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邵希炜 刘园香 2018-05-31

中经文化产业:2016年国务院决定,自2017年起,每年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也是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今天,中经文化产业(ID:cewenhua)推出《文化科技工作者“十三五”时期工作手册》,内容包括我国在文化科技方面的顶层设计、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趋势等方面,希望对我国文化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1

顶层设计促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


到2020年,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手段和形式实现突破。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


——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戳此查看全文


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我国重点产业的创新设计能力。鼓励人人创新。推动创客文化进学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品牌性创客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创业。支持企业员工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戳此查看全文


相关阅读:

这些文化行业或将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重磅丨数字创意产业缘何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部召开数字创意产业座谈会 大咖们说了啥?


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


——2016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编制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戳此查看全文


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文化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向纵深发展。


——2017年2月,《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戳此查看全文


▲截图来自《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


强化文化科技支撑。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通过优化整合后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科技项目。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推动“三网融合”。制定文化产业领域技术标准,深入推进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依托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强文化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文化核心技术装备制造水平。加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应用。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到2020年,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文化科技支撑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文化行业标准体系相对完备,文化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有效服务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为驱动,以文化科技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协同创新、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区域统筹、人才培养等为主要构成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2017年,文化部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戳此查看全文


本次申报基地分为两类:一类是集聚类基地,一类是单体类基地


申报重点领域: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文化遗产。聚焦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艺术展演、专业内容知识服务、数字出版、影视媒体融合、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等方向。


——2018年5月,科技部办公厅、中宣部文改办发布的《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戳此查看全文


2

重点实验室加深文化科技融合


此外,为凝聚和培养优秀文化科技人才,组织文化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在2014年认定首批6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2017年文化部又评审认定了12个重点实验室。两批18个重点实验室涵盖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艺术生产和创作、文化装备设计与研发、文化科技基础性工作、传统工艺研究与利用、文化传播与服务等文化科技各个领域。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刘园香制图

3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几大趋势


综上,国家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的顶层设计,这也体现出国家对于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重视。


而作为一名文化科技工作者,分析和了解文化科技融合的趋势又是重要工作之一。中经文化产业结合现有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情况,分析其中呈现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后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将呈现以下四大趋势:


趋势一 文博+科技:让文物活起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七家一级博物馆共同参与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H5火爆社交平台。视频中,各色文物大秀“演技”,他们的很多台词也因为幽默感十足,博得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 “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视频截图


这只是近年来我国文博与科技融合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6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就推出了多个APP,让《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美女走出了屏幕,让久居深宫的嫔妃戴上了VR眼镜,让小朋友们可以体验“皇上的一天”。在取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走上了与科技结合的道路:在官网上开放展品的3D展示图片;通过微信推送新展览、文创产品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制作博物馆导览图、制作小游戏寓教于乐等等。


▲ 故宫微信小程序“端门数字馆”和“见大臣” 邵希炜/截图


文博与科技的结合,不仅让普通民众更好了解文物知识,也为博物馆做好数字服务,提高教育功能做出贡献。


相关阅读:

博物馆免费开放十年:“好进”更要“好看”

除了小程序 博物馆新媒体工作的核心和三个趋势还有什么?


趋势2 音乐+科技:引领行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也是人民大众最普遍的文化娱乐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产业也迎来了很多新模式:


▲ 虚拟歌手洛天依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 视频截图


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的应用,使得会员专享曲库、高品质下载、音乐云盘等特权的有偿服务逐渐被市场接受,数字音乐平台推出的音乐流量包服务成为音乐消费的主导形式之一;AR/VR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音乐体验,也正在影响人们观赏音乐会的方式;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音乐作曲以及智能音箱、智能乐器等传统制造业的行业变革。科技创新渗透到音乐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引领行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音乐产业融合业态的纵深发展。


趋势3 出版+科技 知识付费进入深水区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阅读模式已经成为新闻出版行业的大趋势:一方面影响了受众对于内容的接收渠道,另一方又通过读者的反馈,影响到新闻出版内容的策划、编辑和出版。


此外,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实体书店。不少实体书店为了生存,创新性的推出了书店+文创、书店+咖啡、24小时书店等运营模式,通过改造成“文化综合体”,以实现行业的发展。


相关阅读:

三问"共享书店"运营模式

文创业态开进购物中心 是门好生意吗?


另外,数字阅读模式的发展也带动了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以问答社区知乎为例,一方面上线电子书店,实现社区内容的知识变现;一方面推出网课、live等付费内容,吸引受众买单。由于通过知识付费购买的课程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所以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深水区。


▲ 知乎市场 


趋势4 文化+区块链:保护内容产业版权


“区块链”被称为将颠覆互联网的新兴技术,也是近年来互联网领域最炙热的话题之一。区块链技术最早在数字货币领域广泛应用,如今已延伸到各个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不例外。而区块链技术与文娱行业相结合,首个切入点就是内容版权的认证,也是目前文娱产业和区块链技术最为可行的结合点。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 | 区块链延伸到版权保护与交易 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现有机制下的专利申请流程耗时长、效率低下。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时间戳技术使全网对知识产权所属权迅速达成共识成为可能,理论上可实现及时确权。


而在版权交易环节,通过提供区块链公共平台来存储交易记录,版权方能够对版权内容进行加密,通过智能合约执行版权的交易流程,这个过程在条件触发时自动完成,无需中间商的介入,可以解决版权内容访问、分发和获利环节的问题,将版权交易环节透明化的同时也能帮助创造者获取最大收入。


现在,版权维权面临着维权成本高、侵权者难以追溯等问题。借助区块链的不对称加密和时间戳技术,版权归属和交易环节清晰可追溯,版权方能够第一时间确权或找到侵权主体,为维权阶段举证。未来,如果数字产品都能够被记录上链,建立完整数字版权产品库,将能降低维权和清除盗版产品的成本。


《2018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指出,未来的泛娱乐产业将有望基于区块链应用技术打造全新产业生态圈,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交易机制,大幅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显著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更有力地保护各方参与者的利益,形成更加诚信的产业生态,打造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泛娱乐产业基础设施,甚至彻底改变泛娱乐产业的面貌。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文化类国企工资制度将改革 你的工资会上涨还是下降?

● 权威发布 | 国家发改委:2017年电影消费市场消费发展情况

● 再有人质疑中华上下5000年 就把这条微信甩给他!

● 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投什么、投多少?看看这份官方指引



主编:成琪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原创,转载可联系“cexiaohua”获得授权

编辑:邵希炜

投稿或合作邮箱:wenhua@ce.cn


微信公众号ID :cewenhu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