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郑工:变格,一种发展的态势——2015年中国美术述评

郑工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27

一、年度概况

从整体状态看,2015年中国美术发展比较平稳,广大青年美术家正成为新生力量,美术创作更多倾向“为大众”,将视野投向基层。

二、年度现象

1.“区域现象”与多元的文化主题

2.历史叙事与多维的抗战主题

3.“请进来”的双年展与“走出去”的全国美展

4.“深入生活”的主题实践活动

三、焦点问题

1.回归绘画

2.批评的困局

3.美术博物馆的公共性与知识生成

四、发展趋势

1.“深入生活”常态化

2.美术创作多元化

3.美术市场理性化

4.美术教育专业化



年度概况
 2015年,中国美术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初见成效,并自上而下,转变作风,通过各种展览和活动,以“遍地开花”的方式,全面推动美术创作。各级各类组织机构,都以各种方式鼓励美术家深入生活,以人民为中心,表现这一伟大变革的时代,也激发了广大美术家的创造力,产生了不少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 从整体状态看,2015年中国美术发展比较平稳,广大青年美术家正成为新生力量。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去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后,在创作波峰值上出现自然回落,形成一个缓冲期;二是“中华历史文明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经历了草图修改之后,大部分作者都进入了正稿的创作阶段,这是国内一批最重要的创作力量,他们的沉潜为青年艺术家出场提供了机会;三是一系列以青年为对象的全国美展或学术活动,为推出新人创造了机会;四是艺术市场进入了结构调整期,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同时发生变化,如国家(包括各级行政机构)的艺术赞助向社会全面敞开,以项目制的方式吸引创作人才,民间资本也从单纯的市场流通领域转向私营美术馆平台,注重系列性收藏,当代艺术家的收藏比重迅速递升,不少投资方将目标对准学院的学生群体,绩优股或潜力股的概念也转移到艺术品市场,开始体现出“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发展趋势;五是国内美术人才的年龄段面临一个转换期,青年美术家数量在近15年高校扩招的浪潮中急剧膨胀,职业竞争加剧,艺术评价体系中的难度系数提高,由此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制作与审美、个性与共性、复制与传播、大众与消费等等。 美术创作与大众审美需求之间的关系变化,向来是时代的风向标。2015年中国美术创作更多地倾向“为大众”这一方面,将视野投向基层,强调大众化的生活经验及普遍的审美趣味,关注审美阅读问题,利用图像传播方式,不断提升人的审美品质。风格与手法的“新旧”问题不再是热点,作品质量的高低愈来愈受到重视。这不仅是美术创作主体的基本态势,也是社会文化与经济指数大幅度提高后的必然反映。此外,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艺术化,通过社会传播的许多中间环节得以相互融通,艺术创意活动从纯粹美术不断转向实用层面,而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艺术,在2015年也有新的动向。 

