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电影业深度融合发展

饶曙光 贾学妮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电影

(节选第三部分)

饶曙光 贾学妮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电影业深度融合发展


近几年,互联网以攻城略地之势全面渗透到电影的全产业链条中,跨界融合成为电影产业新常态。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影企业透过投资并购、垂直整合等形式进入电影产业,迅速地进入电影产业的融资、制作等中上游阶段,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线票务平台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格局。据统计,电影的在线购票比例由2013年的8%增长到了2017年的81%,五年间共计增长了7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在14%以上。[1]精准化的用户营销、便捷的选座方式,仅用五年时间,互联网改变了国人传统的影院消费行为,电商用票补扣开了票房营销的大门,用低价促销的方式吸引了部分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群体,可以说,小镇青年的崛起、中老年观众的扩容都与电商的票补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片方与电商砸重金票补,票补的弊端日益凸现,票房泡沫、虚假爆款影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频现。
在取消票补的2018年国庆档七天票房近21.7亿,同比2017年跌幅20%,当然票房的跌幅与今年国庆档期缺乏爆款电影、观众的理性购票等因素有关,但票补的取消确实影响到一些观影需求并不强烈的观众的选择。但是,在线票务平台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2017年,猫眼和微影时代合并电影票务业务,成立猫眼微影,猫眼微影和淘票票开始以“双寡头”的格局垄断市场。随着在线票务平台的壮大,话语权力的提升也使得其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对线下电影院的冲击也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影院的排片与影院卖品的收入。在线票务平台的便捷性也极大地削弱了观众在影院停留的时间,据统计,现在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在电影院大厅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这种目的性强烈、单一的消费行为不仅使得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仪式感消失殆尽,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影院爆米花、饮料、衍生品等卖品的盈利,让电影院的多种经营、差异化经营变得越来越困难。“影院应该是个卖座位的地方,而不是卖电影的地方。只有让每一个座位上的人消费更多,才是影院赚钱的好方法。”[2]在线票务平台与传统电影院、线上线下应该共生共赢,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开拓影院经营的新模式,推动电影产业链条下游产业的发展。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文化领域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等方面做出部署。在电影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深化院线制改革,鼓励推动“互联网+电影”业务创新,完善规范电影票网络销售及服务相关政策,促进点播影院业务规范发展。《实施方案》的发布和相关部署的进一步实施,从政策上鼓励互联网与传统影院融合发展,推动院线的深化改革,激发影院业的热情,为促使电影行业形成良性循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谋篇布局。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内容生产无疑是制约他们做大做强的关键,对于内容短板,互联网公司一方面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进入电影产业的上游制作环节,弥补短板;另一方面则大力拓展网络大电影,并且形成了相对短平快的传播平台、相对清晰的盈利模式。在电影观众细分化和市场竞争差异化的背景下,传统影院发行的模式、排片数量、时间等方面面临诸多限制,但互联网发行渠道以其携带巨大流量、宣发优势和长尾效应等优势,促使网络大电影迅猛发展。根据爱奇艺公布的《2017年网络大电影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网络大电影的数量从450部增加到1892 部,增长了1442 部,增幅超过320%,期间产生的流量也已超过了150亿。爱奇艺在2017年排名前20部的影片票房分账达到3.12亿元,平均每部影片的票房分账比例为1605万元,其中部分电影的回报率惊人,如《陈翔六点半废话少说》投资回报率为993.12%,有近十倍的回报率;《超级大山炮之夺宝奇兵》的投资回报率为836.49%,获得了超过八倍的回报率。网络电影迅猛发展的同时,因其“低俗、粗制滥造、软色情”受到广泛的诟病,网络电影“通过对互联网流行文化浅表化或者符号化的处理,进而拼贴进作品”。[3]通过“伪网感”的创作、“寄生性”的营销来刺激点击欲。


网络电影《超级大山炮之夺宝奇兵》


客观地讲,当前网络大电影的发展状态与网络大电影的观众构成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网络大电影的观众构成中男性观众占比 62.36%,25岁至34岁年龄观众层占66.4%,腾讯视频数据中,“网络大电影”观众学历构成67%为本科以下的学历,并且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更青睐网络电影。基于网络大电影这一青年亚文化特征,他们往往追求刺激、单一、浅层次的观影感受,网络电影多集中在惊悚、穿越、爱情等猎奇性题材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随着政策的规范与各大网络的平台加强监管,网络电影正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改变,2017年网络大电影总量1892部,比2016年减少了571部,缩减幅度达23%,而投资规模则增长了74.2%,总投资额从2016年的15.5亿增长到27亿。[4]成本在100万至300万的电影占比从20%增长到45%,成本超过300万的占比6%。[5]相对下滑的网络大电影上线数量和大幅度攀升的投资规模说明各大网络平台提高准入门槛,提升作品品质,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根据爱奇艺的预估,在有效观影人次和全网付费会员观摩上,网络大电影内容收益仍有很大增长空间,网络大电影亟需进一步提升电影品质、拓展题材,推出更多精品佳作,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作品,进一步改革播出平台与片方之间的商业模式,杜绝片方只重“前六分钟”的投机现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与用户画像优势,实现面对观众的更精准营销,缩小与传统影院的差距,形成传统线下院线之外的“第二院线”。


