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盛产骗子?为什么地图炮、地域黑经久不衰?然而更可怕的是……

2016-08-29 加我》》》 人民网福建频道

徐玉玉案,6名嫌疑人,5人来自福建,将福建继魏则西事件后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而微博蓝V@新华财经,一次“大胆”的地图炮行为,把粉丝仅14万的自己,推到了这口刀浪上。

(原博已删除)

@新华财经 公然宣称,福建盛产“骗子、游医、造假者、黑社会。”此言一出,引得福建网友口诛笔伐,纷纷在微信、微博上要求博主道歉。在博主所发的微博中,不少评论也被愤慨的网友占据。

福建人也不乏诈骗的受害者,一部分人的罪恶更不能让整个区域其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起承担。一言蔽之,这个锅,福建人不背!

福建人同所有理性的人一样,厌恶骗子、厌恶非法游医,但更厌恶地图炮、地域黑。

事实上,地图炮、地域黑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第一个“黑”福建人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什么是地图炮?

地图炮这个词,顾名思义:无差别大范围攻击。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元宵节了,大家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汤圆的话吃甜的还是咸的?是不是觉得只有自己家乡的才是最好的,其他地区的都不是元宵节的真正传统?

同样,其他地区的小伙伴可能也有如此想法,都觉得自己家乡的才是正宗的,甚至互相语言攻击,一定要争出个你死我活!这就是地图炮!

简单来说就是,本来是个个别问题,结果被上升为群体、地域等代表性问题。

虽然这个词还没有很普及,但是地图炮这个事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诸如粽子咸甜之争、月饼咸甜之争……认为自己家乡最好没问题,但是非得说和自己家乡风俗不同的就是错误,就是地域歧视问题了。


他们为什么开地图炮

我们每一个人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通过标签来认识另一个人的。地域标签就是其中之一。

地图炮,离不开“嫌贫爱富”的习惯。地图炮总是伴随着经济,一层一层往下打。

河南人被地图炮的范围最广,其次是东北人。

这很好理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所有美好的记忆都相关。但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曾分析过,财富会改变人们的记忆。人们常常尊重富人胜过穷人,倒不是一切向钱看,而是尊重创造财富的人可能具备的品质。

财富的多寡和品性无关,但经济落后总容易成为大众心中不道德的代名词。外人总会给别人的贫穷找到很多道德上的原因。他们能想得到的一切,都可以无差别加在一个地域上,继而开炮。

不幸的是,今年先是魏则西事件又是徐玉玉案,福建人两次遭受地图炮的打击。

地图炮总有无数理由可以开展,即便均贫富了,也不影响我们给家乡之外的地方挑毛病。就算不恶意吐槽河南人、东北人、福建人,我们还可以把战场拉大,直接就豆腐脑和粽子的咸甜问题炮轰一番。

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和自己感同身受。

心理学中有“虚假同感偏差”的作用机制,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喜好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当你的喜好对你非常重要时,这种错觉就会尤为强烈。

个体往往爱强调和夸大自己群体与他人的差异,你强烈觉得所有人都该吃咸粽子,所有人都该能流畅地说着一口普通话时,那些吃甜粽子、福胡不分的人在你看来简直就是“异端”。

就像冯梦龙《古今谭概》中“罚人食肉”的故事:皇族后裔李载仁,讨厌猪肉。惩罚下属的方式就是逼他吃肉夹馍,高级一点的惩罚就是往猪肉里面加酥油,目的是把人恶心死。

而地图炮最大的爽意,就是让人感觉和所有的兄弟伙伴站在一起,虚假同感偏差让这些意见一致的人紧紧抱团,同仇敌忾。自我评价和自尊升高,并将其化为敌意投掷向另一边的人。

这时候理性不重要。


地图炮并不是当代首创

说起来,地图炮是有传统的,不是当代首创,更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美国人是这样开地图炮的,在美国,各州都有被其他州讽刺的称号,如牛仔、乡巴佬。德州人民则嫌弃其他所有州,英国脱欧成功后,德州民族主义运动主席当即就宣布“脱美”计划。《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嫌弃佩尼时,专门提到她来自的那个“土”州——内布拉斯加州,也是常遭人嘲笑的美国中西部州。

美式地图炮

美国的新泽西人,也遭遇了中国的河南人一样的待遇。《南方公园》甚至专门做了一集来吐槽新泽西人。

因为据说新泽西的主妇和你一起吃饭时,吃着吃着就会变得很愤怒,开始骂你,词汇使用是这样的:

美国人尤其是纽约人,对新泽西人尤其有意见,究其原因可能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比较非主流。

当一群新泽西人闯入南方公园,这里的居民甚至要请基地组织的人处理他们。

英国人则不屑于跟其他欧洲国家扯上关系,不想被称作欧洲人。英国脱欧公投之后的伦敦波兰文化中心甚至还收到了“波兰害虫滚蛋!”的卡片。而在英国内部,苏格兰人就和威尔士人合不来,并都觉得爱尔兰是吝啬鬼。