年度现象
 所谓现象,指的是在各种思潮与观念影响下,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美术活动或公共事件。本文以系列性与重要性为基点进行选择,指出其社会意义及其产生影响的根由,展示年度观察与批评的视野,同时注意区分年度现象与阶段性现象,行业特有现象与业界共生现象间的差别。 
1.“区域现象”与多元的文化主题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内各地出现“打造地方画派”的现象,至2013年再度成为美术界的热点话题,但在2015年,“地方画派”的声音弱化了,各级政府纷纷组织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全国性美术展览,实现了一种策略性转换。对此,可称之为“区域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4月至12月就有10项这类展览在各地展出,如“泰山之尊”“翰墨齐鲁”“水墨彭城”“中国梦·黄山魂”“万年浦江”“吉祥草原·丹青鹿城”“丝绸之路·绚丽甘肃”“大美西藏”“重温经典”“古蜀文脉·墨脉天府”等。这些展览都是地方政府打造当地文化品牌的项目,办展宗旨也十分接近,已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组织模式,即地方政府或文化部门直接介入,与中国美协联合主办,地方美协或画院等单位承办。展览以区域性文化特征为主题,面向全国美术界征集作品,聚焦一点,多维视角,鼓励创新。这一模式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如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策划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系列主题展览,也有地方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广西为例,从前几年的“漓江画派”到现在的“美丽南方”,其概念的转换说明文化的涵盖面扩大了,虽然政府的主导作用依然存在,但在文化策略上渐趋理性,即以地方的自然人文现象为切入点,揭示其历史的或现实的意义,寻找并彰显区域的文化品格,力图在文化地理学的整体框架上,为多元的主题陈述提供单元文化的基本内容。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性主题展有着东扩的现象,因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题展已近尾声,而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则逐渐扩展到地市一级,主题展的形式被运用到区域文化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中。个中原因,一是艺术市场的作用,艺术品收藏可以成为一种投资方式;二是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需要文化的推动,需要一个易于识别的地方文化形象。 “区域现象”之所以区别于“地方画派”,首先在于表现对象是固定的,但人文视角是开放的,不论美术家的籍贯与目前生活或工作的所在地在哪里,只要你关注这一地区,表现这一地区相关的人文主题,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和表现力,就可以参加展览,成为这一区域新的人文产品,甚至汇入区域性的文化景观。因此,“区域现象”必然促进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展现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以差异化对抗日益同质化的现代浪潮。某些地区甚至引入国际双年展的方式,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如“第七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双年展”以及“新态·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 
2.历史叙事与多维的抗战主题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界也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及美术展览,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多维的抗战主题穿插在一起。 如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就有四项:一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览”(7月25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单位主办;二是“民族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8月20日),由民革中央、中国文联、中央文史馆及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三是“铸魂鉴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8月22日),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等单位主办;四是“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书法作品展”,由中共党史学会、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单位主办,6月在北京展出,后到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巡展。显然,这是一种结构性设计,让抗战主题在不同的视野下呈现并进入相关的历史叙事。 