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罗怀臻 李心峰)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2021年5月25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在京召开“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点击查看)。会议由中国文联指导,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的支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仲呈祥、胡友笋、张炯、陆贵山、朱以撒、罗怀臻、路侃、汪涌豪、傅谨、饶曙光、李新风、刘琼、屈健、张萌等文艺评论家出席研讨。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刊发部分与会者发言,以飨读者。
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新时代文艺观
罗怀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近年来,笔者在创作实践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论断的理解。从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笔者第一次听到这10个字,便觉得心头一颤,隐隐约约感到多年争论不休,甚至在一种反复自我循环的悖论中打转的理论话题终于得到了破解。以往,我们有时候特别强调继承传统,有时候特别强调打开视野,而在特别强调一方面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另一些方面。我们的理论话语总是表白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借鉴又要自信,但是对如何在两者之间协调却又语焉不详,莫衷一是,尺度一直拿捏不定。理论上,每个人都有所凭依,慷慨陈词,但那个准心却一直是含糊的甚至自我矛盾的。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彻底厘清了问题,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创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是对中国当下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带有科学指导意义的理论贡献。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法,蕴含着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借鉴与融合的关系,是一种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中的转型理论。就如同若我们身处宋代,不能每天高喊着振兴唐诗、复兴汉赋一样,而是应该正视所处的时代,推动当代文化的创新,进而创作出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代表新时代审美高度的精品力作。为此,笔者以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实是一种文化转型的理论,是推进中国文化有如楚辞转化到汉赋、汉赋转化到唐诗、唐诗转化到宋词、宋词转化到元曲、元曲转化到明清传奇、文言文转化到现代白话文的递进发展。文化转型的理论也给予我们一种启示,即在当下,也唯有在当下,我们才能清醒意识到当代文艺创作所同时面对的三个文化传统,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和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而这三个文化传统只有在当下才是交融在一起、彼此不可分割的。笔者把这三个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交汇合流称为“三江汇流”。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这三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也是三种不同的文艺创作与评价的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余年间,我们经历了四个以“新”字为标识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显然,三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比较侧重强调“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文化批判、文化反思,提倡借鉴“西方现代文明传统”;进入“新世纪”,改革成为共识,开放成为常态,改革开放的骄人成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于是重新开始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溯源与认同。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一种融汇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和中国革命文艺传统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新时代”文艺观正在逐步形成。
“三江汇流”汇到哪里,流向何处?汇到我们的直觉,流向我们的内心。直觉与内心就是我们的审美直觉和价值反应,它与我们迄今为止所接受的观念教育、所面对的生长环境和所获知的文化信息密不可分,形成了我们的时代特质和文化个性,转化为我们的视觉、听觉与感觉,某种意义上它是身处当下的我们,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本能反应与价值判断。因此,“三江汇流”带有某种当下审美的集体性,它是一种潜移默化了的本能的具有鲜明当下时代感的文化知觉。
“三江汇流”所形成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文艺观,是要推动当代文化的历史转型,而“转型”的目的正是要推动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艺。新时代的新文艺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是革命的,又是人性的。它将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都更具有进步性与开明性。
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断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其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导向,是对文艺创作与文化发展的新的认识和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适用于古代文化的转化,也适用于外来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转化。
创作具有“新时代”审美特征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运用“三江汇流”和“两创思想”的意识观念来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善于把古代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作为一名当代剧作家,近年来笔者在运用“三江汇流”观念和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在创作与表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与感悟,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看到了新的境界,收获了新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于1958年,笔者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2018年,在影片首映整整一个甲子后,上海歌舞团邀请笔者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剧本,这与笔者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整整相距30年。30年后回看影片,当年的感动与新奇多少已有些弱化,平心而论,还是会看出简单化,甚至概念化的痕迹。随着对经典电影的不断回看和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读,最终,一组对比数字触动了笔者:故事原型人物李白是在1937年10月受党中央派遣从延安到上海潜伏的,他牺牲的时间是1949年5月7日,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牺牲时年仅39岁。李白潜伏了12年,离他所追求的理想实现仅剩20天,却永别了人世。12年与20天,这是多么令人扼腕痛惜的对比。
笔者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本创作过程中时常会想,今天的“80后”“90后”“00后”,当他们第一次看创作于60年前的这部经典电影时会不会或多或少有一些陌生感和隔离感?毕竟,他们与亲历战争年代的那一代人已经不同,与接触过那一代人的我们也不完全相同。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鲜活的记忆会慢慢风化。而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又都必然地带有那个时代的意识和观念、审美与经验。重新解读经典,就是重新种植记忆。创作者应以当下的观念、当下的讲述方式和传播方式,让当下的年轻人无障碍地接受,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同理心,产生信仰与审美的共鸣。唯有如此,记忆才是鲜活的,经典才会在不断的重读中永葆生命活力。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宣传片