北欧人和德国人都觉得南方的意大利人很懒惰且不思进取,除了艺术和足球外一无是处。德国人被欧洲其他国家人看作严重缺乏幽默感,比利时人、荷兰人、法国人之间则互相嫌弃。

而在国家内部也有南北之争。意大利北方人自视清高,一定要和经济水平较低的南方人划清界限。而南方人也看不惯北方人,嫌弃他们古板、麻木、不懂得享受生活。

反观中国,最早对福建人开炮的或许是司马光。司马光和王安石吵架时,非把福建人拉进来不可。然而他并不对王安石进行直接的攻击,而是评价对方“心术似福州”。不动声色的一句话,叫无数福建人膝盖隐隐作痛。

司马光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和上海文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对骂,称之为“京派”与“海派”之争,这段公案最初仅限于讨论作家的写作风格,后来延伸到对京沪两地文人行为和气质的评价。这是近代历史上的地图炮。

柳宗元

古代地图炮并不亚于现代人。尤其是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堪称当之无愧的“地图炮鼻祖”。

广东地区下雪毕竟还是难得一见的,大惊小怪一下更加能烘托出广东当地雪景的难得和稀罕了!

四川的狗狗比广东的狗狗还要惨,连太阳都难得一见了。

事实上,黔驴技是柳宗元三炮中最流行的一个。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实也都是地图炮。

说来也是因为这个故事,我们才知道原来地处云贵高原的地方还有个夜郎国。不过这个故事是一个误会啦,夜郎国君其实只是问汉使,大汉与夜郎国哪个比较大而。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说来其实那位杞人应该是得了被害妄想症吧,白白害了杞国众人一起被说老是那么忧虑。

高阳酒徒这个地图炮还是本地人郦食其自己放的,古人崇尚自谦,用的也是谦虚的说法,这也是一大优点。

这个成语跟蜀犬吠日、粤犬吠雪倒是异曲同工了。

郑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在今陕西地区。这个成语从字面上来看还挺正常的,讲的就是一个买鞋子买不到的故事,但因为一个人黑了整个国家的人,这样真的好吗?

除了成语典故,古代戏曲里也有地图炮,戏剧名段《苏三起解》中蒙冤的苏三发出千古一叹:“九也恨来十也恨,洪洞县内是无好人。”

雍正

清代雍正皇帝对地图炮不以为然,当时南方北方彼此轻视。雍正说江浙人认为山陕人愚蠢粗野,山陕人又嘲弄江浙人柔靡娇媚像妇人女子,这样无休无止地相互讥刺报复,对双方都没什么好处。雍正主张“山陕之人当佩服江浙之文,江浙之人当推重山陕之武”,才能文武并济,各效所长。数百年前的封建帝王,尚有这种“智者尽其谋,尊者竭其力,普天率土,一团和气”的气度,不知当今的地图炮炮手们,作何感想。


污名化狂欢要不得

今年5月,魏则西事件的舆论漩涡将矛头指向莆田人、福建人、乃至整个民营经济时,包括本网在内的福建主流媒体上发表了一篇署名张杰的评论《魏则西事件下的污名化狂欢要不得》。

文中说,“即使是由一个年轻生命的伤逝所引出的悲情话题,这种逮谁骂谁过度情绪化的舆论宣泄,缺乏必要的理性和冷静,于事无补。……污名化狂欢要不得。”

时隔3月,同样是一条年轻的生命,同样是福建牵扯其中,这番论断仍然适用。

人人平等本应是现代社会的常识,但是,因地域差异造成的经济不平等、利益分配不均和生活质量不同,很容易让一部分人产生强烈优越感,而另一部分人则容易深陷“被偏见”之中,他们是最敏感的一类人,也是最容易受伤的群体。

事实上,来自不同地域,本地抑或外地,只是我们的身份标签之一,用调侃的话来说,这是“投胎”问题。对地域、出身的偏见是野蛮的观念,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文明特征。

农耕时代,风调雨顺的地区比灾难频仍的地区更利于人生活,地域之间的确有天壤之别,形成“中原/蛮夷”的落后观念在所难免。但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地域对人类的束缚已经减弱许多。

因此,于情于理,地图炮都是现代社会不该出现的。

并且,比“地图炮”更可怕的是舆论暴力。与其在网上发泄自己的偏见与怨气,不如冷静反思自己思维、言论是否合理。与其跟风、盲从那些充满戾气的网络言论,不如反击舆论暴力、追问事实真相。如此,社会才能更加包容、和谐、进步。

正如前述文章中所说,“逝者已去,生活还将继续。不让悲剧重演,同胞间多些理解、多些关爱,将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我们这个社会,经不起撕裂,经不起折腾,污名下的狂欢和舆论暴力,摧毁的正是你我不可忽缺的爱的阳光与空气,是和谐与梦想。”


领导说了!

1次或点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1毛!


综合:人民网福建频道


这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

出什么事?福建这个地方,从书记到镇长,这么多干部和单位都被问责!

郎平和陈忠和的签名排球,点燃了福州这些来喝茶听故事的网友

女孩被骗离世,6名疑犯5人来自福建,但该负责的不仅是诈骗犯

福建九旬老人普法30载,省领导盛赞:他把法治信仰根植灵魂深处

福建两地任命一批干部,季翔峰任泉州副市长,邵东珂任宁化副县长

曹德旺:房地产是皇帝的新衣,崩盘是迟早的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