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萍荟 | 我眼中的兔年春晚(一)

中国评协 中国文艺评论 2023-06-05



编者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继先后组织评论家品评央视牛年春晚(点击查看)、央视虎年春晚(点击查看)之后,今年继续邀约评论家品评央视兔年春晚。杨晓雪、邱振刚、董永俊、许莹、张东帅等五位青年评论家云聚“青萍荟”栏目,陪您一起过大年,让春晚这道文化年夜饭更有滋味。“青萍荟”栏目将分(一)(二)两期推出青年评论家品评春晚的文章,今天推出第一期。





赴一场温暖的约定



杨晓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



今年的春节于我们许多人而言,跨越天南海北,为的是奔赴一场期盼已久的约定;而除夕夜如约而至的央视2023癸卯兔年春晚,则以贯穿始终的温暖主基调、真挚充沛的情感表达和丰富多元的艺术呈现,为这“家家团圆在此时”的久别重逢,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之外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情。


“我们”的视角:“暖意”与“年味”的交融


文艺创作总是内容与形式的对接,也是思想理念对载体的寻找和交付。从1983年至今陪伴我们40年,央视春晚已然成为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艺术时间和文化生活。从春晚的历史、定位和功能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往往承载着价值、文化、仪式、民俗等多重意涵,内容沉实、容量满满。如何以审美的方式表现丰富甚至“满溢”、有时“过载”的内容,对创作者来说无疑是需要面对的课题。


兔年春晚在一以贯之的宏大叙事和浓郁“年味”的营造之外,着力凸显了“温暖”的主基调,更多聚焦作为个体的普通人的奋斗故事、遇到的不容易和实现的收获,选择以“我们”的视角表达心声、抒发情感,在叙事性和抒情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结合点。比如晚会开场,来自河北阜平和四川大凉山的孩子们以悠扬空灵的童声合唱拉开了春晚大幕,然后衔接以热闹喜悦的群舞,这种编排手法相较于往年一开场就锣鼓喧天、令人目不暇接的欢腾场面,无疑透露出独特的情感属性。


今年春晚的歌曲节目整体上选择了治愈、熨帖、和煦的风格调性。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和乌兰牧骑的文艺工作者合唱《早安,阳光》,《马上就会好的》《跟往事干了好几杯》《给所有朋友们的歌》等表现对未来的期待、信心和希冀,《你好,陌生人》以凡人小事传递善良、温情与呵护,《是妈妈是女儿》讲述母女之间的亲情纽带与代际和解,《花开忘忧》暖色调与胶片质感般的舞台背景与歌手唯美的声线相得益彰,温情脉脉、抚慰心灵。


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更是整台晚会以普通人视角切入,将戏剧性与日常性、假定性与纪实性有机结合的直接体现,心怀“春晚梦”的小号手与春晚的不解情缘折射出的正是伟大时代变革中“我们”每个平凡人的执着奋斗与追梦历程,也传递出“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的蓬勃力量。


生活化叙事:情、理、趣、细的统一


每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都备受关注,其题材体裁多样,不乏对过往一年的盘点回顾,更有对当下现实的深度观照,从而呼应百姓关切,体现人文关怀。今年的语言类节目重点突出话题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以生活质感与现实逻辑作支点,体现出鲜明的“生活流”特质。


总体上看,今年春晚的五个小品主要讲述了职业困境、个体情感与青春成长相糅合的向上故事,戏剧冲突本身并不“高能”但却质朴鲜活,平民化叙事手法以及直面现实的创作模式让观众更加感同身受。沈腾、马丽等表演的小品《坑》对“躺平式”干部进行辛辣讽刺,快节奏的情节编排和高密度的“包袱”组织有效提升了作品的喜剧性效果,同时演员自然舒展、张弛有度的独特表演风格也有力增强了舞台的感染力,既入情入理、令人信服,又令人捧腹、引人回味。《上热搜了》《初见照相馆》等作品直击家庭、婚恋等社会现实的侧面,《马上到》提炼快递小哥与快车司机等服务行业的琐碎、幽默与超越,在并不复杂的情节延展中展示民生百态、描摹万家灯火,彰显了真善美与正能量的叙事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与兔年主题相契合,今年春晚的“温暖”还表现为一种“毛茸茸”的“萌趣”感。吉祥物“兔圆圆”憨态可掬,“种花家的小兔子们”活泼可爱。演员黄渤在表演歌曲《小哥》时,身着蓝色工装、在跑步机上奔跑,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不由令人回想起2014年马年春晚,这种细节处的“埋梗”让人会心一笑,勾连起了荧屏内外同频共振的互动和回忆,饶有趣味。