电影《超时空同居》

电影《快把我哥带走》


互联网也在改变着年轻主流观众群体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网生代成为年轻一代主流观众的共同标签,在充斥着游戏、弹幕、直播、爽文等重感官体验、轻深度阅读的虚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生代,“网感”体验成为他们的审美追求和审美趣味,“网感”成为网络电视剧、网络大电影的标配,也经常性地成为评价一部电影的关键词,奇幻化的视听语言、超链接式的叙事文本、多线性的叙事结构、互动性的观影方式成为网剧、网络大电影的重要特征,也促成了年轻观众的“网感”观影体验,一旦一部“网感”十足的电影满足了观众的观影期待,能超越电影化视听语言、表达方式的“影感”,成为评判电影优劣的标准,进而促成口口相传的爆款电影。2018年元旦《前任3:再见前任》上映,影片人物情感撕裂、剧情节奏拖沓,但就是这样一部投资3000万、制作一般的电影最终获得了近20亿票房,究其原因,与影片的“网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影片的对白更像是互联网流行语言的集锦,至尊宝式的前任爱情引起了年轻观众的共鸣,创作者深谙互联网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对年轻观众的审美情感与审美趣味有着精准的把握。2018年中小成本题材的票房黑马如《超时空同居》《快把我哥带走》等电影无不在“网感”方面做足了功夫,《超时空同居》《快把我哥带走》在视听语言处理上都采用了网生代观众认同程度比较高的穿越方式,都市爱情、兄妹情的处理也容易引起共情。“具有良好的市场号召力和受众吸引力的网感,是对互联网用户日常审美旨趣和文化消费的匹配乃至因应。”[6]网感不是互联网流行文化的浅层次拼贴,更不是低级媚俗,哗众取宠。研究网生代观众的审美趣味,满足年轻化网感观众的需求,对现代电影无论是内容表达层面还是语言呈现层面都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发行,也重构了电影的舆论生态环境。在“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代,互联网因其低门槛和开放性聚集了大量或权威或草根、或专业或业余的影评,海量的、形式多样的影评满足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多样化需求,网络电影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已改变乃至颠覆了传统的电影理论批评格局及其表达方式,各种各样的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迅速崛起,形成一个全新的舆论生态空间和话语场。一方面,观众能从客观的专业化的网络影评中获得影片信息,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观影水平,尤其是对于一些质量好但没有营销规模的优质的小众艺术电影,网络影评起到了很好的推介作用;另一方面,一些自媒体看到网络影评巨大的盈利空间,执着于用户注意力经济、流量变现利益的获取,在行文风格上采用爽文、酷评、标题党、大量图片等方式吸引眼球,削弱深度阅读,长此以往,损害的不仅是整个电影评论生态的构建,还会导致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降低。同时,网络影评正在日益被商业资本绑架已成不争的事实,当前一部电影的宣发费用会有大量资金投注于网络平台及专业的评分网站,尤其是一些流量大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商业资本无孔不入地侵入到网络影评领域,侵蚀着网络影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网络影评要如何坚守底线,提高专业性与独立性,切实为中国电影和观众服务,都是当下建构良性的电影舆论批评生态环境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新挑战。


作者:饶曙光 贾学妮 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本文节选自《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12期(总第39期)所发饶曙光、贾学妮《走向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一文的第三部分。

(点击微信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12期目录与四封艺术作品)



[1]张少华:《融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人文天下》2018年第14期,第59页。


[2]《拍一部电影要花多长时间?票房收入怎么分账?》,搜狐,2018年7月11日,

https://www.sohu.com/a/240597071_494633


[3]齐伟、王笑:《寄生性、伪网感与点击欲——当前网络大电影的产业与文化探悉》,《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第12页。


[4]转引自刘汉文、陆佳佳:《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当代电影》2018年第3期,第22页。


[5]转引自尹鸿、孙俨斌:《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18年第2期,第155页。


[6]周云倩、常嘉轩:《网感:网剧的核心要素及其特性》,《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第234页。


- THE END -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何美

美编:木子


🤗🤗🤗

初春三月,“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号内搜”功能全新升级,搜索覆盖本号和“艺评中国”公号2014年以来全部推送文章,时效性提升,快快体验下吧~




- 延伸阅读 -

当前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刍议:更贴近现实 更贴近人心(饶曙光)

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现象与新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8年第12期目录与封面图集(留言有惊喜)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8年总篇目:快来集齐最美期刊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四封艺术作品合辑(36组美术摄影书法图集)

《中国文艺评论》入选 2018年“中国最美期刊”,快来一睹TA的风采!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总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篇目大放送


客官,请留步,给个好看再走呗


点这里,查看《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12期所发饶曙光、贾学妮《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全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