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奇迹—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中国”篇

2016-04-17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   田松   董洁林   主编
科学 ● 历史 ● 文化 ● 人类



▲ 吴国盛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微信公众号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导读

西方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只留下了一句话:“万物源于水”——这句相当费解的话使他成了西方科学和哲学的鼻祖。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显见是成问题的。但若说生命源于水,又把万物都理解成有生命的,那么说万物源于水就相当正确了。原始生命正是从海洋中诞生并逐步进化到人类这样的高级生命,而且任何脱离了海洋的陆地动物都不可能长时间离开水而生存下去。在这里,我们将看到,水也是人类文明的哺育者。正是在几个大河流域,孕育出了最早的发达文化。人类在这些古老文明的基础上,把自已推向更灿烂辉煌的科技时代。

 

《科学的历程》从今天起,将连续推出吴国盛教授所撰写的东方的四大古老文明,即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




◆  ◆  ◆  ◆  ◆   

我们的祖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她地处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人口众多。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哺育着华夏民族。

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这块土地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部是阿尔泰山、喀剌昆仑山以及沙漠、戈壁,西南是喜马拉雅山。沧海大洋与高山大漠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国先民在这个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独自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而且这个古老的文明延续几千年一直没有中断,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奇迹。

按照最新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中国人是10-5万年前从非洲迁移过来的黄色人种。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黄河、长江流域已开始了农耕作业。此后数千年,农业一直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华夏民族的远古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三千年黄河流域的姬姓黄帝部落和姜姓炎帝部落,中国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即源于此。在初期的部落联盟中产生了象尧舜这样杰出的军事领袖。舜禅让位于禹之后,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灭亡,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四百多年。约公元前1700年,商王汤推翻夏桀建立商朝。商朝直到纣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六百年。因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地(今河南安阳),后世在那里发掘了大量遗址、遗物,故又常称商为殷或殷商。约公元前1100年,周武王灭纣建立周朝,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史称西周(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正式的史书记年,此前历史年代只能推算推测,无法准确确定) 。西周末年,诸候势力强盛,王室日益衰微。平王被迫东迁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至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这段时期延续了八百多年。


▲ 
界文化遗产——殷墟

中国先民是朴实的农业民族。他们不喜玄想,勤务实利,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踏踏实实的从事农业劳动,使自己的民族不断繁衍壮大。与其他几大古老文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先民的宗教意识极为淡薄。远古的神话传说中没有超越于人间的神的形象,相反充满着对先祖杰出才能和品质的赞颂。最有名的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翌射日,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神农氏遍尝百草,等等,都叙述的是先祖创业的英雄故事。可以说,中国的神话是人神同一的神话。神没有超越性,没有凌驾于人间之上的神的世界。还值得指出的是,考古学家从未发现商朝到战国时期有过大型的宗教建筑。这些都说明,中国先民的精神生活中没有神的影子。无神论的民族重视现实世界、遵从生活经验,这个民族特性决定了中国科学的实用性、经验性特征。农(学)、医(学)、天(学)、算(学)是中国人独自创造的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四大核心学科。


▲ 
南元阳梯田

商代中期农业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殷墟中出土的甲骨片中关于农业丰收的卜辞很多,而畜牧业的很少,表明当时农业的重要性已超过了畜牧业。到了西周时期,以农为主,以畜牧业为辅的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中华民族以植物为主的食物结构开始确立。春秋以来,有大量记载农业技术的文献出现,中国先民已懂得对土地精耕细作。此外,为了防止在我国境内最为常见的而又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水灾和旱灾,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灌溉工程、运河工程和堤防工程。当时比较大的灌溉工程有芍陂、漳水十二渠、都江堰和郑国渠。其中芍陂和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四川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沃野良田,更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 都江堰

在原始社会中,巫医不分。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关于疾病的记载,治病方法主要是通过迷信活动,但也用一些药物。西周时期巫医已经分开,出现了专职的医生和医疗制度。约在商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到某些植物的汤液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从此以后,汤液成为中药的主要剂型。随着冶金术的发展,各种金属制造的医疗器具也开始出现。经过几百上千年的积累,中国的医学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得以初步建立。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医学的最高成就。他所采用的切脉、望色、闻声、问病四诊法一直延用至今;他熟练掌握当时广为流行的砭石、针灸、按摩、汤液、熨贴、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创造了不少为人传颂的“起死回生”的奇迹。战国晚期出现的《黄帝内经》是当时医学的集大成著作。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广泛论述了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它第一次提出了脏腑、经络学说,成为日后中医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处理医学中各种问题的总原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说明。《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的奠基之作,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是极为宝贵的科学遗产。

