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授观点 | 朱岩:“互联网+”:颠覆思维与商业的既有规则

编者按:

       近日,由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与新浪新闻联合举办的升级中国“识度”沙龙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举行。清华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朱岩教授与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就“互联网+”产业融合和技术创新等话题展开对话。



朱岩教授(左)与新浪网副总裁周晓鹏对话



互联网时代更需颠覆原以为正确的模式


周晓鹏:“互联网+”在近几年,一直是非常热的问题。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有人讲,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我们可以看到,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人,愿意谈“互联网+”;但身处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产业的人更愿意谈及“+互联网”,您如何看待“互联网+”跟“+互联网”的区别,或者说,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这种双方不同的叫法和差异,反映出来怎样的问题?


朱岩教授:其实我们没必要纠结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它说明的是现在时代已到某一阶段,这个阶段用升级来表达更准确一些。工业化的顶峰刚过,我们迎接来新的发展方式,而互联网带来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模式。


比如说线上线下打通,如果单纯把渠道搬到线上,可以发现,价值并不是那么巨大。那则需要改变产品内涵。所以“互联网+”也好、“+互联网”也好,它需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变化、需要的是产品内涵的变化,需要抓住新的需求、满足新的需求,创造新的价值,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这才是它的根本目的所在。


周晓鹏:就您来看,互联网作为一种未来的基础能力,在产业应用中,哪些领域会带来比较深刻的变化?


朱岩教授:互联网基本属性就是连接的普遍性,凡是能被连接的行业,都会出现巨大改变。如客户密集型的中国国际航空这类企业,是比较容易向互联网运营方面来转变的,因为它有足够的客户基数。再比如客户密集但同时是基础产业的企业,如北京燃气,这类企业早前与客户距离很远,但现在借助互联网手段就可能突破原有的产业瓶颈。按照这样的思想,即使是自来水公司,也一样可以通过建立家庭智能水中心,连接千家万户,从而实现互联网转型。


所以我不觉得哪些行业是最突出要去变化的,而是每一个行业,都要敢于去挑战自己曾经认为成功的经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一些新的发展道路。


周晓鹏:所以或许在未来,从某种意义来说,互联网公司的概念就不存在了,任何公司都会具备互联网这个基础能力了。


朱岩教授:没错,互联网作为一种能够改变社会关系、社会资源内涵的工具,会使我们可利用的资源更多,创造更多的额外价值。比如阿里并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公司,因为它也要进行线下布局;比如清华也有可能成为互联网公司,因为他有自己的教育产品,所以这个界限会越来越不清晰。重要的是,我们原来认为正确的一些商业模式,一些行为处事的规则,恐怕要被颠覆。我们需要去找寻这种规则,这是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所在。


周晓鹏:关于规则这块,传统企业之前其实并不太关心最后服务的客户是谁;但现在互联网企业,一方面由于现有的产业链缩短,另外一方要直面C端需求用户,这个阶段就会诞生新的商业模式,并且也有附加价值会显现出来。


朱岩教授:对,这就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产品面向谁,怎样被使用,这些都需要明确知晓,数据收集可以使产业发生很大变化。比如早期传统的汽车行业,客户信息沉淀只需要用CRM客户系统管理就好,但这很难扩宽自己的盈利途径。但其实不难发现,如果使用具备智能传感器的车钥匙,就可以收集很多关于用户的行为信息。每天不断更新的新鲜数据,早已改变了原有行业的盈利模式。


周晓鹏:您觉得在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进程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朱岩教授: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惯性,尤其传统企业。很多从业者都在说,没有互联网基因,没有互联网人才。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不敢去改变,因为惯性太大。这种惯性,在某个阶段说是好事,盈利模式趋向平稳;但在大转型升级的时代,这就是巨大的问题,会导致企业的转弯半径过大。柯达就是很深刻的例子,我们眼睁睁看着它撞上了冰山。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敢于抛弃一些原认为正确的东西,这个不容易,我想也会是企业走向互联网+最大的障碍。



朱岩教授(左)与新浪网副总裁周晓鹏对话

          

互联网+产业 需深化原有产品内涵


周晓鹏:早前“互联网+”概念刚兴起的时候,O2O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又迅速倒下,您觉得这种现象符合商业规律吗?还是说在服务业本身、在“互联网+”应用层面上存在问题?


