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2:如何高效的走进你消费者的心智
各位书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产品定位,现在内容太多,太爆炸,所以大家记住的东西越来越有限,越来越碎片化,所以务必做到产品的定位简单清晰,便于记住。其实日常我们也是这么聊天的,比如有人问你的孩子怎么样,你不会去描述身高长相智力,以及认识多少个字,你只会淡淡一笑,刚上中学,学习还行。这8个字基本囊括了众多的信息。
如果你是新出现的商品,之前没有同类产品,那么你的定位应该借力打力,比如第一辆汽车的定位,当时说这是不用马拉的车,这就借用了马的形象,而让公众更加清晰的记住。如今像什么无铅汽油,无内胎设计,也全是这么标注的,属于参照老概念的定位。
作者举例,当年全美有三大租车公司,第一是赫兹租车,第二是安飞士,第三是全美租车公司,赫兹的定位就是全行业老大,有了赫兹无需他选,那么安飞士该如何突围,该如何定位自己呢?安飞士的广告词是,我们行业只排在第二,为什么还找我们?因为我们更努力。是的,这就属于碰瓷的定位,排在第二明确了自己追赶者的位置,又给了这个追赶者定位一个合理的解答,那就是工作更努力。这其实是在挑衅赫兹,明显就是在说赫兹不努力,这就是关联定位的方法, 如果你家的公司不是行业第一,那么他就要强调自己第二的位置,并给出一个挑战第一的理由。
还有一种定位法叫做非可乐定位法,说的是七喜,他怎么定位的呢?他把自己定位为可乐之外的饮料,借用大家心中的可乐形象,而打出差异化。比如郭德纲的定位,非著名相声演员。一下垄断了草根相声民间相声的市场空间。一开始七喜借助这种非可乐的营销定位,迅速打开了市场,但可惜后来七喜变了,打出一个广告说美国人人都喝七喜,这一下定位彻底模糊了。后来七喜销量节节败退,现如今只有雪碧的一半。而安飞士租车也一样,一开始的广告很好,后来被别人收购了,打出广告,安飞士要当第一,结果适得其反,安飞士模糊了自己老二的地位,高速增长终结。所以千万别把自己的愿望当成广告语,愿望成不了现实。
当年在计算机世界里,IBM份额60%,一家独大,其他企图挑战IBM的公司,全部被干掉了。后来戴尔怎么做到挑战成功了呢?其实根本他们干的就不是一个事,戴尔只做他的组装电脑,选择了一个跟IBM根本就没有冲突的领域,从不显著的位置发起进攻,从而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大家想的是品牌电脑还是IBM,组装电脑就是戴尔,所以这就是科技行业,你的对手永远都不是那个跟你面对面排兵布阵的那个,它往往是从你的斜刺里杀出,然后打你一个措手不及。有些看似没什么威胁,他干的事好像跟你完全不同,但慢慢的他就来抢你的市场了,而当你发现他已经具备杀伤力的时候,再想反击已经晚了。比如京东,一开始也是从中关村进货,跟你毫无威胁,还得求着各大厂家上货。厂家对他们也是爱答不理,国美苏宁更是看不上这帮游击队。没想到几年的功夫,京东成了第一大渠道,干翻了中关村,杀伤了国美苏宁,那些爱答不理的厂商,也彻底沦为了阶下之囚。所以一家公司的定位在不断变化,在别人的家门口讨饭吃的时候,最好低调点。争取做个无害的人,这样才能避免还没长大就被掐死的命运。
当然有些人说,我生来就是为了颠覆的,我们就要做第一,如果不能挑战第一,我们创业将毫无意义。那么你又该如何在营销战中,建立你的领导者地位呢?还是我们之前讲到的,如果你不能做到大行业第一,那么就建立一个细分市场第一,或者变成第一的替代品。又或者成为一碰瓷者,当然这得在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实力差距太远,很容易被别人掐死,总之你的定位应该是一种独特的气质,顺便带上行业第一,以此来借力打力。
而一旦你的公司做到了第一的位置上,那么就应该始终保持这种优势,而在营销上要站在潜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想问题了,而站在已有用户的角度,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如果你的潜在用户还不知道你是第一,你就要宣传出来,比如加多宝就总在强调行业领先,红罐凉茶销量第一。如果你的潜在用户已经知道你是第一,比如可口可乐就从来不说,爷是饮料行业老大。因为那样看上去很low。所以总结一下,当你与第二名很近,战争不可开交的时候,当整个行业还是战国时代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老大这个关键词,往死里砸。而当你远远超出竞争对手之后,也许这样的营销定位就没有必要了,这时候你不妨打打正宗货这个概念,因为你是老大,你有说服力,一旦你要能把正宗货这个理念渗透到消费者的心智里,其他产品就都成了仿效品,这样你的护城河就挖出来了。第一加正宗货,是不是又想起了加多宝呢!老齐也怀疑,加多宝是不是也看过同样一本书,基本上所有的方法都能在加多宝身上找到案例的影子,想不给他做广告都难。
