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功举办

中国评协研究处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6-1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国民族艺术事业持续繁荣发展,保护和发展我国民族艺术的成果及资源,进一步发挥民族文艺理论与民族文艺评论在繁荣发展民族文艺中的重要作用,7月25日-27日,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办,中国文艺评论(内蒙古)基地、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承办,主题是“新时代乌兰牧骑与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


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内蒙古政府参事、内蒙古文联名誉主席巴特尔,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包银山,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博士生导师宋生贵,中共锡盟委宣传部副部长包文霞,锡林郭勒盟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常霞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周由强讲话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在讲话中指出,在锡林郭勒举办民族文艺论坛是落实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开展民族文艺论坛,是为了提高文化认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促进民族大团结和探讨民族文艺价值与发展意义。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兰牧骑在这片沃土诞生,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值得我们每位文艺工作者学习和宣传。他还对参会各文艺家提出希望,希望大家珍惜机会,积极发言,充分交流。


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包银山致辞


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包银山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内蒙古文艺理论评论工作的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表示衷心感谢。他提到,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工作,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冬季那达慕上,祝福草原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时代性。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指示精神的指引下,乌兰牧骑正在迎接新挑战,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目前草原文艺理论仍然存在滞后于实践、脱节于实践的问题。这次论坛对内蒙古的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将会是一次有力的推动,有助于提升内蒙古民族文艺理论评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中共锡盟委宣传部副部长 包文霞致辞


中共锡盟委宣传部副部长包文霞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汇聚国内优秀文艺理论专家和艺术家,进一步探讨乌兰牧骑精神的传承和民族艺术的发展,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推动民族文化研究,促进中国民族艺术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 宋生贵主持开幕式


在主旨演讲环节,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文祥,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研究所所长金浩,内蒙古政府参事、内蒙古文联名誉主席巴特尔和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罗庆春,围绕本届论坛的议题——“新时代乌兰牧骑与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发表了精彩演讲。



江西省文联主席 叶青发表主旨演讲


叶青主席集中探讨了“元青花的色彩之美与民族审美的交融”,并通过分析青花瓷发展至今的社会历史原因,分享了三点感悟:第一,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造就了多元的民族文化。第二,生活永远是艺术创造创新的肥沃土壤。正是源于对草原的深深热爱,带来中华民族对青白之美的深刻发现,由此带来了青花瓷的革命性转变。第三,文化是更基本、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兼副学部长、教授 彭文祥发表主旨演讲


彭文祥教授演讲的主题是“乌兰牧骑艺术实践的审美现代性”。他认为,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构建的文艺新生态中熔铸了中国特色的审美现代性,而乌兰牧骑艺术实践因其蕴涵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生产的全息信息而突出地彰显了这种审美现代性,并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主体性,二是传统超越性,三是中华本土性。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研究所所长 金浩发表主旨演讲


金浩教授演讲的主题是“共舞新时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际遇”。他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总体呈现出太平盛世、民族团结的祥和景象,传达了积极乐观的人性品质,是带有鲜明文化特点的民族诉求。但是也应看到原生态民族民间舞的存在环境被破坏。立足当下,保护是补血,传承才是造血。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民间舞多元生存之间的互动,一方面要认识到多元存在各自的独立价值;另一方面政府主导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推动力量。



内蒙古政府参事、内蒙古文联名誉主席 巴特尔发表主旨演讲


巴特尔主席以“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为演讲主题,分析论述了乌兰牧骑的成因、成就和发展方向,并分享了自己组织调研与撰写的关于乌兰牧骑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他认为,乌兰牧骑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有几方面原因:首先,乌兰牧骑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其次,乌兰牧骑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再次,乌兰牧骑也体现了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的创作道路。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 罗庆春发表主旨演讲


罗庆春教授演讲的主题是“‘第二母语’文艺:论民族文艺与汉语”。通过梳理当前民族文艺发展现状,他认为有几点重要启示值得重视:一是多语种思维优势;二是立足本土文化立场;三是积极开拓“视野融合”;四是努力彰显本土人文精神在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独立价值;五是探索多民族国家之间文艺创作“多元一体”之路。



在之后的主题发言环节,来自北京、天津、江苏、广西、广东、江西、四川、云南、吉林、辽宁、黑龙江、宁夏、湖南、湖北、青海、内蒙古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就新时代乌兰牧骑精神、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艺创作的问题与出路、民族艺术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民族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围绕中国民族文艺理论研究与创作建言献策。


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合影


论坛专家还深入到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吉思汗文献馆、锡林郭勒盟博物馆、贝子庙、额尔敦敖包、宝力根苏木、蒙古长调歌唱家照那斯图旧居等地考察交流,并观看了大型室内实景剧《蒙古马》和锡林郭勒乌兰牧骑艺术节文艺演出。


参加首届乌兰牧骑艺术节


考察宝力根苏木等锡林郭勒盟草原文化特色地区


考察锡林郭勒盟博物馆



☆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成果将由组委会选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结集出版,敬请期待!


首届民族文艺论坛回顾

2016年7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内蒙古文联主办,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内蒙古)、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共同承办的“新丝路、新思路:首届民族文艺论坛”在呼和浩特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位民族文艺界的专家、学者及民族文艺工作者参会。论坛为期3天。

《首届民族文艺论坛论文集》已经出版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审核: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 程阳阳

摄影:姚永胜、王培松、邓鼐

综合编辑: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 韩宵

美编:木子

                                           

往期回顾


◈ 第二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征稿函(附首届论坛文集)

◈ 新时代乌兰牧骑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第一届乌兰牧骑新人新作比赛述评

◈ “新丝路·新思路:民族文艺论坛”预备通知

◈ 第二届民族文艺论坛专家学者深入锡林郭勒盟开展文艺考察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不容错过的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