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历法的制定。作为农业民族,华夏先民很早就注重天象观测,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服务。考古发现以及文献记载表明,在约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一年有366天,懂得用黄昏时南方天空所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划分春夏秋冬四季。据说是夏朝流传下来的《夏小正》一书,记录了许多天文知识,其中提到北斗斗柄每月所指方向有变化。从甲骨卜辞中可考证出殷商时代用干支记日,数字记月,月分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闰月置于年终。此外,甲骨卜辞中还有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载。我国第一部文学圣典《诗经》中天文知识亦极为丰富。著名的有《诗经•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七月的大火星向西偏,大火星即指心宿二,天蝎座的α星),《诗经•绸缪》中的“三星在户”(抬头从门框里望见河鼓三星,河鼓三星即天鹰座三星)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天文学开始由一般观察发展到数量化观测。《礼记•月令》以二十八宿为参照系描述了太阳和恒星的位置变化。《春秋》和《左传》中天文资料更为丰富,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共记有37次日食。公元前613年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天文学著作。齐国甘德著有《天文星占》,魏国石申著有《天文》。后人将之辑成《甘石星经》,是当时天文观测资料的集大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商代甲骨文中开始有十进制的记数方法,春秋战国时期普遍运用的筹算完全建立在十进位制基础上。算筹分纵式和横式两种,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等等,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等等,遇零空位。用这种方法可以摆出任意的自然数。十进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记数法,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但筹算也有它的局限性,计算过程无法保存,从而无法检验。中国传统数学不善长逻辑推理,也可能与筹算法这种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数学思维有关。


▲ 殷墟博物馆内展示的甲骨文坑,图片来自网络


▲ 殷墟甲骨文片,图片来来自网络

中国上古时期最重要的技术成就是冶炼术和丝织技术。青铜器和铁器在我国的出现都不算最早,但冶炼和铸造技术发展很快,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周时期是使用青铜器的极盛时代,不仅有青铜农具等生产工具,还有祭祀用的礼器和大量的兵器。它们有的小巧精致,有的硕大无朋。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司母戊青铜鼎,器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采用的是分铸法。在长期冶铜实践的基础上,我国人民已认识到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详细记载了不同合金比例的“六齐”规律。所谓“齐”即“剂”,配方的意思。当时人们认识到,铜与锡的重量比为六比一时,最适合造钟鼎,五比一时,造斧头,四比一时,造戈戟,三比一时,造刀剑,五比二时,造箭头,二比一时,造铜镜。这些大体正确的合金配比规律,是世界冶金史上最早的经验总结。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我国的人工铸铁技术起步较晚,但由于先前已发展了极为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铸铁术发展很快。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生铁冶铸技术和铸铁柔化术。这两项冶金史上的重大突破,远远领先了欧洲上千年。战国后期,冶铁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起来,使铁器的使用大为普及,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踏飞燕,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早在五千多年前,我国就有比较发达的养蚕和丝织业,远古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种桑养蚕的事情。《诗经•七月》中就有这样的诗句:“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说的正是在养蚕的三月修剪桑树,培育嫩小的桑叶。用蚕丝织出的丝绸轻软华丽,一直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西方人了解中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丝绸,丝绸开辟了中外交流的主要渠道——丝绸之路。西文中的“中国”(sino)一词据说也与“丝绸”一词有关。

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有特色的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的科技体系。中国不是近代从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源地,但是近代科学的诞生得助于许多外在和内在的条件,中国文明直接和间接地为之创造了条件。在以后的篇章中,我们还要接着讲述中国在中古时期所达到的科技水平,以及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如何为近代世界开辟了道路。



原刊载于《科学的历程》

版本信息:

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2月,责任编辑,李永平

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责任编辑,张凤珠

第三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8月,责任编辑,雷蕾


     

责任编辑  刘小编

本文来自科学的历程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科学 ● 历史 ● 文化 ● 人类
今天,我们关注人类自身!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ID: kexuedelicheng
合作、投稿、授权事宜请联系邮箱

 kexuedelicheng@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