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上海展出:听策展人分享最权威的观展指南!

2017-06-22 新读写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以全球化的眼光看人类全部历史,以最大程度平等的态度看每一个文明,“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6月29日就将在上海博物馆开展。


6月29日- 10月08日

09:00 - 17:00

人民大道201号 上海博物馆


为了这个你肯定不会错过的展览,

来,让我们一起做功课!

1、大英展源自一档广播节目

“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


这个已经在全球引起关注热度的展览,脱胎于2010年大英博物馆和BBC广播台合作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这档节目做了20周。时任馆长尼尔·麦克雷戈由一件文物起头,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一段围绕这件文物的历史故事,每集15分钟。



为了打造出一个文化精品,大英博物馆动用了全世界400多位专家和馆内很多研究人员,花了近4年时间,最终从大英博物馆的800万件藏品中选出100件。


这100件中的每一件,都能够牵一发动全身,比如著名的 “大洪水记录板”,甚至撼动了《圣经》。

“大洪水”记录板,公元前700—前600年,出土于伊拉克尼尼微古城


一百四十年前,伦敦居民已经习惯在吃完午饭后到大英博物馆闲逛一番。史密斯是博物馆附近一名印刷厂的学徒,他迷上了博物馆里的黏土写字板,甚至渐渐能看懂上面的楔形文字。


1872年,史密斯读到一块十五厘米见方的泥板,远看像报纸上撕下来的广告版,从中间分成两栏,密密麻麻挤着整齐的楔形。当他看懂后,大吃一惊:“拆掉房屋,修建船只。把所有活物的种子都带上船。神会降下大量的雨。”


这行熟悉的记录,是英国孩子倒背如流的《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而这块“泥板”的出现比《圣经》早了将近四百年。“在被遗忘两千年后,我是第一个读者。”史密斯在博物馆里上蹿下跳,乐得脱光了衣服。


这块泥板的准确名称是:大洪水记录板,由它串联起古今人类,“这是大英博物馆存在的目的,也是做这档节目的目的,”馆长麦克雷戈说。


2011年,这档节目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记录,还被企鹅出版社集结成书《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这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现在已经有了几十种语言的译本。


在书和广播节目成功的基础上,2014年,大英博物馆顺势组织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全球巡展,一年半前英国财务大臣访华签署协议,敲定了这次由英国政府赞助的大英展的时间,2017年恰好是中英建交45周年。


2、100件展品,是怎么挑出来的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按照时间顺序布置成一个圈,100件物品讲述了一部200万年的人类历史。


“物品”不会说话,大英展却带有自己的观点,“背后是全球史观的视野。”国博策展人闫志说。


近代流行“西方中心史观”,学者马克思·韦伯和费正清都是其拥趸,他们认为西方文明代表世界的进化方向,其他文明只能是回应和效仿;而“全球史观”则尊重所有文明,认为全球化是内心深处的渴望,人类最终从分散的文明走向整体。

 

展览的第一件展品是距今2600年的埃及木乃伊棺,典型的古埃及制造。然而,木乃伊棺却没有一个零件跟埃及有关:原料来自非洲和中东,连画里的神灵都来自两河流域。

佘盆梅海特内棺(棺盖)

古埃及第26王朝,约公元前600年


这个画着女像装饰的木乃伊棺里,为什么装着的是个男性?据英方专家介绍,可能在历史某一时刻,里面真正的木乃伊被调包了,或者说在入关的时候本身就有误会。


关于这个木乃伊的CT检测,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他的脑子里断了一根工具!


古埃及人的价值观和今天不太一样,那时人们认为人的灵魂是栖息在心脏里的,而脑子是没什么用的。所以制作木乃伊的第一步,就是剔除大脑。那时人们用一种特殊的长钩状的工具从尸体的鼻孔里插进去,然后在里面搅拌,把脑子打碎。接着让尸体面朝下,让脑浆从鼻孔里控出来。


但大家看这个木乃伊很特殊,当时应该是不小心把工具折进去了,但又没办法掏出来,所以这实际上是当时制作木乃伊时不小心出现的一个事故。


而展厅末尾,是一件山寨球衣,仿冒科特迪瓦球星德罗巴的战袍,德罗巴出生在非洲,在法国成名,所在俱乐部老板是俄罗斯人,拿着韩国三星的赞助。这件假球衣又在印度尼西亚生产,被卖到南美洲。几乎连结了所有大陆



