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守正创新的十年”学术论坛综述

许诗怡 中国文艺评论 2022-10-23



【编者按】近期,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点击查看)陆续正式揭牌。各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学术优势和学科优长,同期举办了不同类型的理论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媒体、业界的专家学者聚焦不同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形成了一批研讨成果。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将以不同形式予以全面呈现,以飨读者。今天刊发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守正创新的十年”学术论坛综述。





走好中国文艺发展道路 

更好回答时代之问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守正

创新的十年”学术论坛综述

许诗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2022年8月28日,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揭牌仪式(点击查看)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守正创新的十年”学术论坛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媒体共60多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论坛研讨主要集中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与中国文艺道路主题,与会者分别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与文艺的时代精神塑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创新研究”“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研究”“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路径研究”“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研究”“媒介融合与艺术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论坛现场


一、以“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批评精神,书写文艺批评新篇章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如何以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开展文艺评论工作,以“激浊扬清”的批评精神、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书写文艺批评新篇章,是学者们关注的首要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孙士聪教授从理念、方法与视角三个层面对中国文学批评范式进行探讨,同时从规范性、阐释性、人文性等维度划定基本视野,立足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建构中国文学批评范式。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张红军教授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的批评观入手,指出应当着眼于整个文本,挖掘毛泽东文艺批评观中批评标准的多维性;同时,其在进行文艺批评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以及将时代性、策略性与理论性、原则性相结合的批评方法,对今天的文艺批评活动仍有重要启发。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凌晨光教授认为,一是应强调文艺批评的引导和引领作用,目的和效果是促进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以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二是坚持文艺批评的批评精神,真正的批评就是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做“剜烂苹果”的工作。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也带来文艺类型和文艺观念的深刻变化,文艺评论如何从具体的文艺实践出发、介入当下,把握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也是学者们关心的核心要点。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王德胜教授从“及物”的文艺批评出发,指出其存在两个面向:一是直接面向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本身;二是面向作为批评对象的文艺作品、文艺活动的可能性及其发展前景,要求以批评活动的对象现实来建构批评活动的主体意图,体现了文艺批评话语建构内在的价值阐释与深化指向。他指出,“及物”的文艺批评不仅揭示着具体的批评对象,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活动的理论建构形态;不仅是“及物”的分析,而且是“及物”的思想创造。惟其如此,文艺批评才可能真正产生出内在的理性力量。《中国艺术报》余宁副总编辑指出,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成为互联网时代文艺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新媒介发展环境下,做好文艺评论工作需要构建中国特色评论话语,在融合壮大主流文艺评论平台、聚合培养复合型文艺评论人才、拓展优质文艺评论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发力。



二、讲好中国故事,把握文艺创作主旋律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立足本土经验,科学揭示与把握文艺创作的形态与规律,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如何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传播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如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对于这些问题的争鸣与回应,也是此次论坛的题中之义。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王一川教授从文艺创作赖以进行的精神资源和社会历史环境出发,指出百年中国文艺创作中存在着引创型、传创型、移植型三条路径。这三条创作路径之间相互渗透和交融,共同孕育出百年中国文艺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局面。《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从文艺的本源出发,强调中国的文艺创作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两者融合、贯通起来。对文艺工作的评价,一切都要归结到作品,以作品立身,出精品、攀高峰。


“讲好中国故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也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对于打破西方主导的交流框架,构建新型交流机制,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山东大学文学院马兵教授指出,新世纪文学之“新”的表征或明证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范式转换,就是超越“传统与现代”“冲击与回应”的二元对立架构,走出以启蒙主义为内核的现代性话语的笼罩,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呈现中国新貌、激活传统叙事的本土化文学资源,以提供给世界文学某种独特的中国经验。在全球对话的文学格局中,建立起具有鲜明中国属性、中国文学传统与现实相匹配的文学表达和阐释体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曹成竹副教授通过概溯“讲好中国故事”的提法,以及从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民族寓言”、文化构型与国家文化治理三个层面的学理阐发,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又紧贴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当代现实语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艺审美的“中国经验”紧密结合的理论批评话语。


△论坛线上合影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


文艺工作必须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时代的命题。以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导向来建构新时代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是本次会议研讨的核心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刘飞副教授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也就是中国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是历史唯一、最终、根本的目的。具体到包括文艺在内的中国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人民,也就是为了每一个具体的中国人,都是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以人民的追求为追求。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文艺的本质,回答文艺的人民性、教育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进步性与民族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均平教授认为,当前关于习近平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的相关论著已经非常丰富,但对于习近平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整体中包含着的深刻丰富的“化大众”思想尚未见论及。习近平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的“化大众”思想,主要包含什么是“化大众”、为什么要“化大众”和如何“化大众”三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关于文艺与人民大众关系和文艺社会作用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弘扬,是对新的历史语境下文艺发展面临的诸多新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中,为中国文论的丰富完善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从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引入展开论述,梳理了从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和文学理念指导下逐步兴起和发展的脉络。她指出,少数民族文学是新中国人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都褪不去延安的底色。


