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你有一天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你小心翼翼,你要明白,那都是沉甸甸的爱

2017-03-08 新读写


上周末,央视《朗读者》播出第三期。有着“中国谍战小说之父”称号的作家麦家,在节目中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信《致信儿子》。这封被称为“2017最美家书”的信,瞬间刷屏。


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风声》《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一个属于谍战小说的辉煌时代。


《纽约时报》称赞麦家脱离了数十年来“西方看中国作家”的传统模式,《泰晤士文学增刊》曾评论麦家称: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崛起的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麦家。


  

《致信儿子》是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这封整整准备了18年的信,被悄悄塞进了儿子远行的行囊


“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难弄的一面。面对这种有问题的青春,父母应该怎么办?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忍耐还是放任?”


来看看麦家几度哽咽的讲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023k7kjzc&width=500&height=375&auto=0

麦家致信儿子:这是一封向父亲“还债”的信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


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


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


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


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


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


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



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


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


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


心若黑了,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


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


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


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


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那么美是月光。


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歌,多少音乐。美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饱满生动的。


麦家在儿子出国的行李里放了一本笔记本,夹着信和2000美金。图为麦家在笔记本扉页给儿子的留言。


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


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


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


爱你的父亲

2016.8.21



“我的儿子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麦家直言,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3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


对于儿子,麦家无数次想放弃,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我还是算了。”


儿子气走了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途径,甚至一度自己掏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只是为了让儿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然而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好在,麦家一直未停止对儿子的陪伴,“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终于,麦家的儿子到了该高考的时候,看到曾经的小伙伴都开始努力读书,孩子突然意识到了差距。“他本身英语基础很好,人也聪明,努力了半年,靠着他的童子功过了英语关,通过了6所美国那边的大学的申请。”


当有一天儿子告诉麦家被一所大学录取了,麦家一度完全不信,“他申报了8所学校,陆陆续续过了6所,包括他现在正在读的费城艺术大学,还给12000元美金的奖学金。”


麦家说:“现在他的情况也比我期待得要好,学业不错,也交到了朋友。其实儿子虽然话不多,但是为人大方,受人欢迎。当初我的选择,就是用我的力量来保护他,陪着他承受青春期的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023mtntpd&width=500&height=375&auto=0


对话麦家: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记者:儿子看到您在《朗读者》给他读信了吗?有什么评价?


麦家:儿子的评价就是好肉麻,然后给我发了一个表情包,我给他的回答是,什么时候你会觉得不肉麻,我大概已经是七老八十了。


记者:《朗读者》之前,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您会有这么一段经历,您一直在说是基因遗传,有没有觉得问题出在平时的沟通中?


麦家:我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如果真要知道原因了我也就可以去解决问题了。


难就难在你不知道。我相信很多家长,也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因为原因很复杂,它不是个数学题让你可以去解决。


好在我们最后还是挺过去了。因为这是你的孩子,你和孩子之间的一场战争,其实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你永远是处在被动方。这个时候你只有忍耐!


如果你有智慧,拿出你自己的智慧。如果你有朋友能够教你可以去学几招,我那三年是找了非常多的朋友指导。


这次《朗读者》播出以后,很多人都在关心我是怎么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的。说句老实话,我只能帮助自己,帮助不了他,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说的话他都不听啊!


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我是怎么度过这段时间的?我有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你当好旁观者,你看着他在干什么,你阻止不了他,但你还是守望着他,你就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有教育专家跟我说,至少有70%叛逆的孩子只要青春期没有被人带坏,最后还是会回头,因为没有一个人永远会造反下去。我的办法就是把问题交给时间,要有耐心。


记者:您会不会把这段经历写成小说或剧本?


麦家:不会写啊!小说或剧本不是那么容易写的,好像生活当中有这么一个事儿,就可以把它转换成小说或者剧本,不是那么简单的。其次,即使可以转换,我也不想再面对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生命当中有这么一次就可以了,我不需要再去审视这段生活经历,而且还要高于生活,那是二度折磨。


记者:怎么会来到《朗读者》,愿意把多年的心病公之于众?参加这个节目您的感受如何?


麦家:我参加《朗读者》,是因为看了第一期以后,我闻到了它的气息,这是一个在泛娱乐时代反时尚的节目。我觉得这很好,我们现在就是缺少这样的节目。


大家一窝蜂的去做娱乐节目,而且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逗你笑 53 28464 53 15287 0 0 3498 0 0:00:08 0:00:04 0:00:04 3498 53 28464 53 15287 0 0 2863 0 0:00:09 0:00:05 0:00:04 2974让人变得越来越简单,这个不应该成为我们那么多导演、那么多编剧的一种追求。要娱乐,我觉得也应该有点高级的,不能全部娱乐。


要相信观众是可以跟着你走的,他们的内心并不是铁板,需要我们去喂养。要对公众有责任心,这份责任就是要爱他们,让他们内心变得更加健康、更加完善。




综合自央视《朗读者》、扬子晚报、北京晚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