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 中国土司遗产世界申遗成功

2015-07-04 中经文化产业




小文说

  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德国波恩进行,在本次申报项目中,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文第一时间告诉给大家。

  本文为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5年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申报成功,表明“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国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权威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古代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相对集中于湘鄂黔交界山区的代表性土司遗址,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申报遗产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ii)和(iii)。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代表中国政府的发言中表示,“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更广大区域和更多民族间得到传播,中国政府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 他指出,“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以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规定,积极落实大会决议的有关要求,继续加强遗址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并将致力于改善遗产地民众的生活,让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童明康在发言中还对国际组织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达了感谢。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的最高职级机构——宣慰司的治所遗址,永顺宣慰司土司为彭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较低的职级机构——长官司的治所遗址,唐崖长官司土司为覃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是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的遗址,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其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湖南、贵州两省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据小文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2015年6月28日至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共有来自133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约2000名代表出席会议。德国外交部国务部长、德国联邦议院议员玛利亚·波姆(Maria Böhmer)担任会议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Irina Bokova)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为遗产联合起来”的全球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活动并致辞。本次会议通过了《世界遗产波恩宣言》,共审议世界遗产申报项目34项,其中文化遗产28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项。会议还审议了94项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和48项已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的保护状况。

 


  

  小文了解到,其实在2014年3月,湖南、湖北和贵州境内的三处土司遗址就已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申请。小文仔细查看了一些地图,发现这三处遗址正好分布于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区,而且也是现存具有大型规模、完整格局、丰富遗存的土司城遗址。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曾这样分析,这三处土司遗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而且多位于土司地区与中央政权主体地区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汇地带,属典型的多族群文化复合区域;选址于依山傍水的特殊地形或交通要冲、经济或文化分中心,并建有明显军事特征的防御体系和格局严整的衙署建筑群,是中国土司遗产中的代表。小文随即找了几张图,大家感受下!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


  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东19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自2010年9月老司城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以来,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等先后深入老司城考察。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曾提出,老司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工作目标是力争2015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尖山乡东3公里处,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拥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存钱库、牢房、书院、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等设施。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兵燹,又遭"文革"浩劫,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



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


  小文查到,海龙囤遗址是贵州境内目前仅见的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遗址,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 海龙囤居群山之巅,山顶上建阁楼、兵营、仓库、水牢、绣花楼;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凭险设关,关关相联,以石块垒砌的高大城墙关隘,形成三层防御体系,令整个城堡十分坚固。


  海龙囤始建于1257年,由南宋朝廷与播州的土司杨氏共同营建,后来毁于1600年对抗明朝廷的战争。如今周长约6公里的环囤城墙尚存,囤内面积达1.59平方公里,“老王宫”和“新王宫”是囤内两组最大的建筑群,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左右,大体为“横三纵三”的布局,是集军事屯堡、衙署与“行宫”为一体的“土司”遗存。可以说,海龙囤遗址对于研究中世纪的军事、政治、技术、工艺等,颇具价值。四百年来,文人学士、官绅百姓游览凭吊者,络绎不绝。特别是“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简直就是一部反映当时军事要塞管理制度的稀有档案。


  另外,小文还了解到,现在全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101处土司相关遗存,主要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在早些时候就曾对中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过实地考察,建议将中国土司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么,中国土司遗产为什么能在此次申遗过程中成功突围?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定,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标准有10条,提名项目至少也要符合10条标准中的一条。而这次申遗过程中,中国土司建筑群因符合列入标准第3、4条,即“能为现存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而成功入选。




打造权威平台
提供政策解读
传递产业资讯
原创
中经文化产业
微信号:CEwenhua
网址:www.ce.cn/culture/
投稿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wenhua@ce.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