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土文献》丨梁月娥:叔尸钟、镈“埶”字补正

梁月娥 出土文献 2023-05-10

叔尸钟、镈“埶”字补正*

梁月娥 

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

摘要

叔尸钟、镈“埶”字,旧释为“蓺(艺)”“设”“宜”,皆有不足。本文根据曾公编钟用“埶”表“乂”的用字习惯,指出叔尸钟、镈“埶”字应读为“乂”,用作动词,表示安定。

关键词:埶  艺  设 乂 叔尸钟、镈

本文讨论叔尸钟、镈铭文的“埶”字,辞例如下:


(1) 女(汝)考寿万年,永保其身,卑(俾)百斯男,而(埶)斯字,=(肃肃)义政,齐侯左右,母(毋)夶(替)母(毋)已。 

(《集成》278叔尸钟·齐,春秋晚期)

(2)女(汝)考寿万年,羕(永)保其身,卑(俾)百斯男,而(埶)斯字,=(肃肃)义政,齐侯左右,母(毋)夶(替)母(毋)已。 

(《集成》285叔尸镈·齐,春秋晚期)

    此铭的“埶”有读为“蓺(艺)”“设”“宜”三說,“字”有读为“滋”、“子”二說,参彭一涵先生的綜述。[1]

  虽然“字”“滋”音近,但钟铭“字”与上文“男”相对,应为名词,不宜读为“滋生”之“滋”。

  我们认为,“字”应从《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读为“子”。[2]西周金文以“字”表“子”,如:


(3) 百字(子)千孙=(孙,孙)子=(子子)孙永宝用享。 

(《集成》4149梁其簋,西周晚期)

(4) 其百子千孙,其万年无疆。

(《集成》2768梁其鼎,西周晚期)

(5) 其百子千孙永宝用。

(《集成》9716梁其壺,西周晚期)


梁其簋的“百字千孙”就是梁其鼎、壺的“百子千孙”,此为“字(子)”“孙”对举,钟铭为“男”“字(子)”对举,翏生盨铭有“男”“孙”对举:

(6) 其百男、百女、千孙,其迈(万)年釁(沬-弥)寿永宝用。

(《集成》4459翏生盨,西周晚期)

盨铭“百男、百女、千孙”与钟铭“百斯男”“埶斯字(子)”可相参照。“百斯男”见于《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毛传:“大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也。”[3]可见钟铭“俾百斯男,而埶斯字(子)”是祈求多子多孙。

古书里没有以表示培植的“蓺”“艺”及表示施设的“设”来搭配子孙,出土文献亦未见以“埶”表“宜”,故“埶”不应读为“蓺”、“艺”、“设”、“宜”。

我们认为,“而埶斯字(子)”的“埶”应读为{乂/艾}。“埶”“乂”都是疑母月部字。春秋金文以“埶”表“乂”,如:

(7) 易(赐)之用戉(钺),用政(征)南方,南公之剌(烈),叡(骏)圣(声)又(有)闻,陟降上下,保埶(乂、艾)子孙。

(曾公编钟,春秋)[4]

单育辰先生把“保埶”读为“保乂”,并举《书·康王之诰》“保乂王家”为证。[5]蒋文先生指出《书·康王之诰》“保乂王家”与铭文不够贴合;铭文“保艾(乂)子孙”更接近于《诗·小雅·南山有台》的“保艾尔后”。[6]陈斯鹏先生亦持此说。[7]可从。

金文又见“保辥(乂)”,{乂/艾}一词对应“辥”“埶”两个字形。陈斯鹏先生指出金文“保辥(乂)”的对象为王家,曾公编钟“保埶(乂)”的对象为子孙,其义微别。[8]按“保乂”之“乂”,或训为“治”,[9]本文初稿以为只能解释“保乂王家”,不能解释“保乂子孙”,故要讲通两种辞例,“乂”应取“安”義。[10] 蒙沈培先生告知,“治”在古书里通常指“治理得很好”,并不是一般的“治理”,故此义跟“安”是相通的。按国家治理得好,就会安定。成语“长治久安”的“治”指大治,“治”、“安”义近。

“俾百斯男,而埶(乂)斯字(子)”此句除去使令动词“俾”外,“百斯男”“埶斯字(子)”都是述宾结构,所以两个相同结构中间可以加连词“而”,且它们都做“俾”的宾语,意思是说,使“斯男”“百”、使“斯字(子)”“埶(乂)”,前一小句说使子孙繁多(“百”以言其多),后一小句说使子孙安定。本文把叔尸钟、镈的“埶”读为“乂”,既能讲通文意,又符合春秋时期的用字习惯。


附记:小文蒙沈培先生、邬可晶先生审阅赐教,匿名外审专家亦多所赐正,谨致谢忱﹗

注释

* 本文为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饶宗颐学术论著英译集”出版计划(饶学研究基金、孙少文基金会)研究成果。

[1] 彭一涵:《叔夷钟铭文集注与释义》,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第36-37页。

[2]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43页注24。

[3]  毛亨传,郑玄笺:《毛诗正义》卷一六,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83页。

[4]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年第1期,第3-31页。

[5] 单育辰:《曾公编钟初读》,简帛网简帛论坛,2020年4月28日。

[6] 蒋文:《说曾公编钟铭文的“骏声有闻”》,《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7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第206页注3。

[7] 陈斯鹏:《曾公编钟铭文考释》,《中国文字》2020年第3期,第291页。

[8] 陈斯鹏:《曾公编钟铭文考释》,《中国文字》2020年第3期,第291页。

[9] 《书.君奭》“保乂有殷”,孔传:“以安治有殷。”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一六,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第522页。

[10] “乂”训为安,参雷燮仁:《〈诗〉、〈书〉、金文“保乂(艾、辥)”词义辨正》,陈伟武主编:《古文字论坛》第1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41页。


原载《出土文献》2023年第1期,引用请据原文。本刊文章已收入“中国知网”,欢迎各位读者下载阅读。



编辑 | 刘晓晗

审核 | 陈陶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