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语文泰斗袁瑢与世长辞,留下难题“学前教育应该抓什么”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就在上个月,她还在一边激动地翻看着小学语文新教材,一边和徒弟们通过微信讨论着教学事宜;就在去年,她还对记者侃侃而谈自己的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然而,就在8月23日下午,这位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奋斗了67年的特级教师,原上海实验小学校长——袁瑢老师走完了94年的人生路程。
袁瑢老师在半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被誉为“上海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锋和旗帜”,还有人称她是“代表这个时代上海语文教学最高水平”的四大名师之一。
袁瑢语录之“不能把含糊的东西教给孩子”
袁瑢并非科班出身,出生于1923年的她,作为解放前夕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原先学的是化学专业,后因身体原因辍学休养。1950年,她“误打误撞”在上海市万竹小学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从此与小学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敬业如她,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就为小学语文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她执着探索、精益求精,形成了“细、实、活、深、严”的独特教学风格。
听课:一节课找出23个相同错误
得知袁瑢去世的噩耗,袁瑢的“关门弟子”、蓬莱路第二小学校长余祯泣不成声。她记得袁老师每一次的鼓励,更记得她谆谆提醒。
余祯还记得有一次她上完公开课后,在周围一片赞扬声中,袁瑢却指出,她整节课自称了23次“余老师”,而这容易造成师生间的不平等感,让孩子习惯于“你说我听”,不利于形成独立思维。在余祯的记忆中,诸如此类的细节不胜枚举。
备课:每个字都标上拼音
在上海实验小学第六任校长殷国芳印象中,袁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不能把含糊的东西教给孩子。”
一次,殷国芳惊讶地发现,袁瑢的语文书上,密密麻麻全是铅笔记号,仔细一看,袁瑢几乎给每个字都标注了拼音。袁瑢说,自己普通话多少带着家乡口音,但是教给孩子的,一定要是最规范的知识,最标准的拼音发音口型。
带教:要求教师改正握笔姿势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袁瑢带教了20多名徒弟。1989年,原南市区成立精英教师团,在袁瑢家的大书桌上一个字一个字磨教案,成了很多青年教师最温馨的记忆。
余祯告诉记者,自己还是青年教师时,没少因为一手好字受到同事夸赞。听到有人夸她 “握笔姿势不是最好,字都可以写得那么好”,她刚有些飘飘然,就听到袁老师不留情面指出:“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握笔姿势更标准,你的字会写得更好呢?”“这让我一下从骄傲变成了惭愧,也感叹,老师随时都是那么严谨认真。”余祯说。
最爱:没有标准答案的课堂
从青年教师成长为校长,余祯深深体会到:在袁瑢的教学法中,“活”是最难做到的。
“她听公开课,不要求课堂整齐划一,而希望从每个孩子口中不同的答案,老师也能根据孩子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她时常告诉我们,要鼓励孩子提问,能把老师问倒的孩子,那就是最棒的;她要求孩子,齐读课文时,不用太大声,整齐就好,但是单独回答问题,声音一定声音要响亮,这样的孩子才有自信。”
虽然袁瑢坚持年轻语文教师要用一手好字吸引学生,但也从不抗拒新技术进入课堂。从最早的手写小黑板,到幻灯片、再到制作PPT,只要是对教学有帮助,她都很乐意学习使用。
在余祯心中,虽然师徒相差49岁,但是一辈子倡导课堂要“活”的袁瑢,也将自己的活力保持到生命最后一刻。两年前,袁瑢让余祯教自己学会了使用微信,余祯发在学校公众号的每篇文章,她都会在平板电脑上仔细阅读,时不时提出意见。
“很多人说,小学老师是小儿科,但是,袁老师告诉我们,教好小儿科是真的不容易。”殷国芳感叹。袁老师强调识字,但她的教法和别人不一样。比如,她教“休”这个字,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让孩子死记住单人旁加一个木,而是启发孩子想象:一个人靠在木头上休息。
而如今,袁老师也终于可以停一停,休息一下了。
2011年5月,袁瑢和上海实验小学58届校友在一起
“学校是可爱的,老师是可亲的”
袁瑢曾经回忆,当年她看的第一本有关教育方面的书是《小学教育典型经验介绍》,其中,“学生、家长、老师是一家人”这句话,她记了一辈子。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和袁瑢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当年,她去学校向袁瑢请教问题,只见袁老师正在和一个小姑娘谈心。
“明知有很多人找她,她对孩子仍非常有耐心,一直说到小姑娘渐渐抬起头,最后蹦跳着走出教室。” 于漪回忆道。
人们都知道袁瑢老师语文教学十分出色,却不一定了解她精心育人的事迹。袁瑢认为,作为启蒙老师,要帮助小学生跨出“人生的第一步,给他们打下做人的基础”。
袁瑢从不讲大道理,她重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她善于利用日常发生的小事因势利导,明理导行,不仅在当时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而且往往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次,袁老师给一年级的小同学默写生字。一个同学无意中抬头看了一眼邻座同学的本子,然后把自己默不出来的一个字抄在了自己的本子上。过了一会儿,这个同学却又把那个字擦掉了。就是这样一个细微的举动,袁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当即在班上表扬了这个同学。
二十年后这个同学向袁老师谈及这件小事时,动情地说:“袁老师教育我们要成为有用的人,首先要做个诚实的人。从那以后,做个诚实的人,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项准则,而且将坚守一辈子。”
对于“母校”——上海实验小学,袁瑢直到去世前,也都是饱含感情的。只要身体允许,她总会让保姆用轮椅送到学校,跟孩子们在一起,看他们开学,一起进行升旗仪式。
“学校是可爱的,老师是可亲的,学习是快乐的,同学是友爱的。”这是袁瑢一直奉行的教育格言,出自于她对“母校”、对孩子的深厚感情。
袁瑢悉心指导青年教师
“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
作为一名老教师,袁瑢始终感激实验小学这片沃土对她的滋养。而上海实验小学也始终惦念着老校长。