传统的本味:连接过去与未来


传统是一个民族智慧的库存、集体记忆的档案,也是民族认同的载体和向前发展的基础,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到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资源和灵感,是当下文艺创作的重要风向,也是近几年春晚的显著特色。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对传统文化的呈现在整场晚会中所占的比重和篇幅更显突出,同时传统元素不仅仅是一种陪衬、点缀或噱头,而是整台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成为了兔年春晚的主角。


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自古就长于审美、充满诗情。晚会的“花开种花家”主题不仅是“中华家”的谐音以及与动漫形象“那兔”的二次元联动,更是中华民族“何彼禯矣,华如桃李”的浪漫、“和顺积中,英华发外”的活力和 “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的美好意象的生动表达。而唯美的舞台上,舞蹈《五星出东方》片段《锦绣》带领观众梦回长安,领略汉代舞蹈“若翱若行,若竦若倾”“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的精妙风采;歌曲《当“神兽”遇见神兽》直抵上古,“山神海灵,写载其状”,让麒麟、凤凰、白泽、甪端等传说中的神兽与当下的“神兽”们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而舞蹈《碇步桥》则通过演员的婀娜舞姿展现水乡生活,彰显出空灵与纯净的东方美学意蕴。


古老的“种花家”既是山川明月、河岳草木,更是千家万户、人生世相。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物质存在,而是世代积累的经典留存和生活形态,具有贯通古今的情感力量。今年的春晚不仅为全国观众展示了中幡、踩高跷、剪纸、花馍等南北民间技艺,将高难度技巧与传统民俗有机结合,给人以既惊奇又丰富的观赏体验;同时还引介了莆仙戏、婺剧、南音等相对“小众”的地方戏曲和曲艺形式,深度探微、开掘其古朴深厚的雅韵之美。


艺术也是技术,历代的艺术家本就是技术家。延传、激活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不可移植拼贴、割蕉加梅,但也不应泥于一曲、不可止于故步,需要形式与手段的积极创新,以实现与当下大众审美的对接。今年春晚的舞美本身风格简约,但通过后期制作对AR、VR等多种科技手段的有效运用,同样实现了对形式层面艺术空间的拓展。如武术《演武》、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等就跨越艺术边界,将多种表现手段与媒介技术融为一体、互为补充,整体上呈现出饱满多样的“充实”之美。


正如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所说,“一个时代与过去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和文化记忆的媒介的关系。”透过今年的春晚,我们可以看到,娴熟的艺术技巧结合媒介技术的支撑,为传统文化意蕴的延展和扩容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而面对我们无比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矿藏,我们无疑也需要以更强的韧性和更多的自信,继续穿越幽深的时光隧道,以中华审美精神为引领,回归中华文化的根性,“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意象丰盈、历久弥新的精神气象。





从兔年春晚爆款节目

传统文化的传承



邱振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领军班”学员

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主任



2023年癸卯兔年春晚落幕了,正沉浸在佳节气氛中的国人在阖家欢聚、走亲访友之时,开始对春晚进行回顾和品评。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爆款”作品层出不穷,是天南海北的观众对本届春晚共同的印象。创意歌舞《满庭芳•国色》,舞蹈《锦绣》《碇步桥》,戏曲集锦《华彩梨园》,杂技《龙跃神州》,歌曲《百鸟归巢》《家园》,武术《演武》,民俗表演《我和爷爷踩高跷》等作品,都是如此。我们有理由为这一批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春晚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水准、所赢得的良好口碑而欣喜,还应当为回望传统文化正日益明确地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自觉而欣慰。


