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医但纠结选专业?这场走心访谈,带你认识这个“宝藏”专业→
今天
广东公布高考成绩
填报志愿成为了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新冠疫情的出现
让学医之风刮得更加猛烈
许多考生想学医但又纠结于选专业
今天
来自省疾控公共卫生专业的他们
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带你认识公共卫生专业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这几年,公共卫生专业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公共卫生专业是一个基于医学,但广于医学的专业,它和临床医学的目标一样,都是减少疾病、促进健康。但是公共卫生偏向于解决健康的源头问题,是一门“治未病”的学科;此外,与临床医学专注于个体不同的是,公共卫生问题面对的是群体。
具体来说,小到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大到预防艾滋、非典、结核等传染性疾病都属于公卫范畴,此外还包括对食品、药品、卫生环境进行保护与监管,慢性病管理、虫媒病防治、实验室检测以及传播和提倡正确的卫生安全意识等等。
接下来
我们合上教科书
来看看公卫er们都有哪些故事
以及想对学子们说一些什么吧~
∨李依红
中山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医学硕士
Q: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读公共卫生专业?
A:高考之后我也曾一度纠结选择师范类还是医学类专业,因为妈妈就是疾控相关领域的,最终选择了医学。我从小就是在疾控大院长大,机缘巧合,现在我也在疾控工作,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Q:在读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
A:在本科期间我参加了一些活动,例如挑战杯、项目设计大赛等比赛,比赛过程让我有机会和各种人交流,也让我对公共卫生专业有了更多的体会。
例如,我主导的艾滋病相关活动,让我有计划和同性恋组织进行交流合作。我发现其实他们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或者“不同”,和我们所有人一样爱运动、爱音乐、爱生活。其实无论是谈“同”色变亦或是谈“艾”色变,背后反映的都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刻板印象。也让我理解被看见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利,只有被看见才能慢慢被理解。越来越多的项目经历也让我慢慢喜欢自己的专业,因为自己本身的性格是比较愿意跟人接触,同理心比较强,也比较愿意去观察人和观察这个社会。公卫专业与这一点很契合:相对于临床、口腔等专业来说,它是面向于人群的、面向于社会的,只有对这个社会有更多的感知,才能有想法和力量去改变它、完善它。
Q:在目前的职业生涯中,您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A:对于我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一是在大家夜以继日的奋斗下,能够跑“赢”病毒,实现本土病例清零。二是,由于我和我的团队主要是做疫情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每当看到我们提出的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并且实施后还收到很多社会的正面反馈,我们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像之前我每天都在做健康管理措施的“太阳图”,有一天我突然在朋友圈上看到一位老师转发,说一张图就说清各类人员管理,很清晰明了!后来在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地方看到了我的图,真的非常开心。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很多人都是每天24小时处于备战状态,风雨无阻,基本上全年无休,偶尔还是会觉得有些疲惫,但看到新闻里对“广东速度”和“温度”的报道,看到因为我们的工作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方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还是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Q:您有什么想对各位学子说?
A: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共卫生专业在我国的知名度和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公卫人才的培养。此外,群众也逐渐意识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我认为公卫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它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石凤翔
中山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医学硕士
Q:读书时所学那些课程,对现在工作最有帮助的有哪些?
A:我觉得每一个学科对现在都是有帮助的。
因为我本身是学流统(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我觉得流统对我目前的帮助最大,它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疫情、去进行病例的定义、流调和其他一些防控措施等。
其次,编程和一些统计方法对现在也是很有帮助。比如,我们现在一些表格和报告都是可以通过代码去实现,可能以前需要三个小时完成的工作,现在我花两天时间写一份代码,以后一直用这份代码,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能大大地提高效率。
Q:具有什么性格特质的人适合报考公卫专业呢?
A:我觉得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人都可以去报考公卫专业。比较内向的人可以干专业性的事,可以成为一个专家;比较外向的人可以去处理一些偏社会性的工作,因为公卫既有专业性,也有社会性。
我们读研的时候,有一位老师的一句话我还挺认同的。他说,当你的收入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你就去做一些自己觉得有点用的事情。
Q:您认为公卫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A:我觉得公卫的就业前景挺广泛的。一方面,从专业性的工作上来说,有些人到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行政单位工作,有的向职业卫生、职业病这些技术单位开展科学研究,也有的去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从事其他的工作,比如计算机或者医药公司、临床试验之类的。所以我觉得就业前景主要还是看个人,而不是看专业,专业只是你的一个基础。
Q:您有什么想对各位学子说?
A:在选择专业上,很多同学本来就还没真正地去接触社会,也没有接触过大学的专业,所以肯定是很迷茫的,所以我觉得选专业的话不用特别地纠结,就听从自己的内心,喜欢什么就去选什么。
当然了,选择专业还是要考虑一下就业前景。公共卫生是他们可以考虑的一个选择,因为就目前来说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是不会终止的,这次有新冠,没准还有第二个“新冠”,第三个“新冠”。除了传染病之外,还会有慢性病、其他一些健康影响因素和食品卫生问题,这些问题其实越来越引起关注,所以公共卫生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解锐历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公共卫生硕士
Q:公卫和临床该如何进行抉择?
