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这一生保了很多古城,有的是成了,有的是败了。我是屡败屡战……

2017-03-31 阮仪三 新读写

本文转载自《一席(ID:yixiclub)》


乡愁乡愁,没有乡哪来的愁。


建筑物是我们留下来的历史的重要记忆,而这些历史的记忆,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是它留存了历史的记忆,才使我们有了乡愁。


我们留住历史建筑物,不光是要留住高楼大厦,留住那些皇宫别墅,还要留住我们自己真正的房屋,因为,我们要留住乡愁。


马上就是清明和五一小长假了,你会出门踏青吗?看过这个演讲视频,或许,你会对到过的又一座古城、脚下的又一座石桥、眼前的又一栋建筑,有完全不一样的体悟。


他是阮仪三,著名的古建筑保护学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88owqmt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阮仪三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你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你的外婆在,外婆桥要在,桥底下的河里面有船,那么你才会摇;假如河没有了,船也没有了,外婆也没有了,你什么都忘记了,你不要去摇了,也不会唱这个歌了。


我是搞古城保护的,我这一生保了很多古城,有的是成了,有的是败了。


你们看这张图,这是宋《平江图》,就是宋代的苏州城市图。 


白居易的诗里有“红栏三百九十桥”,现在苏州古城里,还有260多顶完整地留了下来。

我们完整地留存了平江路,花了气力把这块地区完整的宋代格局留存下来了。


苏州的古城为什么会留下来,主要它有合理的规划发展——东面新加坡工业园区,西面一块高新技术区,北面一块乡镇区,新城发展在外面,老城在中间不动,这是很重要的规划流程,但是我们很多的城市都忘记掉了。


请大家看这座城市——这是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福州,三山——乌山、屏山、于山;山上有乌塔和白塔;远远的一条江是闽江。



它在1986年成为国家级的名城,当时就请我去做了保护规划。这一块就是福州原来最好的居住区,这里留下了很完整的三坊七巷。


到了2000年福州市要大发展,这块地整个七个亿人民币卖给了李嘉诚,要把这些楼都拆光。新的规划只留下里面27处国保单位,林则徐、严复、宣统皇帝的老师郑孝胥、冰心、邓拓这些名人故居是国家级的文保单位不能动,其他都要拆光,建高楼。


这样一种规划,整个城市就完全完掉了。我跑去找他们说,不能这么做。我说这样建了以后,福州就完了。


这时候,崔永元来找我做《实话实说》节目,我就跟他讲,我保护古城,保了平遥,保了丽江,保了周庄,但是大部分都没保到,我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成的少,不成的多。他说你有例子吗,我说有啊。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0年4月30日晚上,播出阮仪三和崔永元的对话,我就讲了福州,这么一个完整的历史街区,很好的三坊七巷,结果被全部弄光了。


到6月3日,北京给我们校长打来一个长途电话,说让阮仪三来一趟。那天在北京,俞正声见到我,他说第二天开会要讲三坊七巷,福建省委、福州市领导也来,你有什么话你照讲。


在这种情况之下,才把这么一个历史名城留下来,多么地困难。


三坊七巷,这是唐朝礼制,它从唐朝一直留存下来,现在这个地方坊墙还在,坊门里还有很多明清时期建筑,留下来很多坊规、里规,现在按照原样修复了留下来了。但我嫌他修得过分新了一点,有点假古董的味道。


这是平遥,是我八十年代拍的照片,这些建筑都是明清建筑。这个最大的建筑是大成殿,金大定十七年;远远的那幢是市楼,明嘉靖三十八年。

 


平遥的城墙是后周时候建的,凸出部分叫马面,马面顶上的部分叫窝铺,城上矮墙叫城堞。


一圈城墙,3000个城堞,72个马面,72个窝铺——中国人做建筑做设计,都是按规矩来的,孔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就这样来建造的,这是中国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平遥有17家票号,所以我们说平遥是票号的故乡,引导了全国金融事业的发展。但平遥旁边的太谷比它还大,太谷有27家,是孔祥熙的家乡。平遥旁边还有一大串的古城,太谷、介休、兴县、祁县、侯马、辉县。