对于整台晚会所体现的传统风韵而言,舞蹈节目的作用显然是不应忽视的。通过《满庭芳国色》《锦绣》《碇步桥》以及《百鸟归巢》的舞蹈部分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中来自历史和传统的印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惯性的体现,也是创演者有意向传统靠拢、向经典致敬的产物。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这一系列作品不是历史与传统在当下舞台上的简单镜像,是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在继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再创造、深加工的智慧结晶。这样才使得这些作品摆脱了符号化的痕迹,并在古色古香的意境中,展现出原本存留在文献典籍、文物实物、民俗传说中的民族特征鲜明的历史文化信息,准确契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从这个意义来说,《满庭芳•国色》堪称缩影。舞蹈艺术本身一向强调直观的外在美,舞蹈创作中屡见不鲜的误区就是用肢体动作本身的美感,来代替对主题的挖掘。《满庭芳国色》旨在以数种古典韵味浓郁的色彩来探寻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的抽象性是显而易见的,似乎更容易陷入这一误区。实际上,《满庭芳国色》通过舞者和某种特定色彩的“对舞”,形成了“双主角”的舞台格局。舞者既是这一富有东方古国美学意味的色彩的人格化,自身又有着鲜活灵动的生命质感。色彩在水中的沉淀漂浮,和舞蹈动作之间呈现出强烈的互文效果。于是,舞蹈技巧的难度和美感,与作品主题的历史感、深刻性融合起来,带给观众极富哲理性的审美体验。这部作品在舞蹈艺术的思想性、抽象观念的拟人化等方面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突破性的。作为舞剧《五星出东方》选段的《锦绣》,取材于汉代织锦文物图案,这一文物发现于新疆和田的尼雅遗址,该作品就旨在彰显这一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创作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故事化处理,给厚重深邃的主题赋予了流畅的叙事性肌理。《碇步桥》则从古代迈入现实,将江南水乡女子的日常搬上舞台,极富生活情趣。南音是我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鸟归巢》又是南音中最重要、最知名的谱目之一。本届春晚上歌曲《百鸟归巢》的舞蹈部分,以当代舞蹈的技法为手段,使得原本有着浓郁地域特点的音乐表演变得生动鲜活,观众得以借助舞蹈场景所形成的画面感,更真切地领略到有着悠久历史的南音艺术的独特魅力。


而且,综合起来看,上述舞蹈并非传统文化题材作品的简单罗列,而是在各种舞台手法的调度之下,彼此呼应,相互之间具有了整体性、协调性,分别营造出古朴空旷、渺远浑厚、灵动纯真、中正典雅等特点不一的舞台效果。而且,从意蕴、韵味、形态等多个层面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上述节目中,还构成整台晚会根本性的美学特征。音乐类、曲艺类、杂技类、民俗类节目亦是如此。当然,在有的节目中,传统内核和舞台表达之间的融合度还应当继续提升。


通过上述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整台晚会的制作团队,还是具体节目的创作者、表演者,已经将传统文化视为源泉和根本。这种创作自觉,正日益从符号、元素的运用,扩展到韵味的传达和意蕴的继承。实际上,这也是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题材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历程。而对于观众而言,从此类作品中获得的审美愉悦也在逐渐固定下来,内化为更广泛、更深刻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对文艺创作在潜移默化间形成引导。这一循环,是良性而宝贵的。


春晚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诞生以来,就是文艺创作的风向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妨将本次春晚上的此类节目视为一个新的起点,期待今后会有更多传承传统意蕴、发扬古典韵味,又有着现代美学呈现的作品不断涌现。通过本次春晚,传承、表达传统文化,一定会成为更多舞台艺术创作的母题。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整台晚会并非单纯强调传统,一些在形式、技法上更具舶来意味的节目同样受到好评,如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脱口秀《给我一分钟》、杂技《勇往直前》等。