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年度综合性美展,2015年也成为抗战主题展,且时间集中在7月至9月,如浙江、福建、山东、河北、宁夏、四川、湖南、安徽、河南、吉林等。其内容无非三类:一是抗战历史文献展,二是抗战遗址写生或创作,三是抗日战争的主题性创作。 所谓文献展,不仅展出抗战时期的美术作品、历史文物以及文献资料,也包括各单位所藏的历年以抗战为主题的经典美术作品,如江苏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龙美术馆所举办的馆藏作品展,还有“湖北抗战美术文献展”“烽火艺程——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抗日文献作品展”“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而抗战遗址写生和主题创作,有“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那是山西省于2014年组织全国美术家到太行采风写生,并特邀部分美术家进行创作的专题展;四川美院版画系与宜宾市兴文县的艺术家及市民代表约100余人联合创作百米画卷,其主题为“长征途径地,抗战主战场”;还有广西书画院主办的“抗战故地行”作品展,那是4月该院组织书画家到昆仑关战役战场、“飞虎队”机场、桂林八百壮士纪念碑、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遗址考察后创作的一批作品。遗址写生和主题创作都是当下性的,其视角各有不同。写生作品重在现场的个人感受,表现临场状态与特定的空间氛围;而创作重在对抗战主题的个体阐释,体现创作者对主题理解的深度及观察的视角,既有对正义的考量又有对人性的感怀,想象与虚拟的空间更为扩大。新时期以来,美术界已将“写生”视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创作活动,遗址写生的主题性也很突出,故遗址写生与主题创作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角度不同,限制不一。 此外有两项涉外专题展,一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韩水墨画名家联展”,由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与韩国国会、韩中志愿者协会合办,4月1日在韩国国会展出,主题为“友好、和平、发展”;二是“胜利:1945-2015!俄罗斯美术作品展”,8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赴湖北美术馆和江苏美术馆展出,主题是“反法西斯战争”,有6个篇章即战争与对抗、胜利的日子、峥嵘的岁月、传奇与功勋、缅怀与追忆和永恒的铭记,是俄罗斯反法西斯美术作品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展示。 
3.“请进来”的双年展与“走出去”的全国美展
 “双年展”是舶来品,旨在鼓励创新性思维与实验性艺术,是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中国美术界自上世纪90年代接受双年展的模式开始,走的是国际化道路,同时又在不断地调整文化策略,突出中国立场和中国特色,且地方政府介入的力度越来越大。2015年,转变的姿态较为明显。 从参展作品的国际化程度,我们可看两组数据:一是有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投稿总数18386件,涵盖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的6650位美术家,最后有96个国家的605位美术家的685件作品入选,其中国内作品188件,约占总数27%,国际作品497件,约占总数73%,而在主题展区,国外艺术家创作高达90%以上;[1]二是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参展作品51件(组),艺术家阵容47组,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含台湾、香港)作品12件(组),约占总数24%,国际作品39件(组),约占总数76%。[2] 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主题为“记忆与梦想”,是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提出的,但对于艺术自身的发展,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当代问题的关注,如在坚持架上艺术的同时,开始接受装置、影像、综合材料及新媒体作品,不少作品形式活泼,富有生气,主题广泛。刘大为认为这与艺术表现时代精神有关,因为有我们共同关注的环境、民生和经济问题;邵大箴认为其中文化交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交融促进发展,无论传统的架上艺术或具有实验性的观念艺术与装置艺术,都要开拓新视野,走出新路子。9月25日在北京国际大厦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者也围绕着“记忆与梦想”展开各自的论述,如加拿大特展策展人马修·布劳尔谈的是《加拿大当代艺术语境中的“间接记忆”》,美国雕塑家彼得·希尔斯谈的是《今日之梦魇与未来之构想》。 自2002年“首届广州艺术三年展”后,2015年第五届广州三年展立地转身为“首届亚洲双年展”——说是重置实为置换,主题是“亚洲时间”,说的是亚洲故事。展览中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工厂第二号》,各种型号的缝纫机密集排列,屋角叠着大包大包的衣物,灯光昏暗,鼓风机在一旁响着,墙上播放7分钟的影像。时间是回溯性的,让人看到工业化进程中亚洲人的生命代价。裴咏梅的《双重时间》,用4年时间创作,有绘画、装置、灯光、摄影、录像等方式,表现北京城内一间俄罗斯酒馆,折射不同文化在城市中迁徙的幻异景观。此外,日本山城知佳子《我为你发声》、韩国姜爱兰的《请回答》都是影像作品,从女性角度以记忆补充二战时期那段亚洲的时间。展览设学术论坛,其论题有四:一是“亚洲视野中的普遍性”,二是“文化相对主义与亚洲”,三是“亚洲时间:并行的时间”,四是“时间和它的载体:聚焦亚洲”。 