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日本6岁小男孩的作文,竟让大人们听了无不哽咽……

2017-08-20 毛煦静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读到学生的好作文,总能一扫批改的倦怠,沉浸在一个语文老师特有的幸福里。看着一届届学子掌握了表达的本领,常让自己深感欣慰,但隐约间,又有些遗憾……尤其是不久前,读到了一篇日本小学生的获奖作文。


《我和爸爸的便当盒》是一篇获得日本“朝日学生新闻社”第四届作文比赛最优秀奖的作文,作者是日本广岛市立中岛小学校一年级学生片山悠贵德。这次作文比赛的主题是“感谢”。


『我和爸爸的便当盒』


爸爸因病去世三年之后,我成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


有件事要向爸爸汇报一下,但是我想,爸爸也一定知道了:我借用了您的便当盒。


一想起昨天的事情,我的心还在怦怦直跳。


我的便当盒和筷子相互碰撞,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昨天的便当,十分特别,虽然当时才上午十点,可我脑子里想着的全是便当。


之所以说昨天的便当盒很特别,那是因为第一次使用了爸爸的便当盒。爸爸去世后,我非常寂寞、非常难过。


爸爸在天妇罗店工作,他油炸的天妇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每次我去吃的时候,爸爸总是悄悄地、为我炸许多我最最喜欢的“虾天妇罗”。每当那时候,我总不由得感觉自己很特别,因此十分开心。那以后我每天吃得多多的,还努力练习空手道,以至于一直使用的便当盒变得不够用了。


“我想要个大点的便当盒!”


那天我这么一说,妈妈便从橱柜的里面将爸爸上班时常常使用的便当盒拿出来给了我。


“对悠来说,会不会太大了些呢?”


妈妈说。但还是让我用上了爸爸的便当盒。


然后,就是从早上开始等了又等的吃便当的时间。我将便当全部吃得光光的。吃完之后感觉自己可以变成爸爸那样又强大又温和的人,我很想见爸爸一面。到现在回想起这么高兴又好吃的特别的便当,心里还怦怦地跳个不停。


如果能够向神许愿的话,我想要能再一次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生活。不过爸爸一直在天空中守护着我们。


虽然爸爸不在会很寂寞,但我是家里的唯一的男孩子,我会代替爸爸保护好妈妈和妹妹,我会用爸爸的便当盒好好地吃饭,成为更加更加坚强的、温和的男孩子。


爸爸,谢谢你借给我的便当盒。

这张照片定格在2006年,是当时三岁的片山悠贵徳和他的爸爸片山俊作的合影。但是就在这张照片拍下几个月之后,爸爸俊作因病去世了。三年后,悠贵徳君成了广岛市立中岛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当他在作文颁奖典礼上朗读思念爸爸的作文时,在场的大人们无不哽咽。


读完作文,我的心就像悠面对爸爸那个便当盒一样——“怦怦直跳”。那种久违的“特别”,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拿给同事看,读给学生听……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眨眼间,这篇作文就在微博广泛转发,网友们纷纷向这份童真和朴素表示敬意,同时也陷入了反思:为什么我们身边不见这样的作文?


看看我们身边的情形——孩子们都被和年龄不相称的“匆忙”笼罩着:一起床就进入“战备状态”,风风火火地赶去学校,一节一节地上课,课间午间赶订正,放学了赶作业。双休日也不闲着,家长当起“车夫”,继续“赶场”。


高强度的学习负担,挤走了孩子“心灵成长”的空间:有时间保证课外阅读吗?有机会和同伴一起玩耍吗?有心情和爸爸妈妈聊天吗?……


雪上加霜的,还有家庭教育的“营养不足”。有些家长出于“补偿”心态,认为孩子学习上辛苦,要在物质上给予弥补,殊不知一味满足扼杀了孩子的善心。


有些家长无原则地“宝贝”,或是在生活上事事包办,剥夺实践机会,造成孩子畏难懦弱;或是遭遇了一小点挫折,不对孩子引导开解,自己先“猴急”得不成体统……在这多重“压迫”下,成长必须的磨砺被“掠夺”得一干二净,孩子的精神世界失去了“发育”的土壤。


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能力感悟生活、发现美好呢?


“我的筷子碰到便当盒的时候,发出了很好听的声音。”


“他油炸的天妇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吃完之后觉得自己就像爸爸一样,变得又强大又温和,变得很想见到爸爸。”……


浑然天成的细腻丰富,前提是自己的“捕捉领悟”。


捧着爸爸的便当盒的片山悠贵德


前段时间我在班里指导学生写作《同学之间》,有个男生怎么也找不到素材。最终,选了“借书”一事,围绕着“自己不肯借,别人偏要借”的冲突写了一通自己的抱怨。这样的作文,折射出的不是“写作”的薄弱,而是“做人”的缺陷。


“文如其人”——好作文的背后,藏着的是一颗纯粹非凡的心啊……


作文的指导和评价,离不开关注“语言质量”:“规范准确”、“通顺流畅”、“精当严谨”都是一种“质量”……当然,语言的“优美”也在其中。


如果我们“狭隘”到只看见一个“优美”,就会把孩子开阔的视野窄化到所谓“好词佳句”这一个焦点上——买《好词好句好段》之类的工具书背诵,日常阅读只锁定一些短小的“美文”,成人的评价也一次次让孩子感觉到似乎只有“四字词语”和“修辞手法”才可以得到肯定……


近几年,我多次带完毕业班后回到中年级重新接班,看到学生作文,让我头疼的从来不是缺少点缀,而是文气不畅。比如“就”“还”“了”“却”滥用、“突然”“竟然”不分、关联词前后不搭……更多的,是在句群的表达上不清晰没条理,语句衔接内在逻辑杂乱无章。这样的作文,即便有了亮眼的“好词佳句”,也淹没在了通篇的语病里。


提高语言的表现力,难道只有“好词佳句”这一条路吗?我们眼里,怎么可以只看到这唯一的“质量”呢?翻开屠格涅夫的《麻雀》、都德的《最后一课》……这些大师作品里,又有多少好词佳句呢?


何况,任何好词佳句,只有在原作的语境中才能发出闪耀的光辉。孤立机械的积累,只能把孩子引入“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歧途。


悠的作文能够在3万3千多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再次印证了由内迸发的“真情实感”是写作的灵魂,具有激荡人心的巨大能量。忽略了“真实”,越多的干预,就结出越多的“畸形”。更严重的,是遏制了孩子去体会表达自我的“终极快乐”。


写作自然不轻松,但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受,它仍然是一件可以带给人满足感的事情——唯有“自己的”,才会带来快乐。如果小小的孩子要费尽心机的不是去表达自己,而是迎合成人世界的口味,剩下的就只有乏味和痛苦了。


【本文作者毛煦静为上海市闵行区日新实验小学教研组长】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