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 2023-03-12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22年第2期 总第77期



专题策划•中国文艺2021 (一)

【编者按】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百年华诞,千年梦圆,历史交汇,征程再启。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向同行,砥砺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用文艺作品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出发,推动各艺术门类取得新进步、收获新成果。为总结梳理年度文艺发展状况,本刊约请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撰文,盘点收获、分析现象、直面问题、提出对策,努力推动中国文艺新发展、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2021戏曲:乍暖还寒/傅谨


内容摘要:2021年,浙江婺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楼胜在戏曲界掀起了“楼旋风”,荣登“梅花奖”榜首,且成为这一年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楼胜以其多年刻苦训练而形成的惊艳全场的绝技,唤醒了戏曲界对技术在戏曲表演中的关键性作用的深刻理解与领悟。与此同时,青年编剧罗周逐渐浮出水面,她将毫无悬念地成为有史以来戏曲编剧数量第一人,作品的戏剧性也在逐渐提高。2021年,“建党百年”主题性创作演出压倒性地成为戏曲演出的中心,新剧目的创作和演出使这一年成为当之无愧的“献礼年”,但题材的开掘与多样化仍是有待跨越的难关。本年度戏曲界痛失郭汉城、杜近芳、沈福存和王文娟等大师,他们的离世更令人们意识到戏曲人才培养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当代戏曲 楼胜 罗周 建党百年 郭汉城 2021戏曲 戏曲评论


2021电影:沉淀中生长,蓄势后勃发/丁亚平 王婷


内容摘要:2021年中国电影在整体上呈现为多元有序的新发展格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奋进历史的回访尤为重要,银幕里新的中国故事相继上演,摇曳着历史“真实”的回音。在商业类型片的创作上,各个类型都有长足的发展,类型的探索表现出新姿势和新景观。在主旋律叙事和商业类型叙事之外,文艺片以执拗的低音之势也表达着在场,在创作的层面上延伸了电影的场景和边界,显示出电影艺术的当代品格。同时,电影评论的生态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态势,国家治理下的电影评论场域如何展现出一个公共性的统一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关键词:历史真实 类型化 另类视野 新影评 2021电影 电影评论


△电影《1921》海报


2021设计:文化凝聚与国计民生的内生动力/潘鲁生 殷波


内容摘要: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历史性交汇,国家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设计在文化、科技、经济、生态和民生不同要素作用下形成鲜明特点,具体体现为国家形象中设计彰显的时代精神、国货国潮中文化的赋能作用、数字经济中创意研发机制的全面转变、智能制造中科技的加持助推作用、生态回归趋势下持续探索的环保主题,以及围绕一系列民生热点形成的具体生活优化方案,体现了2021年设计的基本特点、趋势以及设计的本质和价值。


关键词:国家形象 国货 数字化 智能化 民生 2021设计 设计评论


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张延杰


内容摘要:文章回顾了2021年舞蹈艺术发展特点,即宏大题材舞剧的小人物视角、舞蹈创作中多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引人注目的区域舞蹈发展以及“国风”舞蹈综艺的“破圈”现象;梳理了2021年引发舞蹈界争议的话题,包括现实题材创作、中国当代舞的界定以及基于舞种风格的评价标准;分析了这些争议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反思和建议。此外,文章认为2021年舞蹈评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评论对象方面还有局限性;第二,在评论方法上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第三,对国际舞蹈动态缺乏关注和了解,并围绕这三个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中国舞蹈 舞蹈创作 现实题材 当代舞 2021舞蹈 舞蹈评论


2021网络文艺:在塞壬的歌声里踏浪而行/胡疆锋 刘佳


内容摘要:2021年度中国网络文艺爆发出强劲活力,现实题材作品的质量明显提升,爆款作品频出,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动漫集体“破圈”,呈现出主流化、精品化的趋势,网络文艺制度建设成效显著,文娱领域和“饭圈”文化乱象的治理力度空前加大,网络文艺评论赋权趋势逐渐形成。网络文艺磅礴入海,难免泥沙俱下,文艺评论如同大浪淘沙。在建设网络文艺及其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评估流量的功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警惕“元宇宙”等现象的泡沫化倾向,探索网络文艺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在赛博空间里踏歌前行,让文艺评论发挥更为积极的引领功能。


