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传播与抗疫/仲呈祥

仲呈祥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艺评战疫”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已经原创首发近20篇,如下为公号精选的第10篇文章:



艺术传播与抗疫

仲呈祥



艺术,作为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独有的文化方式,不仅在正常历史时期须臾不可或缺,在非常历史时期天灾如地震、海啸、疫情中,人祸如战争中,也理应发挥独特的精神作用。远的不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文艺界和文艺传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至今还历历在目!而当下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文艺在凝聚力量、抚慰心灵、振奋精神、社会动员等方面,同样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我想起了读过多遍的梁启超先生的名篇《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那是篇如今研究小说及其传播的社会作用不可不读的力作。叶朗主编的19卷《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近代卷中正收有此文,找来再读,联想抗疫,确有新悟。


△叶朗主编的19卷《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梁启超先生身处“小说界革命”的时代,极看重小说之社会作用。他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这段论述,确很精深,但似欠精准,多少有点夸大了小说的社会作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起标领作用的文艺样式,如秦有文、汉有赋、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而梁先生力倡“小说界革命”,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极言小说对“群治”之社会作用。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进入崭新的融媒体信息传播时代,艺术的诸般样式与现代化传媒结缘,其传播力、感染力和覆盖面已远甚小说。借梁先生当年论小说之“群治”来引申研究艺术传播更好发挥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社会作用,包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指示精神,都极有禆益。


更有意味的是,梁启超先生论小说对于“群治”有“四种力”:


一是“熏”,“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有此种子故,他日又更有所触所受者,旦旦而熏之,种子愈盛,而又以之熏他人”,“故此种子遂可以遍世界”。


二是“浸”,“熏以空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


三是“剌”,“刺也者,刺激之义也。熏、浸之力利用渐,刺之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受者不觉,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入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者也。”


四是“提”,“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人;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实佛法之最上乘也。”梁先生以为,“文家能得其一,则为文豪,能兼其四,则为文圣。”而要紧的是,事有两面,须辩证看:“有此四力而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千载。”



请看,我在此忠实摘录了梁启超如上关于小说之“四力”的奇思妙论。当年在小说界革命潮流中梁先生作如是观,如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渗透性更强的艺术及其传播,更应作如是观。“熏”与“浸”即从空间观、时间观上,艺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那样,“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从而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刺”与“提”即重社会效果,要坚持把艺术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培根铸魂为宗旨,通过健康向上、激越有力的审美鉴赏之“刺”,把精神“提”高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境界!


看看电视上各门类艺术家们赶排出的牵动民心、别具一格的抗疫元宵节特别节目,听听荧屏上音乐家们和戏曲家们放声高唱的抗疫战歌,翻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各家报刊文艺专版上的抗疫檄文,读读微信上传来的湖北、北京、上海、陕西、江苏、浙江等各省市文艺家的抗疫战报……这一切,不都是人民文艺家的家国情怀的喷薄而出吗?不都是当代艺术传播的伟力显现吗?不都是对时有所闻的诸如“灾难面前文学艺术应该沉默”“文学艺术在灾难面前毫无用处”“文学艺术给抗击疫情添乱”之类嗡嗡杂音有力的驳斥吗?


△陈振濂书法作品

(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官网)


当今艺术及其传播,特别是抗疫期间的艺术及其传播,理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坚持以艺术及其传播的“四力”“用之于善”,“以福亿兆人”;坚决防止和反对那种嗡嗡杂音“用之于恶”,“以毒万千载”!


行笔至此,想起在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关键日子里,欣喜地拜读了106岁的老革命家、老作家马识途先生(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专访马识途先生)填于2020年元宵的《借调忆秦娥·元宵》,备受教益,敬录于后——


(一)

元宵节,中华自古称佳节。

称佳节,全民欢乐,笙歌通夜。

今年元宵大减色,千门万户守家宅。

守家宅,冠状病毒,城乡肆虐。


(二)

战妖孽,中华儿女不畏怯。

不畏怯,全民动员,鏖斗不歇。

病毒扩散全阻绝,冠状恶魔尽歼灭。

尽歼灭,大功告成,欢呼祖国。


请看,一位年逾百岁、雄心不老的共产党员、革命先辈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充溢在字里行间,是多么感人肺腑、激人抗疫啊!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忘记用手中的笔、以文艺创作投身抗疫。老人还急祖国所急,思人民所思,慷慨捐献两万元,真堪称文艺工作者的楷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马识途先生书法作品《借调忆秦娥·元宵》


“战妖孽,中华儿女不畏怯。”其实,中国文艺界都在同仇敌忾,都在以马识途老人为榜样,向新冠病毒宣战!且听刘劲用四川话深情诵读的马老抗疫新词,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等的抗疫戏歌;且看书画家们挥毫泼墨,为抗疫英雄们抒怀;且听音乐家们放开歌喉,为抗疫人民礼赞……那些泄怨者、怯弱者,难道还不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所言:“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祖国人民、响应时代召唤、追求艺术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疫情面前,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抗病毒、战疫情,真正做到让艺术创作与传播“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侯震《出征》中国画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






*作者: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本文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约稿件,已在《中国艺术报》首发




△《武汉保卫战》

制作:张意轩 林渊 刘镇杰 温腾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The End—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王庭戡

美编:木子




【最近热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倡议书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相关阅读】

征稿令|艺评战疫,文艺评论家在行动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鼓劲

用心创作 鼓舞斗志——中国评协会员用实际行动抗“疫”

◎用艺术凝聚信心和力量/毛时安

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

一场“不相见却相亲”的“云合唱”

汪政: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艺评战“疫”|如何做好疫情下的美术创作

艺评战“疫”|抗“疫”童谣创作“八要八不要”

艺评战“疫”|读武汉外卖骑手的“战疫”日志:爱Ta的100个理由

艺评战“疫”|《武汉伢》:人城一体,家国同运,平民视角下的悲悯与担当

艺评战“疫”|“微艺术”成为全民防疫战中的轻骑兵

艺评战"疫",我不能缺席

艺评战“疫”|湖北大鼓《不服周的武汉人》的创作感悟

艺评战“疫”|风险社会里的文艺创作

“声援”武汉,韩磊、王喆、乌兰图雅等在行动!音视频选辑


长按下方二维码入Q群▼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

wyplzg



中国文艺评论网友群



“艺评头条”

artviewcn




让我知道你在看


点这里,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艺评战疫”专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