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高考作文题背后的故事:这位名动一时的作家为何沦落到赌场发牌

2017-06-08 卢新华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这是今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这位作家是谁?卢新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破例以整版篇幅,刊登卢新华那篇让“全中国的读者泪流成河”的短篇小说《伤痕》,这个年仅24岁的复旦中文系学生,一夜成名。“伤痕文学”由此开启。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只知道他在美国的赌场发牌,为什么?


2010年12月6日,卢新华的短文“论三本书主义”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又发表了他的《读三本书、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


卢新华说:“我曾经在日记中写过一句话:聪明的人要准确、及时、迅速地找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怎么找?就是通过读“三本书”来找。


“考上大学的同学,要读‘有字之书’,它能给人以启发。没考上大学的同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读‘无字之书’,在行动中感悟生活,寻找自我。而最关键的是,两者都要读‘心灵之书’,时常自我审视、批判、反省。”


卢新华打了个比喻,自然社会“无字之书”是父,人类的“心灵之书”是母,他们的结合产生了“有字之书”,所以人们应该透过书本去寻求本源,而不是舍本求末,停留在文字表面。


让我们来看一下卢新华当年在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所作的演讲:“读三本书,走归零路”,有删节。


1、三本书主义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论三本书主义”,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副刊。为什么会想到写那样一篇文章?这要追溯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广 为批判的一个口号叫作“一本书主义”。是说一些作家在一本书成名以后,就不再写了,从此躺在上面吃一辈子。


于是,当我的短篇小说《伤痕》于1978年8月 11日在上海《文汇报》问世并引起轰动后,便也有人私下对我说:“你可是‘一篇短篇小说主义’呀。一篇《伤痕》,便开创了一个‘伤痕文学’流派,从此青史 留名。”


《伤痕》的确曾经给我带来了许多的荣誉和光环。作为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我在写作《伤痕》不到一年后,便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第四次 文代会作家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代表,受到党和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并在茶话会上与同桌的胡耀邦先生有过深入的交谈。此后,又被推举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常 委……


但我的文学道路和人生是否也就从此与《伤痕》共进退,成为另一个版本的“一本书主义”呢?这引起了我多方面的和长时间的思考。最终,我从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了“读三本书,走归零路”。


许多人乍听到这个话题都忍不住问我:“你说的是哪三本书啊?能否开个书单?”


我只能对他们笑笑:“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 ‘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


而如果遇到有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我也会对他们说“一本是‘文字般若’,一本是‘实相般 若’,一本是‘心灵般若’。”



2、阅读自然和社会


一个人一生中会读到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书,哪些书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跑到你的手中,哪些书又偏偏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冥冥之中似乎是有 个定数的。


但以我们有限的生命长度,究竟怎样去面对那些几乎是无限的汗牛充栋的文库,并作有选择性的阅读呢?


我的体会是:除了兴趣和爱好外,首先要选择那 些业已被许多代人认可了的经典。


“读万卷书”,我从进大学以后就开始身体力行了。因为“文革”荒废了十年,毕竟少读了许多书。所以,我那时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勤奋写 作,其他时间就是“恶补”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莎士比亚的、狄更斯的、加缪的、卡夫卡的、海明威的……我一路亲近过去。


为了系统地阅读古文典籍,我还请老师帮我开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包括《左传》《史记》《昭明文选》等。记得啃读《昭明文选》中的那些汉赋时,曾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与此同时,我还利用课间或饭后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时间,一本接一本地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也渐渐地也体会到, “行万里路”“法乎自然”,其实也还是在读书,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用眼、用脚、用心来阅读“自然和社会”这本无字的大书。这也是一本“实相之书”。


某种意义上,比较起前一本书,它对我们的生命会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所说的“书本知识”无非是前人或别人观照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自然的生命体验,是他们思 考的结晶,这些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以启迪和借鉴,但它绝对代替不了我们的生命本身。


人类的思考可以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缜密,人类的书籍也可以堆 集成一座座高山,但一旦没有了“自然和社会”作为人类思考的对象,人类所有的书籍必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自然和社会”才是那本最原初的 书,而一切“书本知识”只能是它的摹本或拷贝。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便自觉地在读“自然和社会”上下功夫。


留意到自己的履历“工农兵学”唯独缺商,我在文汇报工作两年多以后,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嗣后,又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不仅在美国蹬过三轮车,卖过废电缆,做过图书公司英文部经理,还在赌场发过牌。


1998年,我出国后所写的第一部小说《细节》在国内发表,《钟山》杂志社在复旦召开研讨会时,曾来了不少媒体,其中有一位上海《青年报》 的记者回去以后写了一篇新闻稿:《昔日名动一时,今日赌场发牌》


我有一些大学老师和同学看到后给我打电话,替我愤愤不平,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写?” 我听了,却安慰他们说:“怎么不可以?他们没有说错啊,昔日名动一时,今日赌场发牌都是事实呀。”


