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没有灵感怎么办?北大教授曹文轩用三个故事传授三个锦囊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怎么写出好作文?写作文没有灵感怎么办?这是家长和学生永远关心的话题。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看来,写好作文,当然要有大量阅读的积累——
“灵感一定是来自于知识,一个没有知识浸润,没有知识武装的大脑,是不可能有灵感的,也不可能有发现财富的眼力的。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思想,有多少思想,才有多少生活。”
他用三个故事,分享了三个写作“锦囊”:财富的发现,虚构的意义,知识的积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87nzh3q7&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现在我讲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分别隐喻了三个文学的基本道理。
而这三个基本道理是环环相扣的,它们中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也是我们每个写作的人应当秉持的基本道理。
1、发掘自己独特的个人经验
第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有一个在我的课堂上听了一年课的一个女孩子和我聊天,她说曹老师,你知道我冬天的晚上,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干什么吗?
我说我不知道,然后她告诉我,她说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吃完晚饭后洗碗。
有一点不可思议。
她们家住在山里,她拥有青山绿水,但同时,又有让她感到心灰意冷的贫穷。贫穷到什么程度?贫穷到连几分钱一盒的蛤蜊油都买不起,她告诉我,她想通过洗碗,在手面上找到一点点油腻的感觉。
这就是个人经验,这是我们的想象力根本无法到达的地方,而这种个人经验恰恰是文学所需要的经验。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我出生在江苏苏北农村,那里的房子都是依水而建,开门就看到水,那个地方,是我巨大的写作资源的仓库。
我的作品里,为什么没有那些肮脏的意象?为什么没有那些肮脏的词藻?为什么没有那样肮脏的境界?我想是与水在冥冥之中的教化有关的。
我承认,我的作品有一种洁癖。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2、一根“羽毛”怎么变成文章?
第二个故事。
草地上有一个羽毛,无人问津,它也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多久了。
这天早晨,来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他们把这个羽毛捡起来看了看,然后又重新丢到了草丛里,临走的时候,女孩就问男孩,这个羽毛,是属于谁的呢?
羽毛记住了这句话,从此开始了一个漫长的寻找之旅,它遇到了一种又一种、一只又一只鸟,可是那些鸟都告诉它你不是我的。
后来,它遇到了云雀,云雀对羽毛讲,它说你不是我的,但我可以帮助你满足一个愿望,我可以把你带到高高的天空,因为我是这个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
然后它就衔着这根羽毛,一个劲儿往高空飞去,穿越了云层,然后她张开嘴巴,放下羽毛,羽毛就悠然飘落。
云雀一路相伴,这个羽毛落在了一座山头。
岩石上站着一只鹰,羽毛就无缘无故觉得它是属于那只鹰的,于是它就问鹰,我是你的吗?
可是那个鹰的注意力正在前方,前方的天空飞着一只鸟,羽毛说,啊,我认识它,它是云雀。
它的话还没有说完,鹰就起飞了,不一会儿,天空就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叫声,两滴透明的血珠从高高的天空坠落下来,羽毛就在心里呼唤,风啊,你把我吹走吧!
来了一阵大风把羽毛吹了下来,羽毛就在峡谷里盘旋盘旋,最终又落在了一块草地上。
一连又是许多天过去了,这天早晨,阳光灿烂,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来这个地方觅食。欢乐祥和的一家子,这个情景非常动人,羽毛就在想,其实在地上也是挺好的,它就想问这只母鸡,我是你的吗?可是它已经没有勇气了。
温暖的阳光下,那只母鸡展开了翅膀。它的翅膀上缺了一根羽毛,那么这根羽毛也许是这只母鸡的,也许不是。
这是我几年前写的一个图画书本子,我还写过《夏天》《烟》等等,也是虚构的产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美妙,它有无限创造的可能性。
大家想一想,造物主在把这个星球交到人类手上的时候,有《荷马史诗》吗?有《蒙娜丽莎》吗?有《英雄交响曲》吗?没有,如今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硕大无朋的精神宫殿,我们创造了这个星球上最高的文明。
3、所谓灵感,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
第三个故事。
我有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火印》,从何而来?你们大概不可能想到,它居然是从萧红的一个短篇小说而来,这个短篇小说叫《旷野的呼喊》。
在这个短篇小说里头,萧红用几十个字描写了一个场景,黄昏有两匹马朦朦胧胧跑了过来,主人公就想这个马是谁家的呢?他就猜测这个马是有人到这个地方串亲戚,缰绳没有拴牢,马跑掉了。
他就想等那个马跑过来,把缰绳给抓住,那个马果然跑了过来,他伸手就去抓那个缰绳,但是伸出去的手马上收回来了,因为他发现那个马的身上,有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
萧红用这几十个字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有何用意,我至今也不太明白,可是就是这几十个字引爆了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火印》。
一个作家会被经常问:你的灵感来自于何处?我对灵感的定义就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
回想一下当时的过程,就是这几十个字,激活了我的阅读记忆,我就想起一本书,这本书是说二战的时候,日本军队虐马行为臭名昭著。
我又想起了一本书,书名叫《马》,介绍世界上各种品种的马的。我又想起了许多许多与马有关,和许多许多看似与马无关的书,而这些阅读记忆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反应。
一个关于二战,关于马,关于一个放羊孩子的故事就在记忆的海洋中,像冰山一样露出了水面。
灵感一定是来自于知识。一个没有知识浸润,没有知识武装的大脑,是不可能有灵感的,也不可能有发现财富的眼力。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思想。有多少思想,才有多少生活。
上面说的第一个故事,是财富的发现,第二个故事说的,是虚构与文学的意义。这两个故事所隐喻的两个道理,如果没有第三个故事所折射的道理作前提,那么前两句话基本上就是一个无法落实的空话。
博尔赫斯说,他的作品来自于知识,自有他的道理。
关于写作,名家留下了很多经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列夫·托尔斯泰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
——鲁迅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老舍
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这纲要写好了,文章的轮廓已具。
——朱光潜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