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说:爱,即一切慈悲

2015-10-14 佛说

佛 说

「最受欢迎的传统文化及热门公号 强烈推荐 」

国学智慧 | 阅读经典 | 悟道 | 情绪控制 | 创业哲学| 婚姻幸福


微信号:佛说(首个佛号自媒体原创平台)

总编辑:胡可如 点击惊喜



佛说:爱,即慈悲





编辑:佛说 点击惊喜




佛说



小时候,看过一张一个妈妈给可爱的宝宝喂奶的照片,照片后边有四个字:“何时反哺?”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经常想起这张照片,它让我感动过,下决心要做个反馈父母的人。也让我困惑过,爱的终极意义是回报吗?



无论承不承认,潜意识里我们所期盼的爱似乎的确如此。


你对爱人十分好,他至少要对你八分好,家,才有维持下去的根本。

你对孩子,即便不要求物质回报,也有意无意地期盼着他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种人。或是学习出类拔萃,或是物质生活无忧, 或是找个能让你满意的爱人……


一切似乎要合我们的心意,才“不负”今生的付出。


我们似乎是爱了一辈子,其实是在拿着隐形计算器算了一辈子。




上周,和澳洲同事聊天,寥表郁闷。


“我孩子上学前班,班里的中国孩子连‘九九八十’一都会了,她却连从一数到八十一还打磕巴。”


澳洲同事突然大发感慨。“我的父亲六十岁就过世了,他曾是个非常出色的人…他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产就是,让我不再勉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快乐,而不是有能力优秀。


突然明白了,生活中,我们处处用自己的期望、价值观要求着别人,对孩子,希望他们优秀;对爱人,希望他们或成功或温柔;对父母, 希望他们理解自己。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试图用自己的观念去“管制”家人。




知名佛教影视导演赵一澄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放下管制的思路,让自己真正和家人成为两个理解互动的生命体,爱他,就陪他成长。


你如果不是一个喜欢被管制的人,那也请不要去管制你的孩子,管制不是爱,是自私,爱是陪伴,是无私;

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秉性优秀,能够快乐生活的人,那就请给予家人更多的理解。否则你的快乐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任性,是自我狭隘的另一种形式,并不比任何人高明。


我们每一个人本是快乐的天才,一不留神,却变成了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人。




原来,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省略号部分貌似吞没了无尽委曲,其实隐藏的却是一句话“……我从未真正爱过你。”


爱即慈悲



爱的本质是能给人带来宁静,温暖,自在的,让自己和他人同时找到心的归属,从劳碌、痛苦、纠结中解脱。


正如宗萨说:“一个视你如他自己的人,他爱你的方式可能很多样化。只要可以将你导向解脱,他不在乎做任何事。他也不期待你有某种回报,因为他沒有自我需要被喂养。他不需要计算付出的爱和收到的爱是否均衡,因此他的爱是真正的爱,而不是我们假模假式的爱。







佛说

(首个佛号自媒体原创平台) 右下角发表评论哦!

佛法| 智慧| 高僧大德| 唤醒 | 功德

灵魂 | 因果| 善男女 | 人生| 般若 | 观照 | 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