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天生“水刊”,能否“洗白”?
本文原载于《环球科学》,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在科学院内刊PNAS上发表论文,《自然》杂志调查了这条内部渠道,评估了它在科学界的影响力,以及科学界对这一“院士特权”的看法。
撰文 彼得·阿尔德豪斯(Peter Aldhous)
翻译 阳曦
责编 廖红艳
2014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遴选了105位新院士。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对科学家来说是一种至高的荣誉,除此之外,院士身份还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他们有权每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主办的一流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通过“内部渠道”递交最多4篇论文。这个非常规渠道允许作者选择让谁来评审自己的论文,以及如何答复评审者的意见。
对很多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来说,他们之所以喜欢向PNAS投稿,就是因为这个特权渠道的存在。不过,在有的科学家眼里,特权渠道的存在让这本期刊变成了“老男孩自娱自乐的俱乐部”。
“这听起来是不是非常匪夷所思?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2011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生化学家史蒂夫·卡普兰(Steve Caplan)曾在一篇博客中提出,内部渠道可能会成为某些论文的“倾销场”。有鉴于此, PNAS的编辑一直在努力消除人们的这种疑虑。
当下,正值PNAS建刊一百年庆典,《自然》杂志的新闻团队决定仔细调查这条内部渠道,评估它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同时看看哪些科学家是这条渠道的重度使用者,以及他们频繁使用这条渠道的原因。新闻团队分析了十年来在PNAS上发表的论文,结果发现只有极少数科学家会尽可能多的利用这项特权,其中包括一些大牌科学家,有6位曾经或者正在PNAS的编委会任职。这些科学家表示,他们使用内部渠道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他一流杂志的同行评审流程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挫败感,他们抱怨说那些同行评审极为耗费精力。
分析还表明,为避免内部渠道的滥用,提高内部渠道论文的质量,PNAS做了不少努力,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虽然与PNAS上通过正常流程发表的论文相比,内部渠道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要少一些,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我们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阿兰·弗斯特(Alan Fersht)表示。他是PNAS的特邀编辑之一,同时也是内部渠道的重度使用者。
特殊渠道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可通过内部渠道发表论文,这项特权深深根植于PNAS的DNA中。PNAS创办于1914年,杂志的办刊目标非常明确:报道院士们“在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发表“对某位院士来说特别重要的成果”。在这样的宽松政策下,诞生了两条发表渠道——内部渠道和“推荐渠道”(如果投稿者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可以把论文交给某位院士,让他推荐自己通过评审)。1995年之前,要在PNAS上发表论文,只能通过这两条途径。不过到了199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化学家尼古拉斯·科扎雷利(Nicholas Cozzarelli)就任PNAS主编后,PNAS又引入了“直接投稿”渠道,这种方式与其他杂志的发表流程更为相似。直接投稿必须由编委会成员进行初审,然后交给既非院士也非特邀编辑的独立编辑,由他们来组织同行评审。
从1972年始,PNAS开始限制每位院士每年通过内部渠道递交的论文数量,目前每年4篇的限额是在1996年确定的。2010年,PNAS废除了“推荐渠道”,因为当时推荐投稿的方式已经很落伍了。现在,PNAS上来自直接投稿的论文所占比例超过了3/4。比起院士通过内部渠道递交的论文,直接投稿的论文得以发表的概率要低得多。根据PNAS网站上的数据,2013年,只有18%的直接投稿得以发表,而内部渠道论文的发表率则超过98%。(值得注意的是,PNAS并未透露还有多少内部渠道论文因为得到了负面评价而未提交)。
