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17:中国的汽车梦 是如何破灭的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齐俊杰的财经读书圈,今天我们讲讲一个响当当的汽车厂华晨,故事得从他的主人仰融讲起,这个人的身世是个迷,他自己吹牛说财经专业,经济学博士。还在越南打过仗,立过功,但基本上跟他的经历都对不上,作者说他的博士学位是1995年拿的,而之前他根本没上过大学,初中毕业做过厨子,办过工厂,开过公司,还在上海炒过股票。接触过一众股市上的炒家,他的名字也是那个时候自己改的,原来叫做仰勇!之所以改名仰融就是取仰仗金融的意思。后来他遇到了一个贵人,这就是中国金融学院的许文通老师,通过许老师,仰融结识了一些人物,开拓了视野。
90年代的国有企业江河日下,很多企业都负债累累,处于濒死状况。在许文通看来,要搞活国企,仅仅靠财政松绑和政府输血是不行的,还要大胆创新,做制度上的改制。而仰融显然很同意许老师的意见,于是在圈内人的介绍下,接触到了东北一家陷入困境的客车厂,这就是沈阳金杯。
这家厂是87年才组建的,就是一堆小的汽车修理部攒在了一起,一个快退休的厂长赵希友却很有闯劲,他竟然想到了发行股票的办法来调动企业积极性。金杯成为东三省第一家被允许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募资规模1亿股,每股1块钱。为了融资,赵希友到处卖股票。甚至不惜在大街上摆摊卖。但卖了一年也只卖了一半,就在这个时候仰融来了。他主动要求买下赵希友手里剩下的一半股票。还信誓旦旦说要帮金杯成为第一家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
1991年,仰融买下了4600万股记账式股票,他成为金杯汽车的大股东。
那么仰融的钱从哪来的,他自己说是股市里赚的,但后来有人证明了,91年股市刚成立,他根本不可能赚出这笔钱。后来2003年的时候,有媒体披露,仰融的钱来自于许文通掌控的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我们之前讲德隆系的时候,提到过这家信托。唐万新的也是通过这家信托质押股票拿出来的钱,才掀起了腥风血雨的。
仰融收购了股份之后,立马就去了美国,他真的要去美国上市了,而且找了美林的分析师汪康懋一起运作,第一波士顿券商作为承销商,当时的金杯厂简直破旧不堪,如同作坊一样。甚至连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女会计师都不愿意在这里上厕所,但就是这么一个破厂,竟然被仰融他们给运作成了,通过了美国证监机构的审查,批准上市。与此同时,在国内也同时在进行资本运作,华博财务和华银国际信托,以及金杯汽车三方组建了新的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998万美元,主要是为了不高于3000万美元避免国务院审批,金杯占股6成,华博占25%,华银信托占15%,随后华银信托退出,华博接下了股份变成40%的股东,随后仰融在百慕大这个免税天堂,设立了华晨中国汽车,华博100%控股,沈阳金杯40%的股份被注入华晨,再然后,仰融又以美国上市为借口,完成一次关键换股,让华晨对于金杯的控股比例达到51%,以达到绝对控股的目的。仰融下一个目标就是华博,通过他的资本改造,华博的股权仰融也拿到了7成,不知道您是否听明白了,我们给您简单的复盘一下,也就是说仰融最后通过控股华博来控制华晨,又通过华晨来控制金杯。而1993年华博的董事长已经悄然变成了许文通。这显然是一个以小博大的生意,通过两次控股把杠杆放大,就这样仰融彻底通过资本的手段将沈阳金杯收入囊中。但这还不算完,为了美国上市,沈阳金杯还要有点光环。于是仰融拉着中国金融学院,以及人民银行教育司共同成立了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把华晨的资产装到了基金会里面,这一下就有了一个好爹。在美国证监会来考察公司的时候,人民银行负责接待,这背景简直酸爽。搞得美国人一时还真找不到北了。
