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不说话”(说不清),小心是听力问题

广东疾控 广东疾控 2021-06-27

雯雯妈妈的眼泪已经打湿了写着“双耳中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检查报告。她接过我递去的纸巾,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轻声说了一句, “谢谢您,医生,我会带孩子积极配合治疗。”

——耳鼻喉科医生邹文婷




初中女孩发音不准

一查竟是听力问题


雯雯是正在读初一的孩子,半个月前,因为反复鼻塞、打喷嚏,由妈妈带来就诊。考虑到雯雯已经是大孩子了,我告诉雯雯和她妈妈,可以让雯雯自己说说鼻子有什么不舒服。雯雯一开始木在那里迟迟不肯开口,看着脸蛋都憋得红红的。

经过引导,雯雯开始慢慢说起自己的病症:我早荡(上)起来觉得鼻子不都(舒)督(服)......听雯雯讲完,我觉得雯雯发音构音不清晰,就跟妈妈聊起来,结果雯雯妈妈发音也有类似的问题。比起雯雯因为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来就诊的本意,我更关注雯雯以及她妈妈的构音障碍。

追问之下发现,雯雯出生后听力筛查就不通过了,但因为家人觉得孩子对声音反应很好,从月子里对声音的反应就非常灵敏,有人说话、开门关门的声音,都能惊醒孩子,而且随着年龄长大,雯雯11个月的时候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了,所以就没有再纠结于“听力筛查不通过”这个事情上

后来雯雯上了幼儿园和小学,说的话多了,开始发现雯雯有些发音不对,而且老是被同学取笑。家人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听说有可能是因为舌系带短而影响发音,在雯雯4岁的时候带去医院口腔科剪了舌系带,但似乎也没有很好改善这个发音问题。


家人反馈,因为雯雯妈妈也有类似发音不对的问题,可能是遗传的“大舌头”。雯雯平时不太敢在班上或者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发言,家人觉得女孩子嘛,可能会内向一些,其他生活、学习方面也没有什么不对劲,就没有再把这个“发音异常”的问题放在心里。

在我的强烈建议之下,雯雯和妈妈都去听力中心做了听力检查。母女两人的诊断报告上都写着:“双耳中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第二次复诊的时候,雯雯因为要上学,没有跟着妈妈过来。再次见到雯雯妈妈,她的状态并不好,疲倦,显然是近期都没有休息好,眼窝有点深,眼睛多了不少红血丝。刚坐下来,雯雯妈妈就开口了:“医生,怎么办?......”边说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早发现、早干预

可改变“先天性耳聋”儿童的命运

显著的双侧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2-3例。我国初步统计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0.3%,7岁以下聋哑儿童大约80万人,每年新增3万人。


听力损失如不能被及早发现,不但影响儿童的言语和认知发育、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生活能力,甚至还会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庆幸的是,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力问题具有高度的可检测性和可干预性,大约60%的儿童听力损失有因可循,并且可以预防。


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源于美国开始,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从2009年6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应用生理学手段与方法对每个新生儿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进行客观、快速、无创的听力学检测。对于初次筛查未通过的,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再次筛查

有明确证据表明,家长或者医生一般在孩子学说话的阶段才能发现孩子听力异常,与单靠临床体征识别听力损失相比,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可以更早检测出来听力损失。由此使得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患儿确诊的平均年龄从24-30月龄提前到了2-3月龄。早发现,便能早干预,研究表明,对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学习成绩以及言语发育,可以说,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能够改变很多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的命运






孩子“不说话”

首先要评估听力问题

临床上确实经常发现家长因为“沟通障碍”带孩子去就诊,通常首先选择就诊的科室是口腔科,看看是不是大舌头或者舌系带短的问题,或者是言语发育专科,评估孩子迟迟不说话的原因。


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孩子出现言语障碍的时候,首先需要评估的是听力的问题。往往与听力相关的言语障碍,主要是构音障碍和发音障碍。我们都清楚,言语以及语言的发育有赖于听觉系统的正常运作,而听觉系统出现问题,对于儿童来说,特别是6岁以下的儿童,对言语和语言发育的影响非常大,换句话来说,只有当孩子听清楚了,才能说清楚,而对言语和语言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听力损失的程度。

好比雯雯,因为只是中高频的听力损失,低频听力正常,那么在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孩子可能只是一些构音的障碍或者对其他人的指令反应稍差,并不会表现出来“听不见”,所以也不容易被家长甚至医生察觉。而有些严重的听力障碍,孩子因为自幼没有声音的刺激,最终也形成不了语言的发育,换句话说,孩子听不见,所以说不出,又聋又哑。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不说话”带来耳鼻喉科评估的时候,通常已经是2-3岁或者年龄更大的时候,而因为孩子“说不清楚”带来耳鼻喉科评估,孩子的年龄通常更年长。我们大脑是一个很神秘的结构,1岁左右是我们大脑言语发育的一个高峰期,如果那个时候大脑的听觉中枢没有接受相应的声音刺激,那么大脑的这部分功能会逐渐被其他功能取代并且难以恢复。


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孩子构音不准确或者“又聋又哑”,我们予以相应的听力补偿治疗,但孩子的言语发育已经不太可能完全恢复正常,只能最大程度接近正常,而这个程度,取决于听力补偿开始的时间以及言语训练的效率。简单来说,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孩子的言语发育就越接近正常

听力补偿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助听器的佩戴或者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积极配合言语训练,能够大大改善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交流和认知能力。儿童先天性听力损失的事实可能没有办法改变,但是通过早期的筛查、诊断以及治疗,能够改变先天性听力损失的结局。

                          

今天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在此,我们提醒

关爱耳朵,要从娃娃抓起哦!




特邀作者



 邹文婷

医学硕士 耳鼻咽喉专业

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曾就职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成人及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对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耳鼻日常护理

具有丰富的经验

致力于耳鼻喉科疾病的一级预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文:邹文婷

制作:阮冰瑜、郭丽丽

初审:池岚

审核:林鹏



往期精选【戳下方标题】

开学了,它比学生还积极!

《3月,请重点防范4种病》

期待我们的健康传播能转化为您抵御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力量和行动!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