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2017-03-22 郁土 新读写

语文课上的过度解析,如同丢下一地鸡毛、一堆碎片,如屠夫宰杀过后的一堆碎骨,让人失去了读与品的兴趣。


中小学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语文教育的失败,它不仅扼杀了阅读严肃文学的兴趣,而且导致母语的倒退。


关于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是与非,常常掀起一阵阵波澜,有老师直言:语文老师的痛苦与折磨,一言难尽!



“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这句话,是朋友之子对我说的。


起因则缘于《文汇报》3月15日刊出的《抄遍“四海八荒”,终将抄断国产剧的来生来世》一文。文章从网剧《热血长安》承认抄袭单集下架说起,列举了大量涉嫌抄袭的IP剧。


老实说,对上述网文、网剧,我看得极少。但朋友之子却看过不少。


我觉得奇怪的是,一个人抄袭了别人的作品,为何还会有人去读他的作品,这和收受赃物有何区别?世界上有那么多严肃、优秀的作品等着去读,为何还要浪费宝贵的时间阅读这些没什么养分的东西?


朋友之子在中学时成绩不错,比较喜欢读书,尤其是课外的文学作品。


他说,中学的语文课,彻底扼杀了他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兴趣,所以,上了大学后,他就开始报复性阅读,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大量网络小说,如《星辰变》《神墓》《庆余年》《极品家丁》《无限恐怖》《邪气凛然》《恶魔法则》《琴帝》《盘龙》《斗破苍穹》《阳神》《凡人修仙记》等,他基本上都看过。


这些网文,情节要么是言情、玄幻,要么是穿越、异界等,相反,美国孩子多爱读科幻小说。


我问他“扼杀”怎讲?他答:


一、老师(包括其父)推荐给他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有许多其实并不适合他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读,比如《约翰·克里斯朵夫》,他就只读到主人公十六岁时为止,后面的就不读了,没有共鸣。


二、课堂上老师对课文的过度解读,也让他对严肃文学作品彻底丧失了兴趣。


三、 学生们最喜欢的科幻作品,语文课本中一篇也没有。


所以,上了大学后,他就在潜意识里开始了报复性阅读,严肃经典文学作品碰都不碰,只读轻松、好玩的,反正此时也没人管了。而这些网络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能带来阅读的快感,虽说读过也就读过,没什么营养。可读书不就是为了享受快乐么?


他的话令我大吃一惊。


我问,据他了解,同龄人中,上大学后还有没有人去阅读严肃的文学作品,他答周围的一个也没有,除非这个人阅读欲极强,什么也读。


那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呢?他答也没人去读,因为这些人太老了,作品中写的生活离他们太遥远了。大家要读就读网文,且经常在一起相互交流,有共同语言。


另外,他对目前的提倡中小学生背诵古诗词也颇有微辞,认为这些诗词凝聚了古人的人生感悟,中小学生人生阅历十分有限,很难真正理解这些内涵的,背之何益?


听到这里我彻底无语了。我曾在中学教书四年,我的那些学生,是否也因为我的语文课,而彻底丧失了对严肃文学作品的兴趣?如此说来,我岂非成了罪人?


冷静之后,我就回忆,自己读中学那会儿,新课本发下来,首先看的就是《语文》,挑里面感兴趣的看。到老师上课正式开讲了,那些课文早已读过了。等到老师带领大家一篇篇地分析下来,从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到得最后,语文课也就味同嚼蜡了。


没想到,一代人过去了,语文课依然如此。



同事之女在美国高中,他告诉我,其女读高一时,英语文学课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语文课本,老师就指定了三本小说,分别是《芒果街上的小屋》《麦田里的守望者》《蝇王》。而这三本小说里的主人公,全都是他们的同龄人,分别写少女、少男与一群孩子的。


而整个高中要阅读的,就还有《杀死一只知更鸟》《人鼠之间》《单独和约》《动物农场》《麦克白》《了不起的盖茨比》《永别了,武器》等。


这些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少年儿童生活的,学生们读起来当然十分亲切,有兴趣。不像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是一篇篇文章与一首首诗的集合体,典型的碎片化阅读,而非整本阅读。