企业经常犯错误,错误的认为产品实力来自于企业实力,总觉得一个产品成功了,我干什么都会成功,然后各种出击扩张,最后走上了不归路,绝大多数公司其实公司的实力恰恰来自于他产品的实力,比如施乐公司,在复印机成功之后就开始什么都做,连计算机都做,结果就是在复印机的未来,激光打印机这项技术上输给了惠普,从而满盘皆输。
讲到品牌,特别是多品牌,就不得不提宝洁公司,他的多品牌战略主要是为了拦截对手,每一种品牌都有他的特殊定位,以便于在客户的心智里占据一定的位置。也就是说,每当对手推出一个品牌,宝洁要去拦截的时候,往往会推出一个新的品牌,而不是改变老品牌固有的定位,尽管可能产品都差不多,但装到不同品牌的瓶子里,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和用途。这么干的还有丰田,他们推出高级品牌雷克萨斯,而不是把他定义为高级丰田。
如今就是一个富人越来越富和穷人越来越穷的社会,套用在商业领域就是强者恒强,越领先,越是有领先的好处,而这更多的是消费者心智带来的利润,你越是数一数二,就越是有市场有份额,有定价权。但要保住份额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美国市场上,最早通用汽车有50%的份额,后来逐渐下降到了29%,现在可能更低。而他的雪佛兰品牌是什么?他自己也没搞清楚,这个品牌的汽车既大又小,既便宜又昂贵,他想成为一切,但最后就什么也不是。通用汽车在其他品牌的战略上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
讲了那么多领先者,但落后者更多,有人问了,我们确实不是领先者,就是普普通的产品该怎么定位呢?当然这里老齐还是建议你改变产品,因为如今已经不是那个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年代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达,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会出现,你的产品如果没有竞争力光靠营销,显然是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的。其实产品的营销从设计产品的那一刻已经开始了。所以,这里不是为平庸产品而提出的营销方案,换句话说没有营销能解决平庸产品的问题,这里所提出的的跟随者定位只适用于那些已经做出了很牛逼产品,但却不得不活在更牛逼产品阴影下的那些公司。
如果你的产品永远处于跟风,你说我的产品已经做得比对手好了,然而并没什么卵用,因为某些好消费者根本看不到,或者无法掩盖先入为主的印象。比如你说阿里来往会不会比微信更好呢?也许吧,但他没有任何表演的机会,甚至连登台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踢出了局。
那么该怎么做呢?答案就是,尽其所能在大公司的产品中寻找薄弱环节。这个方法就叫做寻找空位法,找到空位,然后马上填补上去。老齐这里补充一点,这个方法有点像兵法,你看蒙古大军所向披靡,他是跟你对着冲锋吗?显然不是,他从来不跟欧洲的重甲骑士硬碰硬,每次都是轻骑兵袭击重甲骑士的两翼,不断放箭袭扰,用穿甲箭杀伤对方,影响对方冲锋,当重甲骑兵出现混乱之后,蒙古的重骑兵才手拿弯刀三面合围,冲垮欧洲的重甲骑士队形,然后围歼。所以单比装备精良,铠甲厚度欧洲肯定比蒙古强的太多,但没用人家不跟你正面冲突,在你的阵型撕开口子之后,再一举击溃你。现在的商战也大多如此。那么具体该怎么寻找空位,具体跟随者又有怎样的商业战术和案例呢,咱们明天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