虽然内部渠道论文的通过率高得惊人,但有数据表明,很多拥有这项“特权”的科学家选择了不使用。2004~2013年间,有资格使用内部渠道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超过3 100位,但其中只有不到1 400位科学家使用了这项特权(部分原因可能是,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会选择不同的杂志发表论文,比如天文学和数学领域的院士就很少向PNAS投稿)。大部分使用了内部渠道的科学家表现都十分节制——基本上,每年通过内部渠道提交的平均论文数都少于一篇。只有小部分院士持续数年通过内部渠道递交接近上限的论文篇数:2004~2013年,通过内部渠道递交论文的数量超过30篇的科学家共有13位。这份名单里包括了一些当代最牛的科学家。
在这些重度使用者中,有一部分人很少通过内部渠道之外的方式在PNAS上发表论文,例如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所罗门·斯奈德(Solomon Snyder)。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在使用内部渠道的同时,还会通过直接投稿的方式提交论文,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免疫学家塔克·马克(Tak Mak)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癌症研究人员卡洛·克罗斯(Carlo Croce)。
对于投稿者来说,能够控制论文的评审程序当然对自己有好处。那些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研究人员表示,要确保评审者真正理解论文材料,自己挑选评审者是最好的办法。“化学家不懂糖生物学,”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翁启惠(Chi-Huey Wong)表示,他的研究方向是糖化学和糖生物学。
不过,对于另一些每年用满4篇限额的人(包括克罗斯)来说,内部渠道的最大优势就是——速度。几位内部渠道的重度使用者表示,《自然》、《科学》、《细胞》等杂志的评审时间最长可达两年,期间需要进行数次评审和修订。“整整两年,你都会被翻来覆去地折腾,”克罗斯说。
从最近一段时期,《科学》和《自然》处理论文的时间来看,从投稿到发表的平均时间的确长于PNAS的内部渠道。《细胞》杂志则拒绝提供数据。不过,对不同杂志的审稿周期进行比较,本身就比较复杂,因为对于一篇经过修订的论文,何时将其视作“新”投稿,正式进入审稿周期,各杂志都有不同的政策。
但是,很多内部渠道的重度使用者相信,随着一流期刊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编辑和评审者正变得越来越严苛。“能在PNAS这样的著名期刊上发表4篇论文,还不用承受其他一流期刊的那些折磨,这确实很诱人,”斯奈德表示。还有一些重度使用者(包括斯奈德和马克)补充说,内部渠道对他们所在实验室里的博士后和学生也很有好处,这些人要找工作,需要尽快在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而《自然》和《科学》的评审时间太长了。
他们还抱怨说,《自然》和《科学》的评审过于吹毛求疵,而且那些杂志的编辑总是喜欢追逐时髦的研究领域。“但是,那些看起来时髦的东西通常科学价值并不大,”克罗斯说。
院士的内部俱乐部?
不过问题在于,大部分还在为事业而奋斗的科学家,都没有资格进入PNAS的内部渠道。难怪PNAS的几任主编都被这样的观点困扰——“PNAS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内部俱乐部”。“我们希望大家不要有这种观念,”现任主编、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基因疗法专家因德尔·维尔马(Inder Verma)表示。
为了吸引非院士科学家直接向杂志投稿,维尔马和他的前任做了巨大的努力,现在直接投稿的论文数有了持续性增长,这可以说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回馈。“我当编辑的时候,十分担心院士特权被滥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兰迪·斯克曼(Randy Schekman)表示。斯克曼曾担任PNAS的主编,“推荐渠道”就是他在任时废除的。当时,PNAS征询了院士们对于废除这一渠道的意见,结果大家都很支持——可能是因为废除推荐渠道以后,院士们就不会老是有同事求助,请求帮忙推荐论文了。
但是,要说服院士放弃自己的特权——内部渠道,就困难多了。哪怕是内部渠道的反对者也同意保留这项特权,至少是在可见的一段时间内应该保留。“我自己可以不要这个渠道,”哈佛大学的应用物理学家戴维·韦茨(David Weitz)说,“但很多院士觉得,自己应该享有这份特权”。韦茨是PNAS编委会成员,他在这本期刊上发表过自己最棒的一些研究成果,不过他的原则是永不使用内部渠道。“我不想要什么特殊的‘通融’,”他说。
内部渠道最狂热的使用者辩称,他们的论文经过了全面的评审。“我挑选的评审者不是我的熟人,而是最有能力评审论文的人——这样我才不会出洋相,”弗斯特说。“这并不是为了搭便车,”马克也说,他之所以通过内部渠道,在PNAS上发表了大量论文,是因为自己本来就很高产。在这十年里,他的实验室发表的原创研究论文超过300篇。其他很多重度使用者的实验室同样高产。
