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贵生:植根本土,开拓深耕

编者按

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青丝染雪终不悔。


即日起,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


从1979年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的首届硕士研究生,吴贵生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人生的45个春秋。40多年来,他始终怀抱不忘初心的热忱,秉持科学严谨的为人治学态度,在清华经管这片园地上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开展科研……他放眼国际学术前沿,而又坚定地聚焦中国经济和企业管理实际,朝着建设本专业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


吴贵生接受采访


1965年,18岁的热血青年吴贵生收到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的录取通知书。他肩挑行李,第一次离开家乡安徽贵池,踏上北去的列车。从此,与清华园结下一辈子的缘分。1979年,吴贵生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工程系首届硕士研究生,师从技术经济学科创始人傅家骥教授。在此后漫长的40多年岁月中,他一直在经管学院工作,直至退休。


“现在的经管学院当时叫经济管理工程系。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就是‘借地办公’。”吴贵生老师给我们回忆起从前的事情。“当时系里先是借了主楼的一个套间,而后借了精仪系9003大楼的几间办公室,后来,学院才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楼——文南楼,再到后来我们所知道的伟伦楼、舜德楼,再到如今的建华楼、李华楼。办公地点的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院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1987年,吴贵生担任当时技术经济教研组主任,后来教研组转系后一直担任系主任。谈起当年的办学情形,他仍然记忆犹新:“1950年代国家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认为发展科学技术应当考虑经济因素,提出了技术经济概念。改革开放后,开始强调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中国特有的技术经济学科便应运而生。”在傅家骥教授带领下,技术经济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体系,建成了全国第一批博士点,朱镕基老院长和傅家骥教授成为全国技术经济专业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而后成为全国技术经济唯一的重点学科点;后来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科领域不断拓展,从技术经济评价到技术创新管理,又到创业管理,每十年跨越一大步


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吴贵生手里拿着当时的教材,向我们介绍每一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与推广使用情况。当时傅家骥教授带领的师资团队出版了多部精品教材,如《工业技术经济学》成为全国广泛使用的教材,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还有他主编的《技术创新管理》,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学院组建系列教材编写计划,提高了教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技术创新管理》就是列入系列的教材。”


在教学上,除了花大量心血编写教材、上好每一堂课,还需要对学生精心指导,和研究生一起确定选题、研究思路和方法,一起经历教学相长的过程,直到一些细节。


“体制改革可以部分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这句话,是吴贵生在学生论文中发现有语病句子的一例。“包括在博士论文中,也都能发现不少语病。他们的论文到了我的手里,经常被修改得一片红。”吴贵生说,“学生们将来可能也要当老师,要成为公务员,或者企业的管理人员,希望他们未来工作能够一丝不苟。”


吴贵生给学生做讲座


他是这样严格地要求学生,更是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


吴贵生老师介绍,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近7万字,那时的论文全部要手写。隽美的字体、工整的笔迹、严谨的图表……在当下这个时代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当时都没有见过硕士论文。写的时候,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吴贵生老师坦言。


1980年,在导师傅家骥的指导下,吴贵生前往上海等地调研企业的工业设备更新情况,一共走访了38家企业和10个部委。从蒸汽轮机的大型装备到火柴制造设备,到钢笔笔尖的焊接与手工磨制的工艺,再到自行车链条的生产,吴贵生在企业生产的一线掌握了真实的设备运行情况与难点,并向《解放日报》反映情况,提交了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上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当时的清华经管系也引发了较大反响。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研究模式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重视来自一线的调查研究,成为吴贵生一直以来秉持的为学之风。


搞科研也需要学院搭建的平台。吴贵生老师回忆起当年自己曾经完成的一个国家级课题。“当时国家科技部有一个区域科技项目委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就引荐我来参与。”他和团队深入中国各区域,调研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进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在全国的科技工作大会上介绍了研究成果,并得到应用。


1998年,云南省和清华大学签署省校合作协议,推动学校科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云南省提出需要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学院再一次找到了吴贵生。他带领团队驻扎昆明4个多月,深入调研一批产业和40多个企业及研究机构的情况,召开30多场座谈会,访谈、座谈人员达200多人,向29名著名专家(其中院士8名)进行了专门咨询,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饭都来不及吃。当地主管部门和专家目睹吴贵生团队的工作状况感慨道:“你们对问题的了解程度,比我们还要深入透彻。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软科学研究如此拼命。”最终形成的规划以省政府文件下达执行。


新征程,新发展,新气象。站在学院即将庆祝40岁生日的路口,吴贵生语气坚定,“大家对清华,对经管,寄予厚望。我觉得,清华经管学院有责任、有气魄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被国际认可的、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的管理学中国学派。” 



“无体育,不清华。”吴贵生寄语经管师生,让我们永远以体育竞赛0比0的姿态、心态,怀着再出发的勇气,不负国家重托,不负大众期望,不负清华使命,去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袁雨晴

编辑:任仲希、符怡

统筹:张晓雪

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