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变革6:民国掀起实业救国的清流

2017-03-06 qijunjie1224 齐俊杰的财经读书圈


大家好,欢迎继续在齐俊杰的财经读书圈,收听我们这本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我们讲到了中日甲午战争后,带给了全体国民的一种挫败感,大家指望着洋务运动振兴中国的梦,一下醒了。维新运动在民间率先崛起,爱国企业家纷纷出现,大家都知道的状元张謇创办了纱厂,几年间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成为了最大的民资集团。这些人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另外庚子国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李鸿章倡导东南互保,不卷入战争,这其中张謇,盛宣怀等企业家在其中斡旋不少,保住了大清的半壁江上完整。再然后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本息合计9.8亿两,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8800万两,相当于11年不吃不喝才能还上债,跟今天买房差不多了。所以清政府基本上已经破产了。慈禧没办法只能推进经济开放,想尽一切办法捞钱。建立了一整套商法体系,特许经营这套被现代化商业取代。此后民间投资越来越多,1905年开始,中国由国家兴业,进入了国人兴业时代。


之后,大家都知道,1905年还发生了一个大事,就是废科举,这意味着思想得到解放,但也意味着精英阶层再无上升途径,全都占到了清政府的对立面上。大清同时效法日本准备立宪,但慈禧显然有私心,还有捧臭脚的给弄了一个预备立宪,预备期一缩再缩,最后还是定了个9年,可见当时仍然是个缓兵之计。而正是这种被调动起来的情绪,对于清政府越来越不满,都说不作就不会死,1911年清政府觉得铁路这玩意挺赚钱的,于是一改之前害怕铁路伤风水的态度,宣布铁路国有,这让投资了铁路的老百姓和民间投资人一下炸了锅,各地纷纷开展保路运动,其中湖南和四川两个地方,历来都是战斗的省份。在中国历史上善于造反,而且民风彪悍。当时四川总督枪杀数百请愿群众激起民变,于是清朝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去镇压四川起义,这就导致武汉空虚,10月10号,同盟会策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至此满清彻底完蛋,中国也彻底翻过了皇帝和王朝这篇。


中国进入了短暂的民国时期,这个时期一共38年,只比短命的隋朝多了一年,但这38年可谓日新月异,思想和制度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堪比春秋战国时期,大师尽出!说什么都行,学什么也行,舆论完全自由。这个时期人才大量流动,精英阶层流散到了体制之外,经济上产业都被民间所掌握,政府对于关键性行业的控制力降到了最低,这是一个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可以说干什么都行,干什么都没人管。当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合并,这两个银行跟现在不一样,当时都有发行后货币的权利,后来合并后的中国银行不断扩募商股,到1922年民营资本已经占到了99.75%,昔日的中央银行,竟然完全的民营化。当时中央政府发行债券,银行们说不要就不要,中央政府只好低三下四去求银行家,最终建立国债基金会,将关税余额作为偿债基金。为什么是关税,是因为英国人在中国的海关作为第三方管理,可见当时中央政府在银行家眼里已经没有任何信用。


除了金融,面粉和纺织也都被民间资本控制,五四运动后,中国人建立了自己的面粉和纱布交易所,定价权也被自己控制。随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建立,票券、棉花、布品、粮油都可以在这里交易,这也是中国第一家正规的证券物品交易市场。这些构成了当时民族经济的基础,在1912年到1927年间,中国工业增长率15%,世界领先。


当时商人的地位出奇的高,咨议局和商人总会,拥有财力和武装力量,甚至跟军阀也有讨价还价的资本。而张謇一个商人,当时能带火一座城市南通,梁启超说这是中国最进步的城市。


但这个时间很短暂,1926年国民党北伐,然后张作霖被炸死,东北易帜。形式上中国又统一了。而只要一统一,统治者总有中央集权的冲动,蒋介石也不例外。同时共产党成立,成为了工人阶级代言人,工人集团和商人集团的对立,开始尖锐化。这就迫使商人集团,逐渐倒向了蒋介石的政府一方,1927年虞洽卿也就是建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那位,跟蒋介石达成合约,商人向政府提供资金,政府帮助武力镇压工人暴乱。随后就发生了著名的412反革命政变。5000人被枪杀和失踪,随后共产党不得不放弃城市的工人阶层,转而去农村领导农民。也从这天起,这些社会精英的资产阶级,不再是中国经济前进的动力,不再具有先进性,反而勾结权贵,变成了经济的阻力。