大英展以时间为主线,分成八个单元。展览不仅彰显了“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而且启迪我们思考自身与人类创造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为了顾及所有文明,这100件文物“尽可能公平地选自全球不同地区”,且“很少涉及众所周知的事件、战役或日期”。比如说欧洲文明、中东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南北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乃至大洋洲文明,在展品的数量选择上是非常均衡的。


展览的第七个部分展出了非洲塞拉利昂的一个面具(索维面具)。它下面是用棕榈叶做成的斗篷,面具上面还有一顶典型的欧式礼帽,这是当地少女进行成人礼的时穿戴的仪式性服装。

索维面具 公元1880-1886年 塞拉利昂歇尔布罗岛地区


它表明在和欧洲的商人或殖民者有了来往后,塞拉利昂就认为,这种礼帽最能代表这个陌生的异域文化,于是把它做成一种象征符号放在自己最传统的服饰上。


这就像巴黎时装周,设计师会经常选择代表遥远地域或文化的元素和符号,作为灵感融入到自己的时装。


这就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共通之处:对于异域文明的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在这100件藏品中,有8件来自中国。包括西周早期的康侯簋,良渚文化的玉琮,春秋时代的青铜编镈、唐代的三彩文官俑,隋唐之际的白瓷的双龙耳瓶以及2010年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等。 

三彩文官俑 约公元730年

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  深圳生产,这盏灯只需在烈日下暴晒 8 小时,便能提供 100 小时的照明

3、展览的海报来自一枚纪念章


15世纪60年代,弗朗西斯·德雷克在英女王的资助下,带领着“金鹿号” 环球航海,同期出发的三艘航船中只有他这一艘平安返回。

 

德雷克是全球第二位实现环球航行的船长,第一个的名气比他大很多,那就是麦哲伦(但德雷克却是第一个自始至终指挥环球航行的船长,而麦哲伦在航途中死于菲律宾)。

 

作为第一个环绕世界的英国人,德雷克在大不列颠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他,比如这枚刻着航海地图的纪念章:一面是欧洲、非洲和亚洲,另一面是美洲。


环球航行纪念章


而在北京展出时的海报,就来自这枚纪念章。



这张海报,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的勇气,也让人想起永不归来的冒险者。


4、策展人眼中不可错过的十件文物


大英博物馆国博展览中方策展人、国博副研究馆员闫志,在做客博雅公益讲座时,为大家介绍了100件珍贵展品中,他个人最偏爱的10件。


  • 奥杜威手斧


看到这样的手斧,很多观众难以想象这个和普通的石块有什么区别,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它两边的对称是比较明显的,天然的石块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外这块手斧上面有很多打击薄片留下的痕迹,这是因为石片在两边交替打击过程中,会剥离出一片片半月状的薄片,打掉之后留下来的就是手斧的部分。


这件手斧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呢?考古学家分析发现,现代人类对手斧进行加工制作时,其大脑的活动区域和运用语言的区域是重叠的,这就为我们解决人类语言如何产生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解释下,就是石器在打制的过程中,人要首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石器成型的样子,就是“蓝图”。有了这个之后,大脑思维所呈现的结果才能表现在外在的物体上面。这和我们的语言表达性质完全相符。


另外,石斧的对称设计也体现了古代人在对称形状方面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欲望,这也意味着他不是仅仅把它当做工具,还有别的追求。


所以说一件看似很简单的手斧,实际上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在人类文明的催生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让我们从蒙昧的时代向文明的时代过渡。


  • 鸟形杵


这是这次展览当中的第七件展品,这件鸟型石杵非常精巧,高只有三十六点几厘米,宽度才七点几厘米。

这么一个小巧的石杵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它实际是用来研磨的。新几内亚地区出产一种块茎类农作物,可能形状有点类似于我们大个的芋头,但是它比较细长条。这种芋头本身有毒,必须经过研磨加工才能吃。