至于其他双年展规模比较小,依然是采取“明星策展人”制度。如跨年度的第十届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为安塞姆·弗兰克(Anselm Franke),主题为“社会工厂”,旨在探究“社会性的生产”特点和“社会事实”的组成要素。由托马斯·克伦斯(Thomas Krens)担任策展人的“2015年艺术长沙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有4位,即意大利的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和居住北京的王广义、王友身、朱加,作品以绘画和影像为主。而在外围的特别邀请展,出现了幸鑫的装置作品《青春从这里经过》,那是一辆1957年国产的蒸汽机车从芦苇丛中开出,一个月后被拆解、融化,浇铸成巨大的实心立方体,名之为《碑》。这也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请进来”与“走出去”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经济战略,也是文化战略。作为2015年中国美术界“走出去”的重点项目,就是安排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部分优秀作品在新西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巡展,其宗旨是“以美术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展览每到一地,吸引不少观众,包括国家政要。 
4.“深入生活”的主题实践活动
 2015年美术界“深入生活”的活动,多是以采风的形式出现,且是有组织地进行。从路线上看,有四种不同的规划:一是丝路采风,二是边疆采风,三是本地采风,四是红色根据地(革命老区)采风。 丝路采风主要有“新丝路·新起点——全国美术名家丝路行主题创作”活动。这是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义乌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组织60多位国内美术家分四组到“义新欧铁路”(义乌-马德里)沿线相关地区采风写生,反映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促进铁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经贸与文化合作。而中国国家画院在2013年就启动“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组织画家分四条路线考察,并于2015年11月举办写生作品展。 边疆采风主要集中在西南与西北两大区域。这里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文化多元,吸引着不少内地美术家前来采风写生,增强跨文化的体验。其中规模较大的为“百名画家画云南”系列活动,那是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联合主办的云南“三百”(百名画家画云南、百名作家写云南、百名歌唱家唱云南)活动之一。此外,去西北边疆采风的有“山东新疆美术写生团”一行26人,由山东援疆指挥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画院组织;去东北边疆采风的可见“首届中国当代美术名家——走进阿尔山写生采风活动”,由中国山水画学会等单位主办,参加画家约10余人。 本地采风主要有两项:一是“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由四川省文联主办,组织上千名美术家到四川各地采风写生,至2015年5月收到1100余件原创作品,从阆中古镇到藏寨羌寨,从巴蜀古道到现代乡村,从灾后重建到幸福生活,无不包容。二是“北京意象·生态密云”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于2015年4月22日在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玫瑰情园举办启动仪式,组织10个采风组,有240多位画家参与,总行程达1000多公里,设立80多个创作素材点,力图全面展示“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建设成果。 红色根据地采风,主要是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主办的“美丽乡村行”活动,分三批进行。7月1日,一批画家到福建上杭的古田采风,并在此设立写生基地;11月20日,又一批画家从长沙橘子洲头出发赴湘西老区写生;12月21日,还有一批画家赴广西革命老区采风。 采风创作实践,能唤起人们那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尤其在日益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当代社会,生活的常态以及维护与建构自我的精神家园,显得尤其重要。尽管在2015年,边疆采风依然比较活跃,但本土采风的热潮已经兴起。“百名画家画某地”已成为近年来风行的一种模式,其被不断复制,说明这种方式能契合当代社会中的文化需求,与民本思想及民愿诉求相呼应,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传播中国当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彰显地域性的人文特色,推动“区域现象”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10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具有典范意义。这些美术家无一不是长期深入生活。如李涣民、徐匡、韩书力身处西南地区,以藏民及藏区生活为题材,创造出一系列感人的形象;刘大为、陈坚以内蒙、新疆为生活基地,长期扎根于此,表现于斯;骆根兴、陈树东是部队画家,军旅生活从未离开他们的视野;许江、赵奇、郑艺、柳青等人关注日常的底层生活,揭示一种普遍性的意义。 

