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不好作文?不会说话?只因你缺少这样东西

2017-03-23 毛荣富 新读写


写作文为什么这么难啊?!我们先来听听名家怎么说。


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奥拓·叶斯帕森说:“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他所说的“海洋”并非“题海”,而是说要让学生亲密接触经典作品,在优秀的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


学一篇文章,就要揣摩、咀嚼和品味其语言。正如一位作家所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先得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要想写好作文,就先得大量阅读并浸润在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中,逐渐地被其感动、感染和感化。


由此可见,想要写好作文,必须先培养对“语言”的良好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培养良好的语感呢?


语感是可以培养与训练的。语文课应成为培养学生语感的主阵地。


语文课理应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赏玩和研读语言。但如今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忽视了语言——课文教学中脱离语言作空洞的思想内容分析似已成教学常态;写作教学则热衷于传授所谓的方法技巧而置语言于不顾,可谓本末倒置。


对语言进行审美,是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


审美就是要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要素组合起来,形成审美判断和审美领悟,产生审美快感,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语言的学习只是偏重于理解,而理解如果没有想象和情感的参与,就失去了感情特征和潜力,成为在抽象概念中游离的逻辑思维,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也就在所难免了。


审美观点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情怀、感性和理性、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对语言进行审美,在有的人看来只是培养作家、文艺理论家的事,对写普通文章,用处不大。可是,叶圣陶先生却说:“普通文与文学骤然看来似乎是两件东西,而究实细按,则觉它们的界限不很清楚……若论它们的原料,都是思想、情感;若论技术,普通文要把原料表达出来,而文学也要把原料表达出来曾经有许多人给文学下过很细密很周详的界说,但是这些条件未尝不是普通文所期望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我尝试引导他们关注语言,将自己品味、赏玩语言、学习语言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随时记录下来。未曾想到的是,这样一来,不仅多了一方写作的领地,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语言修养也得以不断提升。

1

培养语感,先从品味课文语言开始



培养语感,首先从欣赏课文的语言开始。学生一旦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主动去语言的海洋里游泳,他们的灵性就能很快得以释放了。


以前的语言学习,都是听老师的讲解,其实,对于语言,学生最有自己敏锐的感知力和个性化的鉴赏力,最应让他们自己来品味和赏玩。教师可作示范,大可不必越俎代庖。


《荷塘月色》中写道:“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个句子一般不会引人注意,有个女同学就这句话写了两则语言小札。



一则是关于其中的“羞涩”一词。


她说,“‘羞涩’这一词语用得太妙了!那含苞的荷花为何羞涩呢?我想,也许是它还暂时鼓不起勇气去展示自身的美,有点不好意思;也许是它还不能落落大方地接受人们投来的充满赞美的目光,有点羞答答的;也许是因为它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怕被人窥见了自己的秘密,觉得怪难为情的;也许是在众多俏丽的姊妹中顿生相形见绌之感,怕被人取笑……”


女孩子是最容易羞涩的,她把自己特有的羞涩的心理体验用在对这一词语的理解上去了。老师只是会把“羞涩”简单地说成是拟人手法,但经女孩这样来品味它,便顿生一种美感和情味,阅读的快感来矣。


另一的是这段语句中的“白花”。


她说,“一般人在这里不会用“白花”而用“荷花”一词。其实,那是不够准确的,唯有用‘白花’,才能传达出色彩,和后面“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相对应,这便是直觉语言,而非抽象的概念化的语言。


她说这是直觉语言,说得太好了!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要贴近生活,用传达直觉的语言,少用概念化的词语,才能给人以鲜活的印象。


这两则语言小札,我将它们作为范文推荐给学生,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写作语言小札需要有自己的发现,需要不拘一格地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需要有在细微之处辨析语言的能力。


课本的名家名篇中多有这样看起来平实朴素却很有回味余地的语言,不是套用一下现成的语言知识就能算是解决问题的。


品味和赏玩语言,就是与文字相拥而舞。它需要融入个人的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需要展开丰富的审美联想,由眼前的词语生发遐思妙想,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它需要有文化底蕴和审美眼光。


书读得越多,越能深入体悟文字语言的精妙和独有内涵,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

培养语感,要善于发现语言之美



培养语感,就是对语言进行审美,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语言之美。

  

语言之美可以在阅读中寻找。比如沪上高考曾有这样一道题:“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诗句中“”“”两字的妙处。


一位同学在做这道题时发现,诗句中更妙的是那个量词“身”字,可谓俗中见雅,形象传神,极富表现力,生动地表现出满树是花的情形,不禁让人产生拥抱它的想法。我很赞同他的这一看法,可惜命题者自己并未能很好地赏玩这一诗句。

 

语言之美可以在生活中捕捉。有一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拒绝平庸”,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是这样的: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再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悠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凡的力量。


单是这一开头,就很吸引人了。


“风沙渡”,小店之名也,走进考场之前才见到,作者却能将它赏玩得兴味盎然,并在文中生发开去:“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


文中还说: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你看,临考之前,路过一家小餐馆,见其招牌恰好与作文题《拒绝平庸》有联系,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两相激荡,致使文思奔涌。


生活中的许多语言文字也都值得赏玩,店名招牌、景点石刻、题词楹联、墙上标语……它们不只是点缀或符号,有些大可赏玩品味一番。有的内容可以直接写入作文,这样也就拓宽了写作的路子。