其次,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往往也与其生活想去甚远。


比如,我在微信中看到某位中学教师推荐的“初中起可读的二十部名著”,其中外国的十部是:《希腊神话和传说》《荷马史诗》《圣经》《神曲》《悲惨世界》《复活》《变形记》《伊豆的舞女》《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


看到这份名单,我吃惊不少,我是中文系出身,其中,《复活》上大学时读过却没看完,《圣经》《神曲》《浮士德》是工作之后才读的。一名中学生,你推荐他读这些作品,他嚼得动吗?又能消化吗?如此吃法,非把他的胃口吃坏不可!


今早读张鸣先生的微信文章《教科书的梦魇》,文章开头便是“现在的学生,没有几个不恨教科书的”,经过一番分析,他认为,


“这样的教科书教出来的好学生,创造力已经被严重窒息了”


“教科书对学生阅读的压制,从小学、中学就已经开始了。教科书的存在,原本就是对学生之于书本的兴趣的一种摧残”


“只看教科书最后成绩好的学生,以后连读书的兴趣都没有了,会有什么出息呢”


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


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小学语文学习的情况。


供小学生阅读的《美国语文》读本,是由美国教育家、俄亥俄大学校长威廉·H·麦加菲花费二十多年主编而成的,全书按主题分为十大类:亲近自然、动物亲情、正直诚实、勤奋友爱、坚毅勇敢、同情善良、自尊自律、人际沟通、求知思考、快乐人生。


虽说也是由一篇篇文章组合而成,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十个主题,非常贴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拿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来对比一下,高下立判。


而进了中学,学生们就开始整本书的阅读了。即以高三为例,可读十二本书。可你去问问我们的中学生,高中三年,有多少学生能完整地阅读十二本书?因为宝贵的语文课,全被用来条分缕析那一篇篇杂凑起来的文章了。


过度解读的结果是,曾有一名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实习生同我讲,他只要看到一篇文章,就会不由自主去给它分段,找出其中心思想,而丝毫体会不到阅读的轻松与快感!


改革我们的教科书,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变碎片化阅读为整本阅读,已经刻不容缓了!


让我们来看看大家发表的观点:


  • 不能单把学生不喜欢阅读严肃作品归因于我们的语文课(语文已经沦为小五小六了!很惨啦),读什么样的书还与家庭熏陶,以及社会媒体导向等因素有关。


  • 编者、老师强加给孩子们的是考试升学需要的,没人关注他们的兴趣。只强调读书的好处,不考虑读书的兴趣,导致孩子们对推荐阅读的书目厌恶至极。课堂上倒是常见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一页一页撕了夹在课本里阅读。有兴趣,有共鸣才是阅读的最初动力。


  • 教书育人,应使受教育者心灵得以健康成长,并逐步融入人类社会经验体系。语文是普通逻辑思维建构和人类语言文化传承内容,更需按人的心灵成长规律施教前行。


  • 没有哪个老师喜欢做解剖课文的高手,只是考试大纲迫使老师们去做些无趣的解读。


  • 一方面,师范大学里教学专业课较少,很多毕业生成为老师之后才渐渐学到怎样教学;另一方面,现实生活各种压力山大,不少教师渐渐消磨了原有的情怀与理想,不再读书继续学习,更有甚者成了混日子的。值得庆幸的是,严峻的现实也已使目前的教材有了改观,科幻类作品也已经出现在教材中;更有一批情怀与理想没被消磨掉的老师在努力。


  • 精读课文不要太多,从学生质疑入手,组织教学,授以方法,“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周再有一节阅读课,学生在指定书目中自行选择,教师有指导,那么效果会很好。


  • 我读高一时的语文老师,他每堂课总是用十来分钟先把要考的内容讲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聊与课文相关的人和事,聊一些文学作品。这样的讲法,很受同学的欢迎,一者足以应付考试,二者对文学始终保持兴趣。这个老师的语文课对我的影响蛮深的。


  •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阅读兴趣也是因人而异。学生不看川端康成而看村上春树,不知道芥川龙之介而熟悉东野圭吾是很正常的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郁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