关键词:2021网络文艺 网络文艺评论 新主流 元宇宙 流量 文艺消费


热点观察•元宇宙与文艺新空间

【编者按】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元宇宙”以年末爆款姿态占据一席,也因此,2021年被称作“元宇宙元年”,但“元宇宙”一词并非今天才出现,它源于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在全民热议元宇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当下,我们尝试把这个从文艺界走出来的热词“接回家”,回归文艺领域,用文艺评论的方式客观理性地进行辨析。本期我们特约不同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从文艺出发,以多维视角共同探讨元宇宙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并期待未来文艺发展的新空间更加广阔多彩。



从虚拟现实到虚拟成为现实——“元宇宙”与艺术的“元宇宙化”/周志强


“回望”元宇宙/姜宇辉


元宇宙问题和元宇宙文艺/夏烈


“元宇宙”何以成为文艺“新生”的契机?/杨光


论元宇宙及其影像内容的可能性/周雯


面对“元宇宙”,科幻文艺怎样保持批判力/陈韬


理论探索

场所性、事件性与跨媒介艺术实践——论后现代艺术的空间范式重构/李健


内容摘要:“空间转向”作为后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表征之一,在艺术观念和实践层面,集中体现于后现代艺术的空间范式重构上。由此观之,场所性不仅可以被视为后现代艺术空间范式的基本特征,而且具有区别于此前艺术空间的本体论内涵。后现代艺术在观念与实践维度的事件性与跨媒介性两个基本面向,则是构成这一场所性的空间范式的客观依据。空间范式的这种重构性不仅为反思“后现代之后”的空间议题提出了更明晰的路径,而且为我们立足中国当代社会语境考察艺术空间乃至艺术史书写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理论参照系。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 空间范式 场所性 事件性 跨媒介性


论冯契“金刚怒目”说: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美学转化的精彩个案/李欢友


内容摘要:冯契先生基于鲁迅的“金刚怒目”说,进一步将此深化为中国美学思想两大传统之一,并认为这一传统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故而其相对于为艺术而艺术的“羚羊挂角”审美传统更重要。“金刚怒目”式的审美关注现实的人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上,实现了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并提出了新时期具体的人格培养方向,即自由的平民化人格。这在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涵摄与吸收,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独特品格。


关键词:冯契 美学 金刚怒目 马克思主义


作品评析

浮桥上的风景——西元近期小说论/邹赞


内容摘要:作为“新锐军旅小说家”的代表人物,西元的创作以军旅题材为主,同时尝试跨越军旅文学的文类疆界,借助自主能动的先锋叙事实验,探询现代世界的意义之网,揭橥不同群体的精神困境。西元近期小说注重观照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体经验,围绕“虚妄”与“希望”这组辩证命题,擅长将宏大壮阔的战争场景与细腻的微观叙事结合起来,通过对废墟意象、垃圾美学和疾病书写的文本呈现,隐喻机制的运用,荒诞情景的营构,叙述策略的选择,在紧张的叙事节奏中穿插评论干预,强化小说的哲思色彩。西元以繁复精致的叙述手法观照历史与当下,追问意义的深度模式,融诗性与哲理于一体,在搭建的叙事迷宫中彰显人文学的想象力。


关键词:西元 “虚妄”与“希望”的辩证法 废墟美学 隐喻机制 叙事游戏


△西元《死亡重奏》《疯园》


名家专访

坚守传统 探索新境:我的俄苏文论研究之路——访文艺理论家程正民/采访人:吴键



程正民简介:1937年生,福建厦门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任教,在苏联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苏联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文系系主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俄苏文艺理论和文艺心理学,主要著作有《俄苏文学批评史》(合著)、《20世纪俄苏文论》、《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卢那察尔斯基文艺理论批评的现代阐释》(合著)、《20世纪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合著)、《巴赫金的文化诗学》、《从普希金到巴赫金——俄罗斯文论和文学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巴赫金诗学》、《巴赫金的诗学》、《俄国作家创作心理研究》、《创作心理和文化诗学》、《艺术家的个性心理和发展》,以及《程正民自选集》、《程正民著作集》(4卷),主编和参与主编的著作有《现代心理美学》、《心理美学丛书》、《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20世纪外国文论经典》、《文艺心理学教程》、《文艺心理学新编》、《英俄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7卷)、《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6卷)。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2年第2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2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陆文虎