最近有十四个城市申请世界遗产,这十四个城市我全部看过,四个是真的,那十个全是假的


四个真的你们记住:平遥湖北荆州城西安城,还有东北那个袁崇焕的兴城。其他所有的,全部是后来重新修建起来的。


平遥还有其他非常好的民居。那里明代的民居有198个,398个清代民居,两个加起来600个。


我刚刚讲的太谷、介休、兴县、祁县,这些山西、陕西的城市留存了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遗存,可惜就在我们大规模的发展当中,都要把它拆掉。

 


在1980年时,我到山西省带第一届66级的学生做规划设计。平遥的文物队队长就来找我,让我赶快去看看。我看了以后觉得确实非常可惜,因为都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城墙拆起来非常快。


平遥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保下来,用什么办法保下来?我找到当时山西省建设厅规划处的处长,告诉他你这个规划不对,应该把好房子留着,坏房子拆掉,另外建新区。


他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带了十二个学生到平遥去做规划。这个规划很简单,实际上就是古城不动,新旧分开,合理发展,这个就是很简单的办法。

 

 

古城很完整,这是山西省的特点。它金融财政发展得非常好,整个明清两代的建筑非常发达,所以留下非常完整的房子,可以完整不动;然后新区跑到南边来开发,很好的用地,价钱也很便宜,三百块钱一亩地;工业区在铁路边上,四周围都可以发展,开展新区,但是古城不要动。


其实苏州也就是这样,问题就是大家认识不到这个问题。

当初平遥保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当时拿着规划到北京,去找了罗哲文、郑孝燮,郑老是建设部总顾问,罗老是文化部文物组组长,把带来的照片给他们看。



平遥有两个寺庙,到平遥去千万不要错过,一个镇国寺,排全国老三,老大南禅寺、老二佛光寺都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发现的,老三是阮仪三发现的。


那个时候老三没人去看,我跑过去一看,梁上有画,北汉天会七年,不得了。



还有一个双林寺有两千多个雕塑,很精彩


我们看到的四大金刚都是穿着盔甲的风调雨顺,双林寺的金刚是敞开肚皮的,穿着很时髦的露脐装,胸部和肚脐眼都露在外面。


双林寺 四大金刚


我们看到的十八罗汉是长眉罗汉、读经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双林寺的十八罗汉你一听就怪了——


睡罗汉:睡觉的罗汉;


病罗汉:得病的罗汉;


哑罗汉:哑巴罗汉;


醉罗汉:喝醉酒的罗汉;


怒罗汉:发怒的罗汉……


都是元代的雕塑。


元代的艺术是放开来的——成吉思汗对汉人的文化不懂,他就不管,所以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出来了:戏曲、元曲、雕塑都出来了,所以元代的雕塑是不一样的。


双林寺 罗汉


我把这些照片拿去,请罗哲文、郑孝燮二老到山西平遥,郑老讲应该按照规划做设计,他说这是“刀下留城救平遥”的规划。


我问罗老,这么好的城墙已经拆掉一段了,破破烂烂的,要拿钱来修的。我说所有的城墙,都是洪武三年到洪武六年开始修葺的,和八达岭长城是同时代的东西,我说没有一个一个城墙,哪里有万里长城呢?


他说当然,当时就给了八万人民币。平遥就这么保下来的。


平遥到现在为止,完整地留存了历史的形态,它成为了世界遗产,每年有几十万人去。


现在平遥有很大一个景色,就是街上很多老外拿杯啤酒拿杯咖啡,坐在那里发呆。这个城市有人在那儿发呆的话,就到了旅游的休闲阶段了


我们现在看中国能发呆的城市大概没几个,大理、丽江、阳朔、乌镇算,平遥是一个,上海没有,苏州没有,扬州没有。


还有一个很重要,你把原住民留着,那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就留下来,人看人是最好看的,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窗口里看你,对吧。

 

绍兴 修复前

 