3

培养语感,要勤于练笔



培养语感,最好的方法是亲于练笔,多写小记、随笔之类的文章。写作不能太功利,不可指望写一两篇文章就能从中获得什么。最好的写作态度应是全身心地悠然从容地到语言的海洋之中游泳,观赏美景,舒展双臂,划水蹬腿,上浮下潜,采撷珠宝,你一定能收获满满。


有了较强的语感,写作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得心应手起来,或许会成为你之所长。



良好的语感能造就高超的语言水平,使人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一个语言水平高超的人往往能在不知不觉中扭转局面。


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你将会看到语言的魅力。


词语的温度

顾仁荣

有一则故事:医院心脏外科发生手术意外,病人死于手术台上。死者家属认为与医生的不负责任有关,拒绝将尸体移出手术室。手术室主任非常恼火,他告诫家属:“必须将死尸移出手术室,不然会引起手术室的污染,危及他人生命。”


话是有理,但无法说服家属,他们说:谁敢动尸体,就要谁的命。医务处长出面谈判,仍未能奏效。最后院长直接与死者家属对话。之后,问题就解决了。一场毫无希望的僵局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解决了。


说是“莫名其妙”,其实并非如此。院长是这样说的:“医院是国家开的,有责任我们也跑不了,但是对于死者的遗体,我们应该予以尊重,越是有争议就越是要妥善保护好遗体,这才有利于做后续工作。”应该说,院长的话,与手术室主任的话大同小异。不同的是,院长更尊重死者和家属,态度更好。其中用了“遗体”一词,可能起的作用很大。


事后家属说:主任是个不通情理的家伙,冷酷无情;而院长是真诚的。


原来,同样是对死者,手术室主任用的是“死尸”,而院长用的是“遗体”。比较一下这两个词,讲是“死尸”,毫无同情心;而“遗体”虽然也是个中性词,但是它比较庄重,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因此,较容易被接受。


尽管解决问题不一定是一个词语的功劳,但是,院长更尊重死者和家属是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无独有偶,某县出现过城管三改标语的事。


在该县城的大十字街,每天清晨都挤满了设摊叫卖的摊贩,严重影响了交通。城管部门在此刷了一条醒目大标语:严禁在此设摊。大家视而不见,而且情绪对立。


几日后,城管将标语改成“请小贩勿在此叫卖”,语气是客气了些,但情况仍无明显好转。


又过数日,标语改成“您在此经商有碍交通”,这条标语就比较有人情味,再加上得当的疏导措施,面貌很快就改变了。


三句话给那些商贩们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第一句无称呼,没礼貌,冰冷的;第二句称“小贩”,是中性词,语气也客气了些,但有公事公办的味道;第三句称“您”,让人有亲切感,“经商”一词也含有尊重之意,最后又诉诸理性,自然就容易被人接受。


我们有些商场内贴有这样的标语:为严防盗窃,店内有监控摄像头。去台湾旅游,见到的却是这样的一句话“请您保持微笑,本店装有摄像头”。


两者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前者看了让人不悦,好像顾客都是贼。而后者却让人感到温暖,虽然也达到了提醒的效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词语,甚至每个标点的运用都要求准确无误,否则意思就不同,或表达不准确,或表达错误。在一堆同义词中选用哪一个,是很费思量的,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个用词,往往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点评:此文联系生活中的用语来谈,辨析细致。文末“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个用词,往往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表达效果”,此语堪称点睛之笔。


让“转折”传递正能量

廖文钊


照实说,我并不喜欢“但是”一词。


无论在它前面堆积了多少美好的词语,碰上它之后,就会消失殆尽,人们记得的总是“但是”后面的内容,如同一个人好不容易爬上高坡,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但是”这个陡峭的下坡,便不由分说地让你一下跌到谷底。如:

  

        你的考试成绩有了进步,但是,切勿盲目乐观。

  九寨沟的风景美,但是,门票太贵了。

  这女孩五官端正,但是,皮肤黑了点。


“但是”几乎成了不祥之先兆。只要它一现身,气氛即大变。“但是”让你打个激灵,立即把“但是”前面的温暖忘记了,只好抖擞起精神,准备迎接扑面而来的“转折”。所以,我特害怕老师的作文评语中出现“但是”二字。


不知“但是”在最初使用时,对它前后两部分是不是一视同仁?古文中的“而”“然”就相当于今天的“但是”,而整个句子并未因“转折”而让人产生泄气、伤悲的感觉,相反,还能给人以一种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予之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这些句子中的转折似有一种提神和警策的作用,且能把人的思考引向深入。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还有另一面。遗憾的是,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使得“但是”这个预报一出现,就抹去了亮色,陷入了泥淖。

  

        走笔至此,忽想起两个名句: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句中虽无转折连词,却含转折之意。


它们之所以深受世人喜爱,就是因为这些转这里具有一种正能量,能给人带来激励、鼓舞和希望。


点评:作者凭借敏锐语感,发现并指出习惯用语中存在的问题;活用有关的语言知识,遂使这篇短文言之成理,内容丰赡。


 毛荣富,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上海市闵行区拔尖人才。先后在十几家教育杂志开设专栏,曾应邀去香港及内地十余座城市讲学。边教书,边研究,边写作,发表文章千余篇,出版《作文散步》《元明散曲》《青春的隐秘世界》等著述十余部。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新读写》!(上海各东方书报亭有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