A:公卫更多的是面向群体,有很多方面是属于公众服务和对社会的工作,也就是说它具有一定公众服务性。所以对于这项工作,我们首先肯定是要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服务精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者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公卫相对于临床可能是有所欠缺的,因为临床是属于一种往高精尖发展或者为个体服务的,它对个人而言的经济效益也许是高于公卫。但是如果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或者自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选择公卫会更好一些。
Q: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A: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是今年大年初一去河源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因为这是第一次能够真正地去运用自己学习到的课程知识,将其转化成实践,真正地给当地的群众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
其实我们的工作相比于医生的那种感人瞬间,或者治病救人,可能没有那么具有冲击力,我们更多的是要分工合作、团队作战。比如说疫情发生了,大家迅速聚集起来,各方支援。当时河源紫金县发现了一个病例,我们迅速地动员河源全市的力量聚集到一起,随后各个县的队伍也一起过来,大家一起分工,有负责判定密接的、有负责调看监控的、有负责做流调分析的、有到现场去的等等,分工非常地明确,大家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各自的工作。其实对于一个县疾控来说,当它遇到这么大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很多工作,比如人手、工作部署、以及很多条理都不是很清楚,而有了以省疾控专家为首的这批专家对各方面工作的梳理,我们很好地将疫情控制住了。
Q:在医院工作和在省疾控工作,您认为两者有何区别?
A:公卫人到医院确实在起步阶段可以拿到更客观的收入,但是因为专业限制,绝大部分只能从事医院边缘科室或者行政岗位工作,这就意味着纳编、升职困难。而在疾控,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其地位和发展必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共识;专业对口,也意味着个人发展空间可以更加宽阔。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回到疾控系统。
Q:您有什么想对各位学子说?
A:如果善于在某一个点上钻研并不断深入探索,建议可以选择临床或者是基础医学;但是如果你觉得你自己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人文情怀,那公卫是非常适合你的。
李瑞熙
美国埃默里大学卫生政策和管理专业(管理向)硕士
Q:据了解您原本学习的是商科专业,研究生才转到公共卫生专业的,在这过程中会面临什么困难吗?
A:作为一名跨专业学习公共卫生的学生,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想报考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的考生提供一个参考。首先是保持信心和拒绝畏难心理,没有医学基础也一样能通过自身努力学有所成。我本科是没有医学基础的,申请阶段和入学之后开始自学一些医学知识,例如传染病学、环境卫生学、医院管理学等,而且公卫的很多学科与商科逻辑是共通的,当付出了努力之后,我也能在专业中赶上其他同学甚至是做到优秀。
Q:您为什么会想转到公共卫生专业?
A:我选择公共卫生专业的原因除了家庭影响和兴趣使然以外,新冠疫情也给我带来了思考,疫情爆发时,正值研究生专业的选择之际,我从新闻和数据了解到,疫情下公卫行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一个新问题,不少高校扩招了很多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有些学校为此新开设了这个专业类目,全国乃至全球对公卫人员的需求还在增大。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是我关注的一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会让公卫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怀揣着“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社会责任将自己“投资”到公卫事业中,希望能收获到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医疗和更优秀的自己。
Q:谈谈在读书期间让您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
A:读研究生项目的时候学校有跟一些当地的医疗机构合作,有些课程就是帮助机构做咨询或者市场营销,例如一次我们跟当地的一家专业能力很强的足病诊所合作,但是由于他们线上平台不合理的使用和营销模式的匮乏,导致绩效一直不好,我们经过采访和调研,为其制定了新的营销策略,重新设计了诊所的LOGO和标语,系统化地设计满足患者忠诚度的机制等,后续向专业的教授和同学展示了成果,也收获了该诊所给出的很好的反馈。这次合作让我体会到了医疗机构也需要合理重视效益,才能提供更好地服务给大众,这是我学习公卫之前所忽视的。
Q:您认为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A:之前在一家慈善会实习时,我原本的工作内容是在办公室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救助标准,但是一次实地家访的经历,亲自与受救助者的交流让我心里产生了不同的感受,一张张申请表格,就是一个个需要救助的家庭,受救助人可能因为疾病、事故或者自然灾害,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除了减少了经济收入以外,可能还有精神上和社会属性上的损失。帮助到这些家庭,作为公共卫生的一员,也作为社会公益组织的一员,我为我能参与到这样的事情而感到幸运。
Q:您有什么想对各位学子说?
A:学习公卫一定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它不止关乎个体的生命和健康,也需要在意公众的健康环境和医疗体系。与其他医学专业一样,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是最重要的品质,同时作为受访者和采访者,跟前辈们交流和学习过程中,他们言语中透露出的品质都让我动容,坚持、诚信、同理心,在以后从业的路上希望能时刻勉励自己,也希望我的一些观点能够给意向选择公卫的考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撰文/组稿:张芷莹、罗晶
制作:阮冰瑜
初审:刘隽
审核:林鹏
往期精选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