这是绍兴,绍兴一直是很好的水乡。


绍兴仓桥直街,当时我们负责去修缮。有很多地方一修就修成个假古董,那你看我们修的,原样原修,叫作“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绍兴 修复后

 

我们现在常常说的“整旧如旧”,是梁思成先生讲的,但是大家总是要把它做成旧的,修成假古董,所以我们把它改成“整旧如故”。


故就是整修,整修成原来的情况,唐宋元明清,你修到哪一个时候?像这个情况,那我们修到民国的时候,个别的古建筑是宋朝唐朝的,大部分我们看到的都是清末民初的东西,那么你就修到清末民初。


你要的是真实的,你要它原来的城市风貌、历史状况,不是“整旧如新”。现在有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乌镇,没修之前,你看地下是水泥路是吧,木板房油毛毡耷耷的一塌糊涂。

 

乌镇 修复前 


这条街就是茅盾故居那条街,我们原样原修,原来的形态,还是原来的木板墙,石板路都要找原来的石板铺起来。


不要小看这个石板路,之前水泥路地下什么都没有,我们石板路底下,七根管子下地:下水道分成雨水、污水、自来水三种水;电线就四根,电力线、电讯线、电话线、宽带;然后燃气。


现在它又增加了一根冷风线,全镇都通空调了,这样的话这个城市就完全修好了。


所以它就能开两个世界大会,世界戏剧节,世界互联网大会,因为生活是现代化的,风貌是我们历史的,这么做就是要修旧如故。更重要的,把真东西留下来,不要把假东西留存。


乌镇 修复后

 

这些水乡风光中,实际上我保了江南六镇,周庄、同里、乌镇、甪直、南浔、西塘。有人说哎呀都是小桥流水人家,我说你要仔细看,每个都不一样,此小桥非那小桥,此流水非那流水


比如说你看这个乌镇,乌镇都是水阁房,水隔起来的房,这个就是唐诗里讲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乌镇


你跑到周庄去看,那就是水巷,叫水通道,“家家门前泊舟航”。门前没有路,路在房子后头,房子前面就是条水弄堂。

 

周庄


你跑到西塘去看,满镇萦廊骑满墙,所有的镇子全部用廊子连起来,1.8公里长。


这反映了过去的历史名镇上,家家户户都具有公德心,为大家想的:我门前有个廊子,我家里方便,走阴走阳,可以做生意,可以带小孩;你旁边有个廊子,两家人之间我出一点,你出一点,就把它连起来了。


这个都是士绅做的。

 


说到大上海,在历史保护城市中间,上海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比如外滩,就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

 

九十年代的时候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来中国访问,汪道涵请他在在上海大厦的楼顶上看外滩,他说哎呦好极了,外滩保护得很好嘛,我看看全世界少有的这么美好的景色。


那是1991 年了,我做了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然后是南京路规划,老城隍庙规划。



这些规划当中,外滩规划和南京路规划按照这个方案执行的。城隍庙要开复兴东路征求意见的时候,我当时去问我们的老师陈从周先生,陈先生就跟我说:阮仪三,我送你四个字,这四个字城隍庙一定要做到!哪四个字,拿笔记下来,他说:


第一个字,

第二个字,

第三个字,

第四个字,


小街、小巷、小商品、小尺度,这个就是上海城隍庙的特点。对大上海来讲,这就是非常精彩的城市风光。


但讨论的时候,只有两个人支持我,所以后来没有按照我的方案做。当时我惨得不得了,现在城隍庙惨得不得了


现在城隍庙你走进去,复兴路走进去以后,迎面就是八个大金殿,每个金殿八层。



以前有八层楼的房子吗?还是翘角的大金殿,以前有这么多翘角的大殿吗?为了赚大钱,把我们原来的小商品小街小巷全都推掉了。

 


还好南京路留下来了,房子、路按照1:1的尺度来修,这是最好的步行街,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的。


