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对话杨斌:从“研”出发,培养勇于钻研的高层次人才 | 清华经管说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指出,要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从“研”出发,肯钻研、能钻研的研究生该如何培养?研究生教育需要在“入口”选拔、过程培养、课程设置、“出口”把控等方面做出哪些变革?《光明日报》对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清华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研”是钻研探究,也是精通突破
“研”需要精细培养,也要导学相长
杨斌:研究生作为学位教育的最高层次,既是创新人才培养,也在创新创造;既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重要贡献。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的战略资产,就要投入战略性资源,而最关键的战略资源,是高水平的教师特别是导师队伍,是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研”,需要精细培养,导学相长。与本科阶段相比,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更小,学生所享有的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更丰富更前沿,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长、投入大,与学生的互动更活跃更双向,不管是围绕学术前沿砥砺切磋,还是解决实践中带来的问题,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都是全方位全过程的。
根据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特点,每个研究生都要设计专门的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每门研究生课程都要体现前沿与创新,更新速度要更快,每个研究生课堂都需要达到师生互动的更高层次,研究生要通过担任助教助研助管或者深度参与科研与实践活动拔节成长。“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研究生层次具有更确实的含义。
研究生阶段的立德树人工作,特别地体现在对专业能力和品格品性双重熔炼的导学互动中,导师通过共研共创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深刻地引导和影响研究生的学风作风、学术规范、视野境界、职业和人生发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协力是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共性,而导学思政则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特性,需要得到更大的关注和更有力的推动。
让“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在“入口”上,应如何突显对“研”的考察?在“出口”上,如何加强对“研”的把关?
突出“研”,紧抓课程科研改革
把好“入口”“出口”关
学位(分)委员会应当设立专门的课程工作组,针对性地研究与改革研究生课程。听课、评课、并课、改课,研究生教改要从项目深入到课程层面,并抓住不放,直到让研究生课程整体质量出现大的改观,涌现出一大批富有研究生阶段教学特色的精品课来,这是“研”的基础。学科评议组和教指委也需要在这方面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学位授权、评估审核也要真去看课程教学实情而不只是看课程清单和教师名录。
突出“研”,就要在人才选拔的入口更有效地选材。根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不同特点,赋予导师和专家组以更大的选材主导权,强化申请与复试中对于学生的兴趣、潜质的考察考核,更注重发掘富有创见和钻研精神的苗子,力求在入口关破五唯;这就需要导师和专家组下更大的功夫来选对人,也需要院校设计更为立体更为丰富的考核方式,不只是出个卷子评分或者面试半小时走一套标准化的程序。
这也需要招生政策进一步改革,真正能招到可“研”之才。学术型要考核学术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挑战既有权威观点的自信,攻克学术难题的热望,耐得住冷板凳考验的坚韧等。专业型要真正了解考生的学习与工作表现,所体现出的专业素质与品格,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本领,等等。选对可“研”之才,是“研”的前提,入口关既要“严”,也要深和活。
突出“研”,要改革出口的评价方式,包括完善分流淘汰机制,加强对“研”的质量的把关。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评定标准要破五唯,很重要的是导师和答辩委员会要围绕学生的创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以此作为“研”的保障;而不能把关注点转移到“学术期刊发表数量”上,这会对导师和研究生的选题导向,研究生是否肯下笨功夫走更远的路都产生不利影响。要认识到分流包括淘汰对师生而言是包含坏消息的好事,能够激活教育资源,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有效地发展自己,而不是蹉跎耽搁在不适合的角色中。
在“研”的践行中,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有没有不同的培养路径?
突出“研”,构建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
杨斌
相关阅读
点击阅读“清华经管研究生教育”专题
编辑:韩旭
审核:郑黎光
责编: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