(来源:上海歌舞团)
舞剧中没有超人,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寻常人。比如兰芬,她投身隐蔽战线工作之初,并未料到会有那么多困难、那么多危险,她也有过畏惧,有过对虚假生活的反感,她对信念的坚守是伴随着她对所爱之人李侠的感情深入而逐步加强的。当兰芬第一次开枪自卫杀人时,她是犹豫的、痛苦的,开枪后她的精神近乎崩溃,而这又都是正常的人性流露。随着那一声枪响,兰芬也完成了从一个市井小女人向革命者的自我转变。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对上海地域风情作了新的诠释。有一种误解,认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就是小资情调,就是百乐门舞厅的灯红酒绿,这的确是上海的一张面孔,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普罗大众与市井人生。舞剧将李侠的身份从杂货铺小老板变身为报馆职员。解放前,上海新闻业高度发展,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名利场,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防范,将故事背景放在此处,符合当时的历史氛围。舞剧重置的另一场景是旗袍店,这是一处隐蔽的地下联络点,在旗袍店里,你能看到上海服装业的高度职业化,也能透过光怪陆离的镜像看到彼时上海都市的浮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笔者创作成果较为丰实的一年。上半年的3月、4月、5月,先后有三部笔者参与编剧或改编的红色题材作品被搬上舞台。一部是上海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换人间》,该剧根据刘和平的《北平无战事》电视剧改编而成,表现了北平和平解放、我党地下工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一部是上海淮剧团演出的淮剧《寒梅》,该剧脱胎于电影《党的女儿》,表现革命低潮时期普通基层党员坚守信念捍卫理想;一部是扬州扬剧团演出的扬剧《阿莲渡江》,该剧通过表现历史事件的渡江来揭示人的思想观念“渡江”。三部戏曲现代戏均试图在传统戏曲现代化、地方戏曲都市化和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以及红色题材创作在揭示人的精神、洞见人性深度方面进行探索,进而推动新时代中华传统戏曲向现代戏曲的艺术转型。
△京剧《换人间》海报
(来源:“上海京剧院”微信公号)
除了以上三部红色题材的戏曲现代戏,2021年还将有笔者编剧与改编的两部舞剧和两部昆剧作品先后排演。一部舞剧是试图表现人与自然与生灵的和谐相处的舞剧《大河之源》;另一部舞剧名为《未来已来之AI妈妈》,把故事发生的时间置放于未来时的2056年,表现自然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可能产生的复杂的依存关系。两部昆剧,一部是由北方昆曲剧院原创的《国风》,另一部是由上海昆剧团改编自元杂剧的《汉宫秋》,两部昆剧都尝试填写北曲,试图通过回归传统而展示创新。这些新创作的作品或在古老题材、古老剧种中融入现代审美意识,或在革命题材红色传奇中挖掘普通人的人性与情感,或在中国故事中接通了人类普遍的处境与心境。总之,笔者希望通过这些中国故事讲出新时代的价值观,呈现出新时代的审美观,向中国和世界的观众展现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范与时代美感。
假如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三江汇流”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与观念,更加自觉地以这种理论与观念去进行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那么,我们的文艺观就是科学的,审美观就是当代的,我们的创作和评论就有可能振动两翼,驱动双轮,抵达新时代文艺创作和评论的高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动因
李心峰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这在中华民族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是一个改天换地的伟大的里程碑。就文化艺术领域而言,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她就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民本位的立场、立足中国现实的实践指向,站在时代的前沿,立足时代的潮头,牢牢掌握了现代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话语权。
在百年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艺术理论与批评领域,作出了非凡的理论贡献,取得了辉煌而丰硕的成果。这主要体现在:第一,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三大代表性理论成果。即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要标志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为主要标志的邓小平艺术理论;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要标志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第二,涌现了一大批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批评家,如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周扬、田汉、夏衍、林默涵、冯雪峰、胡风、何其芳、王朝闻、陈荒煤、张庚、吴晓邦、吕骥、贺敬之等等;第三,出现了众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和研究著作,如杨晦、蔡仪、朱光潜、林焕平、陈涌、陆梅林、李希凡、刘纲纪、钱中文、童庆炳、陆贵山、董学文等等,以及他们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这些代表性人物、代表性理论与批评成果,扎根中国的社会文化与文艺实践,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提出并努力解决不同时代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问题,一直葆有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
追根究底,探寻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由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所进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创新实践,之所以能够葆有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一贯遵循着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为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与秉持,并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的章程。这一思想路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思考、回答文艺问题的认识路线,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所自觉遵循。
具体而言,贯彻、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路线,在艺术的领域,便是努力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时代的现实需求出发,从文艺的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并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升华成为中国化的、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三大代表性成果,无不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路线所结出的经典性理论成果。
