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颖一: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2017-03-29 钱颖一 新读写

“我是经济学者,不是教育学家,但最近10多年来,我一直以经济学者的身份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因为关注教育的今天,就是关注经济的明天。”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26日带着自己的新书《大学的改革》来到浙江大学,聚焦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都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据说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


有人会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也许是这样,但是不应忘记,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可以扼杀或毁灭原始的创造性。


创造性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三个基本元素,那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它们都不是“知识”本身,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


我讲三个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中国和美国的。


大家是否知道今年以来《华尔街日报》(The WallStreet Journal)有关中美问题最热门的文章是什么?是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题为“中国母亲为何更胜一筹”(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作者是美籍华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文章讲述她如何用中国式教育方法在美国教育她的两个女儿。她出版了一本《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ofthe Tiger Mother)。


就在这篇文章的同一版上,是另一篇关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评估结果报告。


这个国际项目每三年对世界各地15岁的中学生就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项目进行考试评估。在2010年的评估中,上海市的中学生在三项中均名列全球第一。而美国中学生呢?阅读排第17名,数学排第31名,自然科学排第23名。


可想而知,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给美国人带来的冲击,有点像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的情形。


这篇文章和这本书,迅速成为美国主流媒体最受关注和最具争议的话题。


“中国虎妈”立刻成为一个流行词。其实她所讲述的内容,都是我们中国家长教育子女的一般方法:要用功读书,不要看电视,不要玩电脑游戏,苦练钢琴和小提琴,不要碰其他乐器,等等。但它们都与美国式的教育方式背道而驰。


不过,她的大女儿获得了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演奏钢琴的殊荣。这说明中国式教育在一些方面确有长处。中国教育部长说中国教育不必“妄自菲薄”,也许其中有一些道理。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印度的。


2009年印度最火爆的电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Three Idiots)。这部电影打破了印度电影的票房纪录。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它是一部讽刺印度大学教育制度的喜剧片,讲的是印度皇家工学院同寝室的三个大学同学,在以严格著称的印度皇家工学院中,如何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唱对台戏。


印度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类似于中国的填鸭式教育的问题。但是这部影片大肆抨击这种教育体制,公开赞扬不循规蹈矩的学生,它既是娱乐片,又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我们不要小看印度的高等教育。


去年有三所世界级的商学院院长更换。在前后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和位于法国的INSEAD(英士国际商学院,又译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都通过全球遴选先后任命了新的院长。


毋庸置疑,这三所都是世界顶级的商学院。有趣的是,这三所商学院新任命的院长,全都是印度裔,而且都在印度读完了本科。


据说在哈佛商学院,最后三位院长候选人当中有两位是印度裔。在哈佛商学院的近200名教授中,有二十多位印度裔教授。但只有一位中国裔教授,还不是终身教授。所以在哈佛商学院,未来十年中都不大可能出中国裔院长。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犹太人的。


犹太人在全世界只有1000多万人口,还没有上海市的人口多。而犹太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超过100人。


犹太人不仅在科学上成就非凡,在创业上也非常突出。在美国NASDAQ(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除了美国以外上市最多的国家,就是以色列。


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两点相似:一是注重家庭,二是注重教育。


我们中国人对教育很重视,投入也很大。但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与同样重视教育的犹太人有所不同。


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都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据说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前者的落脚点是“学知识”,而后者的侧重点是“提问题”。如此不同。


这三个故事都是关于教育的,对我们应该有所启发。


我们的教育特点与我们目前的竞争优势有直接关系。我们的学习能力强,对已有知识掌握快。不仅如此,我们还善于模仿并加以改进,而且有执行力。


正因为如此,我们成为从开放中受益最大的国家:正是开放把新的知识传播过来,而我们则以比其他任何人更快的速度学会别人的发明和技术,再加上我们的改进,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


但是,我们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并不能抵消我们在另一些方面的劣势。


我们的弱点也十分明显。在我们的教育方法中,靠认真刻苦,靠时间投入,靠死记硬背,靠大量做题,靠反复练习,可以让考试成绩优异,让钢琴演奏熟练,让生产成本降低,但这些都不能替代创新和创造。


我们承认我们仍然大而不强。强从哪里来?从创造性中来。人的创造性,就与教育有直接关系。


有人会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也许是这样,但是不应忘记,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可以扼杀或毁灭原始的创造性。


我们一直认为到学校就是学知识,教育者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这种理念本身可能就是问题。


创造性从哪里来?我认为有三个基本元素,那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它们都不是“知识”本身,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


首先是好奇心。


几年前,有几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来到清华大学与学生座谈。当问及什么是科学家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勤奋、努力、数学基础,而是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好奇心”。


正是牛顿对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感到好奇,才激发他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好奇心”是驱动人类发现和发明的原始动力。


其次是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盖整个世界,包括那些将会知道和理解的”。


正是爱因斯坦本人的想象力,也正是乔布斯的想象力,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的生活方式。


最后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英语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就是善于对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意见。


同时,批判性思维又不是对一切命题都否定,而是用分析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新解释,做出新判断。


据说去年有几位来访的美国大学校长与我国教育界高层领导会见,当被问及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中表现的优缺点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批判性思维”。


这三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的。好奇心是驱动力,推动我们去探寻;依靠想象力,我们拓展思维空间,使探寻超越现实的局限;而批判性思维让我们挑战已有的知识,永远去寻找新的、更好的答案。


客观地说,我们的传统教育文化是考试文化。在这个文化中,这三条不仅是缺乏的,而且被视为有害。


本来,人的本性中有这三方面的潜能。但是,我们的教育文化把它们扼杀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问题与具体学科无关,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工科还是医科,无论是理论还是应用,都是一样的。


创新源于好奇心,创新源于想象力,创新源于批判性思维。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但若没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他也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教育只是致力于灌输知识,而不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那么,这个国家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追赶阶段表现出色,但很难获得引领世界的地位。


最后,我要说的是:经济的竞争最终是创新的竞争,创新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是教育的竞争。


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本文摘自钱颖一著《大学的改革·学校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