焦点问题
 如果说年度现象重在抓特征,在连续性的过程中找变化,那么焦点问题就在于抓苗头,在创新性的讨论中寻求其发展的可能。对焦点问题重在讨论,即注意公众的参与度,发现对美术事业产生制约作用及负面影响的问题。 
1.回归绘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三股思潮对绘画产生冲击,一是当代观念艺术兴起,装置、行为与影像作品开始流行,影响到一批青年艺术家,认为绘画“死亡”了;二是实验艺术兴起,让材料出场,隐蔽主体,在扩展了艺术语言的同时忽略用笔及与主体相关的因素;三是热衷于图像叙事,追求精美雅致与精工细作,强调视觉观看而忽略人的心性。但是,2015年2至3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一个展览,专门讨论21世纪的绘画理念,名为“绘画死了?!”紧接着4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调查了近30年来的绘画近况,举办“永远的现在:非时间性的当代绘画”,绘画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不少知名媒体,如《纽约时报》艺术版、《艺术论坛》《艺术新闻》、英国BBC广播公司文化版等,相继报道并发表评论。针对这一情况,邵大箴认为观念艺术对绘画艺术构成了打压,同时也刺激着绘画革新,使其爆发新的生命力。当代绘画需要有思想和批判性的观念,但在未来的绘画中,这样的观念更需要用手工的高超技艺去表达。重归绘画,可看成是将传统艺术重新推入当代的一种尝试,以主体在场的方式贯通一些曾被隔绝的概念,如图像与绘画,制作与书写,写实与写意等,也是对“绘画死亡论”的反拨与批判。 对于中国美术界,“回归绘画”近年也逐渐升温。2014年10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研讨会上,尚辉认为与油画展区出现的绘画性回归相反,中国画展区作品“更多的是远离传统的中国画”“很少把笔墨的精妙、写意的个性、境界的幽远,作为当下中国画问题的关注焦点”,而是不断开拓中国画外延,用空间的色彩的造型的观念改变中国画,增强中国画的现实表现力。薛永年在肯定中国画展区的成绩同时指出几点不足,其中就有“通过意象手段表现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作品不足”及“图像写实出现异化苗头”的批评。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指出展览作品过于偏向制作,传统绘画的写意性被忽略,工笔画入选数量多而写意画少。1月9日,中国国家画院配合“写意中国——2014年中国国家画院年展”组织学术研讨会,主题就是写意中国的核心价值及在当下的发展意义。时至9月,又有两个“写意”专题展,一是“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二是在沈阳举办的“写意中国——首届中国画水墨大展”。写意,既是绘画性讨论的焦点,也是当代性讨论的焦点,不仅涉及民族文化品格,也涉及到主体意念、活动现场与整体情境等,其中直接的批判性指向,就是与图像密切相关的制作。 油画界也有一批画家提倡写意精神,2015年举办的“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主要人物有范迪安、戴士和、丁一林以及闫平、王克举、任传文等。4月份他们在长沙办一雅集,名曰:“千年文脉”;9月份在深圳举办“文脉传薪”展览,汇集45位画家180件作品。总策展人范迪安说他们努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视觉方法论上汲取营养,反拨图像时代对绘画语言的冲击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没有将写意与写实对立,以为“写”或“意”,立足点都在于人的主体意识。在写意的问题上,若沿袭习惯性的思维,在二元对立的话语框架中,很容易将其置于写实的对立面,并将其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的类型来看待。如果转到一种态度或精神层面上去思考,也许视野更为开阔。 
2.批评的困局
 中国美术批评界存在两个“话语圈”,一是关注主流美术创作的批评,一是关注实验性艺术的批评。有人以体制划分内外。实际上,当下资讯发达,体制内的学院教学与研究十分活跃,对实验性的当代艺术也十分关注,在批评意识上并没有太多的隔阂。而且,那些活跃在当代艺术批评界的批评家们,有不少都在体制内工作,但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因为语境的问题和批评对象的缘故,中国美术批评确实被分化了。主流美术创作多由政府主导,而实验性的当代艺术多由艺术市场或民间资本主导,在面对同一美术现象时,两个话语圈之间难免发生碰撞。但2015年美术批评的困局,还不是这两个话语圈之间的冲突,而是在各自的话语实践中都遇到了问题,迫使批评家们进行自我反思。 2015年有两个会议应引起注意。一是第九届中国批评家年会,二是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艺术批评奖颁奖典礼暨“深刻的转型:当代艺术批评学术研讨会”。前者体现了美术批评家在当下社会环境对批评存在问题的反省,后者体现了青年批评家对当下中国美术现象敏锐的反应能力及思想触角。 第九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的执行主席王端廷在题为《批评的困境》的报告中毫不隐晦地指出,年会主题“批评的生态”与2014年一次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引发的纠纷(“段韩纠纷”)有关。这一纠纷先是引发了王南溟的评论,他针对“何时建立真正的非营利艺术中心”这一问题,以为“没有非营利领域的制衡,那么艺术的资本化就会单方面发展”。策展人与批评家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某种困局。接着,4月份的《画刊》杂志有一专栏,讨论主题即“批评的处境”,针对目前资本力量无所不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谈到批评及批评家难以避免的尴尬,追问“批评软化”的根源。这场讨论较多地涉及批评家的道德操守以及与批评相关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同时,批评家也开始反思批评自身的问题。如不确定的和去定义化的当代艺术实践,直接挑战以审美为标准的传统批评,在一切皆有可能成为艺术或一切皆被允许成为艺术的当代社会,知识的域界被不断切割,批评的权威性也在丧失,元批评的理论话语失效,标准多元化,评价不再成为批评的目的,而受图像学的影响,批评转向意义的阐释,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在当代艺术批评界,批评家依据自身的艺术理念主动地选择批评对象,策划相关的主题展还属于少数,且影响不大。大多数批评家还处于被邀约的状态,无论邀约方是学术机构还是政府部门或是进入艺术市场运作的有关方面,在批评现场都会有不同的批评语境,那么,如何把握批评话语,呈现批评的价值与意义,其责任就落在批评家身上。批评家的问题意识及其话语实践,是批评现场(包括媒体上的批评专栏)的生机所在,但由于国内批评理论自身建设的问题,语出各方,概念难以通约,阐释角度不同,批评目的与评价标准也不一致,这是造成当前批评困境的根本原因。