现了摄影应有的审美标准及其价值追求


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黑白照片。摄影已经走过了近200年的时光,但在数千年的艺术发展史上,依然显得有些年轻。尤其是理论上的准备不足,使它在新的社会情态下面临着自身选择的迷惘与困惑。无论把摄影的本质特征定义为“决定性瞬间”还是“非决定性瞬间”,无论它出现了多少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摄影作为艺术都应该是生活的回声、感受的呈现和生命的花朵,是人类精神价值和情感力量诗意的表达。


正如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所言,摄影师“不是握着机器的机器”。这次征稿活动分为手机组和相机组,共200幅作品入围专家终评与票选,最后评出35幅入选作品和网络投票最佳人气15幅。整个评选工作不但公正、公开、透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艺术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评选标准上坚守艺术的本真,排除某些流行趋势的误导和影响。不推崇故作高深的空洞,不欣赏浮光掠影的猎奇,不倡导虚拟优美的撒娇式的庸俗,也不赞成把技术质量置于绝对地位的炫耀。

所以,人们在入选作品中看到了张平的《回家》和佟伟元的《风雪回家路》,那口中衔着的一张车票联系着城市与乡村、历史与未来,中国特有的人文景观承载着一个群体的情怀,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看到了黄善明的《春美》,那颇具“音乐效果”的梯田,以人间奇迹的锦绣华章,显示出思想和劳动构造的审美力量。看到了张玉兰的《风餐露宿》,那一个坚韧的民族生活在世界的屋脊,每一天的炊烟随风飘去,每一天的目光瞩望天边。也看到了李景伟的《冬日欢歌》,啁啾而飞的小鸟送来触摸心房的温暖。

▷ 张平《回家》


▷ 佟伟元《风雪回家路》


▷ 黄善明《春美》


▷ 张玉兰《风餐露宿》


▷ 李景伟《冬日欢歌》

这一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摄影作品谱写了激动人心的时代颂歌


为无产阶级贡献了一生的摄影大师刘易斯·海因说过:“摄影不应当仅仅为了美,而应有一个社会目的。”


本次活动《征稿启事》中写道:“中国文艺评论网和你一起记录这五年最美的瞬间,定格这五年最美的永恒!”它为迎庆党的十九大而举办,以“美丽中国”为主题,把“美”和“目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是以主观概念去营造伟大的虚幻,也不是按照流俗的模式去制作精准讨巧的“糖水片”。而是对作者的价值尺度和感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从内在体验的轨道发现物我为一的美好,在情感的贯注中表现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从胡海棠通过拍摄器所摄鸟瞰大地的《天眼》,到罗蕴芬如诗如梦的《醉美天津》,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从张凡效表现装修工人艰苦劳作的《酷暑作业》,到徐鹏表现纺织女工的《春蚕吐丝》,无不充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饱含深情的歌颂。从范黎芳《在喜庆的日子里》放飞蓝天的气球,到刘世兴《采年货归来》的一路阳光,城乡群众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唐海涛的《重阳盛宴》、杨明的《看侗戏》、徐和德的《哈萨克骑手的微型赛马》等诸多作品,展现出我国各族人民生机无限的崭新生活。

▷ 胡海棠-《天眼》


▷ 罗蕴芬《醉美天津》


▷  张凡效《酷暑作业》


▷ 徐鹏《春蚕吐丝》


▷ 范黎芳《在喜庆的日子里》


▷ 刘世兴《采年货归来》


▷ 唐海涛《重阳寿宴》


▷ 杨明《看侗戏》


▷ 徐和德《哈萨克骑手的微型赛马》

太空探测器卡西尼号在谢幕时说,自己已与太空融为一体,“明天,当你仰望星空,我将是原因之一。”这次“文艺评论家眼中的美丽中国”摄影微评活动,已经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化作无声的雨滴,飘落在春风荡漾的艺术原野。让人们期待着摄影与评论相互拥抱、开创更为美好的文艺生活。

作者·简介

白建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原副主任,本次活动评委。

精彩

推荐


喜讯|“美丽中国”摄影微评活动获奖名单与名师点评

投票|"美丽中国"摄影微评活动·相机组:来票选美丽(上)

投票|"美丽中国"摄影微评活动·相机组:大雪中美丽(下)

投票|"美丽中国"摄影微评活动投票啦!最佳人气属于谁?(手机组)

有奖征集|摄影微评,看见美丽中国!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美丽微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