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济公活佛的一生及9句话 足矣让你受益终生 (附:超清视频)

2015-10-29 胡可如 佛说

佛 缘

「最受欢迎的传统文化及热门公号 强烈推荐 」

国学智慧 | 阅读经典 | 悟道 | 情绪控制 | 创业哲学| 婚姻幸福


 微信号:佛缘(首个佛号自媒体原创平台)

总编辑:胡可如 点击惊喜





济公活佛的一生及9句话 足矣让你受益终生






编辑:佛缘 点击关注

注:如有转着 请自觉标明转载公众号:佛缘



济公活佛



佛缘



人都说济公疯疯癫癫 并且还吃肉喝酒 哪儿有一点儿像活佛的样子嘛!



这你就不懂了吧 可你知道吗?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他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


他曾经带着自己撰写的化缘疏,外出募化,修复被火烧毁的寺院。他经常游方市井,拯危济困,救死扶弱,彰善惩恶。所以,在人们看来,“济颠”的“济”字也包含着扶危济困的意思。道济善走围棋,喜斗蟋蟀,更写得一手好诗文。他徜徉山水,自得其乐,游履所至,挥毫题墨,文词隽永。是为:“一身破烂行天下,除恶惩奸辨是非。”


佛 缘


哇 真了不起呢


我们先简单 来了解下济公活佛



济公虽然不检细行、放浪形骸,但仍是禅宗的一位高僧


一、少读诗书,文才高超

济公出自儒雅门庭,自幼读书,文学深有造诣。住灵隐寺曾被选任书记,一切内外文件均出自济公之手。写作往往不假思索,一挥而就;诗句工整,诗意潇洒豪荡,有情有景,深寓禅机。如他在净慈寺居住时,经常乘舟游西湖,一次偈题云: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不论钱”正说明济公生平不计钱财,生活淡泊,似一苦行头陀。末两句写景寓情,写出“夕阳无限好”之景,但丝毫没有“只是近黄昏”的伤感和哀叹,画出他的豁达和洒脱。


二、禅境很高,甚深莫测

济公于灵隐寺出家,学习参禅,经过慧远禅师不断指点琢磨,一夕灵机触动,豁然有悟,发狂跳跃,得慧远禅师印证,有四句诗云:

昨夜三更月正明,有人晓得点头灯;

蓦然思起当时事,大道方知一坦平。

济公开悟后,于日常生活中都透现灵机,如他一次喝粥时,信笔写了一首《临江仙》的词:

粥去饮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

这般躯壳好无知,入喉绕到腹,转眼又还饥。

惟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

冬来犹挂夏天衣,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

后来慧远禅师圆寂,济公感念师恩,为遗体荼毗时举火云:

师是我祖,我是师孙,著衣吃饭,尽感师恩,临行一别,弃义断襟,火把在手,王法无亲。噫!与君烧却臭皮袋,换取金刚不坏身。


三、少欲知足,生活简陋

济公出家后,一身破衲衣,一双草鞋,一个包裹,身上不存一文钱,有酒肉就吃,无酒肉随众喝稀粥,饮清茶,无私无欲,确是不同凡俗的解脱僧。

《济公全传》有形容他的一段话:“一个穷僧,短头发有二寸多长,一脸的油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绒绦,疙里疙瘩,褴褛不堪,肮脏之甚……”小说系以艺术的笔调,把济公丑化得淋漓尽致。其实济公未必完全如此,其中突出的中心是济公无私无欲、洒脱自在。

历代隐居山林的高僧,粗衣蔬食,自耕自养,水边林下,了悟真谛。济公日逛城市、放浪形骸,只是另一种形式而已,不同于世俗人的纸醉金迷,也不同于“身出家,心在家”的一部分俗僧的趋炎附势、争名夺利。



四、扶危济困,奖善惩恶。

济公平生喜欢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深入群众,同情人民疾苦。《补续高僧传》和《济公活佛传》等记载,他挽救过因各种原因走投无路寻短见的人,有卧病不起、经过他用特效药治愈的人,那些忠孝节义、善良厚道而身处危困中的人,他都用各种力量、施设方便给予帮助。


经他惩治的人,有盗贼土匪、贪官污吏、邪道旁门、地痞流氓等。为民伸冤,为安定地方出了大力,使人拍手称快、崇拜赞扬。他的行动有似剑仙侠客,却又不是嗜杀成性的侠义之类,因此,一般老百姓就以“活佛”或“圣僧”称呼之。


活佛最著名的是他至高的圣训 都是济公活佛留给后世的名言 如果读懂了 便也证悟解脱了!


佛 缘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什么,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世事如同局一棋——算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济公活佛不仅是大德圣僧 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呢 创作过不少智慧绝句:如: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此诗表面上似乎是济公为自己的不修边幅辩护,其实,诗中更蕴涵了人生哲理:某些人口中吃斋念佛,而其心里却无意向善,背地里尽做出极不道德的事端来。衡量、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善、美,仅仅从表面上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而且,还必须经过长时期地、持续性的考察、磨练,才能真正说明他的实质与永恒。济公用自己的行动,最终证明了这一切。



是的,其它著作有,如下




题墨竹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好似葛陂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


题大悲像

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

既是名为观自在,何须拈弄几多般。


题大佛半身像

背倚寒岩,面如满月。

尽大地人,只见半截。


题粗斋

小黄碗内几星麸,半是酸齑半是瓠。

誓不出生违佛教,出生之后碗中无。


临江仙

粥去饭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这般躯壳好无知,入喉才到腹,转眼又还饥。

唯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冬来犹挂夏天衣,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