但我心里知道,国人是很难把作家和一个赌场发牌员联系到 一起的,都以为我是在美国实在混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去赌场发牌的。其实他们不知道,去赌场发牌是我经过认真思考后的人生抉择。他们也不会知道,我虽然每天在赌场发牌,但我同时也在阅读。


发牌员每天差不多有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所以,我每天上班去时身边都会带上一本书,有时是英文小说,有时是哲学著作,有时是宗教经典……轮到我休息的时候,我就会找个合适的地方坐下来悉心阅读。


我有一个朋友,是作家峻青的儿子,有一次带了一群人来赌场,看到我坐在那里专心致 志地阅读《金刚经》,大叫起来:“哇,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么乌烟瘴气的赌场里面,还有个人坐在这里读佛经!”


然而,他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我在赌场工作期间最主要的阅读其实还是在牌桌上发牌的时候。


每一张牌桌都是一本充满了人生玄机的无字 的书。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作“赌桌上选女婿”。


我每天阅牌、阅筹码、阅人无数,不仅逐步加深了对人性的了解,同时也一点点领悟和体会到了财富的“水 性”: 一枚枚的筹码便是一滴滴的水,一堆堆的筹码便是一汪汪的水,一张张铺着绿丝绒的牌桌则是一个个的水塘,而放眼整个赌场,就是一个财富的湖泊了。


我 坐在牌桌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张三的面前堆满了筹码,可不一会儿却都转移到了李四的面前,而李四如果不能见好就收,那高高摞起来的筹码很快又会没入它处…… 


从这里,我懂得了财富之水不仅会流动、蒸发、冻结,同时还能以柔克刚,藏污纳垢。所以,阅读赌桌这本无字之书,最终也促成我写了《紫禁女》和《财富如水》 这两本有字之书。


当然,读“自然和社会”这样的“无字之书”,最重要的还不是帮助我们写成有价值的“有字之书”,而是直接作用和帮助我们的人生。


老子在《道 德经》中说:“为学日渐,为道日损。损而又损,以至于无为。”说的是做学问应该是多多益善,而为道则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需要放下,再放下,丢弃,再丢弃。


我初到美国时,是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读书。第一年只有学费减免,生活费还要靠自己挣。这时我了解到,学校附近的西木镇(人称小巴黎)有十几家电影院,几十家餐馆,又有许多购物场所,每逢周末便游人如织,有一对犹太裔夫妇就开了一家三轮车公司。他们招收的员工几乎清一色的是我们学校的大学生,且以白人为主,我是唯一的亚 裔。


记得第一天我去上班,从晚上六点半等到快十点了,也没遇见一个人要乘我的三轮车。


正在后悔和懊恼之际,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喊“Taxi!”我环顾左右, 并没有看到身边有出租车,再望过去,发觉那人站在对面街口正对着我大喊“Taxi!”我就指指自己的脑门问他;“Me?”“Yes,Yes,Yes!”他 连说三声。


我这才明白,三轮车原来也可以当出租汽车用的,就赶紧把车骑过去。


这是一对夫妇,两个大胖子,他们说今天是他们结婚十周年,想到母校校园走一 走,怀怀旧。


我听罢心里既喜且忧,喜的是我终于有了第一单生意,大概可以挣到十块美金,忧的是这两个胖子的分量加起来可能会有四个我重,而且,去校园的路 又都是上坡……那真是一段特别漫长而遥远的路,每一脚踩下去几乎都要拿出吃奶的力气……


所以,当我将他们送到校园内他们指定的地点时,感觉着浑身上下几乎 都被汗水浸透了,没有一块干的地方。


下车后,那女的先问我:“How Much?(多少钱)”我就狠狠心,说“25美元!”女的二话没说就开始掏钱,男的 见状,也开始摸口袋。就在女的递给我25美元的当儿,男的也将20元一张的钞票放到了我的手上。


我不明就里,以为是男的小气,只肯出二十,就很坚定地对他 摇了摇头,“No,Twenti-Five!(不,25)”男的一愣,跟着冲我笑笑道:“No,This Is your Tip。(别误会,这是你的小 费)”。


声音虽轻,却如雷贯耳,给我以极大的震撼!也完全颠覆了我从前的教育中得到的有关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印象。


忽然想起毛泽东曾经在《别 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过的话——“我们要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区别开来,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区别开来……”当时心里真想 大喊一声:“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遇到过很多值得我永远感恩的人、事和物,三轮车就是其中之一。我骑着它不仅找到了一条养活自己的生路,同时它还成了我的 一个“流动书亭”,我通过它开始了对美国社会的阅读,并迅速融入美国社会。


在这过程中,我的英语口语水平不仅得到很大提高,身体经过日复一日的锻炼也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更重要的是,蹬三轮车这件事,它帮我真正做到了“放下”。因为自从写了《伤痕》以后,我身上汇聚了太多的荣誉的光环,已然让我滋生出种种 “虚骄”之气。


