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观点 | 陈劲:系统驱动的中国式创新
作者
陈劲:清华经管学院教授
吕文晶:清华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
虽然创新的本质是共通的,但在具体的创新模式方面,中西方则大为不同。西方式创新主要采用的是熊彼特主义范式,提倡技术创新至上,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而中国式创新则不仅突破了熊彼特范式,也超越了单纯强调学习模仿的东亚创新模式,以及注重发自草根的南亚朴素式创新模式(见表1)。
中国式创新的特点
中国式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走群众路线,利用大众创新的机制,拓展创新边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改革初期并不具备西方式创新的技术基础,因此走了一条着力调动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道路,鼓励每个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新,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也正因为此,中国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一大批诸如“饿了么”、“美图秀秀”等堪称行业标杆的创新企业。
中国式创新的另一特点是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近年来,中国注重挖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源优势,利用其市场地位发挥它们在创新方面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领域的工程科技创新方面表现不俗。我国目前在航天、高铁、核电、电网、桥梁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创新成果。
因此,总体来看,中国式创新是系统驱动的集成创新,实现了熊彼特Mark I和Mark II的有机整合。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国充分发动起了富有企业家精神的每个人参与创业创新,同时鼓励各种形式、各类业态的创新,保证了广大中小企业具备充分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中国充分利用了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鼓励国有企业承担科技含量高、科研投入高、产出周期长的系统工程,从而承担起引领重大突破性创新这一使命。此外,不同于传统熊彼特范式中的技术创新,中国式创新还同时强调科学、技术和创新这三者的整合,即科技创新。中国的科技创新战略整合了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与试验开发)、工程和产业化这四个模块,是创新模式的新突破,不仅超越了传统西方熊彼特范式的创新,也超越了东亚式单纯注重模仿的创新和南亚式缺乏科技含量的朴素式创新。这一战略也将持续引领中国创新的革命性变化。
中国式创新,未来怎么走?
笔者认为,中国式创新的未来发展道路,有三个关键点,需要牢牢把握。
一是增强理论创新,提倡原创能力,提高国家的科学能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但是目前,理论创新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创新包括产生原创的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这项工作极为关键。只有达到数一数二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能力,中国的产业创新才有真正的后劲。
虽然近年来中国开始注重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经费绝对总量持续增长,2015年更是达到670亿元,但基础研究在研发总投入的比重仅占4.7%,远远低于世界领先国家(如美国的17.6%,法国的24.1%,日本的12.6%等)。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科研人才数量也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真正具备学术影响力的原创研究仍较为缺乏。此外,目前许多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经济发展之间脱节较大。2015年,中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5%,远远低于美国的88%,这也可能是许多科研机构缺乏动力投入基础研究的原因所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基础研究“三个并行”,与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相呼应。
具体来说,争取2020年实现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的总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即“总量并行”。届时,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中国的科学家争取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能与科技强国媲美的众多里程碑式的贡献,即“贡献并行”,形成若干真正引领全球科学发展的中国学派。届时,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争取能对世界科学发展做出重大原创贡献,即“源头并行”。届时,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二是强调市场创新,提高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能力。中国坐拥双峰市场,即同时具备巨大的产业生产能力和巨大的消费能力。以往对创新的理解多强调供给侧的产业创新,但在需求端的市场创新也不容忽视,要充分利用国内巨大的消费能力,从中挖掘出潜在的先行的商业需求,变单纯的消费者为能创造产品需求的用户。国外有很多成功企业,可以做到从领先用户那儿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产品创意,甚至与领先用户联合开发新产品,此举不仅保证了产品贴近市场,而且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三是高度重视战略创新,从战略高度引领创新发展。只有具有战略高度的创新才能持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驱动的并行开展,为未来的创新道路开辟了充分的空间。
举例来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特别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正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工作的重点。而在城镇化的同时坚持工业化,则能实现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从而做到“产、城融合”发展的“多规合一”导向。在城镇化的同时坚持信息化,则需要未来以智慧城市为抓手,实现宏观层面国家统筹规划新机制、中观层面地方政府促进产业发展、微观层面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跨界融合变革。而在农业领域,传统农业结合工业化、信息化,就能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总体来看,中国的“新四化”战略创新在系统思想驱动下,强调有机融合,超越了线性逻辑引领下工业化加信息化的德国工业4.0。此外,强调生态文明、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军民融合和健康中国,这也为中国的产业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
文章转载自“清华管理评论”(tbr2013)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清华管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