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神了!福建古石桥竟用它来固基

观八闽 2023-09-23


你上一次吃牡蛎是啥时候?


图源:东南卫视


牡蛎除了好吃,还能干点啥?

福建人会告诉你,还可以修桥、建房子


福建江河众多

要想交通便利

遇水搭桥再寻常不过


造桥需要材料

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古代

石头是常见的选项

而切割石头是个大工程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

要把造桥的每一块石头切割得严丝合缝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潮起潮落来回拉扯满是缝隙的石桥

让人无法不担忧


所幸

福建人有办法

石块有缝,牡蛎来凑!


《海错图》所绘牡蛎。图源:《海错图》


牡蛎一般生活在

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

不超过10米的范围内

发育成熟的牡蛎会将

雌雄配子排放至水中

配子在水中受精后发育成

浮游的幼虫

寻找时机固著在基质上

发育成带壳的小牡蛎

成长中的小牡蛎

会不断分泌黏性物质

将包裹身躯的外壳

牢牢固定在附着物上

采过牡蛎的人都会

惊讶于牡蛎强大的粘合力

要想把牡蛎从附着的石块上撬下

除需用尖锐工具

否则着实得费一番力气

 

对于牡蛎的以上特性

清聂璜在所著的《海错图》中

有着这样的概括:

“水沫凝石,无中生有。

惟蛎最多,坚而且久。”

 

一旦人为地将蛎房

移植到需要加固的桥基上

牡蛎凭借其强大的附着力

和旺盛的繁殖力

如混凝土般填充石块间的缝隙

将形状不规则的石块“胶”得紧紧的

甚至还能覆盖石材表面

为桥基敷上一层会

“自动更新”的保护层

既能减弱水流冲击带来的损耗

又能降低水污染对石材的腐蚀


牡蛎繁殖填满石材缝隙。图源:人民视频

 

下面三座福建古桥

不约而同地聘请了

牡蛎充当“护桥使者”

真是太“蛎”害了!


“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的洛阳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距今有960多年历史,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


洛阳桥。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洛阳桥建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3—1059年),由北宋名臣蔡襄主持修建,创下中国古桥多个第一的纪录。


洛阳桥的桥墩以长条石纵横相间砌筑于松散的抛石基础上,在江流潮汐夜以继日冲击下难以维系。善于观察的蔡襄利用当地牡蛎的生长特性,繁殖牡蛎于桥墩上,使石块胶结固基,且历代均严令禁取桥墩蛎房。把生物学运用到桥梁建筑上,是一项杰出的自然科学史创新。


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延续着古老的方法,在桥下养殖牡蛎以保护洛阳古桥。


洛阳桥下养殖牡蛎。来源:CCTV


洛阳桥的成功,意义与影响十分巨大和长远。自此掀起两宋泉州地区长达150年的“造桥热”。《泉州府志》记载,在宋代修建的桥梁有110座之多。1131年至1162年的30年间更是“造桥热”的高峰时期。


“天下无桥长此桥”——古代“基建狂魔”的炫技之作



你知道吗?在古代福建有这样一条桥,它堪称是古代“基建狂魔”的炫技之作:明明是一座桥,却采用三种桥墩式样;在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的当时当地,用了足足45000立方米的石材打造。


这就是位于晋江市安海镇西畔的安平桥,是横跨安海港通往南安水头镇的一座梁式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石桥,也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桥,坐拥“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荣誉。


图源:航拍中国


据介绍世界名桥的相关资料显示,安平桥有三个世界第一:

  •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

  • 世界上石料用量最大的石桥

  • 世界上唯一在一条长桥上因水势不同而采用三种不同桥墩的古桥


安平桥的桥体横跨东西走向,是花岗岩石料构筑的梁式石桥,全长2255米,约5华里,因此俗称五里桥。


安平桥有疏水道362孔、桥墩361座、桥板2308条,整个工程包括桥栏、桥台及附属建筑等,需石材45000立方米。


桥造完工后,利用桥墩养殖牡蛎,牡蛎长成后其外壳嵌入桥墩,这样就可抵抗海浪冲刷和外表风化。


安平桥。郑文桂摄


“会隐身的桥”



在福建,有一座“怪桥”,渡桥得靠“时机”。


这座桥边立有一块标识牌,上面用农历日期标注了海水退潮和可以通行的时间段。只有在准确的时机,桥才会从水里浮出,这是当地人独特的“等桥来”生活。


过桥时间表。图源:CCTV截图


这就是位于宁德市霞浦县沙江镇联结竹江村与小马村的汐路桥,全长3651米,只在涨潮时显露,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泥泞的滩涂之上,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


汐路桥。图源:文旅霞浦


汐路桥的与众不同还得从竹江岛说起。竹江岛地处霞浦县东吾洋西北部,四面环海,潮涨时四面环海,潮退时泥滩环抱。


岛上居民上岸,一直以来均乘舟而渡,但潮汐涨落,退潮后的广袤滩涂隔绝了岛与陆地,出行就成了问题。


于是,竹江人选择了在滩涂上修桥。清嘉庆十六年(1811),经过当地乡绅郑秀轩,其子郑启昂及其孙郑琼森三代人的努力,终于修起这座涨潮没于海水、退潮显现的汐路桥。


汐路桥。图源:文旅霞浦


汐路桥修建在又软又湿的滩涂上,“牡蛎固基法”自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牡蛎繁殖迅速、附着力强的特性,把桥基和桥身胶合凝固,融合了生物建筑学与桥梁工程学。


汐路桥。图源:文旅霞浦


数百年来,汐路桥成为竹江人退潮时唯一的出路,等桥来也成为当代人独有的生活方式。


遇水搭桥,种蛎固基

古时福建人“雇佣”牡蛎

当护桥使者的智慧

到今天依旧值得赞叹



推荐阅读

800多年前,辛弃疾曾任福州市市长…

厉害了!福建这个地方的状元

太牛了!“中国版达·芬奇”竟是福建人





来源|观八闽 策划/陈欢欢(黄东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素材/“闽人智慧”

编辑|林诚烨 

审核|陈欢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