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杜学文:略论中国审美之重建

杜学文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27

弘扬中国精神,重建中国审美,并不仅是一个“向后看”或者说回望中国传统的问题。我们更需要做是“向前看”或者说面向未来,努力使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审美范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美的创造、审视,健全全民族人格,张扬人文精神。



(仰韶文化彩陶图)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非常突出的品格就是其开放性与包容性。正因为开放,所以能够包容,能够接纳不同的文化并加以扬弃,自觉地吸收其中与我有益的成分,使既有的文化蜕变,重新焕发出更为强劲的活力与生命力。从中国文化的形成而言,即是融合了内地农耕文化与塞外游牧文化,进而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化。这一特点也极为典型地体现在审美领域。仅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图案言,就是在坚守华夏地区文化的前提下,吸纳了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甚至包括良渚文化等诸多元素之后发扬光大的。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不仅对其他地区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因为不断地吸纳其他地区的文化而进步。比如,在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审美方式就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表达方法及音乐、绘画、戏剧、小说、建筑、园林等诸多方面,也表现在审美追求之中。同样,中国的艺术创造也因为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更加丰富多姿的态势。这首先体现在器物上,如各种乐器,其次表现在各种艺术表达上,如西域的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等。更重要的是也表现在审美范式及其价值方面。如佛教的传入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的影响也非常突出。在这种交流、交汇、融合之中,文化得到了发展,艺术更加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断拓展,文明得以进步。




近代以来,中国被迫进入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工业革命之后,快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另一方面是从农耕文明辉煌顶峰跌落的中国传统社会。在这种艰难的转型中,中国受到了欧美先发国家的挤压,其最突出的问题是救亡图存,与之相应的是文明再造。经过数代人前赴后继、筚路蓝缕的努力,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新兴大国,并且前景看好。但是,文明重建包括审美方式的重建,仍然任重道远。就文化的各种形态来看,有其最基本的层面即哲学的层面,或者说价值观的层面,以及在此之上的政治形态、伦理形态、历史观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态都是一种相对于人的精神世界而言属于外在的形态。它们只是从概念、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规范人的行为。只有审美是从人的内心世界、精神深处来感染、陶冶、教化人的行为,及其价值选择。因此,在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怎样确立中国人的审美价值,表达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讲,这涉及到中国还是不是中国、中国人还是不是中国人、中国能不能实现现代化的转型这样重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外在的、物质的层面来看,这种转型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其内在的、精神层面的转型可能会更加艰难。这里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转型不等于替代,重建不等于新建。前者指的是,在原有基础上吸纳与我有益的元素,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后者指的是,用一种东西取代另一种东西。这是不同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从来没有被取代过,也从来没有消失过。她最常态的变化就是转型与重建,而不是推倒重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一个大开放、广接受的历史阶段。这种开放与接纳并不仅仅指资本、技术、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等外在的方面,也包括价值观、审美活动等内在的东西。就审美而言,同样是一个众语喧哗的时刻。一方面,不同的创作方式、美学理论传了进来,如心理美学、接受美学、结构美学、解构美学、印象派、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等等。这些美学理论的传入对拓展我们的审美方式、创作思想、表现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是关于创作的经营、管理、运作方式也介绍进来。其中有许许多多都是需要我们学习借鉴的。但是,在这种大开放大传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外来的各种审美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社会思潮不够了解。把某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理论当做了唯一的或者恒定的理论,并以此为单一的标准。其次是在学习译介的过程中,缺乏消化扬弃,有简单化、机械化的问题。第三是对先发国家文化的运作方式的理解借鉴有表面化的问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表面现象,不知内里根本,只学皮毛,不知就里。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由于先发国家在话语权、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强势,导致许多人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简单抛弃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包括审美传统。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审视的过程。最早的所谓“中体西用”的观点,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批判,具有历史意义,但是,其影响应该是辩证地看。从积极的层面看,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使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清晰的认知,知道在新的历史时期,自身的文化有许多极为不适应的地方,已经不再处于优势地位。这对我们客观认识中国的现实处境,矫正文化偏颇,学习借鉴新的现代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消极的层面看,由于反对传统文化的声音过于强大,造成了国人的文化自卑,甚至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没有出路。这种影响也很强大,延续至今。表现在审美领域,就是简单否定传统,盲目吸收接受外来审美方式,对中国传统审美形成极大的冲击,甚至有断裂的倾向,其后果十分严重。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美是什么,它对人类审美曾经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以及在今天将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将发生根本性裂变、扭曲。所以,今天,我们谈中国审美与中国精神,已经到了至为关键的时刻。在文明重建的历史进程中,弘扬中国精神,重建中国审美范式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审美范式都是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及哲学内涵相联系的。中国文化强调对人内心世界的自省,强调和谐与自然,这是中国哲学的主要价值体现,也表现在美学理论之中。尽管这一价值体系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并不等于我们不需要调整自己的美学观念。特别是在艺术创作中,其他地区的经验、实践都可能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如欧美国家在审美范畴中对本民族文化及国家利益的维护、提升;对个人能力、智慧的强化以及隐藏其后的对某一国家制度的肯定赞美;对创作中从人物性格出发结构故事的叙述方式;叙事节奏的快节奏呈现;技术手段对审美效果的强化;作品策划、制作、运营的方式等等都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关于美学理论的探讨,极大地拓展了我们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某一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或者也可以说,一定的文化形态与社会现实决定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审美方式。这些表现在审美领域的思想、理论,以及其表现手段在某一地区可能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但是,能不能在另一地区也有同样的效果就需要认真地思考衡量了。现在,我们强调要重建中国审美范式,就是说要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建立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之上的、吸纳现代文化中与我有益成分的,能够表达中国人的实践及其内心精神世界追求的审美范式。