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艺术批评奖由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视觉艺术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其目的是激励青年艺术批评家并推动当代艺术批评的发展。每次颁奖仪式之后都有研讨会及相应的议题,逐步形成一个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2015年的主题是“深刻的转型”,主要是批评如何应对艺术世界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如影像、装置、公共艺术)的转变。最后经过两轮评审,入围论文九篇,获奖论文六篇,其研究的视点较为集中。如获一等奖的王鹏杰论文,讨论的是“坏画”何以进入当代艺术,这是一个典型的转型现象,在中国当代绘画中尤其突出,有针对性。其他几篇获奖论文的研究视野亦较为开阔,有谈论新材料新媒介的,有谈论后景观社会与电影的图像叙事,也有谈论艺术作品在批评中的“变容”问题。 
3.美术博物馆的公共性与知识生成
 从知识生成的角度看待美术博物馆在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功能及自身的作用,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从2015年的情况看,美术博物馆的自主意识、学术意识、公众意识都比较突出,并综合地体现为一种文化关怀。具体而言,即开发利用馆藏资源,通过自主策划的各项展览,树立公众形象,在互动关系中与社区文化共同生长。因此,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和运作方向很重要,对信息的集纳与处理也很重要,这决定了美术馆如何对公众发布信息,提供怎样的图像以构成相关的话语系统。所谓阐释性的学术意图,亦逐步贯穿到展览陈列的各个环节,建立人与物之间的对话。这就不是单向性的传播而是双向互动的生成。知识生成或文化共生的概念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在2015年几个重要的系列性展览中得以较为充分的体现,公众参与热度明显上升。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1月15日推出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如果说第一届未来展对青年艺术还处于旁观状态,那么第二届未来展则直接介入青年艺术,但“并不是介入到艺术家的创作或观众的观看中去,而是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反映出来。”策展人李振华说,这是“对青年艺术的全息扫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其着眼点在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由于艺术承载着多重的文化可能性,致使美术馆也要应对这种流变,发现个体知识生产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使之成为生成新知识的公共平台。同时,伴随着收藏与专题展示等各项活动,美术馆的文化必然处于知识积累的过程,在“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其重要,可真正体现美术馆资源的社会共享,也要注意自身资源的学术性质以及对公众知识的给予问题。关山月美术馆和湖北美术馆在公众教育推广方面都有新举措,如专题讲座,专题展览,将策展人的思维触角深入到美术馆的知识生产与传播问题中去,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满足公众新的文化需求。 4月至10月,故宫博物院为迎接90周年院庆陆续开放18个展览,其中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石渠宝笈》特展,因为有东晋王珣的《伯远帖》、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稀世珍宝。特别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历史谜团多,学术界意见不一,极大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故宫博物院公众微信号也推出多篇深度解读文章,官方网站有展览。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大众热衷于图像的解读,而绘画自身的审美意义无意中又被淡化了。开发与利用馆藏的文物资源对推动文化建设、加深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也是文化惠民的重要工作。 与此相类的展览还有不少,虽然规模不大,却采取系列展或巡回展览的方式,扩大其影响面。中国美术馆在2015年推出的“典藏活化”系列展,利用馆藏所有的近现代美术资源,分主题办展。如“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分别至重庆、乌鲁木齐、南宁、银川等地,覆盖面甚广,观众参与度颇高。中国西部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文化多元,文化认同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又如“大师窖藏:走进山东半岛”也是一项巡回展览。该展由山东省文化厅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联合主办,选了中国近现代74件作品,分别在济南、潍坊、临沂、威海、烟台等地展出,观众达20多万。有的展区还对公众播放音像资料,开设讲座,开展多维度的公共教育活动,提升社区的文化品质。 8月至11月是“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有19个省区市和中央直属的65家美术馆申报,有27个项目纳入《201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入选项目的各个美术馆,均能立足自身藏品,注重学术策划,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展览。就是私立美术博物馆,也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开办公益性展览,开发既有的文化资源,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尤其是一些民营美术馆办的当代艺术展,在知识传播与知识生成问题上,承担了不少社会责任。今日美术馆在2015年有83个项目,其中系列化的个展,集中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面貌与水准,如“上世纪——吕胜中个展”以及庞茂琨、应天齐等人的展览。从数据上看,公共教育活动达428场,直接参与者达27592人次。与展览结合的教育活动157场、与绘本馆结合的教育活动182场、特别活动34场、家庭艺术欢乐季19场、其他主题活动36场。[3] 

