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书写最熟悉的“陌生人”——母亲

2017-07-04 吕思静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看到题目可别忙着抱怨——怎么又是写“母亲”,从小学写到初中一点新鲜感也没有。


恐怕比你们还头痛的,是老师要批改你们写了无数遍的“母亲”,因为这个反复出现在作文中的典型形象已经被固化,“母亲”一词,自身携带了太多固有元素,即作文中取用方便的熟悉素材——三餐照料、洗湿换干、病时操劳、成长呵护……


所以也难怪作文中频繁出现这样毫无新意的“母亲”。因为事实上你们并未在写作“我的母亲”,而是不厌其烦地吟诵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母亲”。


于是,“母亲”形象一旦落实到作文本上,就失去了她温柔可感的温度,变成字典“母亲”——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如何让“母亲”从你家、他家、天下其他家的母亲中“解放”出来,关键在于给“母亲”这个负担过重的形象减负。扔掉她的高帽子,还原一个有喜怒、会疲倦、有自己的追求也有家庭责任感的妈妈。


但是,改变一个习惯非常困难,尤其是同学们已经在“母亲”这个题目的作文训练中对旧有素材取用得心应手。所以,一开始会比较痛苦,毕竟矫枉难免过正,但是长此以往,一定会收获颇丰。


我们不妨在每次作文时这样要求自己:


你脑海中反应的第一个素材坚决不用;


用心去观察,同样是母亲,“我”母亲特有属性是什么,以及形成这些特有属性的原因是什么?


同时,全班作文时,如果碰巧与同学素材撞车,那么你需要再重新构思。


在我们重新去“看”母亲之后,那个“再发现”的母亲能否成为作文中的形象?


且慢——老师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同学们常常会这么问:“这也能写?”


我才意识到,在初中作文中,在同学心里,有许多不容忽视的、约定俗成的写作“雷区”。


比方,“我”的妈妈眼里只有成绩,如果考试不理想她就要揍“我”;


比方“我”的妈妈全职在家(或者很普通的),并没有什么可写,“我”不编点素材怎么完成作文?


诸如此类的选材被屏蔽的原因在于同学们认为其反面、不登台面。


在此,我们起码再次确认了这样一个认识,即作文中的母亲之所以读来苍白无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她是假的,是按照我们“观念”中的母亲去临摹虚构的


至此,我们的写作好像遇到了“瓶颈”——处在二元对立之中,要么选择写假、大、空但是“好”的母亲,要么就直面那个不完美的、没法写进文章的母亲。


所以,这个二选一你投票给谁呢?


当然,是“直面”。因为,“真实”才能有“真情实感”,这才是一篇文章的起点


那么,我们直面的“母亲”可以直接写作吗?问题就转化成,这个“真实”的母亲,她是全面的或者接近全面的吗?


如何去认识这个表象为千般的母亲呢?作为一个还处在心智尚在成熟过程中需以自身好恶为标准去生活的初中生,你们对母亲的认识也还只停留在依靠“直觉”的阶段,于是很容易将问题扁平化处理:“我”的妈妈很爱我,但是她很烦、很唠叨、很要成绩、很爱发火……


但是,烦、唠叨、成绩、发火和她的爱有没有关系,和她的“母亲”身份有没有关联?如果有,又是哪种关联?我们不妨打开心扉,与老师聊聊天。看看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捕捉到多少可能忽视的细节。


下文以“我的妈妈全职在家没什么可写”为例,一起进入这个深入认知的过程。


师:那你妈妈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生:她在家做什么我不知道呀,她一大早就送我来学校,下午接我回去。一般我吃好饭就写作业了,我也不知道她做些什么。


师:她接送你放学?开车还是地铁?

生:电瓶车。


师:下雨天呢?

生:一样啊。


师: 冬天呢?

生:也是。

生: (停顿,自己补充)冬天我妈骑车时腰会挺得直一些,让我把脸埋在她背上(作文已经有了细节)。


师:(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换新话题)你的妈妈一直都是全职妈妈吗?

生:不是,我五年级下学期她辞职的。


师:为什么辞职?你的妈妈以前做什么工作?

生: (沉默)我打游戏,然后我妈就辞职了。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你妈妈之前做什么工作?

生:财务。


师:很不错的工作,待遇应该也好的吧?她工作开心吗?

生:挺好的,都挺好的。


师:那她突然就放弃了她的工作、同事朋友、正常生活,每天在家里洗衣做饭带你学习?

生: (沉默)


师: 所以你的妈妈有可写的地方吗?

生: (沉默)


五分钟不到的对话,让原本无话可说的文章不仅多了细节,更有了感情,最重要的是,这位“妈妈”成功从词典的解释中脱颖而出,她的特别、为家庭的付出、母爱,尽管常被不谙世事的孩子忽略,但是在成长成熟时,这些隐没于日常生活却动人异常的细节往往会温暖孩子的一生。


同时,这样一种方法的学习,也可以成为同学平日作文时的途径,在关照对象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更全面的认知,会留心、能提取、有的写,这样就开始进入写作的良性循环中。



常常听到来自学生的困惑,两点一线的生活到哪里去找素材,所以何止是“母亲”,父亲甚至任何生活在一起的亲人朋友、任何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都因此而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事)”——


因为我们视而不见,却偏要靠着不着边际的想象力搜肠刮肚硬套上惊天动地的剧情,非得有高烧40度,恰巧当晚下大暴雨,家里车坏了出租车叫不到、任何打车工具也瞬间无用的超级巧合中,妈妈抱起“我”来在雨里飞奔到医院才叫“素材”,才是“母爱”。


而事实并非如此,“编”出来的文章连自己都打动不了何以“骗”过老师?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写作对象永远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且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感知,而是深度体验的感动,凝结着我们全情投入之后的真实感情。


当你为抒发心灵而一次次落笔时,你会发现,长进的何止是作文水平,你的每一天也开始别有洞天——写作能帮你更加深刻地看待生活,这才是作文真正的魅力所在!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