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糖尿病的“后备军”,你入选了吗?

广东疾控 广东疾控 2020-01-30

2019年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防控糖尿病 保护你的家庭

先给大家讲2个案例

案例一

35岁的沈先生是一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繁忙,各种应酬较多,常常以车代步。近3年体重增加7kg,去年体检空腹血糖6.2mmol/L,也没在意,自认为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就是“发福”了早了点而已,应该没有大碍的。但是,今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又“进步”了,达到了7mmol/L,想想不放心就来医院看病。询问病史发现他的父亲有糖尿病。体格检查发现,他的身高1.75m,体重87kg,计算得出体质指数(BMI为28.4),腰围为98cm(将近3尺)。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结合其他化验结果,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案例二

一天,王女士带着就读小学2年级的儿子来就诊,小家伙才9岁,小小年纪,竟然出现了血脂异常,空腹血糖结合症状更是达到了糖尿病标准,体重就长到60kg,肚子圆滚滚的。她说,自己怀孕血糖就有些高,儿子生下来就比别的孩子大,出生体重达4.5kg(9斤)。从小他的胃口特别好,喜欢吃红烧肉、荷包蛋,爷爷奶奶一直做给他吃。觉得把他养的胖胖的,很有成就感,谁知道他今年感觉口渴、没力气、体育活动也不愿意参加。我们帮他一查,小小年纪,竟然出现了血脂高、血糖高。王女士急死了,虽然儿子胖了些,但这么小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上述案例中,一个是家庭的顶梁柱、一个是家庭的未来。但都患上了糖尿病。为什么中青年和儿童越来越容易加入“糖尿病大军”呢?主要是营养过剩再加上运动不足,多数患者同时伴随超重或肥胖、活动少、代谢异常等。

 01 

看看你是否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

高危人群

① 年龄≥40岁;

② 有糖调节受损(指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出正常标准,但没达到糖尿病标准)

③ 超重、肥胖(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④ 静坐生活方式(指生活或职业以静坐为主,日常身体活动不足的人群);

⑤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

⑥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

⑦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⑧ 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TG≥2.2mmol/L(≥200mg/dl)];

⑨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⑩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只要有以上情况之一,就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国人喜欢小孩越胖越好,其实小胖墩们正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儿童的数倍


 02 

防控糖尿病 保护你的家庭

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一般与其家庭的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绝不仅仅是患者个人的问题,家庭对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也常常改变着整个家庭的生活、计划和经济状况,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严重者甚至会拖垮一个家庭。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一般5-7年后就会发生并发症,逐渐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以及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变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无一例外都会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糖尿病不单会影响患者自身劳动收入,还会因失能需家人放弃劳动专职照顾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离不开家人的关爱、监督和支持。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为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包括了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血糖监测、膳食运动、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和支持如果患者家属对糖尿病知识不了解,在为患者准备餐饮、配合治疗方面,不对患者在自我管理和心理健康方面提供支持,患者的病情根本得不到良好管理和控制。因此,家庭成员应该了解糖尿病,做好后勤保障,了解日常饮食、运动和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配合医生科学治疗,自我管理,一起战胜糖尿病。


 03 

家庭成员如何帮助糖尿病患者

严格控制患者饮食


(糖尿病每日饮食手掌法则)

  • 家庭的“掌勺大臣”在操作上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来安排饮食。如糖尿病患者和家庭的饮食无法完全分开,那么在家庭膳食搭配中,要注意减少高热量、高糖食物的摄入。更要鼓励患者“管住嘴”,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少吃甜品、油炸、油腻食品,保持粗杂粮、细粮及荤素的合理搭配。

  • 要注意为病人提供多种多样营养成分的食物,对青少年应适当补充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防止出现营养不良、影响发育等情况。

  • 病人和家人应该一起学习并掌握糖尿病饮食原则,根据患者体形、劳动强度计算总热量、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科学烹饪,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做到既能良好控制血糖,又能享受健康美食。


陪同患者积极运动

  • 很多中青年和小胖墩们不爱运动,更不能长期坚持,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建议家庭成员陪同患者一起运动或建立监督激励机制,如运动打卡、运动任务悬赏等方式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在运动过程中,家属和患者要做好运动防护。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需要家人做好紧急防护措施(给患者准备一些小糖果、巧克力等食品、紧急联系卡等),当然更需要家人的陪同和监护。因此,我们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人应尽量陪同患者一起运动,使其养成习惯。而家人自己也会因规律运动而受益。


协助和督促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规律的血糖监测是血糖控制达标的必要手段。

  • 当病情稳定或已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 对于血糖控制未达标的患者,家人应鼓励并监督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就诊,如按医嘱服药仍发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应尽快就医调整用药

  • 家人应当了解血糖监测和检测的知识与技能,督促、鼓励并帮助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此外,还要督促患者定期到医疗机构复诊,主动接受基本公卫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控制血糖,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


关注患者药物使用情况

  • 许多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迷信保健品和中药降糖,导致血糖控制始终难以达标。所以家人要了解患者使用的药物种类及服用方法,督促和提醒其按时、按量服药

  •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家属还应向专业人员学习注射技术,帮助不能自行注射的患者注射胰岛素。

  • 另外要关注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理解、关心和支持患者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糖尿病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多,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他们在职场上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在经济上支撑整个家庭开销。高强度工作和紧张生活节奏常常让年轻患者们情绪非常低落,压力很大。这时家人如果理解支持并关心体贴患者,照顾好其饮食起居,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减轻其思想负担,治疗效果会大幅提高。


家庭成员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尤其是低血糖紧急处理等糖尿病相关的急救知识,如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尽快拨打120求助。

END

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广东省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王晔主任医师提供专业指导)


撰文:周少恩

美编:郭丽丽

初审:黄琼(办公室)

审核:甘萍



往期精选【戳下方标题】

八点帮你了解鼠疫

听说常吃这东西能让你的皮肤“永远18岁”?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