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影响论文评审的客观性,PNAS禁止院士挑选近期的合作者来评审自己的论文。目前的规则是,院士不得挑选4年内合作过的科学家出任评审专家。如果编委会认为,某位院士滥用特权,他们有权出面驳回那篇内部渠道论文。斯克曼表示,在他担任主编期间,这套程序耗费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有的著名科学家相当自负,去告诉他们“你的论文不符合标准”,实在是件困难的事情。“我们会对那些论文提出质疑,有人会因此勃然大怒,对我进行个人攻击,”斯克曼说,“处理这样的事一点都不愉快,不过我从不屈服,”作为斯克曼的继任者,维尔马哭笑不得地接过了前任“手中的枪”。“每位院士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维尔马开玩笑地说。
PNAS的编委会有将近200人,他们负责监督内部渠道,同时某些编委会成员也是该渠道的重度使用者。我们的分析表明,过去十年里,通过内部渠道发表30篇以上论文的科学家,几乎半数的人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该杂志编委会职务,其中包括弗斯特、马克和斯奈德。这些科学家为PNAS做了许多工作,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斯奈德,过去十年里,他为数百篇直接投稿组织了评审工作。
维尔马坚持认为,编委会成员不应有额外的特权。不过,他也承认,提供内部渠道也给杂志带来了好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这本杂志能在没有专业编辑团队的情况下运营。“院士们乐意充当编辑,部分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在上面发表论文,”弗斯特同意维尔马的观点。维尔马还说,2013年愿意承担一篇以上论文编辑的院士超过1 200位,而由顶尖科学家进行集体编辑,是PNAS的主要优势。
但这一切并不能平息人们对内部渠道的批评,有证据表明,与通过正常渠道评审的论文相比,内部渠道论文的影响力更小。2009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兰德(David Rand)和进化生物学家托马斯·法伊弗(Thomas Pfeiffer)调查了从2004年6月到2005年4月,PNAS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剔除学科区别、发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发现内部渠道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少于直接投稿和推荐渠道投稿(兰德和法伊弗发表分析结果时,PNAS已经决定废除推荐渠道)。
虽然引用次数并不是评价论文影响力的唯一标准,却是最便捷、最广为接受的衡量标准。后来,《自然》杂志的新闻团队重复,并扩展了兰德和法伊弗的分析范围,研究了从2004年到2011年期间PNAS发表的论文。总体来说,两次研究的结论相同:如果从绝对数值上看,直接投稿与内部渠道论文引用率的差别不算很大,剔除学科等因素的影响以后,内部渠道论文的引用率大概只比直接投稿低4.5%,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差别相当明显。分析还表明,直接投稿的论文与内部渠道论文在引用率上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且这似乎并不是因为最近的论文还未被充分引用而造成的误差。
从这个角度来看,PNAS似乎正在努力消除院士对发表特权的滥用,而且维尔马信誓旦旦地表示,PNAS一直会在这方面严格把关。现在,他鼓励院士列出内部渠道论文的评审专家,他自己以身作则,列出了最近通过内部渠道提交的论文的评审专家。维尔马希望,这样透明的方式能让所有人谨守规则。
维尔马还希望,废除被部分科学家视为“推荐渠道的残余”的制度——也就是,一些院士可以要求美国国家科学院“预先安排负责自己论文的编辑”。2013年,PNAS发表的直接投稿中,有五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预先安排的编辑,而这些论文的通过率高于其他直接投稿的论文。“我们的‘游戏规则’会越来越合理,”维尔马说。
随着PNAS走进第二个百年,它与众不同的发表机制所引发的争议,必然会继续存在。但对那些既得利益者来说,PNAS备受争议的“小毛病”,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我觉得,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千人一面’,”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就职于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Südhof)表示,“在我看来,把PNAS变成普通期刊,会让它变得可有可无”。
本文作者 彼得·阿尔德豪斯是美国旧金山的一位科学记者。
转载请先联系
newmedia@huanqiukexue.com,
给杂志社打电话也行。
这里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服务科研人的微信号“科研圈”。想知道我们都干些啥,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