现在很多城市修很宽的大马路,有人来往吗?你晓得在这个步行商业街里,人的走路都是“之”字形的,它不像交通路线,交通线路要快要安全是直走的,但放在步行街只要舒服。


同时店也是很重要的,多品种、小门面,不同特色,所谓的“名、特、优、老”,名店、特店、优店、老店,一家一家的。所以你逛南京路有逛头,逛北京王府井没什么逛头。


你逛上海淮海路一家大店,进去以后第一层化妆品,第二层淑女装,第三层男式装,第四层儿童装,第五层电视,每家都一样,逛了第一家不要逛第二家。但是南京路不一样,这家大三元,隔壁一家我吃点点心,第三家我买点南货,第四家我买点底装,所以这点很重要。


外滩的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留存它整个的完整的历史的风貌。


从1889年开始,到1937年为止,我们叫作世界建筑博览会,那个时候正好是建筑在大动荡大变化的时候,可以说外滩囊括了全世界的很多建筑形式,建得都比较好。

 


比如说上海总会(英国总会,English Club),它就是古典复古风格主义作品,纵横三段式。


旁边一个就是改良派,再过来就是维多利亚派,那就更早期了。

 


再过去是汇丰银行,汇丰银行叫作集仿主义,它最有钱,东印度公司的财产,三百万两白银建的这个房子,英国鸦片战争打的胜仗建的房。


它把世界上最好的建筑集中地仿造,因此所有的墙面所有的窗户全是希腊的,所有的柱子所有的顶都是罗马式的。


更精彩的是里面,走进去是大理石大厅,大理石有什么稀奇,它八根立柱是实心的,印度的,所以它反映我有钱,是第一富。


 

再过去是上海海关,我们叫作Art Deco,建筑装饰派,上面有个装饰,完全变得几何图形了,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大钟。


然后就是ARAI友邦公司、和平饭店(沙逊大厦),里面有十六种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的客房,屋顶花园上还有蒋介石向宋美龄求婚的亭子,很多名人住过留下来很多痕迹,比如说卓别林住过留下了他的烟,肖邦梳胡子的梳子,宝莲·高黛把她的丝袜和高跟鞋留下来了……


再过去就是中西合璧的中国银行,陆谦受先生设计的,这是唯一一座中国人设计的。

 


然后,华俄道胜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那就是西洋古典主义作品,完全是西洋古典,很正宗西洋古典,现在完整留存。


最后一个摩登建筑就是上海大厦,Broadway building,百老汇建筑。


 

上海特别完整地保护留存了这些建筑,把这二十五幢大厦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不能随便动,只有里面可以必要地动。


上海的专家给每个房子都认真地做了鉴定,每个房子都做了修整的方案,并且规定了每个房间的利用,所以我们是全国保护得最好的。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大亨来了,他们要建大量的房地产,领导要我给他们介绍上海的规划。我就讲,上海外滩的空间轮廓线不能破坏。


 

就是说,要建高层的话,左邻右舍不能超过它们,而且性质要和它相符。两句话就没有人来做高层了,到现在为止什么都没有,但是已经冒出来一些。


金陵大厦顶上加了一个顶,现在还冒出来一个非常难看的开花的房子外滩中心大厦,都不是我们规划的,还有文汇报大楼、联谊大厦。

 

 

当时按照我们的规划,这些楼都要杀头,把头都要杀掉,判处死刑,何时执行,以观后效


当时设计这些楼的建筑师都是我的前辈啊,比我年纪大,那个时候他们打电话给我,阮仪三,你说杀我的头?我杀你的头。我就只好什么都不响。

当时报纸上都报道了,后来其他楼再也没有进来。所以我们上海的外滩,全国最漂亮。


我们说青岛好漂亮,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现在邦 邦 邦一个大建筑,红瓦看不见了,绿树看不见了,碧海也看不见了,蓝天也看不见了,只看到一幢幢集中的楼。


哈尔滨叫我去看,说请阮老师对哈尔滨做做评价。我说要说好话还是真话,他说当然要说真话,我说美丽的松花江丑陋的哈尔滨


 

因为哈尔滨在松花江上,一幢幢的都是商住楼、住宅楼,像扑克牌一样的比例关系,胖嘟嘟的 矮墩墩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八块麻将牌、八块扑克牌。