朱岩教授:O2O的热潮退去是自然的事情。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在于我们还处于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服务模式的阶段。在我看来,这一波O2O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能提供的value added,也就是说附加值并不是特别大。在没有足够附加值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补贴来推动这种商业模式的发展。


显然,这不是长久的做法,可能的一条突破商业模式局限的道路就只剩规模化了,但真正能做到规模化的企业实在太少。所以这种热潮的退去,反而是让我们对未来的服务业更加警醒、更加期待。


像目前的街边店铺,其生存周期很多都不长于一年,因为被线上打压的太厉害。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它了。这其中需要管理者去发现附加值,寻找互联网+服务的突破点,其实街边店铺的发展空间还很巨大。


周晓鹏:未来,互联网在与教育深度融合后,给教育产业带来的附加值将会体现在哪些地方?


朱岩教授:表面上看是课程讲授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其实,更深层次的,是在于知识创造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即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不再是由少数精英来创造知识。原来的大学体系、科研机构体系均是由少数精英来创造知识的。而今天,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教育,这种去中心化式的做法会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教授。每一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思想,可以去挑战权威,这是互联网+的最大贡献,它诞生了去中心化、知识创造的新模式。所以未来人类的知识到底如何去集成、去创造,这些课题将是互联网+教育的新课题,也正是教育产业需要去深入思考的。


周晓鹏:最近一个自行车出行APP“摩拜”比较火,它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您觉得在解决人类出行方面,这种模式算是共享经济,还是分时租赁?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朱岩教授:街边这种公租自行车,事实上是一种分时租赁的模式。共享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人口众多,且相对集中。这种集中状态下发展共享经济,应该说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另一个原因,我们资源短缺,共享模式能够降低每一个人的能耗,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如果每个人都控制消费,那传统企业如何发展?所以共享经济需要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这将会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如果仅仅弄了一些自行车去租赁,并不会起到很大促进,还需要与此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比如文化。这一代人要接受共享经济的文化,才能够真正融入其中。


周晓鹏:从宏观经济来看,国家在强调去产能、去库存这个概念,如果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去产能,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朱岩教授:去产能和去库存主要淘汰的是落后产能和落后库存。互联网本身就是要去创造新价值,所以网络经济发展,必然要将落后的去掉。但并不意味卖掉房子就是去库存,我们还要找到新的产品内涵。


现在大量的商业地产去做创客空间,但其实一方面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创客空间,另一方面地产本身的产品和服务也并没有因此得到改进。试想,未来我们也许可以在地产产品的空间中增加大量传感器,或许如今的地产商就将会转变为数据运维商。那么,问题来了,地产商们是否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储备?所以说,如何将如今的地产商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地产商,这才是去产能和去库存的根本目的。


加速创新,建立中国特色“互联网+”商业模式


周晓鹏:在互联网跟传统行业两个分割比较清晰的这十几年,国外的一些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实际并不是很好,有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未来,这两种产业深度融合,边界逐渐消失时,国外技术或者网络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将面临更多挑战还是更多机会?


朱岩教授:机会和挑战并存。技术公司依然会有很多机会,因为我们需要数据的存储、信息的处理。伴随传统产业的发展,这个需求量将会更大。


但从商业模式上看,我不认为他们一定会有更多机会。因为国外企业并不太懂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国情和文化,也没有类似领域的行业基础,尤其是中国较大的传统企业所在领域,他们很难融入进去。所以这是一个中国企业要自强的阶段,而不再是一个抄袭阶段。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情怀、足够的信心、足够的能力,去基于本土文化,建立中国自己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周晓鹏:的确,中国前20年的互联网发展,大部分是在复制,加上中国本土特色拿到市场上。在外国公司难以融入,中国市场又足够大的情况下,我们诞生了很多的互联网巨头。但互联网核心应该是技术和创新,这一块,我们需要改变和克服的问题有哪些?


朱岩教授:要分不同的层次。从底层技术上讲,中国必须要下工夫来追赶,这是毫无疑问的,包括一些核心技术,如操作系统,芯片技术等。另外一个层面是应用层面,指的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因为中国国情的独特性、文化的独特性,完全可以造就属于自己的新的应用。我们希望将来要让大家看到的中国做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应用。当然,建立这些应用,需要坚实的技术基础。


这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政府在其中将发挥很大作用,需要有产业政策方面相应的引导。否则,循环的加快,既可以加快成长,也可以加快死亡。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