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4:北京李嘉诚的炒房史!谁说开发商不会赔钱?
各位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讲大败局,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地产商,大家不是老觉得开发商稳赚不赔吗,那我们就来看看开发商是怎么死的。在北京昌平沙河镇,一个叫做玫瑰园的别墅区,现在的价格是5万块左右,一套别墅动辄2-3000万,有的更是接近上亿。这个别墅区被称为是首都第一别墅区,但他也有一个耻辱的记录,那就是全国最大的破产房地产项目。
时间拨回到90年代末,当时的沙河镇还是个农村,一个叫做刘常明的商人拿下了这片农村的开发权。这个中年男人有神奇的经历,当年他靠卖章光101,也就是那个生发剂发了财,他是章光的日本总代理,1-2年时间就进入了百万富翁俱乐部,那个年月普通人月薪只有几百块,百万资金可是一笔不小的钱,估计跟现在的亿万富翁甚至10亿万富翁差不多。1992年他就获得了香港常驻居民身份,在香港大家都知道的,那时候地产生意很火爆,于是注册成立了,飞达地产。他自己还在香港半山富豪区,买了一栋别墅。完成了从京城小混混,到香港大老板的转变。
刘常明经常穿梭于京港之间,那个年月没什么人注意到房地产,而熟悉了香港楼市的刘常明看到了未来的商机,于是果断拿下了沙河这个地块,他说这里离城里就半个小时的车程,风景也不错非常适合建造高档别墅区。而且北边还是十三陵的位置,在传统风水中属于尚风尚水的风水宝地。刘常明当时见记者的时候,夸下海口,北京也要出一个李嘉诚,就是他自己。
当时飞达和昌平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合作,飞达出钱占45%,对方出地占55%,当时还不是招拍挂的土地制度,所以这么合作没有土地成本。预算投资人民币3.5亿就够了。玫瑰园项目占地49.9万平方米,建设别墅800余套。每套售价300万,虽然工程浩大,前景远大。但是对于刘常明来说,其实他还真是打肿脸充胖子,没这个资金也没有任何经验。他的目的就是边盖楼边炒楼花。
他请来美国规划师,精心做了设计图和规划图,然后就开始登广告,四处招商。后来还真招来一只金凤凰,这就是香港最大楼盘代理商,利达行的老板邓智仁,这个邓大老板原来是一个香港皇家警察,他巡街的时候发现商铺和楼房一天天增多,于是立马下海,然后投身商海,什么生意都倒腾过,干了9年还是一贫如洗,后来看李嘉诚倒腾地皮发了大财,于是借款1.2亿港元,杀进了房地产领域,办起了利达行一个房产中介公司。他用了,统一收费标准,让员工持股,投整版广告三招,一下打开了市场,几年努力就成了香港最大的中介公司,他觉得90年代的北京在房地产方面还很保守,有机可乘。就这样两个梦想成为李嘉诚的人走到了一起,邓智仁是有资产的,他拿利达行40%的股权抵押,弄出来1亿港币,以投资形式购买了2万多平米别墅,成为了销售总代理。然后用利达行的销售网络,推广玫瑰园项目。
但此时的刘常明,却爆出了挪用首批购房款的大丑闻,邓智仁不干了,于是步步紧逼,通过股权转让,最终以8000万港币冲抵债务收购够了玫瑰园的开发权,刘常明被踢出局了,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债务。随后1994年他在家里自杀。
【邓智仁】
而邓智仁则顺风顺水,在京城房地产市场打出了名头,他还取得了万通新世界广场的销售总代理,在各种媒体上用广告轰炸,万通预售款轻松过亿,而当时万通连地基还没有挖出来。邓智仁喜欢吹牛逼,说自己的学生的学生都做老板了,自己可能就在房地产上面有天才,赚钱实在太容易了。他甚至一度认为,天下没有卖不掉的房子。
正当邓智仁为8000万踢走了刘常明引以为傲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死人刘常明却给他留下了无数的麻烦,很多批文都违规。销售许可证是特批的,但昌平的地方文本却没有批复,换句话说市里面批了,但县里面没批下来。这下邓智仁傻眼了,原本他还可以依靠刘常明,现在不得不自己去跑关系。而这还不算什么,正当他跑批文的时候,别墅没卖几套,经济纠纷却有10多件,这段时间搞得他有点焦头烂额,显然香港的营销手段,完全在北京的关系市场跑不通。
而此时,中国经济的宏观景气突然逆转,通胀来临,银根紧缩。导致玫瑰园停停建建,陷入窘境,邓智仁只有不断拿出利达行的钱,往玫瑰园里输血,那些他轻易赚到的钱,现在就轻易的全都搭了进去。然后玫瑰园的其他股东这时候信心崩溃,纷纷退出,股权转来转去,变成了邓智仁一个人的事,连个分担的人都没有了。在北京跑关系处处碰壁的邓智仁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当时万科的王石,还充当了一回吃瓜群众,分析玫瑰园从一开始就是个失败的项目,当时他的占地太大50万平米,但北京上海成功的别墅项目很少有超过10万平米的,所以他超出了市场容量,而且玫瑰园卖的太贵,他主打的外销也就是卖给老外富豪,但王石说即使在深圳这样离香港很近的城市,外销比例也就10%,你在北京根本就找不到那么多有钱的傻老外。