好看吗?我就差点讲八块墓碑了。



下面讲一个重要的例子,也是我们上海人的骄傲,就是上海犹太人保护区



1934年希特勒上台以后,把所有的犹太人抓起来,全部赶出去。当时其他的国家都不敢接受,但有一个著名的中国人,他是驻奥地利总领事,叫何凤山,他斗胆签了一千份到中国去的护照,结果来了四万犹太人。


这些犹太人到了上海以后,都安定地住下来了。他们还都有本事,有些是钢琴家,有些是艺术家,有些是工程师,然后逐步建了房子。


这个房子是维也纳人的咖啡馆,原色原样都在,都留着了。我们还有他的摩西会堂,现在变成犹太人纪念馆。还有当时的电影院、医院、学校、托儿所,等等等等。


 

这个房子,区政府2002年要把整个这块地拆掉。当时我看到我们隔壁的教研室在做北外滩的规划,要把它拆光建高楼。我说这个地方是犹太人居住的地方,里面有日本领事馆,有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


我就赶快派人去调查,去跟他们说犹太人居住区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你看,他们的房子很有特点。顶上这个符号都是犹太人符号,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有正倒着的两个三角形,都是犹太的符号,里面都有。这个房子的形状,跟石库门不完全一样。

 


我就给市领导写了封信。我就说这个犹太人保护区,假如不能保护好,会造成国际纠纷。因为那边整天有很多外国人去,而且美国的《先驱论坛报》和《邮政时报》《纽约时报》上都报道了。


2002年11月写的这封信,很快,2003年1月1日公布的上海历史保护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文件上:上海提篮桥历史保护区(犹太人避难地)


哎呀,真是精彩。我觉得上海水平极高,上海最小的一块,第十二块历史保护区,我就这么保下来了。


2005年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上海请了100个曾经在这里居留过的犹太人回来探亲。


我当时参加接待了,哎呀真有意思,都是一口上海话啊!你想想看,他们来了八年,上海话还不都会了?还有人讲的不是上海话,讲一口苏北话、绍兴话。

 


其中有一个老头,七十三岁,十三岁时和他老爸到中国来,回去六十年,官做到很大,做过美国财政部长和世界银行总顾问,叫布鲁门萨。


到了这里以后,他说不要扶我,我要摸到这个墙,我小时候就在这个墙边玩。因为房子没有动嘛,基本原样,他就摸着墙找到他的家,三层阁楼走到楼顶上回他的房间去。


我们很多人就七嘴八舌地问他,哎哟老先生回到家了,你家在这里啊怎么怎么样。只见他蹲下去,站起来,满脸的泪水。


他就和女儿讲,你看,我们那个时候很苦,这里是我爸爸妈妈的床,这个是我姐姐的床,这个是我哥哥的床,我的床在门口,我们每天要把这个床收起来,不然没有地方坐,不过总算我们都活下来了,我们怎么能活下来的,全靠中国的大妈大爷们。


他一把就抓到女儿,说要记住,世界上有好人有坏人,中国人是对我们最好的好人,所有国家的人都不收留我们,只有中国人收留我们,只有中国的大爷大妈们才使我们活下来,才有我,才有你。


接下来以色列的总领事就和我讲,说阮老师,我们来报世界遗产吧。


他说我们所有犹太人的纪念地全是世界遗产,但是那些世界遗产是什么,全是讲的犹太人遭到的残暴的压迫,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杀戮、死亡、悲惨,人性的扭曲。奥斯维辛集中营我去看了,这个就是我拍下来的照片,那就是二十万具尸首啊。


而我们这些是什么?是和平、友谊。


 奥斯维辛集中营


对于历史城市的保护,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叫作完整的留存。我们看看国外人家怎么做。

 

这是奥地利的杜伦施坦,世界遗产,十五世纪的城堡。我给你看的城堡是十五世纪的,那就是十五世纪的现状,那个时候废墟式的留存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到巴黎去看,到罗马去看,罗马斗兽场,那就是废墟式留存。要是我们肯定把它给修起来了。


雅典的神庙,就是废墟在那里留存,就是给你看一个真实的东西,那就是一千年两千年的东西,原汁原味的东西,这很重要。


但是我们中国人就喜欢这样做。你看这两个字认得吗?汉街,汉代一条街。



 真是不懂文化不懂历史,汉代没有街唐朝有街吗?唐朝只有市,汉代比唐朝还要早,只有市,没有街。所以大家看到画的什么《清明上河图》,那是宋朝的街啊。


这个建筑物你们看,牌楼,《清明上河图》里有牌楼吗?《清明上河图》里也没有啊,是南宋跑到杭州以后才有的,所以你汉朝就有了,胡扯淡!


