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经文化产业: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将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据中经小文了解,新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大幅度增加。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编审翟博表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既功在当代,也会泽及后世子孙、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
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中华民族精神“根”与“魂”、最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命脉的高度,定位优秀传统文化;
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最深厚的软实力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的高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长远战略高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引。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既功在当代,也会泽及后世子孙、增进人类福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阐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永续繁衍的血脉,绵延不绝的“根”与“魂”。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系中华民族的“根”之所系与“魂”之所牵。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记录、民族精神的追求和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系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既昭示了文化自信具有的更加突出位置,也指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作为指导的。现代化包括物质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生活关系的现代化,而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我们高兴地看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今秋开学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可以预期,在广大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当前和未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将产生明显而深远的影响。
第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质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与“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政治愿景,都与通过发展合作、实现共赢共享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更好地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友好、发展,减少和化解生态危机、不同文明之间和国与国之间等的矛盾冲突,也都有越来越大的隐性和显性的国际意义。
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道德、政治理念、价值追求、人格修养、独特品质、社会理想的精华,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根本精神和核心思想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一核心思想理念,逐步展开,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仁爱: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民本: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的仁爱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深厚绵长的家国情怀等,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价值追求。
诚信:中华文化的做人准则。诚信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言必信,行必果”是历来中国人待人处事的人生哲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开展以诚实守信、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正义:中华文化的伦理原则。正义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体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个人的人格尊严。公平正义历来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是崇尚公平与道义的民族。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抒发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壮烈感慨和精神追求。
和合:中华文化的独特品质。爱国主义的民族深情、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贵和尚中的思维模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
大同:中华文化的社会理想。“大同”是古人最高的社会政治理想,激励了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其矢志不渝,奋斗不息,“大同”理想是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因此,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把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独特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重大任务,也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基本功能、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种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功能、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
第一,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化解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及人生面临的困难、困惑,能够提供强大而有益的精神滋养和价值影响。在现代社会,人类主要面临着五大冲突,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五大冲突也造成了人类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的五大危机。解决这些冲突、危机与人生面临的困难、困惑,很难从西方文化中找到答案。因为西方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世界的和谐关系,和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准则。中华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行之学、是理想人格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是人生智慧之学。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基本功能,也是中华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的根本之所在。
第二,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凝聚力、独特的延续力、独特的传承体系、独特的文化精神、独特的时代价值。从哲学层面上观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思想精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人的文化行为上,就是天人合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生生之德的一致。
二是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不败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倡导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既包含积极入世、主动进取的执着追求和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也包含正直独立人格和主动创造精神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饱经沧桑而自强不息,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是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追求上,主张“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价值取向和智慧。在政治观上,追求民族统一的“大一统”观念,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注重各民族的团结统一。
四是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提出“敬德保民”“重民轻神”“恤民为德”“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是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理想追求上,主张“修齐治平”。《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追求,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修身养性,奋斗不止;追求大同理想,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第三,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体框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理想信念,熔铸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引领、融通、聚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引导力和精神原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之源。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深刻地指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需要文化旗帜引领,需要文化精神激励,需要文化软实力支撑,更需要文化的认同和凝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表达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党中央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空交汇点上高瞻远瞩,对核心价值观教育作出的战略设计、历史定位和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性指引,是当前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出发点和落脚点。
04
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重大时代要求,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相统一。
第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认真学习领悟、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第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以事启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引人,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和朝气。
第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自己,让扎根中国大地、具有时代精气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实现复兴、走向世界的坚实根基。
第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将其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要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第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讲活中国故事。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学的新局面。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驱动力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外驱动力的力量之源。我们坚信,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中华儿女一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求真务实,攻坚克难,为更好地共圆中国梦、造福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业绩和奉献。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编审翟博
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