另外人类发明很多加工食物的工具,实际上能够拓宽人类的食谱。要知道在有限的资源当中,拓宽食谱范围,对于人类来说,可以提升较其他物种的竞争力。

这个石杵也是一个集实用和仪式于一体的器具。

近距离观察,它的雕刻艺术度非常高。鸟头的形象,还有雕刻非常明显的翅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石杵可能只会在非常重要的仪式场合才会使用。

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农业产生之初,使用的工具和信仰仪式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 密特拉神像

 密特拉神像 公元100-200年 意大利罗马


这是本次展览最大的一件展品,名叫密特拉神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罗马雕像,人体结构、比例,以及牛身上的肌肉骨骼、血管,每一只动物的生态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雕像中的这个青年叫密特拉,他在古代波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灵。


在罗马帝国的晚期,密特拉教在那里非常流行,得到很多人崇拜,甚至超过了罗马宗教里对罗马神甫的崇拜。这种宗教尤其在军队里面非常盛行,这就说明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它可能是一个跨地域跨国家文化的文明现象,无论是在印度还是非常敌对的波斯、罗马之间。


密特拉神里的“屠牛”有相当重要的教义,有的学者认为“屠牛”是象征太阳神神秘的力量,也有研究者认为“屠牛”这个牛本身是神的象征,但是牛被杀死,代表着神在牺牲自己。


仔细观察这幅图就会看到一只狗在舔牛伤口上的血液,一条蛇在咬牛的心脏,还有一只蝎子在蜇牛的生殖器,牛作为神它要救赎人类的罪恶,选择自我牺牲。这么一个意向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基督教的教义。比如说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为了救赎人类的罪恶宁愿自己钉上十字架,以自己的死亡来去救赎整个人类。


这个密特拉神像我也不知道它出土的过程,但这个是我所见到的雕刻最好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展品,都是真品,没有赝品。


  • 约拿图像石棺

这个约拿图像石棺,是基督教在罗马地区盛行时带有非常强烈的基督教符号和题材的棺材。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浮雕,画着一艘船、好多小人,还有藤萝架一样的东西,这些都是基督教的元素象征。


实际上这幅浮雕是取材于一个基督教的故事。


《圣经·新约》里有一个约拿记,上帝让约拿这个人去索多玛和蛾摩拉告诉当地的人说你们的罪恶太深重,上帝要惩罚你们,毁灭这两个城市。结果因为约拿胆小怕事,不太愿意去,害怕当地人会因为告诉坏消息而打他,所以在船上的时候他就故意不去了。


这时候,一阵暴风雨把船打翻了,大鱼也把约拿吞进了肚子里。约拿在大鱼的肚子里待了三天三夜以后醒悟了,自己斗不过上帝,还是得去完成上帝交给他的任务。


上帝知道了,就把他从大鱼的肚子里放出来,在海滩上休息。因为烈日暴晒,上帝就赐给他一棵树,但是第二天醒来之后,树又枯萎没有了,这场景就和浮雕右边表现的藤萝架一样。


树没有了之后,约拿就抱怨上帝,为什么不让这棵树为我遮风避雨,上帝就又教导了他一番,他这才终于醒悟。


  • 三彩文官俑


这是三彩文官俑,墓主人是刘庭讯(音)。我对唐三彩了解不多,这一件是我平生所见到的个头最大的唐三彩


我们知道,唐三彩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墓葬名器,这件唐三彩除了高大之外,还体现了本次展览“贸易与侵略”这一单元的主题。


唐朝正是帝国扩张不断继续的时代,而唐三彩这个俑也自然可表现出盛唐气象、侵略扩张的这段历史。


  • 霍克森胡椒瓶

霍克森胡椒瓶


此处的香料指的是在印度大陆还有在中东地区产地的香料,这个香料要经过长途贸易,要被阿拉伯商人或者中间商赚取很高很高的利润,然后才能够达到西欧,因此只有贵族才能真正的去用这些香料。