当时在蒋介石的运作下,中国拿回了关税自主的权利,蒋介石也提议计划经济,像铁路、国道、电报、电话、无线电,这些公用行业,以及水电等公用事业,还有各种矿产都要国家建设经营,但这在国内也引起了争议,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先干,干出样来再让民营介入。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中国工业增长在9%附近,迎来了一个黄金十年。


天下初定后,国民政府基本也是翻脸不认人,开始卸磨杀驴,不断排挤商人,挤压民间资本,利用各种机会扩大国营事业,把银行国有化。比如跟蒋介石谈合作的虞洽卿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就被拆分,孔祥熙以拯救实业为名,要求同业公会购买一亿定向公债,然后要求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增发股票,他用这笔钱去买银行的股票,政府成了第一大股东,国营资本在银行中的资产比例从12%上升到72.8%。这个事标志着,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有力量的阶层的终结。


1945年抗战之后,从各大沦陷区接受了日本人的产业达到4万亿元,这几乎是当时中国的9成,这些资产怎么办呢?有人提议混合经营,但宋子文不干,他就要继续搞战时垄断,一大批国字号出现,中国盐业, 中国蚕丝,中国植物油等等,一个强大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此出现。敌产国营化是又一次的国进民退,也造就了大量的腐败和官僚资本的出现。


另外,在货币政策上,抗战时期,重庆政府和南京政府都发了货币,比例兑换关系应该是1:50,但解放后国民政府却给出了1:200的兑换标准,一下2.57亿沦陷区人民,就集体破产了。于是大家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大量购物造成了全国性通胀,再加上解放战争,国民政府乱发纸币,三年猛增上千倍,引发了当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为了扭转这一局面,1948年8月19日,宣布停用法币,改用金圆券,全国物价冻结在8月19日水平,太子爷蒋经国亲自到上海督阵,但打老虎打到了孔祥熙家里就进行不下去了,于是经济改革失败,物价报复上涨,经济一片混乱。在国民党军事失败之前,经济早就已经事实上破产了。


解放军进入上海后,陈云主政上海,干了三件事,一个是资本管制,查抄了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而亚洲的金融中心也从上海转到了香港。第二就是从全国各地调集纱布和面粉以及煤炭,平抑上海投机,逼着投机商跳楼自杀。第三是渠道管制,创建纺织公司、土产公司和贸易总公司,国营企业垄断流通业。另外,陈云还用高税收逼走了外资公司,一系列动作让1950年,上海的物价稳定下来,陈云被称为计划经济大师,各地开始效仿上海经验,然后粮食和棉花开始全国统购统销。其实陈云所用的套路,无非就是汉武帝的平准和均输两大法门。


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当时苏联大量援建中国,8500名苏联专家来华,所有的表格和计划基本上都是苏联专家做的。因为我们当时根本就看不懂。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当时抗美援朝,导致国际社会对我们封锁,所以有且仅有苏联一条大腿可以抱,信与不信,你都必须跟着苏联人走。

当时的重点就是重工业,投建了156个重大项目,钢铁、煤炭、汽车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当时所有的人财力,全都由国家统一安排,无偿划拨。生产出来的产品,国家统购统销,企业盈利全部上缴,你要亏钱,国家给补贴。当时的国家更像一个企业,而这个企业从不跟别的企业做生意往来,由于底子薄,在一五期间增长很快,工业年均增长10.9%,GDP年均9.2%,这个数字跟改革开放之后的数字十分接近,当时这个增长势头也不输给日本。


但当时显然已经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跑得越快,则偏的越远,当时甚至提出1967年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要用18年消灭私营成分。这段时间,用各种手段迫害资本家,甚至妖魔化他们,甚至搞批斗大会,1952年通过五反运动,查抄的五毒账,就达到30万亿,这一下朝鲜战争军费的一半就有了。然后在一五计划中几乎不让民间资本参与,彻底把商人边缘化。本来确定的定息赎买经济中的一切私股股权,让私人经济彻底退出,但不久毛主席又提出,马上就要让资本主义绝种,由此社会主义改造加快,开始纷纷公私合营,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1956年,私营企业在中国集体消亡。这是最彻底的一次国进民退。那么到底这一切会产生怎样的毁灭性后果呢?明天我们接着讲。







当然也不要忘了我们的【齐俊杰看财经】,学习的知识要结合实战才会有效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