还有这个,曲阜2003年盖的汉代的城墙。汉代的城墙这样盖的啊?所以我说假城墙假城墙,你们去看,看了就知道。


砖砌到城墙上,是宋朝以后的事情,因为宋朝发明了火炮,原来城墙都是土的,最多就是石头的,但是炮一轰,土城墙就很容易倒,石头的是做基础,但是全部用石头垒的很少。


 

还有更严重的。这个是大同建的辽代的城墙。



我八十年代去过大同,那时候大同还有完整的明代的城墙和城门楼。但是耿彦波先生要把大同建成辽代的首都,因为大同曾经是辽代的首都。


这些辽代的东西谁见过吗?钢筋混凝土的。他把城市里面的民居全部拆掉,然后要建辽代的民居。


 

辽代的民居后来建起来了——辽代四层楼,大屋顶。



把所有的老建筑都拆光,都建成假古董,像大同这么完整的历史文化,第一批国家级的名城,就这么毁掉了!


我最后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的建筑确实是独具特色,独领风骚。像北京故宫,这个我们没有话讲。


 

中国建筑的特点,跟我们刚刚看到的外滩啊碑啊西洋建筑不一样,我们讲中轴线对称,有我们的格局、比例尺度和色彩,这全是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


这些大型的公共建筑,都很好地保留下来了。像这个是孔庙,也是很好地留下来了。


 

建筑物的留存,很重要就是我们自己民族信任的留存,特别是民居,这一点上大家要很好地理解。


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特别重视民居。北方的民居四合院,南方的民居厅堂式住宅。你看这是延安的窑洞,这是福建的土楼,都是民居。保护了没有?没保护。



以前住的房子是非常讲究的,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合院,包括上海的石库门,都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祖宗有蔽,男女有别,敬天畏地,都有个天井。


你看这个地荫房,地荫的窑洞,上面敞着就有天,四合院上有天,下有地,然后中间有主房,两旁有左厢右厢,有倒座。


我们石库门房子也是这样,就是考虑合家的团聚,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土楼接土楼,一个大土楼围起来,一个家族蹲在一起,几十家人家,然后中间是祭祀祖宗,祭天祭地的地方。


礼仪关系在我们传统住宅中反映得非常清楚。


但是我们现代的住宅讲究什么?讲究个人的舒适性,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门厅、客厅,它不考虑主次之分,不考虑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


到了小区里面,一排排房子一排排房子,讲究的都是通风采光、容积率、停车

位、遛狗的场所,而不像过去形成的街巷、里弄,前街后巷,前门后门,门门相亲,东家妈妈,西家婆婆,前门阿姨,后门奶奶——这样才出现了青梅竹马,出现了总角之恋,出现了过房亲,过门亲。为什么?互相之间有照顾。

 

所以你看这个弄堂里面,一个老爷爷坐着,小朋友就很安全地待这里。是不是他的孩子?不一定,但是他肯定会很好地看住他。


 

但是我们现在的住宅的形态就形不成这个。


建筑物就是我们留下来的历史的重要记忆而这些历史的记忆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是它留存了这些历史的记忆,才使我们有乡愁。


乡愁乡愁没有乡哪来的愁,所以要留住乡愁,留住这些历史建筑物,不光是留住高楼大厦,留住那些皇宫别墅,而是要留住我们自己真正的房屋



你是不是想起了小时候的一家大院、两口小井、三棵老树、四面皆邻、五亲六眷……若是乡都没了,何来乡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