那个时代,一磅胡椒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士兵两周的薪水,非常奢侈


这件展品非常小,只装胡椒,不装别的东西。也非常精巧,因为在它下面有一个小开关可以专门控制倒出量。


大家推测,这个东西可能是罗马帝国撤离,贵族埋在这里的。有朝一日回到故地他们还想取出来用,但是很可惜这些东西的主人再也没能回来。


  • 刘易斯棋子


这是本次展览我最喜欢的一套东西,是1851年在苏格兰的刘易斯岛发现的,一共发现了78枚棋子,大约有4套国际象棋。


这套棋子首先栩栩如生,每个人物形象各不相同,雕刻的技巧非常成熟;其次代表着一个非常强烈的国际化的意味。


我们知道国际象棋是作为一种战争游戏,在500年左右起源于印度,大家下棋就是为了在棋盘上进行厮杀。当时印度的战象兵非常出名,很多棋子做成了战象的形象。


大约7世纪左右,象棋游戏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因为伊斯兰不允许偶像崇拜,因此就没有了人物的形象,把棋子做成了抽象的形象。但是根据伊斯兰的政治结构,他们在棋子里面增加了一个角色,类似宰相的作用,作为皇帝的顾问,也设计了新的游戏规则。


到了公元8世纪传到了西班牙,往北走到了法国德国这些地区。欧洲人对棋子重新恢复了人物的形象,同时又增加了王后这样一个角色,因为在欧洲的宫廷里面,权力结构当中,王后是作为国王的谋臣和顾问存在,和印度这些国家是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我们看到它的王后是托腮凝思的形象。


  • 贝宁饰板

贝宁饰板:奥巴与欧洲人,1500–1600年,尼日利亚贝宁城


贝宁国在古代涵盖了尼日利亚等好几个国家,是非常大的帝国。这些铜板反映了贝宁人眼中的非洲是什么形象。


三个人组成的铜板,中间是贝宁的国王奥巴,左右是奥巴的大臣,国王和大臣之间有两个戴着帽子的小人形象,他们是葡萄牙人。


高大的葡萄牙人在饰板上的形象如此渺小,这也间接反映了贝宁人对异国人的态度。


  • 爪哇皮影戏偶


这个是印度尼西亚爪哇遗留下来的皮影戏,出自1800年的爪哇岛。


那时的爪哇是伊斯兰教的天下,禁止偶像崇拜,不允许有人物形象的存在。而皮影戏是中国经过越南,传入印尼的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戏剧元素,同时这些皮影表现的人物都是印度教史诗当中的角色,这套皮影戏让我们看到印度教文明如何交汇在印度尼西亚。


  • 仿冒足球衣


这件球衣为什么会成为一件展品?


我们可以这样看,11号球衣上是世界著名球星德罗巴的名字,他是科特迪瓦人,从小在法国成长,然后在英国的切尔西俱乐部效力,成为了世界级的球星。


在这个过程当中,切尔西的老板是俄罗斯人,最大的赞助商是韩国的三星集团,这件球衣是印尼的假冒产品,同时销往了秘鲁,同时连接了世界上所有的大陆,因此它表明全球一体化的连接是多么的紧密,它像路易斯棋子一样,表明了市场是如何把世界联系在一起的。

 

正如大英博物馆现任馆长费舍尔所说,全球化是人类内在的需求,它从人类走出非洲就开启了步伐,我们无法排斥全球化,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变得更好。


在人类打制出第一块石器时,就把目光投向了世界的远方。经历了无数次零和博弈的失败之后,人们发现了合作的价值。城市、国家应运而生,却又在更高层次上设置了鸿沟。资源、技术、文化、思想,在重重障碍中穿行,随着人类的进取而诞生和传播。


在所有的这些人类的文明的突破点与转折点上,我们会发现全球化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才出现的概念其实一直存在。


6月17日至18日,由探知游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隐精舍、中欧校友上海文创协会和中欧校友会上海分会(长宁)共同协办的探知公益讲座上,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深策展人王抒就借由即将在上海开展的“大英展”,以文物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文明的“全球化”故事。


让我们跟着策展人,来梳理下大英展的脉络——


世界上唯一的通史展览


“大英展”精选的100件文物从渺茫的远古一直触摸到今天的脉搏,以全球史观的诠释体系讲述人类共同体的历史,在表达文明间“特性”的同时,更强调“共性”。展览本身不仅彰显了“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而且启迪我们思考自身与人类创造物之间微妙的关系。正如保罗·利科说的:“我们创作历史,我们沉浸其间,我们也是如此的历史生成物”。