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发展到一个关键的阶段;延安的党内整风运动正在进行之中。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党中央在延安举行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分别在5月2号和5月23号的座谈会上发表了两次讲话。这就是后来被视为第一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经典之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5月2日发表的第一次讲话中,毛泽东一开头便阐明了党中央组织召开这次文艺座谈会的目的:“同志们!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这段“开场白”,体现了突出鲜明的现实指向、问题意识,有的放矢,直指靶心。在5月23日第二次讲话时,毛泽东更是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谈论文艺问题所遵循的思想认识路线:“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在明确了讨论文艺问题应遵循怎样的思想认识路线的前提下,毛泽东紧接着便用了一大段文字,科学全面地分析、阐发当时我们所必须面对的事实、实际是什么:“现在的事实是什么呢?事实就是:中国的已经进行了五年的抗日战争;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抗日战争中的动摇和对于人民的高压政策;‘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这个运动在二十三年中对于革命的伟大贡献以及它的许多缺点;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里面大批文艺工作者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工人农民的结合;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工作者的环境和任务的区别;目前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中已经发生的争论问题。——这些就是实际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就要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考虑我们的问题。”毛泽东在这里对当时我们所面对的“事实”“实际”的概括,既包括整个国际大势、中国大局,更清晰地阐明了我党所领导的解放区的现实实际情况,而最后,则落脚于我们的文艺尤其是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实际情况,强调指出,这全部的事实、实际,才是我们思考、讨论文艺问题的出发点、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是由于遵循了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才能够提出他这篇讲话以及整个延安文艺座谈会所应该解决的两大根本问题:“那末,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从内部碰到一连串的问题。”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体部分的《结论》(即5月23日发表的讲话)部分,通篇内容主要就是为了回答上述这两个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的问题。正是在回答这样两个从当时的事实、实际(世界与中国的实际、中国革命的实际、中国革命文艺的实际等)中现实地提出来的问题中,毛泽东阐发了一系列有关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律、学理、原理——它们至少可以涵括这样几个层面:首先是人类一切艺术共同的本质、规律,如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意识形态)的社会本质、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的艺术原理、艺术中的源与流的关系原理、“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能动的、革命的艺术反映论原理,等等;其次,是革命文艺的共同规律、共同原理;再次,是当时当下解放区内部的革命文艺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等等。——正因为毛泽东在一般、特殊、个别等多个现实与学理、历史与逻辑层面上全面地、立体地、多维度地思考与回答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各种基本的、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使得这篇由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所发表的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讲话“有经有权”(郭沫若语),成就了这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最有代表性、典范性的经典之作。
实际上,诞生于改革开放新的社会历史时期之初的邓小平同志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无不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所结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伟大成果,无不是在深入分析、准确把握特定历史时期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的“事实”“实际”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基本原理与我国特有的国情相结合、与我国的文艺实践密切结合,对现实中所提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文艺问题给予中国化的、富有鲜明时代感的马克思主义的解答,成就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新的典范之作。
纵观我党百年来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我党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所提出的文艺观点、文艺政策,诸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如何为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问题,把革命的文艺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时期繁荣发展艺术与科学的双百方针的提出;新时期我党对于文艺与政治关系所作出的新的、更为科学、辩证的阐释、文艺的方向由以往的工农兵方向向“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调整、转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创作导向的提出,等等,无不是遵循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路线,一切从时代的社会的及艺术的现实实际出发而进行的理论概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当然,我党在领导文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也曾经发生过一些失误,走过一些弯路。这些失误与问题的出现,往往都是与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路线不力甚至出现与之相背离的现象密不可分。这方面的教训也应予以认真总结、深刻吸取,其目的仍是为了更好地贯彻、遵循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认识路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的现实土壤,着眼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更好地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深刻阐明“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围绕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艺观点、理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文艺讲话以及其他有关文艺的论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最新、最重要的成果,是我党在新世纪、新时代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光辉贡献。而这一理论成果的诞生,也正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路线的生动体现。
总之,从中国的、时代的社会历史实际出发,从当下中国的艺术的实际出发,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路线,努力回答现实中所提出的各种重大文艺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不断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崭新境界,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艺术理论传统中的一个值得认真总结的、最为宝贵的历史经验。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查看目录)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责编:韩宵宵 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相关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点击联系开白名单)
新媒体三组,长按识别关注▼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
wyplzg
中国文艺评论网
“艺评中国”新华号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建党百年”专题~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