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五个习惯能让你的一生做到卓尔不凡

齐俊杰 老齐的读书圈 2023-04-30

各位书友大家好,老齐非常欣喜的发现,在我们读书的小伙伴中,有不少都已经做到了企业的管理者,大家迫切的需要老齐给大家带来关于管理学的一些书籍,那么大家也都知道,管理学必提大师彼得德鲁克,而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那么今天开始,我们就借着这本书,来给大家讲一讲企业管理。

 

彼得德鲁克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担任了一大堆著名公司的管理顾问,他的思想被一大堆牛人所接受,包括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微软的比尔盖茨,还有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有这些信徒,德鲁克就坐稳了大师的位子。而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让一群平凡的人在一起,做出不平凡的事。

 

中国人讲究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管理者就是企业的灵魂,如果管理者不能够把管理做的有效,那么整个企业就会陷入混乱。就像一个人一样,体力服务于知识,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体力必须服务于知识提供者的指导,而所谓知识提供者,就是管理者,他们才是决定事情方向的人,他们会指挥体力的工作方法,事情做了和做好了是两码事,结果可能完全相反。

 

所以思考才是一个管理者的本分,有些管理者总爱身体力行,企图跟群众打成一片,但其实体力劳动的时间多了,思考也就少了。这对于团队的效率反而是有损失的。什么叫做卓有成效,说白了就是每个人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有效的。把你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卓有成效。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管理者?上司就是管理者吗?并不一定,有的上司,他们的行为并不能对组织生产产生影响,比如一些领班一些监工,他们只是有些管理的权利,但并不能改变工作的方向,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相反,一些知识工作者比如顾问,他可能一个下属都没有,但他的研究结论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管理者的责任不能用他的下属数量来衡量。即使他单枪匹马,但属于知识提供者,影响着别人的体力工作方向的,就应该属于是管理者。

 

所谓管理,就是跟他人高度相关,如果一个个体户,那么他谈不上任何的管理和有效性的问题。书里举例一个医生,开了私人诊所,他只需要服务好病人就好。他的效率肯定是尽可能的高的。但在一个组织里,就完全不一样了,管理者必须面临几个问题。

 

首先,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他是整个组织的囚徒,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来找他解决问题。管理者必须处理组织内的任何问题。

其次,管理者迫于日常运作,他们追着事情跑。公司高管往往会感觉四处漏水,到处要补漏洞。往往会遇到干不完的事情。 而且很多事情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正确的解决方案。有的时候不得不用以后的一个更大的麻烦,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所以这也造成了麻烦接二连三。


第三,管理者处在组织之中,只有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管理才算有效。也就是说,没人听你的,那么你说话还不如放屁。所以再正确的策略,不被执行也是白搭。这种协调和影响力,其实反过来又制约着管理者的管理,有的时候明明是对的,但却要顾及执行者的感受和协调者的感受,不得不放弃。比如企业遇到困难,降薪裁员是最佳措施,但是大部分管理者都害怕造成军心不稳,反而引发更大的问题,而迟疑不决。还有的时候会影响其他部门,比如销售部门需要市场部促销,但往往会被市场部门所抵制。

第四,管理者通常不跟外部直接接触,所以得到的反馈可能略有偏差。属下总是告诉你形势一片大好,但其实业绩已经严重下滑了。管理者离顾客很远,所以往往听不到正确及时的反馈。有的时候明明是产品的问题,却遭遇互相扯皮。从而导致管理者出现误判。

 

一个组织不能总是自说自话,以生存为目的。而他的意义其实更像一种器官,要为社会提供贡献,马云说过未来什么生意最值钱,一定是能够给大家解决问题的生意,解决的问题越大,就会越值钱。而现在还有很多老板在用这种老土思维,我要在什么领域里赚钱!说这话之前,你最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提供什么服务和价值,解决大家现在的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之前存在吗?别人能解决吗?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可有可无的,那只不过是你在复制别人的模式,对不起!你不会取得成功。

 

对于外部的变化,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本身,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转变才是决定你生意能不能成功。比如美国早期的汽车市场是收入决定购买,福特汽车大量搜集数据,决定开发一款新车,但是趋势却悄然变化,决定购买的因素从收入慢慢转变成了兴趣,最后导致福特这款汽车全线溃败。所以惯性思维是最可怕的敌人,因为趋势随时在变,原来的逻辑可能用了很久都有用,但等你用的时候,就不灵了。比如城市打工者涌入,按理说方便面和啤酒的需求就会增加,但实际情况是这几年中国各大城市的方便面加啤酒都是销量下滑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很明显是趋势改变了,替代品互联网外卖出现了,而且比方便面更方便,所以才会造成了替代效应。那些盲目扩产能的最后都出现了亏损。

 

在组织内部,很难找到一个全能的管理人,更无法找到一个运筹帷幄的通才,所以必须要建立一种组织关系,利用每个人擅长的长板,构筑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作者劝大家一定要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到现实。不要总想着有万能博士来解决所有发展的问题。

 

当然作者的意思也不是说大家只学好一门手艺,其他都不要学了。绝不是这个意思,故步自封其实往往会影响你最后的成就。作者的真实意思是,你应该在把自己的长板尽可能做长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周边的专业知识,比如一个做销售的,他当然应该知道一些财务基础和市场营销的学问,这样更能够让他丰富自己的专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事情做透。当然你非得让做销售的人,非得懂点天文学,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这个跟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学校里教给大家的是木桶理论,不要留有短板,但走向社会才知道,短板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长板是否突出。一个人有特长,就有他用武之地,而最怕的就是什么都稀松平常的人。反而很难在社会立足。所以也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理化语文地理历史不偏科,这是来自学校最深的伤害。他仅仅能管到你高考,而过了高考之后,就再也别相信应试教育那一套了。醒悟越早,改变才会越彻底。但很可惜很多人都40多岁了,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依然在做着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企图去弥补那个短板,结果越来越平庸。所以,你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组织需要的人才,先想想自己,到底有哪些特长,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如果你自己都想不出来,那么企图升职加薪,只不过都是奢望。

 

一个人做到卓尔不凡是需要天赋的,可遇而不可求,但一个组织做到卓有成效却相对来说容易,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实现的。有五个习惯,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必须有系统的安排工作,才能善用这些时间。

 

其次,一定要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不能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要为了成果而工作,在工作之前,他们要先想好到底别人期望我达到什么效果,为了这个效果去努力。

 

第三,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下属的长处。抓住有利的形式,做最擅长的事情,而不要把精力投在弱项上。

 

第四,聚焦!有效的管理,永远集中在少数领域中,而不要什么都做,当一大堆工作扑面而来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有优先顺序。如果做事没重点,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第五,有效决策,老好人不会是好的管理者,英明伟大的决策往往是力排众议的,比如杰克韦尔奇砍掉通用电气的业务线,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不成功则成仁,如果始终跟群众保持一致,那么必然把车开到沟里去。

 

那么,明天开始,我们将详细带来这五个习惯的讲解,明天见。


齐俊杰读财报

ID:qijunjieducaibao


今天为大家带来 博多费舍尔的经典

《财务自由之路》

号称全球最牛的理财书,没有之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