首先,中国审美要表达中国人自己的生活及其社会实践。总的来说,中国人的社会实践就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型进程中,中国发生了什么?中国人在干什么?以及怎样干?作为一个人类文明历史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型国家”,中国的转型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中国的事情,从其根本来看,其实也是世界的、人类的。与那些先发国家不同,中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特殊性。就如同美国的转型不同于英国一样,美国有自己的特殊性。尽管从文化的角度讲,美国与英国等欧洲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一脉相承。但是,美国肯定不可能再引发工业革命,也不需要再来一次“光荣革命”。美国所面临的首先是要从宗主国英国的主权中独立出来,开辟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其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从农耕文明的辉煌顶峰跌落,走到了历史发展的轨道之外,是近代中国的重要特征。在列强虎视眈眈的条件下,要完成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原始积累,中国没有先发国家的历史条件、文化条件。与某些后发国家不同,中国又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殖民化的大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民是如何觉醒,并克服困难、艰难探索的?是怎样在落后并且挨打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成为一个对世界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各群体的代表性人物是如何工作生活的?这是我们的艺术应该表达的最主要的内容。目前的问题是,许多人并没有从中国自身的独特情况出发,简单把现在的中国社会与其他国家混为一谈。可能其中的人物是中国的,衣服、语言是中国的,但其所做的事情却不是中国的。在这些人的意念中,中国已经超越了自己历史的现实,走到了现代或后现代社会。或者简单地说,他们所营造的艺术世界,并不是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世界,而是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艺术家不关心自己生活的时代,脱离自己生活的文化之本,是没有前途的。


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审美应该表现中国人的情感方式与人伦关系。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既是因为其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也是因为建立其上的价值选择不同。在世界各民族中,有许多相同或一致的情感状态。比如喜、怒、哀、乐等等。但是,为什么如此,其表现形式是什么,却多有不同。比如中国人与日本人在文化上有许多相近或一致的地方,二者都属于儒家文化圈。但是,在对待生与死的方面却是不同的。中国人把死当做人生的终结,是一件非常悲痛的事。但是日本人却认为死是幸运的,是生的升华。我们在日本闹市可以看到安葬死人的坟地,而不以此为忌,即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当然,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与欧美人的表达更是多有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委婉,欧美人则比较热烈、奔放。所以一个欧洲人,比如法国人会很奇怪,既然你爱我,为什么不表达?而中国人讲的是心灵的感应。我不去表达,但是,我们会有心灵的感应。因此,在艺术创作中,什么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才是中国的?这是需要我们讲究的。在情感方式的表达中,比较重要的是人伦关系。即人与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我们看到一些西方人的说法,认为中国人非常虚伪,甚至有的说中国人善于说谎。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中国人当中有很多虚伪的人,说谎的人。但是,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主要是文化不同所致。比如说,中国人不会直接拒绝某人的请求,因为需要给别人留有回旋的余地,或者说“面子”。但是欧美人则不懂这种文化。他们的回答是非常直接的。中国人也有许多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话”,就是说,我说了不一定就这样做。比如说“改天我去看你”,不一定真的要去看。但是,欧美人则认为你说了就要做,等等。中国人也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与谁说话,找谁办事,对不同的人所说的话是不一样的,表现出的姿态也是不同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但是,在我们的创作中,已经很少顾及这些细节了。许多人只是表现自己想象中的细节,或者自己理念中的细节,丧失了表现本民族情感方式与处事方式的能力。