济公 (资料图)


绝句(四首)

(其一)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其二)

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阑。

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还。

(其三)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

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

(其四)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叶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湖山有感

山如骨,水如眼,日逞美人颜色;花如笑,鸟如歌,时展才子风流。虽有情牵绊人,而水绿山青,依然自在。即无意断送我,如鸟啼花落,去也难留。阅历过许多香车宝马,消磨了无数公子王孙。画舫笙歌,何异浮云过眼;红楼舞袖,无非水上浮鸥。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暂来,兴复不浅。你既丢开,我又何须。立在此,只道身闲;看将去,早已眼倦。咦,非老僧爱山水。盖为看于见,不如看于不见。



济公 (资料图)


游洞霄宫

平明发余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里,小径穿林丘。

奇峰耸天柱,九锁岩谷幽。

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

入门气象雄,金碧欺两眸。

弹棋古松下,啼鸟声相酬。

羽衣读黄庭,内景宜自修。

蓬莱隔弱水,九转即可求。

坡翁昔赋诗,刻石纪旧游。

溪山增伟观,万古传不休。

我来吊陈迹,枯肠怯冥搜。

执炬入大涤,襟袖寒飕飕。

悬崖石乳滴,千岁无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处通龙湫。

方期过东洞,红日惊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鹤愁。



济公 (资料图)


酒楼细吟

(其一)

惯会饕斋觅主人,身边零钞没分文。

谁知撞见真经纪,不遇檀那怎脱身。

(其二)

平生只爱呷黄汤,数日无钱买得尝。

今幸见君君莫阻,再求几碗润枯肠。

(其三)

昔日曾闻李谪仙,饮酒一斗诗百篇。

感君慨赐无悭吝,贫衲何尝出口涎。

(其四)

自来酒量无拘管,惟有穷坑填不满。

要同毕卓卧缸边,告君再觅三十碗。



济公 (资料图)


清早饮酒

从来诸事不相关,独有香醪真个贪。

清早若无三碗酒。怎禁门外朔风寒。


题洗马池

昔日曾闻洗马池,悠然此景在西溪。

风生水面波纹细,日上堤边树影低。

水底青天沉翡翠,波中明月浸琉璃。

何如花下退朝去,喜看鸳鸯戏石矶。


劝人失物莫悔

哑吃黄瓜苦自知,将丝就纵落人机。

低田缺水遭天旱,古果安身着鬼迷。

贼去关门无物了,病深服药请医迟。

竹筒种火空长炭,夜半描龙画向谁。


此文是在灵隐寺的一个夜晚 济公有感而发的著作




止伐灵隐寺松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火烧净慈寺

无名一点起逡巡,大厦千间尽作尘。

非是我佛不灵感,故要楼台一度新。


济公活佛除了乐善好施 此外济公活佛还喜欢下棋 其中《下棋》一诗写的也颇有味道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无为堂上,敌手相逢。移来一座水晶盘,倾下两行碧玉子。聚三掣五,夺角争先。静悄悄向竹坞松轩,冷静静对茅亭菊槛。排成形势,黑丛丛万里干戈;摆定机关,白皎皎一天星象。休言国手,谩说神仙。遍九州夺利于蝇头,布三路图名于蜗角。纵横在我,敲磕由他。个中诀破着精神,要使英雄满天下。


噫!除非有个神仙路,冲破从来七九关。




济公活佛真的是人间大菩萨呀!不过他很谦虚的形容自己是这样


佛 缘



南屏山净慈寺书记僧道济,幼生宦室,长入空门,宿慧神通三昧,今修语具辨才。理参无上,妙用不穷。云居罗汉,唯有点头;秦州石佛,自难夸口。卖响卜也吃得饭,打口鼓侭觅得钱。倔强赛过德州人,跷蹊压倒天下汉。尼姑寺里讲禅机,人俱笑我颠倒;娼妓家中说因果,我却自认风狂。唱小词,声声般若;饮美酒,碗碗曹溪。坐不过,禅床上翻筋斗;戒难持,钵盂内供养屠儿。袈裟当于卢妇,尽知好酒颠僧;禅仗打倒庞婆,共道风流和尚。醉昏昏,偏有清头;忙碌碌,的无拘束。欲加其罪,和尚易欺;但不犯法,宣威难逞。请看佛面,稍动慈悲;拿出人心,从宽发落。今蒙取供,所供是实。


最后:小编想说,济公虽然不检细行、放浪形骸,但仍是禅宗的一位高僧!最后,随同小编一起欣赏一段最新《济公》动画视频吧 愿把美好传递给人间


看完这次的内容 如果满意 请转给大家哦!阿弥陀佛。




作者:济公活佛


最近湖南卫视热播剧《济公活佛》由陈浩民等著名演员倾力打造 为满足广大用户对剧的热爱 小编费心挖来一些济公活佛的珍藏图及介绍 希望各位喜欢 看好就转 不要私吞哦 济公活佛也会保佑你和家人的!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济公活佛流传下来的一句话,但是大家仅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不知还有下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这句话几乎成了很多人为了口福,贪嘴吃肉的理由和借口。甚至有些人见到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佛都说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种说法贻害匪浅,使很多人混淆了圣凡、德性和修德,是邪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014p4zjg2&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佛 缘

(首个自媒体原创平台)右下角发表评论哦

佛法| 智慧| 高僧大德| 唤醒 | 功德

灵魂 | 因果 | 善男女| 人生 | 般若 | 观照 | 轮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