无论是12世纪刘易斯岛的象棋子,还是2010年生产的冒牌足球T恤,都是贸易全球化的真实写照;从公元前7世纪的“大洪水”记录板到19世纪爪哇的印度教人物皮影,宗教分歧的面纱下露出的却是包容、借鉴和共存。


这场“以物述史”的展览展示的是世界历史的“江山万里图”长卷,是写意画而非工笔画。


这次“大英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试图通过一件件文物来说明人类文明的相互交融和影响,整个展览共分为以下八个单元。


序厅:佘盆梅海特内棺


“大英展”的序厅部分仅有一件展品,即一套属于古埃及女性的木棺。该棺为1869年由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资助英国考古队在底比斯墓地发掘时,从当地人手中购买所得。



这座木棺初看之下和人们常见的古埃及木棺并无二致,但是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它的木材来自地中海东部黎巴嫩的雪松木,黄金来自埃及南部的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今天中东的伊拉克),内棺几乎所有材料都来自埃及之外的地方,可见即使是在古老的埃及,也会有来自不同文明的碰撞和融合。


埃及的文物总是会让我们觉得特色十分鲜明,但实际上,如果你对其他地区的文明也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就会发现人类文明的共性其实是大于个性的。


比如说金字塔并不是埃及独有的,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也有玛雅人建造的金字塔,甚至在我国吉林省集安市也有金字塔,叫做“将军坟”。


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埃及木乃伊内棺,不同文明遗留下的灿烂遗产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的财富。


开端(公元前200万-前2500年)


已知人类有意识制作的最古老的物品之一。不规则的边刃,加上自身的重量,可以帮助人类祖先轻易的打开动物骨骼,获取骨髓。一同出土还有被砸碎的动物骨头。


250万年前,第一批工具被人类的祖先在非洲制作出来。他们利用这些工具不仅改变了生活,更加快了进化的步伐。


1万年后,不同地域的祖先们先后学会了种植谷物和蔬菜,开始了定居农业的生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都慢慢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一个主流理论认为所有现代人起源于东非。此前科学家曾对世界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女性进行过线粒体DNA调查,确定现代人的线粒体来自于约16万年前的一位女性,这位母系祖先被称为“线粒体夏娃”。


之后,约7万年前,人类从东非迁入近东;约5万年前,从近东迁至南亚;约4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和欧洲;约3万年前,到达东亚,再到美洲;最后替代了尼安德特人与直立人。


最初的城市(公元前3,000-前700年)


“文明”一词很难定义,一般我们认为文明的出现必须包含三个因素:城市与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出现、等级制度。因此,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大型城市和国家的出现。


在东亚、南亚、北非、中东等地方出现了众多人类的聚居地。文字随人口的增多应运而生,成了文明最好的记录工具。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兴建于约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当时大约有3-4万城市居民,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现在伊拉克南部的苏美尔人城市乌尔。


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乌尔发现了几座墓葬,这把竖琴就是在王后墓中发现的,一共发现了两把。


王后竖琴:侧面的牛头装饰,除了牛角是现代制品外,其余均是原件。竖琴上的青金石,可能来自于阿富汗,贝壳则可能来自于波斯湾。


这一地区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由苏美尔人发明,从象形文字系统逐渐发展为楔形文字。


在这一地区出现了苏美尔语,阿卡德语,赫梯语,古波斯语等语言,以及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泥板图书。


权力与哲学(公元前700-100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国家也变得越来越强。由此带来的是在强大国家中形成的思想与信仰,甚至到今天,仍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从克里特岛诞生的文明一路向北孕育了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带领下,征服波斯帝国,打造出疆域从埃及一直延伸到印度的马其顿帝国。


在亚历山大死后三十年,他曾经的一位部下其利西马科斯将亚历山大的形象铸造在钱币上,希望借助亚历山大这位伟大统治者的荣耀与权威,使自己的权利合法化,这才有了亚历山大银币。


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于约前560年开始铸造钱币,这一时期钱币的出现使得经济交换货币化,促进了专业化生产,钱币也成为国家权力的宣示手段。


亚历山大银币


仪式与信仰(公元1-800年)


这个时期,基督教影响着欧洲,佛教影响着东亚,伊斯兰教影响着中亚和西亚。公元300年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东西方更加紧密的交流起来;公元600年后,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和范围逐步扩大。