当春晚填补过年的年味儿



董永俊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讲师



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祈福纳吉是新春佳节不变的主题,而年俗的形式则在应物而变、因时而新中此消彼长。正所谓“百节年为首”,春节被视作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形成了底蕴深厚、形式多样、特色浓郁的年节民俗文化,诸如,扫尘祭灶、迎神祭祖、桃符封门、爆竹迎春、蒸花馍、包饺子、剪窗花、贴年画、吃年夜饭、舞狮子、耍龙灯、闹社火等等,这些都是已经被书写建构的“标准”春节意象,成为具有标识性的中国年习俗或文化符号,能够激发出跨代际的怀旧、乡愁或者共情。随着人们现实生活理念、环境、空间、方式、处境等改变,会直接体现在年俗的变貌中,许多旧时风物已成记忆或故事,很多传统年俗正在流变或者“失活”。同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也催生出了诸多“新年俗”,春晚则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着因传统年俗体验缺位而造成的“间隙”或“落差”(即时空距离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没有“年味”了)。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那充满烟火味的热闹景象,在现代化进程中,日趋远离大众日常生活。当无法在传统岁时情境中,心存虔诚地全身心投入到民俗体验与角色感受,也就不会产生最真切的参与感、获得感与深刻记忆。进入信息时代,透过屏幕看外界,“云中”“线上”已经成为当下我们观感认知的重要途径,现代生活方式决定多数人需要通过媒介载体获得文化消费,那么,在当前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春晚能否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的“过年感”来源之一呢?中允的回答应该是予以肯定的,这也是经过了长时间实践检验的。


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制作播出了“春节联欢晚会”,奠定了现场直播的惯例,迄今春晚已经连续举办40届,一年又一年,陪伴着几代中国人在欢歌笑语中度过美好的除夕夜,为众所津津乐道,这一“现象级”文艺晚会,成为我们过年日程清单的保留节目和必选项。考察“春晚文化现象”,应该说发挥了民俗意义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精心打造感官视听盛宴,在春晚的舞台上,各类文艺精品汇聚一堂,呈现“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喜庆景象,留下为数众多的经典作品与桥段,可谓经久不衰、百看(听)不厌,展现出卓绝的艺术品质;二是多方位展现时事热点,每年春晚都会紧扣社会现实,发现新现象,关注新群体,讨论新话题。回顾历年春晚,好似一部反映民生百态的“编年史”;三是沉浸式感触时代新风,每年春晚都会着力发掘、演绎来源于生活的现实题材,往往因感同身受而令人产生共鸣,在娱乐消遣之余引发思考与讨论。


可以说,春晚已经成为融入人民生活的“新年俗”。尽管当前对待春晚的评价亦存在着不同声音,其实,这恰恰是“春晚文化”的魅力所在。不论看或不看、爱看或反感、欣赏或吐槽,都充分说明春晚是深入人心的,人们对春晚近乎苛刻的期待与要求,正是“爱之弥深”的真实表达。每年的除夕夜,全家围坐电视机前,一边观看春晚,一边畅谈言欢,萦绕着一家人的团聚,春晚为之增添了喜气祥和的氛围。即使围坐吃年夜饭或进行其他娱乐活动,大家亦会在中途间隙不忘偶尔观听;在走亲访友、亲朋欢聚的场合,循环播放的春晚又会成为烘托年意的背景音与谈资;那些信誓旦旦不会看春晚的人,也会通过各种媒体、多渠道、不同形式“碎片化”获得春晚有关的推送与讯息。我们也许可以试想,假如没有春晚,春节会是怎样?


作为现代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春晚发挥出维系情感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体现文化创造力的促进作用。2023年癸卯兔年春晚,延续欢乐祥和的基调,运用“花”的意象传达出“花华同源”的观念,展现出中国图案、中国颜色以及中国精神,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利用。我们也看到今年的春晚更多地运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表演化呈现,例如,南音、中幡、踩高跷、戏曲等项目,在相声中也融入了古彩戏法,让非遗赋能文艺表演,使观众获得更具传统韵味的观感体验。面对因传统年俗“失落”而形成的过年感淡化,春晚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填补”与“慰藉”作用。当然,我们也希望春晚平台能够为非遗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展现方式,提升大众认知,助力文化传承,实现文化多样性的表达。



·END·

签发:杨晓雪

审核:王庭戡



【相关阅读】

微展览表达大情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给大家拜年啦!

@大家,新年祝福,请查收!

我眼中的虎年春晚

巡山虎啸清风起 啄木鸟鸣朗月来

戴清评百花迎春:立意融合创新

李星文评百花迎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我眼中的牛年春晚

铭记百年征程 一路百花迎春

百花迎春 永葆经典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0春节大联欢:从历史到未来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0春节大联欢:文艺家为民族复兴放歌

【百花迎春】艺苑盛会诗意浓,百花争艳闹新春



点“阅读原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官网欢迎您~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