山东大学文学院周根红教授指出,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赋予文艺以人民性的鲜明特征。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解放区也陆续拍摄了一些电影。从这些电影中,我们可以管窥解放区电影的人民性建构。他认为,《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表现了八路军“能耕能武、英勇善战”的形象,实现了“兵”和“民”的身份融合。《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在“人民性”的建构方面突出表现在塑造吴满有这个人物。《桥》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展示了工人阶级的形象,确立了工人阶级在电影中的主体地位,为新中国电影(尤其是工业题材电影)提供了参照的标准。


面对互联网时代,新的文艺形式、新的文艺形态层出不穷的境况,以及人民群众对文艺的接受方式发生鲜明变化的现实,如何在赓续中坚守文艺人民性,这对网络时代的文艺批评与创作提出了新要求。山东大学文学院史建国教授在回顾、反思群众文艺评论路线探索的基础上,指出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网络普及所带来的巨大便利,使得“普通读者”文艺批评的“无声”状态真正宣告了终结。文艺批评的群众路线有望在网络时代得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尽管网络空间的文艺批评不可避免地带有碎片化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等局限,但相对于传统的文艺批评也有其可取之处,能够使群众性文艺批评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对传统的文艺批评起到一种纠偏作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尤战生副教授从网络文艺的消费化走向入手,指出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更加健康繁荣发展,需要加强对网络文艺的管理和引导,需要强化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原则,使包括主流文艺在内的各种文艺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人民需要的文艺。



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红色经典,为新时代文艺发展培根铸魂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中国大地有着深厚的根基,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何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阐发,做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也是论坛讨论的焦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林雅华副教授指出,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作为深隐其中的动力线索,参与着中国共产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进程。要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出场,就必须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相通与契合,阐释“第二个结合”出场的思想前提与现实基础。与此同时,还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视野出发,探讨“第二个结合”出场的历史必然性。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韩清玉教授认为,从文学研究的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探究新时代文学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需要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与“两创”方针密切相关,旨在凸显包括中华美学精神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旨在寻求当下文艺研究与创作的传统之根与民族之魂。他指出,“中国诗意”的审美风尚这一视角,可以实现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


红色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蕴,如何满足时代要求,促进红色经典推陈出新,体现其在当代的文化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也引发了学者热议。《人民日报》文艺部刘琼副主任讨论了红色经典的时代价值,她认为,红色经典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共识,牵涉到时代的脉络、百年梦想的追求、情怀与担当,记录着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站起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和信仰底色。要坚持大历史观,通过传播红色经典,阐释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使红色经典成为深入人心的“爆款”,让爱国主义情怀代代相传。


山东大学文学院叶诚生教授从文艺思潮层面的左翼话语实践来讨论“红色经典”,为我们思考红色经典问题提供了新视野。他以《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为分析对象,指出其首次运用唯物史观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思想史,为我们思考和审视现代中国的启蒙传统提供了一个较早的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为新时代重新思考中国文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同时也体现出左翼文艺史留给我们勇于因应时代需求、探寻新路径的历史担当精神,这也显示出左翼理论与批评意义上的“红色经典”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山东大学文学院丛新强教授则立足“革命史”写作的意义,深入红色经典产生的特定历史语境,指出不同文本所显示出可能的文学史线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孙羽津副教授从现代京剧的当下性与历史性的二元交结出发,着重分析了其形式与内容,指出现代京剧是中国文艺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结晶,是中华文化经典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旧邦新命”的文艺表征。他认为,现代京剧创造性地延展了中国抒情美学传统,深刻诠释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家庭等多维关系,生动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三重要素,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铸就文艺高峰提供有益借鉴。



