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恩师节”,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故事。诗云:“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子被世代尊称为素王——王者中的王者。然而孔子在世时,并没有军队,没有人民,也没有土地,甚至在周游列国时还饿肚子七天吃不上饭,落魄时也常被人笑话,自嘲“累累如丧家之犬”。他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为人格理想社会理想奋斗不止的一生,却成就了万世师表的千古素王。孔子他以广博的学问、深刻的人生修养、崇高的思想境界、十分的人文关怀,教化影响了几千年来包括从庶民到天子的全体中国人。他是文化中的王者,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帝王有如他一般的影响力,也没有哪一个帝王不受他的影响教化。两千多年以来,他没有命令,没有威严,没有监督,却让华夏大地整个民族向他臣服、礼敬。帝王带来的影响往往只有数十年,而“素王”给人类的利益却是数千年,乃至亘古的。“素”这个字,代表的是一种谋求长远利益的文化精神。如今,他的影响力已然走向世界。他本人已沉默了两千多年,却成了全球无数人的至圣先师。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呢?贫苦的童年——私生子、遗弃儿一般记载都说,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而事实上,孔子的童年却完全是平民出身,是一个连亲身父亲可能都没有见过面的私生子。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了施氏,生了九个女儿而没有一个儿子,他的小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然而这个孩子腿却残疾了。后来,叔梁纥72岁时,与18岁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史记》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所谓“野合”者,就是不合乎礼数而生下的孩子。孔子出生后就不知道父亲,是母亲一手抚养长大,生活极其贫苦。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辛苦,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小的时候很穷,所以很多粗活都能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清苦、地位的低下不但没有消磨掉孔子的意志,反而是让孔子更加坚强。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吾十五而志于学”。因为,此时的孔子知道,只有刻苦学习,自己充实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成长到17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孔母颜征在出身于贫家,但她却是一个十分坚强颇有傲骨的女性。她没有把关于孔子生父是孔纥这一身世告诉孔子。起先,颜氏去世后被作为一个穷妇草率地埋葬("薄殡")于陬邑附近的"无父(夫)之衢"。但是,一个与颜氏为邻的挽车夫的母亲向孔子透露了关于其生父及显赫家世的背景,并告诉他孔父及孔氏家族的墓地在“防山”。知道这个消息后,正在血气方刚之年的十七岁孔子干出了一件极其勇敢的事情。他不仅到防地找到了父亲家族的墓地,而且公然向世俗和孔纥的遗族挑战——他掘开了父亲的坟墓,而将自己那位身世微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无论从殷人的礼俗还是周礼看,孔子的这种作法,即将一个完全不具有任何名分的情人(甚至不是"妾"),与一个家世显赫的贵族于死后掘墓合葬,这都应当是一种极其惊世骇俗之事。我们应当能够想象此事在当时鲁国上层社会所引起的冲击和震动。孔子的一生常被人看作礼教的维护者,却有着一段这样的童年和青春。不是科班出身,却博学过人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由于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孔子锻炼得力气很大,据说能用双手折断城门的门闩。孔子奔跑起来速度很快,据说能追上狡兔。但孔子却并不以自己的力气大作为炫耀——“孔子之劲,能拒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列子·说符》) 从十五岁至三十岁这十五年间,即孔子的整个青年时代,正是他学习知识、培育理想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孔子自言,他是从十五岁起,开始励志自学。后世说孔子学无常师。他自己也说:其师无所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实际意味着,孔子毕生都坚持着励志自学,博采多师,自我修养。孔子平生曾参拜过许多私淑之师,见诸文献的如郯子、子产、老聃、孟苏夔、苌弘、靖叔(乐)、师襄子等,皆为当世之达人,是当时贵族阶级中的佼佼才俊及有德者。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平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贤,孔子皆后之,不并世。”又说孔子:“学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子。”然而,有一点是重要的:孔子并不是贵族出身,所以孔子少年时没有资格进入当时各国为贵族子弟(“国子”们)所专设的国立学校——“即所谓社宫”、“泮宫”、“辟雍”。孔子一生,主要都是依靠刻苦自学而转益多师最终成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幽默的是,这位不是科班出身的大学问家,成了以后几千年正规教育读书、考试绕不开的题目。乱世从政难,最成功的是教育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司最高长官);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可见孔子具备杰出的政治才能。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他携弟子周游列国后,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一生招收了数千名弟子,其中上百位人物有名望或建立功业而传世。孔子讲学的目的,是培养“士君子”,也就是培养未来的从政者、政治家、演说家(言语者)、外交家和祭司(胥相)——“学而优则仕。”孔子门下的这个学会,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技能的收费性学校,而实际是一个具有政治宗旨(“克己复礼,令天下归仁”),共同的价值观念(仁、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的一个教学团体。史传孔子弟子三千人,其中名世之贤者七十二人。重义轻利的人生态度孔子对学生的教育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人生中心思想。在社会制度方面,是兴礼主义,即以伦理为教化。在个人方面,是倡导君子人格。孔子多次阐述了以“君子”之道为规范的人格理想。孔子认为这种完美人格的建立依赖于君子的自我修养。在孔子之前,“君子”本来专指贵族之嫡脉,是一种尊贵的社会身份——惟有公侯贵族的孩子方可以称作“君子”。然而孔子所标榜的“君子”与血统出身无关,专指学养和道德。在孔子看来,无论任何人——即使出身于小人、野人,也有教无类。只要其修养有德,则这种人也可以成为“彬彬君子”。孔子使“君子”成为一种道德人格的美称,换句话说,单凭血缘关系、宗嫡身份并不能保证贵公子们成为“君子”,成为“士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他而言,人生若合乎道义,吃五谷蔬菜,喝一点水,用手臂当枕头,这样也是很快乐的。而丢弃了道义而享受富贵,这种人生就像浮云一样,不值一提。 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保留华夏文明精华孔子的一生“述而不作”,他没有写过一本真正自己的著作。他最推崇的是古时候的圣人,弘扬的也是古时候圣人之道,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面对当时礼乐崩溃的社会风气,曾经试图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帮助这个时代的孔子已经渐渐发现如今真正有意义的是为后世保留华夏文明的精华。孔子对乱世政治感到无奈,于是在文化上下手,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对历史文化重新进行了整理和编撰,以便于后人理解和学习,从而也使中国西周以前的诗书礼乐精华文化得以保存至今。据说《诗经》原来有三千篇之多,但是这三千多首里头有一些是重复的乃至有错误的、不文雅的,孔子把它删到剩下305首。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相信孔子删诗的最重要原因,一定是要净化社会人心。孔子写《易经系辞》,真正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易经的内涵。如果没有孔子的引领和介入,易经到了今天一定是一部无法解读的天书,或者只是一部卜卦之书而已。孔子编《春秋》,是为了给后世的执政者一个衡量是非功过的标准。他老人家始终还是很关心政治,希望后世的政治家能够施仁政,为天下人谋福利。正是因为孔子的努力,古时候的精华文化才得以保存至今。他所做的事业,也终将利益千秋万世。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写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也曾经是平凡的人,甚至有着不幸的童年,却通过一生对崇高信念的的坚持和努力,成了万世称颂的圣人。壹素界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编写 | 圆体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