发展趋势
 谈论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无非两点:一是惯性,二是可能性。惯性具有内动力,是定势所然,而可能性所依据的仅仅是一些新迹象。根据2015年中国美术的状况,本文仅就四个方面问题略作分析。 
1.“深入生活”常态化
 这不仅因为各级各类文化与美术机构所组织的活动趋向制度化,进一步贯彻落实“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政策,而且还在于美术家们内在的精神需求,即在艺术中的观念作用被强调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向往感性的生活,追求艺术的生动与生气,寻找艺术的生机。中国艺术的精神是建立在人的生命体悟以及一种整体性的把握方式之上,强调的是上下沟通,并不完全沉迷于形而上的世界。而所谓“常态化”,则是针对图像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快餐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大量利用既有的图像或影像资料,过于注重视觉体验而忽略心理感受,美术家们不愿意到生活中发现与感受鲜活的形象与动人的故事等,所作出的调整和改变。 
2.美术创作多元化
 这是在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背景下,区域性美术兴起的结果。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民族民间文化十分丰富的国家,区域文化比较发达,但在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又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地方美术的特征也在不断丢失,同质化的现象日益严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各个地方美术自身发展问题也受到关注,地方文化与艺术家气质、品性的关系也不断被讨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被推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打造地方画派或营造区域现象,而“地方画派”这一概念也溢出了美术史讨论的范畴,成为文化多元化或本土叙事的某项策略,甚至有可能成为地方的文化品牌。从地方画派到区域现象再到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性的文化内涵不断被削减的过程,有可能会再度回到同质化的现代社会发展轨道上。 
3.美术市场理性化
 本年度艺术市场结构大调整,不少经济泡沫被挤压,价格虚高现象得以抑制,有不少画廊或拍卖行退出市场,社会资金的流向在这次结构性大调整中重新配置。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拍卖成交总额为2658.4亿元,与2013年全年拍卖成交总额的7001.2亿元相比,下滑明显。上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同比下降30%左右,成交率也下降约20%,可能市场的实际表现比数据反映更差。[4]但随着相应的国家艺术金融政策的出台,艺术品评估与抵押等制度保障性工作也在进一步推进,艺术市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艺术市场理性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2015年7月25日,中国艺术金融数据库中国艺术金融指数(第1期)在潍坊银行总部发布。这是国内首个由正规金融机构常态化发布的艺术品市场指数,标志着我国艺术品市场及艺术金融产业进入科学、规范、合理的发展轨道。这次发布的指数共有三个,分别为中国艺术金融价格指数、画廊价格指数和潍坊画廊100指数。此外,已经建立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雅昌)或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对艺术品市场的规范也在发挥作用。进入2016年,数据库的建设一定会稳步地推进。同时,随着市场结构性的调整及行业转型,经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摆脱同质化的既有现象,互联网艺术品拍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传统拍卖的份额。 
4.美术教育专业化
 专业化指的是学科的不断细化,新的边缘学科不断产生,特别是新媒体与视觉文化方面,与应用类型密切相关的专业迅速增加。如在2015年上半年,教育部发布了《201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涉及全国普通高校的新增本科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者修业年限的专业以及撤销了的专业,其中有100多所高校新增了艺术类相关专业,而这其中则有30余所高校新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而在纯美术专业,技能训练会与材料的问题结合起来,强调其客观性与实验性,审美趣味和创新意识也随之加强。 此外,至2016年6月“中华历史文明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截稿,可能会出现一批优秀的历史绘画或雕塑作品,并再度成为美术界的焦点。在创作意识上,日常叙事与宏大叙事的关系会被不自觉地调整,整一性与片段性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被调和。中国的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正蓬勃兴起,并逐渐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但这一过程比较长也比较慢,其中不仅是权力与资本的关系要调整,社会公众如何有效地参与也是问题,也许在2016年会出现新的亮点,而制定合理的公共艺术实施程序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以“国际性”与“本地性”双重要求而产生的双年展现有模式,在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可能还会往“节庆化”方向发展,以促进当地经济并提升区域的知名度,一种网络化、相互联通的横向模式正在生成。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责任编辑:程阳阳)注:参考资料参见原文