公元150年前后,佛教徒开始用人的形象来塑造佛陀。佛陀并不被看做是造物主,人们也并不把他当做神。人们通过这样的佛陀雕像,来表达相关的理念。


比如佛陀盘腿而坐,表示他在冥想。佛陀的垂耳,表示对财富和权势的拒绝。在雕刻这尊佛像的时代,犍陀罗地区控制着整个南亚次大陆的进出口贸易,因而非常富裕。后来人们在那里发现了很多佛造像,数量远远超过古代南亚其他地区。


这一时期贵霜帝国的建立,打开了南亚与中亚之间的屏障,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方当为于阗(今中国新疆的和田市)。


贵霜帝国的统治者迦腻色伽虽然崇信佛教,但并不排斥其他宗教,雕刻、建筑、绘画融合了印度、波斯、希腊三种元素而自成一体。



贸易与侵略(公元300-1100 年)


公元800年左右,东方的唐朝通过丝绸之路,穿越伊斯兰世界,将丝绸、瓷器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欧洲,东西方的贸易在中世纪持续高涨。


当然,贸易的方式除了陆地之外,还有海洋。这时的海上贸 64 48417 64 31370 0 0 7282 0 0:00:06 0:00:04 0:00:02 7281中心在印度洋,直到今天,我们在非洲东海岸的宗教和语言里依然能找到当时遗留的影响。


1948年在坦桑尼亚的海滩前发现的这些日用品废弃物的制陶技术来源于世界各地,其中赫陶来自非洲坦桑尼亚本地,青瓷来自中国,青白瓷来自中东。


这些外国陶瓷横跨印度洋,来到东非海岸。印度洋贸易,对东非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海上商路连接起了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公元1200年左右,穆斯林商人到来,改变了当地宗教结构,整个区域穆斯林化。他们甚至改造了当地语言,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引入本地班图语,创造了斯瓦西里语。


那时的东非成为国际化和多元化世界的早期样本。



变革与适应(公元900-1550 年)


公元900至1550年是一个在艺术和技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世界范围内,从经济学到天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尖端和精美器物的创制。


国际象棋是在公元五世纪发明于印度一种桌面游戏。因为当时印度有战象,它也出现在了棋子的形象中。


到了六、七世纪传到伊斯兰的阿拉伯地区。因为伊斯兰教义不能有偶像崇拜,棋子又都变成了抽象的几何形。但他们根据自己的社会特点,在棋盘上增加了维齐尔这么一个角色,就是“宰相”的意思。


到了大约公元八世纪,象棋传到西班牙,九世纪呢又传到法兰克地区,于是欧洲人又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社会特点,增加了王后这么一个角色。


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象棋流传的整个过程中,它作为一种游戏却反映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特点。



邂逅与连结(公元1500-1800 年)


这个时期,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旅行。由此,欧洲也开始了殖民扩张的步伐。


邂逅和连结的过程中既有冲突,也有交融。众多对世界文明发展带来影响的重要物资,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交流。


始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逐渐打破世界各地分散孤立的状态,而率先进行航海探索的则是欧陆边陲小国——葡萄牙,休达战役刺激了葡萄牙人探索新世界的欲望。


与此同时,葡萄牙东面被西班牙包围,西面被大西洋的封堵的困境也加速了葡萄牙人的海外扩张。

八里尔银币:这是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直接产物,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于16世纪70年代首次铸造后,在短短几十年内就传遍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所建立起来的全球优势一直持续到19世纪。


我们制造的世界(公元1800 年至今)


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和美国,机器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20世纪,那是一个矛盾冲突和社会变革空前激烈的时代,世界各国反殖民统治,两次世界大战,前所未有的冲突体验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第101件展品


本次“大英展”的总体结构是“100+1”。主办方总共将展出100件文物,而最后的第101项将由展览所在地的博物馆提供。


每个巡展国家需要提供一件独特的展品,要代表巡展国家或者地区未来发展前景,也是接续这个展览的叙事。


在北京巡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是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签字笔。



对于这次上海站的展品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一切都将等到开幕后才会揭晓。


最后的惊喜,是中方策展人为你讲“大英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06y4651u&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拍摄/剪辑 许炎)




资料来源于Vista看天下、博雅小学堂、耳朵里的博物馆、文汇报客户端等。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