艺术表达有各种不同的工具。而语言是最重要的。作家艺术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至关重要。就语言的呈现而言,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者在叙述与描写中如何使用语言。这包括语言的语法习惯、叙述特点及对事物描写的特点等。现代汉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成为一种具备比较完善的语法规则,能够准确表情达意的工具。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仍然有使用上的区别。如南方地区的语言习惯,包括语法结构,与标准的现代汉语是有区别的。欧美地区即使是同样使用英语,也多有不同。比如,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就不仅是发音方式的不同,语言情感的表达等诸多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别。从汉语的传统来讲,比较凝练、简洁,具有丰富的寓意,讲究具体的语境所包含内容的复杂性。同时,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最具有形象感、生命感的语言,其表情达意的生动性、丰富性、鲜活性尤为突出。从语法结构来看,汉语比较重视短句、迭句、双关句,往往三言两语,抓住描写对象的突出特点进行描写,而不像欧美语言,多用较长的句子与段落,等等。就现代汉语来说,仍然有其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空间,比如新词语的吸纳转化,语法结构的变化,以及叙述与描写习惯的改变等。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语言也有一个渐趋同化的倾向,就是疏离本民族语言的特性,向欧美语言表达方式靠拢。但是,如果一个中国的创作者不善于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或者说,他的叙述、描写是以别一地区、别一国家的语言方式来表现的,我以为这是一种悲哀。语言的同化,将导致人类表达方式的简单化、模式化,进而导致文化的同一化、僵化,逐渐丧失本民族语言的使用功能、创造功能、表达功能,也将逐渐使某一民族的文化断裂,甚至消亡。因此,重建中国审美,不仅仅是艺术创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叙述与描写语言的问题。语言运用的另一个方面是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使用的语言。或者说,是作品中的人物怎么说话。简单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言语方式。但是,就中国文化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作品中人物在说话的时候如何能够准确表现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而不是简单地把事情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任何一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其成长也受特定的社会关系制约。特别是在中国,非常重视不同人之间的长幼尊卑、亲疏远近。因此,在某一具体的人物形象与他人用语言沟通时,其表达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希望作家艺术家能够把这种不同表现出来,而不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甚至是简化了的欧美模式。这种表达是符合人物特定身份与情境的,是中国文化制约决定的。或者简单说,是中国人的言说。

用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叙述描写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人伦关系,以及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是重建中国审美的重要要求。但是,仅仅如此还非常不够。我们必须在这样的叙述与描写中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情操。也就是说,中国人是如何生活的,如何对人对事的。在他们的生活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遵循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体现出中国人内在的精神气质是什么。比如,中国人重道轻器,重义轻利,崇俭重朴,节用敬天,这些浸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应该在艺术创作中生动地表现出来。历史上,中国五千余年的漫长文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也接受了各种各样严酷的考验。正是这样的历史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人格。其勤劳、吃苦、奉献、包容、韧性非常人能比。特别是在历史转换的关键时刻,中国人往往爆发出空前的团结、智慧与奋斗牺牲精神。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正在转型变革中的国家,实际上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这就是,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型时期,能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是传统的东西尽管经受了严峻的批判,但依然在人们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并发挥或隐或现的作用。另一方面,外来的东西,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选择、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正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就审美领域言,美的标准、美学观念,包括艺术创造的手段、叙述语言等都对中国人的生活,特别是情感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国人的情感方式是什么?人格情操是什么?精神追求是什么?是在以先发国家文化为主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放弃、消泯自己的文化,包括审美?还是在坚守中华文化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表达出中国人自己的精神操守?这其实已经不止是一个审美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乎民族自身能否存在发展的问题。在这一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加需要倡导表达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情感追求、人格操守,表现中国人强健、包容、平和、大度、自然、坚韧的内在精神,更加需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通过审美的方式从情感上、潜意识之中来认可、接纳、喜爱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在人类文明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有中国的美来一起争奇斗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弘扬中国精神,重建中国审美,并不仅是一个“向后看”或者说回望传统的问题。尽管就今天的我们来说,“向后看”的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我们对民族的过去,以及曾经创造的辉煌似乎也没有真正的认知与理解,更多的是一种为满足某种理念要求而采取的断章取义、实用主义。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民族的内心,体验先人的创造。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向前看”或者说面向未来,努力使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审美范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美的创造、审视,健全民族人格,张扬人文精神。民族复兴,不仅是指经济的规模,其深层问题是精神与文化。审美,正是文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学文: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