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与邓丽君齐名,如今把仨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她说:家长别做这10件事!

2017-08-01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20多年前,这位以歌手身份出道、与邓丽君、翁美玲齐名的女星,曾经风靡华语歌坛。


销声匿迹几十年后,她又火了。只是这次不是以“歌手”身份,而是以一位母亲、一位家庭教育者的身份。


她,就是陈美龄。



14岁出道,18岁夺得日本唱片奖新人奖,上世纪70年代,陈美龄曾是和邓丽君齐名的偶像歌手!但她却迅速嫁人生子,事业重心也转向家庭,选择隐退……


在隐退的那段日子里,陈美龄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取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更为人称道的是,她通过自己的教育,将三个儿子相继送入美国斯坦福大学!


1994年,39岁的陈美龄获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其实,陈美龄的教育理念源自她父亲的影响。在她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她的父亲却对她说:


“钱财、名誉如流水,但知识记入脑子,却不会被人夺去,它会成为你一生的宝物。所以在你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听从父亲劝告的陈美龄,当即暂别歌坛,出国留学深造,去加拿大读书,读的是儿童心理学。


陈美龄30岁结婚,婚后有了第一个孩子。但她知道,孩子的最佳发育时间是在前3岁,所以不愿意离开孩子,因为还要喂奶,所以她每次工作都把儿子带在身边,这在当时的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论,甚至有了一个词“Agnes争论”( 她的英文名叫Agnes)。



当时的民众没有见过把孩子带在身边工作的女人,大多数人认为,如果你爱工作那就不要生孩子;如果你生孩子,就不要再在社会上当艺人抛头露面。争论之大,以致陈美龄在那一年登上了TIMES杂志,成为全社会的焦点中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看到了TIMES杂志,给陈美龄写了信,邀请她去美国继续念书。陈美龄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她旋即放下手头工作,考GRE,申请学校,最终被斯坦福录取。


放弃事业,飞赴美国留学,陈美龄却仍将大儿子带在身边,到美国2个月之后,她又生下第二个儿子。先生当时还在工作,只有休假的时候才能去美国照顾她。所以陈美龄一边念博士,一边独自带两个孩子。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陈美龄说,辛苦是肯定的,但要“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啦!”这样的念头却是一次都没有。而父亲的那段话也始终激励着她,最终拿下教育学博士学位,顺利毕业。


而之后,她又将她的三个儿子,全部送入了斯坦福!



她的成功教育秘诀是什么?


在一则访谈视频中,陈美龄分享了几点教育方式,让无数家长听后赞许不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05y2h2h1&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来源:一条视频


视频中,陈美龄讲了10点父母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1、不要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比得越多,孩子越没信心。


2、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玩具玩几天就没有新鲜感了,可以让奖励变成一件有趣的事,一件家庭之间可以交流的事。


3、不要制定每天的时刻表

——“学习”和“玩儿”的界限不用那么清晰,学和玩本来就是互通的。


4、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课外班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分数,不如拿补习班的费用,和孩子去世界各地看看。


5、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懂得选择非常重要,有时候孩子自己作出的选择也很好。


6、不要反对高中谈恋爱

——恋爱教会我们被爱,也教会我们如何爱别人,但是一定要有责任感。


7、不要打骂孩子

——打骂的时候,孩子会很快认错,但孩子真的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


8、不要对孩子撒谎

——如果孩子失去对别人的信任感,他一生都会感觉到孤独。


9、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有妈妈陪伴的时间,哪怕2分钟、5分钟,对小孩子来说都是天堂。


10、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

——就算在煮饭,也要把火先关一关,听听孩子在问什么。



陈美龄的3个儿子都是她和丈夫亲手带大的,这让如今我们“一个孩子6个大人的家庭育儿模式”的家长很惊讶,对此她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你要做父母,就一定要自我牺牲


问:在两人都要上班的情况下如何抚养3个孩子?


答:我不提倡把小孩子交给别人带。因为很难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你完全放心的人。


我觉得小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长大比较好。尤其是小的时候,对于小孩子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爱。如果你要做父母,就一定要自我牺牲。


带孩子这个事情上,不是人多就好了,很多时候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就够了。只要你是百分百去爱你的孩子,付出百分百的爱,就可以做到平衡。要有这个信念。


另外,孩子在3岁之前,一定要父母教养,这对小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问:在国外,常常看到两个人带几个小孩,好像很轻松的样子。为什么我们4个大人带一个小孩会如此紧张?


答: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小孩。在美国,一个家庭有四五个小孩,家长们就没有那么紧张。以我自己来说,生第一个很紧张,第二个就还好,到了第三个,就真的是一个享受。


不一定要成功嘛,希望他们长大,希望他们做一个好人,希望他们快乐。用这个想法带孩子,就会轻松很多。


并非说把孩子送进了斯坦福才叫成功的家庭教育。


只要孩子能有梦可追,拥有挫折时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成功时也不耀武扬威的谦虚,就是最好的教育。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