1950年出生,甘肃榆中人。1968年2月在北京101中学应征入伍,至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1973年-1976年、1979年-1982年在厦门大学中文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8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83年起在总政治部文化部工作,曾任艺术局副局长、局长。2003年6月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2004年1月任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少将军衔。2010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退休后,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过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法制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语言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等。2005年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等九家单位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


所从事的理论批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钱锺书研究,二是军事文学评论。著有《风格与魅力》(解放军出版社)、《“围城”内外》(解放军出版社)、《管锥编谈艺录索引》(中华书局)、《荷戈顾曲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一子厂闲话》(黄山书社)等。编有《钱锺书研究》(丛刊,文化艺术出版社)、《钱锺书研究采辑》(丛刊,三联书店)、《中国当代军事文学选(英文版)》(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军队文化干部文艺素养读本》(解放军出版社)等。译有钱锺书《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Nathan K. Mao《〈围城〉英译本导言》、Ron Egan《〈管锥编〉英文选译本导言》、Constantine Tung《毛泽东时代的戏剧英雄——〈1942至1976年间毛主席戏剧英雄的蜕变〉导言》等。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2期的封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团体会员巡礼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08年4月,在2017年4月获批正式编制。现有理事57人,会员276人,涵盖了文学、戏剧、音乐、书法、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门类。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自成立以来,牢牢把握文艺评论工作的正确方向,积极履行职能,强化思想引领,团结和凝聚各领域各方面文艺评论工作者,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座谈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组织举办《风雨英雄路》《奋斗的征程》《赤诚的初心》《红旗渠》等一系列建党百年主题文艺作品研讨会、分享交流会,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以文艺评论助力讲好党史故事的生动实践。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致力于把握河南文艺总体发展形势和各文艺门类当下态势,组织召开了“新世纪十年河南文艺发展新态势”系列研讨活动,对总结河南省文艺工作经验,发现优势,找准差距,促进文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河南省重点文艺作品及时关注,组织开展文学作品《李佩甫文集》《黄河故事》《金枝》《同石斋札记》《大秦帝国》、曲剧《鲁镇》、蒲剧《布衣英雄》、话剧《天黑得很慢》、电视剧《大国医》、豫剧《朝阳沟》诞生50周年、李放书法作品、曹新林油画作品、现实主义画家李伯安作品等专题研讨会,助推名家名作。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一直把组织文艺评论家进行专业学术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取得了丰厚的专业学术成果。组织出版《走在重振雄风的路上——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河南文艺》《中原学派文库》《坚守与突破——中原作家群论丛》《超越还是重复——中原文学论稿》等专著;组织申报的《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获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程”资助课题,《在危机和困境中拼搏前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河南曲艺》《网络化背景下的小说观念》《书法之言》《〈程婴救孤〉锻造出崭新的豫剧“哀派”艺术》《谁的好声音?——由〈中国好声音〉看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取向及其他》先后荣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戏剧创作地域题材应降温》《国学概念的提出、辨析及书法与国学的关系》《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等相继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注重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组织举办多批次会员学习班、中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培训班、文艺骨干培训班等,同时整合分散在文联、高校、科研院所、媒体等单位的文艺评论人才,形成合力,助推文艺评论工作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全省18个省辖市中,已有三门峡、洛阳、新乡、漯河等四家成立市级文艺评论家协会,另有多个省辖市正在筹备成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时代担当,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繁荣发展文艺评论事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再立新功。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2期的封底


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


优秀著作推介


《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作者:陈旭光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专家推选意见: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进行体系性建构的专著。该书紧密关注中国电影现实,以兼顾历史与当下、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开阔视野以及超越工业/美学的立场,回应了电影生产与理论发展中诸多重要问题,建构起一套关于电影全产业链生产实践的工业美学理论框架,也是一种适于阐释电影生产的学术话语和知识体系。该书既有严谨的理论探索,也有鲜活的批评实践和细致的案例解剖,体现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END—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欢迎关注▽】


···要不再看看···

《中国文艺评论》严正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2022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1年总篇目来啦!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0年总篇目来啦!

Biu!《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9年总篇目出炉

《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四封艺术作品合辑(36组美术摄影书法图集)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8年总篇目:快来集齐最美期刊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四封艺术作品合辑(36组美术摄影书法图集)

《中国文艺评论》入选 2018年“中国最美期刊”,快来一睹TA的风采!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总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篇目大放送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