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正月十五猜灯谜,红红火火闹元宵!

承德文旅 2022-11-12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农历正月十五,一元复始,是传统的元宵佳节,将迎来大地回春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它又是三官中天官的生日,道称上元,又称“上元节”。最早出于道教祭星辰,以星喻灯,家家竖杆立灯,称“吉星高照”。上元之夜,必定赏灯,又称“灯节”。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十五这一天,猜灯谜、吃汤圆、闹花灯、舞狮子,还有踩高跷等民俗活动...


灯谜,写在花灯上的谜语。一名“灯虎”,虎性凶猛,难以制服,用此比喻灯谜的难以猜射,遂有“打灯虎儿”、“射虎儿”等称谓。花灯高悬,灯上书以谜语,众人立于灯下,商榷射虎儿,因又有“商谜”之称。我国谜语历史悠久,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经历了各种体裁、风格的转变,不断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妙趣横生的艺术。

猜灯谜活动正在继续!...


2021年2月22日至2月28日期间,您可以扫描一下二维码参加“迎新年·猜灯谜”灯谜竞猜活动。


扫码参与灯谜竞猜活动


· 每位参与者仅有一次答题机会;· 每套题共10道灯谜,每题10分,满分为100分,时长为30分钟; · 请参与者务必填写正确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并在活动组织机构填       写“承德市图书馆”,以便统计答题排名;· 答题系统将综合参与者的得分和用时情况进行排名,活动结束后,排行榜的前50名参与者将获得精美奖品一份~


先来试试手——

但叫使君在,

可使蜀汉安。

(打一四字成语)


点我试试看~

有备无患

麻屋子,红帐子,

里面住着白胖子。

(打一植物)


点我试试看~

花生

看时有节,摸时无节。

两头冰冷,中间火热。

(打一生活用品)


点我试试看~

日历

斜阳犹未落,

明月已东升。

(打一字)


点我试试看~

山不离水,

水不离山。

(打一字)


点我试试看~


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是汤圆,俗称圆子,寓合家团圆之意。相传始于春秋时期。唐、五代时称为面茧、圆不落角,宋时称作圆子、团子、汤团等。到了明代,元宵不仅我国南北普遍食用,而且品种多样,已成为市中珍品。

中国民间传统的游艺娱乐活动,一般在元宵节举行,故元宵节又叫“灯节”。元宵节放灯始于汉朝。到唐代,元宵节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到宋代,元宵灯节更是热闹,有人以五色玻璃,甚至白玉制成各种各样的奇异的花灯。到明清时代,从正月十五到十八,在北京灯市口和厂甸一带都开设过灯市。元宵节放灯时间,汉朝开始仅张灯一个晚上,唐玄宗规定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到了朱元璋时,规定从正月初八至十七张灯。唐代放灯时出现杂耍技术,宋代出现了灯谜,到明代,增加了戏剧表演活动。如今的灯节,油灯已成历史,除手提灯尚用蜡烛外,一般多用电灯取光。

舞狮舞龙是汉族元宵庆祝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的龙狮队天一亮就拉起队伍,披挂登场,或到各家各户去拜小年,或到城镇商店货铺恭贺新禧,以祈求合家平安、生意兴隆、大吉大利。

踩高跷是用两个木棒,上安踏脚,人们站在踏脚上,将木棒绑在腿上行走、跳跃和做出各种姿势。此活动在汉族多为喜庆集会时的一种表演项目。



转自:承德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END

征稿启事

承德文旅是一个开放平台,无论你是承德土著还是外来游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文化、旅行的点滴记忆时刻分享给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游记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随笔,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时光!


投稿邮箱:cd2051858@163.com

推荐阅读


  1. 我们的节日·春节|承德市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线上系列活动
  2. 金山岭长城,一场春雪,惊艳了整个春天!
  3. 对口帮扶|走近新疆尉犁(一)
  4. 承德非遗|让非遗技艺走进生活
  5. 春有煦风冬有雪,登山正是好时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