但不管怎么说,邓智仁还是把土地跑下来了,结果是利达行支付土地出让金,每平米300块,一共是1.5亿,分三笔付清,一面是巨额土地出让金,一面是工程款,邓智仁欲哭无泪,此时他觉得是死去的刘常明把它给坑惨了。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撸起袖子往前闯,只有借钱一条路。最后还不错借来了,1720万美元和3422万人民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借到钱,基本上都是要付出高利息的代价。
随着宏观收紧,北京房地产市场也进入空前低估,市场萧条,豪华别墅全都滞销。邓智仁无力回天。玫瑰园彻底流干了最后一滴血,不得不停工,邓智仁早已经债台高筑,他只有穷则生变,积极推动内销。空降一大批售楼明星来到北京,想搞起他香港那一套,结果这些售楼明星的身价贵的惊人,再加上机票住宿,每人每月要花掉公司9万块,相当于10倍本地销售的价格。内地销售和香港销售还经常干仗,这时候邓智仁是彻底没辙了,前后他已经搭进去1-2个亿了,现在他只好像当年刘常明那样找人合作。于是一个山西人梁振山走进了他的视野,这是一个很有背景的人,能够轻松调动亿万资金,于是梁振山当上了玫瑰园的总经理。主要负责融资。但半年后,邓智仁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发现梁振山利用首都第一别墅到处招摇撞骗,还私刻公章,非法融资,这可是枪毙的罪过。而且梁振山还私下挪用玫瑰园苟延残喘的资金,双方一言不合就闹掰了。梁振山也不是善茬,他转而报复,攻击邓智仁利用玫瑰园骗钱,鼓动债主上门要债,还把玫瑰园的老底揭露给了媒体。
这下彻底完了,邓智仁怎么也没想到,时间会把他的资产变成了债务,把利润变成了巨额亏损。熬到了1997年,玫瑰园186套别墅建成,但此时利达行真的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连让购房人入住的运营资金都没有了。邓智仁精疲力尽,只能选择离开。几乎是白送给了香港金时的老板陆苍,陆苍也不轻松更没占到便宜,因为他虽然免费拿到了玫瑰园的资产,同时也要承担玫瑰园6.5亿的天价债务,而邓智仁亏得已经身无分文,仅带走了5套别墅。
陆苍也没有任何经验,他只是粗略算如果1800美元每平米卖出去,这个买卖干的过,能够还清债务还能有利润,于是他急需要找一个熟悉玫瑰园的人,他竟然请回了梁振山,这让邓智仁相当不爽,于是遍不再配合利达行对于玫瑰园的法律交接。搞得陆苍天天看着房子就在那,但就是不能卖也卖不了。4个月后,梁振山被警察上门带走杳无音信,上百位购房人忍无可忍集体提起诉讼,结果十五六家法院一起查封了玫瑰园的每一寸土地。97年9月10日,一中院宣判,玫瑰园进入破产程序,一共申报债权高达10个亿。
梁希森
而在这些债主里,有一个人叫做梁希森,他是玫瑰园最大的施工方。也是最大债主。工程款都是梁希森垫进去的。当时他之所以没接手玫瑰园,让给了陆苍,主要是那6个亿的债务,他也实在承担不起。后来陆苍为了继续盖房,就不得不把一套套别墅的产权过户给了梁希森的希森集团,玫瑰园的产权也就一点一点的落到了梁希森手里。而法院查封了玫瑰园,梁希森这个包工头的利益也全都化为了泡影。99年6月,玫瑰园拍卖,起拍价仅仅3.88亿,比一年前估值缩水2亿,跌了4成,而过来报名的全都是记者,竟然一个参加拍卖的买家都没有。所以最后,拍卖会只有一个人参加,那就是本就拿到很多产权的梁希森和他的希森集团,仅仅高出基价1000万,就拍卖下了整个玫瑰园。此时梁希森打电话给邓智仁,希望他重回玫瑰园,但邓智仁此时听到这三个字就菊花一紧,坚决不干了。梁希森只能自己投钱干下去,后来不知道是不是命好,玫瑰园没几年就活了,2004年还入选了,中国十大豪宅排行榜,排名第四。但真是梁希森的本事吗?还是他正好赶上了中国入世后的机会,又或者等到了住房改革的春风,甚至兼而有之?只能说梁希森命好,经过了三次交接之后,正好赶上了风口。
所以,玫瑰园的教训告诉我们,重大投资之前,千万别只低头看项目,更要抬头看一眼风向,千万别跟趋势为敌。九几年做房地产的每个人都是举步维艰,艰难活下来的,在2000年之后才迎来了大发展,但坚持不下来的就只能变成先烈。所以还是那句话,炒房赚钱的,不是你有多机智,而纯属是因为赶上了。
这就是北京李嘉诚的心酸故事,咱们明天继续讲大败局。我们走进沈阳,那里正在上演一场滑稽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