五、立足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与当下的文艺实践、文艺事业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持续地激发当代文学理论的创新与生命力,解决事关中国文艺发展与正在发生的问题,也是此次论坛讨论的重点。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丁国旗研究员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从国际国内两个视野出发提出的时代主题,文艺事业应努力回答时代问题,这是文艺的应有担当,更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他提出,文艺要为解决时代问题助力献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文艺要走进时代,真实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二是文艺要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提出时代重大问题,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三是文艺要通过揭示时代问题,从而由“解释世界”走向“改变世界”。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宋伟教授在分析“文艺与时代”这一命题所兼具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上,指出在“历史与时代”交汇点上,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文艺史观,传承百年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精髓,深刻领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精神与价值取向,出色完成文学艺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历史使命。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杨建刚教授回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建设的历程、形态与经验,以期全面呈现新时期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历史状貌,为深入理解和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文艺制度建设提供历史经验与理论基点,指出新时代的文艺制度建设是对新时期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其所提出的新的方向、举措和形态,是对新时期党的文艺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守森教授从文艺研究的话语策略与理论视野出发,针对当今文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明确文学艺术研究者角色定位,采用恰如其分的话语策略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进行文艺研究,我们应强化应有的学术视野:一是力避民族视野、时代视野可能带来的局限,以世界性视野面对人类的文学艺术;二是力避个人兴趣与偏好的影响,以全方位的理论视野面对复杂的文艺现象;三是力避学科局限,以广博的文化视野面对文学艺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承笃副教授围绕转型期的美学理论建构主题,探讨了美学理论范式转换与美学研究的多元格局。他指出,当前的美学实践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实践,而是拓展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实践,这也对美学理论的重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该向审美活动的所有领域开放,构建具有整合性和包容性的美学基本理论,力图以生活为根基、以艺术为依托、以生态为旨归,注重身体知觉在审美中的作用,通过以多学科融合和跨文化研究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的构建是美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当代美学重构的基本向度。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如何把握时代,注目当下的文论话语建设,如何批判性地吸收借鉴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资源,立足中国实际,以我为主地构建文论话语体系,也是讨论的热点。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程相占教授认为,在借鉴鲍姆加登感性认知的科学与康德审美判断力学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汉语表达的特点与优势,可以将审美的内涵细分为“九感”,即感官、感性属性、感觉、感知、感受、感情、感想、感应和感悟等,指出审美教育是以增强审美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其实施途径主要是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审美教育的落脚点是生态审美。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张晶教授指出,“经典文艺形象”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美学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对传统文艺理论核心范畴“典型”与现有的美学理论空间的扩展与超越,又体现当下文艺创作的美学追求。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威海)李新教授对“经验”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概念生成及其流变作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深入的阐释,以期从经验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学、艺术的经验性特征,还原中国文化艺术的经验形态,发扬中国文艺理论的“中国经验”。同时,文学写作不是无痕的,而是有技术痕迹的。媒介的变革,给文学包括文字的表达带来了新挑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光教授由西方以“打字机”所代表的书写技术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关系入手,指出应当在技术视域中,关注中文书写技术对中国文学现当代进程的影响。要基于中文写作技术的历史“叠加”性质,探寻中文写作技术的文学“痕迹”。


部分与会专家学者以个案研究出发,重新审视周扬、孙犁与周来祥几位学者的理论贡献,指出他们的研究论著,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推进了现代中国文艺学的建设。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孙书文教授指出,周扬在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等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财富,必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时代新发展提供丰富而深刻的借鉴。山东大学文学院宫立教授从“孙犁与《光明日报》”这一话题略作梳理,重点探讨编辑、读者、批评家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现当代作家与报纸副刊的关系非常紧密,不少作家的重量作品都是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也有不少作家参与了报纸副刊的创办,甚至有常年编副刊的经历。“文学名家与报纸副刊”可以视为现代报纸副刊文化(文学)的观察点之一,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存昌教授分析了周来祥美学思想的来源与特征,指出周来祥美学思想的现实价值体现在其审美关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对美学和艺术历史及未来阐释、预测的有效性,以及其严密的美学理论范畴体系,加深了我们对文艺对象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对文艺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论坛评议环节,《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相占、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三位评议人对与会人员发言内容所呈现出的理论导向、学术价值、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评议与总结。梁鸿鹰在肯定会议成果的同时,强调了新时代文艺评论要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的自觉,运用丰富的理论资源,助力创作,强化价值导向,提升审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有所贡献;程相占指出,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呈现出党性、人民性、时代性等重要特性,要把握文艺评论的时代性,立足中国的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兼具国际视野的话语体系。马兵从参会人员的文艺学与现当代背景差异所带来的对读出发,指出要打破学科分类,使理论构建、批评实践与文学史研究之间做到有效的融合和贯通。他指出,论坛中有关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的实践和群众性的文艺批评在网络时代的价值,以及关于美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和美学基本理论的探讨,都给予我们深思与启发。


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范玉刚表示,文艺评论工作者应以扎实的努力和原创性研究成果、高质量文艺评论,在新时代新起点向着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高峰攀登,向着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工作的新境界迈进,努力回答时代之问。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教授在总结中认为,首先与会人员关于人民性、红色经典、中国经验问题等的探讨,从历史的角度,反证了中国马克思文学理论要高扬人民性价值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导向;其次,针对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面临着的新环境,以及文学艺术的叙事和理论研究展开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与会学者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也在实践上作了深入的解读,其中在所涉及到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范式问题、中国故事等议题上都达成了基本共识。


本次论坛立足于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动态,有关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路径的探讨,有关文艺与时代问题的讨论,有关人民性价值取向的交流,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讨,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与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守正创新的十年学术论坛合影


*作者:许诗怡,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文化学专业博士生


·END·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编辑:王璐

摄影:任晓菲







【相关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揭牌

中国文艺评论(清华大学)基地揭牌

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揭牌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揭牌

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

关于申报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第二批)的公告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已打造20余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北京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成立,22家高校院所加盟


新媒体三组,长按识别关注▼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网



“艺评中国”新华号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专题~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