2015年9月,上海实验小学启用新校舍,92岁高龄的袁瑢受邀到学校参加典礼。看着孩子们活蹦乱跳的身影,听到“袁老师”如此亲切的称呼,袁瑢感慨万千:“在这段路程上,最大的乐趣是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最大的欣慰是为党的教育事业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
直到几年前,袁瑢都会坐在教室里,听青年教师的课,为他们出谋划策,亲自指导教学。袁瑢将所有积淀,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今天的教师。
她用自己的风范与学术告诉青年教师,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只要将生命与智慧的投入其中,专业成长与人生价值,同样可以在三尺讲台上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袁瑢把毕生的教育经验汇编成《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一书,被青年教师奉为“教学圣经”。
60多年来,袁瑢的“徒子徒孙”遍布了整个上海,她为上海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是读着袁老师的书成长起来的,我是踏着袁老师留下的足迹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当年的青年教师、如今的上海实验小学副校长杨妍说:“袁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懂得了语文教学只有建筑在对学生‘心’有所知的基础上,深入浅出,才能得心应手地把孩子们从‘不知’引向‘知’的彼岸。”
杨妍至今保留着一个习惯——家访时让孩子们写写自己的名字,并在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孩子名字旁做个标记,提醒自己多加关照。 这来源于袁老师的念叨——比起学习的结果,孩子的学习习惯更值得关注。
2个月前,袁瑢还在研究即将投入使用的新教材
袁瑢老师寄语家长
当今社会,家长们都有一个普遍的困惑:要不要在孩子进小学之前进行早教?早在1983年,袁瑢老师就在《文汇报》上谈过这个问题。她对一位家长的劝告,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意义。
XX同志:
你和你的爱人希望你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聪慧的孩子,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培养,这说明你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很负责的。你们教孩子识字、做算术,究竟会不会影响他们进入小学以后的学习呢?
我认为,你们的“不知所措”,实际上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幼儿应该进行哪些培养和训练,才有利于他们上学以后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也就是学前教育应该抓些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是个小学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如何根据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开发他们的智能等等。
现在,有许多家长比较重视在学前教子女识字、做算术,而比较忽视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我接触到的一些小学生看,他们入学后所缺少的,恰恰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不少小学生有一些共同的弱点,如任性、不爱惜东西,自理的能力很差,连铅笔也要大人削,家庭作业一定要大人陪着做,大人不在,他就不做或者不认真做了。他们生活上怕艰苦,学习上就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从小不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不但会使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的进步。
因此,我认为,家长与其在学前教孩子识字、做算术,倒不如把精力花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这方面的基础打得扎实,即使孩子学前不识字,入学后也是可以很快认识的。如果学前不注意打下这些基础,即使让孩子识很多的字,入学后的发展也不一定是理想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就遇到有些孩子,在入学前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学过一些算术,入学后发展情况却不一样。有的学习认真,思维活跃,进步很快,成绩优良;有的凭学前学到的知识,在入学后基础知识成绩不差,可是观察、思维等能力一般;有的在一、二年级时还行,到三年级以上发展就慢了,成绩在中等水平,甚至更差一些。
上述这些现象说明,孩子上学后,他们的聪明才智能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学前识字并不一定就能为孩子智能的发展打下基础。
重要的倒是家长要从小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坚毅意志,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力,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的事自己做,如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等,以养成孩子在没有大人的帮助和督促下,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有了坚强的意志,对待学习才能不畏艰难,坚毅不拔。
另外,你要让孩子聪慧起来,在学前一定要注意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孩子的模仿性和求知欲是很强的,他们看到新奇的东西,都要问个为什么。我们要十分爱护和扶植孩子的这种探究心理,启发孩子去关心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获得尽量多的知识。这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能力的强弱,恰恰是决定以后学习质量高低的关键。
上海实验小学校长 袁瑢
综合摘自:新民网、上观新闻、文汇报。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