1992年双喜临门,7月金杯汽车A股上市,10月华晨公司美国纽约上市,被称为社会主义第一股。在华尔街引起了轰动。融资7200万美元。仰融随后很自豪,他自称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他推动的,国际会计准则也是他推动的,甚至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路也是他趟出来的。华晨的上市方案,已经写入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材。而金杯成功的资本运作,辽宁和沈阳政府的雄心也被激发,要把沈阳打造成为中国的底特律,中国的汽车城。
在当时,红旗牌汽车和上海牌汽车相继停产,两大轿车品牌消亡,而德国大众的桑塔纳一上来就是6万辆,接近上海汽车28年里的产量总和,而且每辆桑塔纳竟然卖将近18万元,几乎是世界平均售价的6倍。完成了一系列股权运作之后的仰融,终于开始要想想汽车的事了。中国的事确实很奇特,人家都是产业优而后资本,但金杯汽车显然是把功夫倒过来练了。弄出来一大堆噱头之后才发现,万事俱备,而汽车还木有造出来。当时沈阳政府把一部分国有股出售给了长春一汽,于是本能的金杯和一汽就产生了联姻,而金杯的海狮面包车和解放面包车面临一次协同。当时的仰融很自信,说他已经想到了新海狮面包车了,这个车一出来一汽的解放面包车就完蛋了。所以我不开发,干脆你给我5000万吧,就当我救你一命,一汽的人以为他疯了。根本懒得搭理他。结果还真是如仰融所料,新的海狮面包车一问世果然把一汽的小解放给干掉了。很快就由盈利转亏损。2年后就退出竞争了。
在资本上取得成功的仰融,在产品和营销上也是旗开得胜,这让沈阳金杯一路高歌猛进,迅速成长为轻型客车的老大,每年销售额都是50%的增长,但这并不让他满足,他还是要吃最肥的肥肉也就是家庭轿车。2000年的时候,北京私人轿车41万辆,而且当时家庭轿车利润高啊,同样的汽车,基本都是国外售价的3倍以上。那个时候基本已经是合资企业的天下了,国产品牌已经难见踪影。而仰融还是有梦想的,他要造100%知识产权的轿车。97年开始他就准备这个事了,引进了德国技术的生产线和设备。99年他拿华晨汽车控股上海上市公司申华实业,改名华晨集团,同年10月华晨中国香港上市,又募集6.5亿港元,仰融也在上市之际对外宣布,5年内斥资40亿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轿车。
仰融跟前面那几个资本大鳄不一样的是,他还真是干实事的,他出资1个亿,和清华大学成立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他找不同的级别的汽车公司寻求多种合作,比如和宝马合作开发宝马3系和5系,找通用合作生产雪佛兰卡车和SUV,还跟法国雷诺合作生产经济轿车,与三菱合作一起搞发动机,和丰田合作开发经济轿车。当时这五家公司,被仰融称为五朵金花。此外他还在资本市场上频频运作,认购广发银行,设立民生投资信用担保公司,受让中西药业国家股,2001年前后,华晨集团,华晨金杯,中西药业,香港的华晨中国,纽约的华晨汽车5家上市公司,组成了市值246亿的华晨系。仰融定下的目标就是金融拉动实业,混业经营。2010年实现150万辆的产销,2000亿收入,200亿利润。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现在的华晨就将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
2000年12月,第一代中华轿车下线,仰融手写5个大字中华第一车。当年的仰融颇有些中国汽车工业拯救者的味道。而中国人似乎也很给面子,2000年业绩公布,华晨销售收入63亿,税后利润18亿。在汽车行业里仅次于南北两个大众。但是造化弄人,仰融的美梦也就做到这了,而这一切竟然让他无能为力。
2001年,沈阳官场大地震,市长慕绥新,常务副市长马向东落马,全市122名官员涉案。而作为沈阳最大企业的华晨,自然难逃干系。而此时的仰融还在南方考察汽车基地,他正要和英国的罗孚汽车合作。这是宝马搭的线,仰融想给中华汽车更换发动机,这才找到罗孚,此时的罗孚则近况不佳,亏损累累。所以双方一拍即合,如果没有后面的动荡,在罗孚的技术支持下,中华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应该也能生产出来。这个合作的意义不亚于华晨在美国上市。仰融当时地方都找好了,就放在浙江省宁波市,当时的宁波政府表露出了极大的兴趣,一次性批出了3000亩土地。一亩地只收5万块钱。还让仰融参股宁波跨海大桥。这无疑又给他带来上百亿的现金流。
那么这件事最后为什么没干成,仰融又是如何失败的,咱们明天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