自助佳文
回复关键词(作者或被访者姓名),查看往期佳作吆~
作者
赵实 | 尚长荣 | 陆贵山 | 张炯 | 崔凯 | 云德 | 王一川 | 尚辉 | 王瑶 | 董耀鹏 | 程大利 | 言恭达 | 向云驹 | 陈振濂 | 邵大箴 | 王丹彦 | 季国平 | 康健民 | 郭启宏 | 刘成纪 | 彭锋 |蒋述卓 | 李石 | 宋宝珍 | 曾来德 | 陈晓云 |叶青 | 高伟 | 林琳 | 杜学文 | 余开亮 | 胡崇炜 | 索九林 | 张智华 | 李金秋 | 张伯瑜 | 戴清 | 李昌菊 | 梁秉堃 | 欧阳友权 | 胡晓军 | 罗丽 | 张鑫 | 刘永春 | 高强 | 刘悦笛 | 林如 | 王晓鹰 | 李树峰 | 郑晓华 | 曹卫东 | 喻国伟 | 刘曦林 | 陈旭光 | 吴蛮 | 万建中 | 高小康 | 郑榕 | 仲呈祥 | 李佩伦 |谢柏梁 |赓续华 | 田志平 |罗怀臻 | 许锐 | 杨勇 | 张之薇 | 梁君健 | 路侃 | 顾亚奇 | 胡志锋 | 饶曙光 | 陈犀禾 | 鲜佳 | 傅谨| 乐泉 | 吴琼 | 胡凌虹 | 赵晖 | 唐宏峰 | 赵建新 | 素心 | 杨曦帆 | 周思明 | 郑工 | 吴冠平  
被访者
傅庚辰 | 李雪健 | 袁毅平  | 张世英 | 刘厚生 | 李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