但我通过读佛经了解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篇《伤痕》,其实也是众缘成就的产物。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那样 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我就不可能想到去写《伤痕》;而没有班级里办墙报,没有墙报主编将它放在头条,没有女生们所流的泪水,没有《文汇报》编辑的慧眼,没有 发表前教育界、文学界、新闻界比较一致的肯定和支持的意见,《伤痕》大约也不会如愿发表,或许至今还锁在我的写字台抽屉里。


3、阅读心灵,勇于归零


荣誉的光环尽管让人很受用,却也是具有重量的人生包袱,一个人只要背上它,游泳肯定游不远,登山肯定登不高。因此,我开始经常提醒自己:人生的路上,你得经常学会将自己归零。


有一次,在国内参访一座佛寺,赫然看到一处牌坊上书“回头是岸”几个大字,我曾为其配过一个对子,叫作“放手如来”。后来,再见到“觉海无涯放为舟”这句古训,我也曾为它配了一个下联,道是“悟山有顶弃作杖”。


“放”和“弃”,这两字从此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在读“书本知识”“自然和社会”这两本有字和无字的书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经常地、反复地、不间断地阅读“自己的心灵”。


释迦牟尼出家后,苦行、托钵、化缘,但一直未能证道。最终,还是在菩提树下仔细阅读“心灵般若”,才得以觉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鲁迅先生则说:“我时常解剖别人,但更多的是更严厉地解剖我自己。”


自然和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映像,从根本上来讲,都是我们个人心灵这面镜子的折射。


世间的万事万物,万千变化,如果不能与我们内心的宇宙相接,相沟通,是无法利益 我们的人生的。所以,历来的能称做大师、大家的人们,“为学”的同时也在“为道”,“外求”的同时也在“内省”。


而一个能对世界文化作出伟大贡献的民族和 国家,也必定是一个十分注重反省自己、解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我前两年曾写过一篇小文《自家的车库自家清》,说的是我在洛杉矶家附近散步时的一点感想。



洛杉矶的居民区多数都是一栋一栋的小别墅,通常家门口有一片草地,绿茵茵的。从马路上看过去,房子的左后方通常都有一个车库,而且这些车库的门还经常开着。


我经过时常发现里面并没有放汽车,而是堆着破桌 椅、旧板凳、生了锈的割草机,以及纸箱子、废弃了的床垫子等等。我纳闷,车库本是用来放车的,可家家户户的宝贝车子——其中不乏奔驰和宝马,为什么却都停 放在坡道上日晒雨淋呢?


由此想到人类的精神领域其实也充斥着这样的景象。


我们人类的心灵其实也有个“车库”,世人也习惯了经常往这个心灵的“车库”里堆垃圾,最常见的便是“五欲”的“财色名食睡”。结果,便是善知识的阳光再也射不进来,智慧的奔驰、宝马车也放不进去了。


美国人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有时也会在门前的院子里插一块木牌,上书 “Grage Sale”(车库杂物甩卖)几个字,然后将车库里连同家里储藏间用不着的杂物都搬到门前的草地上甩卖。


经过这样一些清理,车库间的垃圾少 了,可利用的空间也大了。但遗憾的是,我还是很少看到有人往车库里放汽车,多半不过是以新的垃圾取代旧的垃圾……


这些年来,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便是“雾霾”。天上的雾霾究竟都是从哪儿来的?当然,你可以说是建筑灰尘、煤灰、二氧化碳等等的过度排放 造成的。这当然没有错。但为什么会过度排放呢?还是利益的驱使,物欲的膨胀。


所以,从本质上讲,一切天上的雾霾其实都是人类心灵雾霾的折射。只有当人类的 心灵不再为尘垢所蒙蔽时,那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才会对人类重新开放。


故而,相较于读“书本知识”和“自然和社会”,读好“自己的心灵”当是人生的要务。


当然,这三本大书也不是可以割裂开来读的,我们读“书本 知识”的时候,必定会联系到“自然和社会”,我们读“自然和社会”时,常常也需要通过读“书本知识”来对自己的人生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热衷于写书的。搞文学创作的会写,搞学术的会写,学文科的会写,学理科的会写,有想法的会写,无真知灼见的也会写。这些书将会充斥自己和别人书房,也会摆满书店或图书馆的书架……


但有一本书,我们每个人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论学霸还是末学都一定会写的,而且是一个共同的 主题,那就是有关我们各自人生的书。


这本书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在写,却绝不会雷同,一本书一个面目,一本书一种趣味,一本书一种精神。


我真诚地祝愿所有能见到或听到我的这段文字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都能写好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这本大书。有这本书垫底,我们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也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我们名字的好书!


人生就是一本大书,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本大书。我还是很相信文以载道,这是衡量文学的千古不变的准则。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